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印刷也很兴盛,尽管政府时而对此进行控制,甚至力图停止。除了佛教典籍,一开始 民间印行最广的是日历:这立刻与政府发生冲突,因为政府认为只有作为上天之子(即“天 子”)的皇帝,才有权规定地上事物与天体运动之间的协调,皇帝的这种权力绝不可被削弱。 据公元835年冯宿记述 准勅禁断印历日版。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於市。每岁司天台未奏 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1 公元881年,当唐僖宗因黄巢起义而避难四川之时,发现由于民间所印日历与官方日历有 异,商贾之间出现了纠纷。到935年,民间竞争如此激烈,以致后周政府不得不自印日历。在 宋代,印书也变得有利润可赚。1108年,一位大臣指责某些学者印书仅为图利:但也有著名 文人出版书籍,如姚庶 Yao shu是大儒朱熹的弟子,他就用活版印刷朱熹的著作, 民间书坊出版的书籍涉及农业、初等算术及珠算技术。1262年出版的杨辉《日用算法》 是这类书籍的典型。作者说本书的目的是“少补日用之万一,亦助启蒙之观览云耳”。2更为高 深的是朱世杰的《算学启蒙》,此书于1299年出版,其特点之一是所举之例皆来自当时的城 市日常生活。由于这些著作以及类似的书籍在民间可以获得,因此中古时代的中国是当时世界 识字率最高、算术也最普及的民族。 雕版印刷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作业,每一页都要专门刻制,印刷也不是靠压印,而是将一张 纸铺在蘸了墨的雕版上,然后用干刷子在上面来回刷。结果常不能令人满意,883年廖丕Liao PI在成都看到一幅诗配画的初印正在出售,画面因墨汁扩散而字迹不可辨别,由此可见 斑。而为加快印刷速度使用活版也在进行。到了1086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先提到活 版的技术: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932年)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 本。庆历(1041-49年)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纸 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胃之。欲 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 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 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已具。更 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 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 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 石田义光《唐、五代之雕印》,《集刊东洋学》》10号(1963)。【《全唐文》624】 2【薮内清“宋元时代之数学页61,载薮内清编《宋元时代之科学技术史》】75 民间印刷也很兴盛,尽管政府时而对此进行控制,甚至力图停止。除了佛教典籍,一开始 民间印行最广的是日历;这立刻与政府发生冲突,因为政府认为只有作为上天之子(即“天 子”)的皇帝,才有权规定地上事物与天体运动之间的协调,皇帝的这种权力绝不可被削弱。 据公元 835 年冯宿记述: 准勅禁断印历日版。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於市。每岁司天台未奏 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1 公元 881 年,当唐僖宗因黄巢起义而避难四川之时,发现由于民间所印日历与官方日历有 异,商贾之间出现了纠纷。到 935 年,民间竞争如此激烈,以致后周政府不得不自印日历。在 宋代,印书也变得有利润可赚。1108 年,一位大臣指责某些学者印书仅为图利;但也有著名 文人出版书籍,如姚庶 Yao Shu 是大儒朱熹的弟子,他就用活版印刷朱熹的著作。 民间书坊出版的书籍涉及农业、初等算术及珠算技术。1262 年出版的杨辉《日用算法》 是这类书籍的典型。作者说本书的目的是“少补日用之万一,亦助启蒙之观览云耳”。2 更为高 深的是朱世杰的《算学启蒙》,此书于 1299 年出版,其特点之一是所举之例皆来自当时的城 市日常生活。由于这些著作以及类似的书籍在民间可以获得,因此中古时代的中国是当时世界 识字率最高、算术也最普及的民族。 雕版印刷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作业,每一页都要专门刻制,印刷也不是靠压印,而是将一张 纸铺在蘸了墨的雕版上,然后用干刷子在上面来回刷。结果常不能令人满意,883 年廖丕 Liao P’I 在成都看到一幅诗配画的初印正在出售,画面因墨汁扩散而字迹不可辨别,由此可见一 斑。而为加快印刷速度使用活版也在进行。到了 1086 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先提到活 版的技术: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932 年)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 本。庆历(1041-49 年)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纸 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冐之。欲 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 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 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已具。更 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 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 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 1 石田义光《唐、五代之雕印》,《集刊东洋学》》10 号(1963)。【《全唐文》624】 2 【薮内清“宋元时代之数学”页 61,载薮内清编《宋元时代之科学技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