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十二章 收的矛盾,银行则为其垫款,等等。这是现代经济生活中避免不了的联系。 3.除去这种日常的联系,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还有)财政收支差额的解决,不 能不借助于信贷的货币形成机制。(②)金融体系也事实上不断得到因家财政的强大 财力支持。 4.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财政与信贷的联系形式,逐步借鉴市场经济国家久已 采用的模式。但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5.财政与信贷的紧密联系是现代经济中的必然。无论从哪种类型的经济体制 来看,概莫能外。 五、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联系的理论模型 (一)最简单的理论模型:财政赤字决定现金发行量 1.当流通只有现钞这一种形态的货币时,这是必然的。 2.当现代经济生活中已经发展有存款货币时,这种必然性就自然而然地消失 了。 3.如果用“货币供给”替换“现金”,那么赤字的大小对整个经济中货币 供给总量的增减变化是否存在着一对一的决定关系? 假如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其他可以引起货币供给变动的因素,这样的判断 自然可以成立。 (二)加进银行信用因素的模型 1.但问题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决定货币供给增减的原因并不限于财政收 支这一个因素:信贷的扩张与紧缩更直接左右着货币供给的数量变化。 2。信贷的扩张与紧缩,首先是导源于经济生活对贷款的需求:此外,也导源 于由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增减变化。 3.所以,企图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解释现代复杂经济生活中的货币供给,是 不成立的。 六、国债与货币供给国债一—平衡财政收支离不开的项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家财政统计项目中的一个恒等式: 发债净额三赤字 (一)对国债观念的演变 1.建国后的三年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是运用国债工具的。 2.“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政策是1958年以后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3.改革开放后的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20多年来,国债发行额逐年 增长。 第9页共2页第十二章 第 9 页 共 12 页 收的矛盾,银行则为其垫款,等等。这是现代经济生活中避免不了的联系。 3. 除去这种日常的联系,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还有⑴财政收支差额的解决,不 能不借助于信贷的货币形成机制。⑵金融体系也事实上不断得到国家财政的强大 财力支持。 4. 我国改革开放之后,财政与信贷的联系形式,逐步借鉴市场经济国家久已 采用的模式。但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5. 财政与信贷的紧密联系是现代经济中的必然。无论从哪种类型的经济体制 来看,概莫能外。 五、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联系的理论模型 (一)最简单的理论模型:财政赤字决定现金发行量 1. 当流通只有现钞这一种形态的货币时,这是必然的。 2. 当现代经济生活中已经发展有存款货币时,这种必然性就自然而然地消失 了。 3. 如果用“货币供给” 替换“现金”,那么赤字的大小对整个经济中货币 供给总量的增减变化是否存在着一对一的决定关系? 假如经济生活中不存在任何其他可以引起货币供给变动的因素,这样的判断 自然可以成立。 (二)加进银行信用因素的模型 1. 但问题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决定货币供给增减的原因并不限于财政收 支这一个因素;信贷的扩张与紧缩更直接左右着货币供给的数量变化。 2. 信贷的扩张与紧缩,首先是导源于经济生活对贷款的需求;此外,也导源 于由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所引起的外汇储备增减变化。 3. 所以,企图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解释现代复杂经济生活中的货币供给,是 不成立的。 六、国债与货币供给国债——平衡财政收支离不开的项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家财政统计项目中的一个恒等式: 发债净额  赤字 (一)对国债观念的演变 1. 建国后的三年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是运用国债工具的。 2. “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政策是 1958 年以后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3. 改革开放后的 1981 年开始发行“国库券”,20 多年来,国债发行额逐年 增长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