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增出特异SRY序列的为雄性,反之为雌性。1989年澳大利亚首先成功采用PCR技术在体外扩增 牛Y染色体特异DNA片段鉴别奶牛胚胎性别,准确率高达90%以上。1995年欧阳红生等用PCR技 术对牛胚胎性别进行鉴定,准确率达到了1O0%,PC技术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速度快、操 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发展前。 5.家畜性别控制的其他技术 动物性别控制除了上述两条主要途径外,还可通过①调节受精条件:用化学药品或激素 处理精液,或调节动物阴道液pH值。弗拉季尔斯卡娅(1965,1966年)在精液稀释液中加入雄 性激素,使猪后代雄性率达64%-70%。当加入雌性激素,则后代有60%的雌性个体。王念功 (1990)将精氨酸用生理盐水稀释成中浓度,输精前30分钟向阴道内注入溶液1m1,结果雌犊 率为55.07%(最高为73-97%)差异显著;②控制或改变胚胎及个体发育条件:Risade在猪饲料 中添加锌元素使后代雌性个体增多。 二、发展前景:流式细胞光度法使精子的分离产业化,但由于仪器或操作程序的不完 善,使这项技术不能很好地应用于生产实践。SRY的发现、PC技术与核酸探针技术的发展使 胚胎的性别控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呈现出了光明的前景。但是只有进一步研究简易快 速胚胎切割取样技术和胚胎性别鉴定的PCR检测试剂盒以及经切割取样性别鉴定后的胚胎冷 冻保存这三个技术关键,才能达到实用化的应用阶段。动物胚胎性别鉴定和性别控制具有重 大的经济价值,随着PC鉴别胚胎性别技术的不断改进和简化,以及其它相关生物技术的快 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项技术将会在畜牧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向上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