正在加载图片...
种分生孢子成束地着生短而纤细的分生孢子梗的顶端。菌丝很少覆盖 整粒种子。如有怀疑,可在200倍显微镜下检查分生孢子来核实。典 型的分生孢子是倒梨形,透明,基钝圆具有短齿,分两隔通常具有尖 锐的顶端,大小为(20-25)um×(9-12)um。 水稻胡麻叶斑病(Drechslera oryzae Subram&Jain) 取试样400粒种子,将培养皿里的吸水纸用水湿润,每个培养皿 播25粒种子。在22℃下用12h黑暗和12h近紫外光照的交替周期培 养7d。在12-50倍放大镜下检查每粒种子的胡麻叶斑病的分生孢子。 在种皮上形成分生孢子梗和淡灰色气生菌丝,有时病菌会蔓延到吸水 纸上。如有怀疑,可在200倍显微镜下检查分生孢子来核实。其分生 孢子为月牙形(35-170)um×(11-17)um,淡棕色至棕色,中部或近中部 最宽,两端渐渐变细变圆。 十字花科的黑胫病(Leptosphaeria maculans Ces.&de Not.) 即甘蓝黑腐病(Phoma lingam Desm.)取试样1000粒种子,每个培养 皿垫入三层滤纸,加入5mL0.2%(m/W)的2,4-二氯苯氧基乙酸钠盐(2, 4-D)溶液,以抑制种子发芽。沥去多余的2,4-D溶液,用无菌水洗 涤种子后,每个培养皿播50粒种子。在20℃用12h光照和12h黑暗 交替周期下培养11d,经6d后在25倍放大镜下,检查长在种子培养 基上的甘蓝黑腐病松散生长的银白色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原基。经11 后,进行第二次检查感染种子及其周围的分生孢子器。记录已长有的 甘蓝黑腐病分生孢子器的感染种子 2.砂床法 适用于某些病原体的检验。用砂时应去掉砂中杂质并通过1mm孔 径的筛子,将砂粒清洗,高温烘干消毒后,放入培养皿内加水湿润 种子排列在砂床内,然后密闭保持高温,培养温度与纸床相同,待幼 苗顶到培养盖时进行检查(约经7-l0d)。 3.琼脂皿法 主要用于发育较慢的致病真菌,潜伏在种子内部的病原菌,也可 用于检验种子外表的病原菌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