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超显性假说(super overdominance hypothesis) EM.East(1918,依斯特),G.H.Shull(1910,沙尔)分别提出,又叫等位基因异 质结合假说。这一理论认为,等位基因间无显隐关系,等位基因的杂合状态优于任何 一种纯合状态。这是因为异质的等位基因之间存在有利的互作,即: A1A1<A,A2>A2A2。这种异质等位基因座位越多,杂种优势越大。如 a1a1b1b1c1c1×a2a2b2b2c2c2→a1a2b1b2c1c2;杂种优势还取决于每对等位基因作用的 差异程度,差异越大,子一代的优势越明显。 实例:某些植物中杂合体能抵抗两个锈病的生理小种,而纯合体只能抵抗一个生 理小种。 3.上位互作(效应)说:不同座位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也可能导致杂种优 势。如蕃茄杂交的结果:P1果实大但果数少,P2果数多但果实小,F1介于两者之间,但 产量则明显超于两亲。 总结:从杂种优势的种种表现来看,以上几种假说都能说明一些问题,其中显性 假设把杂种优势归为显性基因位点的增加,超显性学说强调等位基因间的互作,而上 位学说强调了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它们既非相互排斥,又不能概括一切。实际上, 根据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杂种优势的遗传实质在于显性效应、超显性效应、上位效 应及其它效应等共同作用,而且还可能与细胞质基因有关。 第五节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 遗传参数是反映数量性状遗传规律的参考常数,应用较为广泛的遗传参数有重复 力、遗传力和遗传相关,本章内容重点介绍这三个参数的概念、估测原理和方法。 一重复力 (一)重复力的概念和性质 重复力是指同一个体的同一性状多次度量值之间的相关程度。因是同一个体同一 性状多次度量值之间的相关,所以从统计学的角度讲,这个相关程度也是不同个体某 一性状多次度量的组内相关系数。在这里,组间就是个体间,组内就是同一个体的多 次度量值之间。由于重复力这一性质,因此可用组内相关系数公式来表示重复力: re=个体间方差/(个体间方差+个体内方差)=0B2/0B2+。W2 (为了说明重复力的性质,需要理解两个概念:一般环境方差(VEg)和特殊环境 方差(VEs) 对于个体而言,其环境方差可分为一般环境方差和特殊环境方差两部分,一般环 境方差是由时间上持久的或空间上非局部条件所造成的,其影响是持久的(影响动物 一生的生产性能),与由遗传因素所产生的效果一样,属于个体间的方差。而特殊环 境方差是由暂时的或局部的条件所造成的,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只影响个体的某一阶 段),属于个体内度量间的方差。因此,按方差的原因组分来划分,个体间的方差0B 2=VA+VEg,个体内度量方差0W2VEs 因此,re==oB2/aB2+oW2(VA+VEg)/(VA+VEg+VEs)=(VA+VEg)/Np) 即从遗传角度,重复力就是遗传方差(育种值方差)与一般环境方差之和占总方 差的比例。 (二)重复力的测定(计算)方法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