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牛顿是对人类作岀卓绝贡献的科学巨擘,得到世人的尊敬和仰慕。英国诗人蒲柏(A.Pα 1688-1744)曾这样赋诗赞誉(杨振宁译): 自然与自然规律为黑暗隐蔽, 上帝说,让牛顿来! 切遂臻光明。 数学王子一一高斯 高斯( Gauss,1777-1855),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是一位卓越的古典数学 家,同时也是近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在古典数学与现代数学中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与阿基米 德、牛顿并列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数学家,被誉为“数学家之王” 高斯出生于德国不伦瑞克的一个贫穷家庭,童年就显示出数学才华。据传闻,3岁时他就纠正了 父亲计算工薪账目中的一个错误。另据记载,高斯10岁时,数学教师比特纳让学生把1到100之间的 自然数加起来,老师刚布置完题目,高斯就把答案5050求了出来。他11岁发现了二项式定理;15岁 进卡罗林学院学习,发现了质数定理;17岁发现了最小二乘法;18岁在不伦瑞克公爵的资助下进哥 廷根大学学习,同年发现数论中的二次互反律,变称为“黄金律”;19岁发现正17边形尺规作图 法;21岁完成了历史名著《算术研究》,并于该年大学毕业,次年取得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中 首次给出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因此开创了数学存在性证明的新时代。1807年任哥廷根大学天文学 教授和新天文台台长,直到逝世。180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同时还是法国科学院和其他许 多科学院的院士。 高斯在数学的许多领域都有重大的贡献。他是非欧几何的发现者之一,微分几何的开创者,近 代数学论的奠基者。在超几何组数、复变函数论、椭圆函数论、统计数学、向量分析等方面都取得 了显著的成果。他十分重视数学的应用,他的大量著作都与天文学和大地测量有关。高斯有句名 言:“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的皇后”,贴切地表述了数学在科学中的关键作用。1830年 以后,他越来越多地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在电磁学和光学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高斯思维敏捷,立论极端谨慎。他遵循三条原则:“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不留下进一步 要做的事情”;“极度严格的要求”。他的著作都是精心构思,反复推敲过的,以最精炼的形式发 表出来,略去了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一般的学者很难掌握其思想方法。他有很多数学成果在生前没 有公开发表,有的学者认为,如果高斯及早发表他的真知灼见,对后辈会有更大的启发,会更快地 促进数学的发展。牛顿是对人类作出卓绝贡献的科学巨擘,得到世人的尊敬和仰慕。英国诗人蒲柏(A.Pope, 1688—1744)曾这样赋诗赞誉(杨振宁译): 自然与自然规律为黑暗隐蔽, 上帝说,让牛顿来! 一切遂臻光明。 数学王子——高斯 高斯(Gauss,1777—1855),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是一位卓越的古典数学 家,同时也是近代数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在古典数学与现代数学中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与阿基米 德、牛顿并列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数学家,被誉为“数学家之王”。 高斯出生于德国不伦瑞克的一个贫穷家庭,童年就显示出数学才华。据传闻,3岁时他就纠正了 父亲计算工薪账目中的一个错误。另据记载,高斯10岁时,数学教师比特纳让学生把1到100之间的 自然数加起来,老师刚布置完题目,高斯就把答案5050求了出来。他11岁发现了二项式定理;15岁 进卡罗林学院学习,发现了质数定理;17岁发现了最小二乘法;18岁在不伦瑞克公爵的资助下进哥 廷根大学学习,同年发现数论中的二次互反律,变称为“黄金律”;19岁发现正17边形尺规作图 法;21岁完成了历史名著《算术研究》,并于该年大学毕业,次年取得博士学位。在博士论文中, 首次给出代数基本定理的证明,因此开创了数学存在性证明的新时代。1807年任哥廷根大学天文学 教授和新天文台台长,直到逝世。1804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同时还是法国科学院和其他许 多科学院的院士。 高斯在数学的许多领域都有重大的贡献。他是非欧几何的发现者之一,微分几何的开创者,近 代数学论的奠基者。在超几何组数、复变函数论、椭圆函数论、统计数学、向量分析等方面都取得 了显著的成果。他十分重视数学的应用,他的大量著作都与天文学和大地测量有关。高斯有句名 言:“数学是科学的皇后,数论是数学的皇后”,贴切地表述了数学在科学中的关键作用。1830年 以后,他越来越多地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在电磁学和光学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高斯思维敏捷,立论极端谨慎。他遵循三条原则:“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不留下进一步 要做的事情”;“极度严格的要求”。他的著作都是精心构思,反复推敲过的,以最精炼的形式发 表出来,略去了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一般的学者很难掌握其思想方法。他有很多数学成果在生前没 有公开发表,有的学者认为,如果高斯及早发表他的真知灼见,对后辈会有更大的启发,会更快地 促进数学的发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