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案续页 基本内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第十一节黄疸 【定义】 5分钟 黄疸既是症状又是体征,是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 (讲授) 增高,并渗入组织,将巩膜、粘膜和皮肤染成黄色,称为黄疸:如只有血 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超过正常(在17.1-34.2μmolL之间),而临床上 没有出现皮肤粘膜的改变称为隐性黄疸。 【胆红素的代谢】 10分钟 (一)来源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清胆红素80-85%来自衰老的红细胞破裂 (讲授) 分解,另外15%20%来自非红细胞生成系统(肌红蛋白、细胞色素酶、过 氧化氢酶等)。此为非结合型胆红素(脂溶性) 幻灯片(图表示胆 红素的代谢过程) (二)摄取被肝细胞线粒体摄取 (三)结合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结合型胆红素(水溶性) (四)排泄胆道排泄进肠腔后分解为尿胆原,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少部 分经门静脉回吸入肝脏,其中一部分再次合成结合型胆红素(此为胆红素 的肠肝循环),另一部分进入血液经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45分钟 (一)溶血性黄疸 (讲授 病因:①先天性: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②后天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合血型输血、蚕豆病 阵睡。③其他:中毒、感染。 2、机制: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非结合性胆红素,超过肝脏代谢 幻灯片(图表示溶 胆红素的代偿能力时,非结合性胆红素在血液中潴留增加。由于溶血造成血性黄的发生 贫血及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而 机制) 加重黄疸 3、临床表现:①临床上一般黄疸较轻呈浅柠檬色,可出现急性或慢性 溶血的各种表现,如发热、寒战、贫血、脾肿大等。血总胆红素(TB 投影(图示溶血性 黄疸的表现)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教 案 续 页 基 本 内 容 辅助手段和时间 分 配 第十一节 黄疸 【定义】 黄疸既是症状又是体征,是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 增高,并渗入组织,将巩膜、粘膜和皮肤染成黄色,称为黄疸;如只有血 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超过正常(在 17.1-34.2μmol/L 之间),而临床上 没有出现皮肤粘膜的改变称为隐性黄疸。 【胆红素的代谢】 (一)来源 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清胆红素 80~85%来自衰老的红细胞破裂 分解,另外 15%~20%来自非红细胞生成系统(肌红蛋白、细胞色素酶、过 氧化氢酶等)。此为非结合型胆红素(脂溶性) (二)摄取 被肝细胞线粒体摄取 (三)结合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成结合型胆红素(水溶性) (四)排泄 胆道排泄进肠腔后分解为尿胆原,大部分随粪便排出,少部 分经门静脉回吸入肝脏,其中一部分再次合成结合型胆红素(此为胆红素 的肠肝循环),另一部分进入血液经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一) 溶血性黄疸 1、病因:①先天性:如海洋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②后天获得性:自身免疫性贫血、新生儿溶血、不合血型输血、蚕豆病、 阵睡。③其他:中毒、感染。 2、机制:大量红细胞破坏,形成大量非结合性胆红素,超过肝脏代谢 胆红素的代偿能力时,非结合性胆红素在血液中潴留增加。由于溶血造成 贫血及红细胞破坏产物的毒性作用,削弱了肝细胞 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而 加重黄疸 3、临床表现:①临床上一般黄疸较轻呈浅柠檬色,可出现急性或慢性 溶血的各种表现,如发热、寒战、贫血、脾肿大等。血总胆红素(TB 5 分钟 (讲授) 10 分钟 (讲授) 幻灯片(图表示胆 红素的代谢过程) 45 分钟 (讲授) 幻灯片(图表示溶 血性黄疸的发生 机制) 投影(图示溶血性 黄疸的表现) 第 2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