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科学与技术革命 P179从10至14世纪,中国前进到了对自然进行系统的实验性考察的时期,并创造了世 界上最早的机械化工业。在数学方面,中国人发现了解含单一未知数乘方的数字方程式。在天 文学方面,由于铸造出比过去大得多的设备及使用改进了的水钟,因此观察的准确性达到一个 新水平。在医药方面,通过解剖死尸开始形成系统的解剖学:同时有大量新药物加进了药典。 在冶金方面,煤(可能还有焦炭)肯定已被用于炼铁。在战争方面,火药由烟火的原料变成真 正的爆炸物:此外还发明了火焰喷射器、毒气、杀伤炸弹和枪炮。同时,有一个日益增长的倾 向,即试图将现存理论系统更紧密地与几百年来收集的大量经验信息相联系,其中最突出的是 药典与化学 这一时期是几百上千年来科学和技术进步的顶点,同时也是终点。这个进步的基础首先是 9世纪发明出来并在10世纪得到普及的雕版印刷。这些古代科学文献的传播激发学者掌握并 超出古代所获得的成就。它还在全国范围创造出一个科学讨论的群体,有助于知识民主化,不 再像以前只是师徒传授那样的个人指导才是最基本的。但我们也不应夸大这些成就。在南方和 北方之间仍旧有很大差距。理论数学及其医学理论几乎传不到长江下游有实用倾向的环境当 中,即使有也是相当困难的。P18014世纪名医朱震享居住浙江,在很大程度上他都是靠自学 成材的,后来有幸得一老师指点,才知道两百年前北方的思想。而他老师的老师来自北方,有 这方面的书籍,且绝大部分是印刷的。大数学家朱世杰受教于北方学派,后南迁到扬州,他的 书籍在扬州印出,却找不到学生。结果,他所取得的高深成就,以后几代人都理解不了。但是 至少最基本的科学文献在各地都是公共所有。 这个学术复兴的主要动力是政府。惟一有可能受阻的探索领域是天文学,它被“排出”是因 为关系到星占和历算。《大唐六典》规定,任何私人占有天文书籍或私习天文,均判流刑二 年。到10世纪的后周朝,这种惩罚减轻为仅销毁私藏书籍。宋朝采取的政策是:除了儒学、 历史、律例以及重要哲学家的著作以外,还编辑和出版标准的数学、医学、农业、军事方面的 书籍。政府还出资刊卬一些的新著作,如苏颂的本草(该书是根据各地向北宋朝廷进献植物的 原始图画而作)。这些书或者发给地方政府,或者出售。以今天的标准,这些书籍发行量不算 大(例如《农桑辑要》于1273年两次印刷,每次1500本,是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之一)。但这 些书籍使知识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如第九章谈到的有关农业的书籍 国家在各州府及重要县份的治所建立的教育系统,也是官方出版的补充。虽然学校课程以 文史为主,但也教授诸如行政、水利、军事、数学等枯燥但很实用的科目。太医署作为独立系 统培养国家医疗人员,有300学生名额。P181有关的考试既有理论的又有实际的内容:所有 通过考试的人都曾经医治好一定比例的病人。因此,宋元时期的官员不仅赋有文才,而且具有 很多有用的实践知识
74 第十三章 科学与技术革命 P179 从 10 至 14 世纪,中国前进到了对自然进行系统的实验性考察的时期,并创造了世 界上最早的机械化工业。在数学方面,中国人发现了解含单一未知数乘方的数字方程式。在天 文学方面,由于铸造出比过去大得多的设备及使用改进了的水钟,因此观察的准确性达到一个 新水平。在医药方面,通过解剖死尸开始形成系统的解剖学;同时有大量新药物加进了药典。 在冶金方面,煤(可能还有焦炭)肯定已被用于炼铁。在战争方面,火药由烟火的原料变成真 正的爆炸物;此外还发明了火焰喷射器、毒气、杀伤炸弹和枪炮。同时,有一个日益增长的倾 向,即试图将现存理论系统更紧密地与几百年来收集的大量经验信息相联系,其中最突出的是 药典与化学。 这一时期是几百上千年来科学和技术进步的顶点,同时也是终点。这个进步的基础首先是 9 世纪发明出来并在 10 世纪得到普及的雕版印刷。这些古代科学文献的传播激发学者掌握并 超出古代所获得的成就。它还在全国范围创造出一个科学讨论的群体,有助于知识民主化,不 再像以前只是师徒传授那样的个人指导才是最基本的。但我们也不应夸大这些成就。在南方和 北方之间仍旧有很大差距。理论数学及其医学理论几乎传不到长江下游有实用倾向的环境当 中,即使有也是相当困难的。P180 14 世纪名医朱震亨居住浙江,在很大程度上他都是靠自学 成材的,后来有幸得一老师指点,才知道两百年前北方的思想。而他老师的老师来自北方,有 这方面的书籍,且绝大部分是印刷的。大数学家朱世杰受教于北方学派,后南迁到扬州,他的 书籍在扬州印出,却找不到学生。结果,他所取得的高深成就,以后几代人都理解不了。但是 至少最基本的科学文献在各地都是公共所有。 这个学术复兴的主要动力是政府。惟一有可能受阻的探索领域是天文学,它被“排出”是因 为关系到星占和历算。《大唐六典》规定,任何私人占有天文书籍或私习天文,均判流刑二 年。到 10 世纪的后周朝,这种惩罚减轻为仅销毁私藏书籍。宋朝采取的政策是:除了儒学、 历史、律例以及重要哲学家的著作以外,还编辑和出版标准的数学、医学、农业、军事方面的 书籍。政府还出资刊印一些的新著作,如苏颂的本草(该书是根据各地向北宋朝廷进献植物的 原始图画而作)。这些书或者发给地方政府,或者出售。以今天的标准,这些书籍发行量不算 大(例如《农桑辑要》于 1273 年两次印刷,每次 1500 本,是发行量最大的书籍之一)。但这 些书籍使知识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上升到一个新高度,如第九章谈到的有关农业的书籍。 国家在各州府及重要县份的治所建立的教育系统,也是官方出版的补充。虽然学校课程以 文史为主,但也教授诸如行政、水利、军事、数学等枯燥但很实用的科目。太医署作为独立系 统培养国家医疗人员,有 300 学生名额。P181 有关的考试既有理论的又有实际的内容:所有 通过考试的人都曾经医治好一定比例的病人。因此,宋元时期的官员不仅赋有文才,而且具有 很多有用的实践知识
民间印刷也很兴盛,尽管政府时而对此进行控制,甚至力图停止。除了佛教典籍,一开始 民间印行最广的是日历:这立刻与政府发生冲突,因为政府认为只有作为上天之子(即“天 子”)的皇帝,才有权规定地上事物与天体运动之间的协调,皇帝的这种权力绝不可被削弱。 据公元835年冯宿记述 准勅禁断印历日版。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於市。每岁司天台未奏 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1 公元881年,当唐僖宗因黄巢起义而避难四川之时,发现由于民间所印日历与官方日历有 异,商贾之间出现了纠纷。到935年,民间竞争如此激烈,以致后周政府不得不自印日历。在 宋代,印书也变得有利润可赚。1108年,一位大臣指责某些学者印书仅为图利:但也有著名 文人出版书籍,如姚庶 Yao shu是大儒朱熹的弟子,他就用活版印刷朱熹的著作, 民间书坊出版的书籍涉及农业、初等算术及珠算技术。1262年出版的杨辉《日用算法》 是这类书籍的典型。作者说本书的目的是“少补日用之万一,亦助启蒙之观览云耳”。2更为高 深的是朱世杰的《算学启蒙》,此书于1299年出版,其特点之一是所举之例皆来自当时的城 市日常生活。由于这些著作以及类似的书籍在民间可以获得,因此中古时代的中国是当时世界 识字率最高、算术也最普及的民族。 雕版印刷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作业,每一页都要专门刻制,印刷也不是靠压印,而是将一张 纸铺在蘸了墨的雕版上,然后用干刷子在上面来回刷。结果常不能令人满意,883年廖丕Liao PI在成都看到一幅诗配画的初印正在出售,画面因墨汁扩散而字迹不可辨别,由此可见 斑。而为加快印刷速度使用活版也在进行。到了1086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先提到活 版的技术: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932年)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 本。庆历(1041-49年)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纸 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胃之。欲 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 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 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已具。更 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 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 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 石田义光《唐、五代之雕印》,《集刊东洋学》》10号(1963)。【《全唐文》624】 2【薮内清“宋元时代之数学页61,载薮内清编《宋元时代之科学技术史》】
75 民间印刷也很兴盛,尽管政府时而对此进行控制,甚至力图停止。除了佛教典籍,一开始 民间印行最广的是日历;这立刻与政府发生冲突,因为政府认为只有作为上天之子(即“天 子”)的皇帝,才有权规定地上事物与天体运动之间的协调,皇帝的这种权力绝不可被削弱。 据公元 835 年冯宿记述: 准勅禁断印历日版。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於市。每岁司天台未奏 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1 公元 881 年,当唐僖宗因黄巢起义而避难四川之时,发现由于民间所印日历与官方日历有 异,商贾之间出现了纠纷。到 935 年,民间竞争如此激烈,以致后周政府不得不自印日历。在 宋代,印书也变得有利润可赚。1108 年,一位大臣指责某些学者印书仅为图利;但也有著名 文人出版书籍,如姚庶 Yao Shu 是大儒朱熹的弟子,他就用活版印刷朱熹的著作。 民间书坊出版的书籍涉及农业、初等算术及珠算技术。1262 年出版的杨辉《日用算法》 是这类书籍的典型。作者说本书的目的是“少补日用之万一,亦助启蒙之观览云耳”。2 更为高 深的是朱世杰的《算学启蒙》,此书于 1299 年出版,其特点之一是所举之例皆来自当时的城 市日常生活。由于这些著作以及类似的书籍在民间可以获得,因此中古时代的中国是当时世界 识字率最高、算术也最普及的民族。 雕版印刷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作业,每一页都要专门刻制,印刷也不是靠压印,而是将一张 纸铺在蘸了墨的雕版上,然后用干刷子在上面来回刷。结果常不能令人满意,883 年廖丕 Liao P’I 在成都看到一幅诗配画的初印正在出售,画面因墨汁扩散而字迹不可辨别,由此可见一 斑。而为加快印刷速度使用活版也在进行。到了 1086 年,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首先提到活 版的技术: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932 年)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 本。庆历(1041-49 年)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纸 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冐之。欲 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 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只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 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已具。更 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 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贴之,每韵为一贴,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 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 1 石田义光《唐、五代之雕印》,《集刊东洋学》》10 号(1963)。【《全唐文》624】 2 【薮内清“宋元时代之数学”页 61,载薮内清编《宋元时代之科学技术史》】
平,P183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 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子群从所得,至今保藏。】3 毕升的技术在他死后没有继续下去,虽然有时似乎也是将胶泥放进胶泥底座,然后烧坚, 但是既不分类且印过之后便不再用。原因很可能是在烧烤过程中收缩不均,很难把字准确对 齐。也有可能泥土质地吸墨太多,墨里掺的是水,而不是像后来欧洲印刷那样掺油。 13世纪后期以后,活字版只是在大量印制时才使用。与此同时,王祯又发明了旋转式字 盘,这样排字时就容易拿到所需要的活字了。这些较后的活字大多是木制的。也试过用锡制 但锡不能很好地吸墨,又容易磨损,不能长期使用。不论木制的还是金属的,都需要固定,方 法或者用木条将其贯串,或者在字与字之间加衬垫。活字不论用刀刻还是铸造而成的,都不能 很精确,因此也难以将其稳当地固定在一起。后来先在朝鲜,后在中国,金属活字制作也有一 定改善,但总的来说,中国印刷在19世纪末之前主要还是雕版和木制活字。很可能是因为汉 字方块字常用字有四五千,不像用字母拼写连符号算进也不到100个,因此进一步完善金属活 字印刷似乎不是那么吸引人 除了印刷,在科学和技术革命背后尚有各种原因。医学面临着新的疾病,这些疾病既包括 对新的密集的城市人口十分有害的传染病,也包括原有医学所感到生疏的南方疾病,而现在移 居到南方的人口越来越多。由于商业速算的需要,珠算得以介绍并推广开来。华北森林的破坏 引起木柴短缺,促人们用煤来做饭、取暖以及炼铁。由于煤烟会影响食物的味道,所以又发明 了焦炭,以后又将焦炭用于金属熔炼。对于武器、盔甲及制钱的需要而促进了又一发明,即将 薄铁片放入胆水(即取自矿水的硫酸盐铜溶液),用湿法来提取铜。由于对布匹的需要日益増 加,或许还因为P184华北在12世纪缺乏劳动力,所以产生了水力驱动纺麻的机械。此时还引 进了棉花(可能是从印度)以及轧车(轧棉机),不久又发明了多锭脚踏纺车。新的审美观 和烹调术导致了奇异的金鱼新品种的育成、造酒工艺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从关于梅、菊、牡丹 和竹子的专门书籍中表现出的对园艺的热爱。 宗教也起了作用。僧侣传布佛教的意图是雕版印刷发展的直接原因(当然有一个必要的先 决条件,那就是纸的存在,当时世界上仅在中国、日本和朝鲜有纸)。现存最早印刷的一本书 是公元868年印刷的《金刚经》。具有磁力的指南针来自看风水(用于选择房屋、墓地的位 置,意在与神秘的地力和谐)的实践。从道教八卦生出先进的代数。寻求不断变易以及变易中 的永恒的秘密,追求长生不老的炼丹术,导致了对黄金、水银、朱砂的探索。不仅为了实用方 便,而且因为关系到上天与天子的联系、政治权威的象征,政府对于规范日历格外重视,这又 有利于水力天文钟的发展。 3沈括《梦溪笔谈》卷8“技艺”。TF. Carter,“ 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in China and Its Spread Westward (纽约,1925)第二版,LC. Goodrich重定(纽约,1955)页212-13
76 平,P183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 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为子群从所得,至今保藏。】3 毕升的技术在他死后没有继续下去,虽然有时似乎也是将胶泥放进胶泥底座,然后烧坚, 但是既不分类且印过之后便不再用。原因很可能是在烧烤过程中收缩不均,很难把字准确对 齐。也有可能泥土质地吸墨太多,墨里掺的是水,而不是像后来欧洲印刷那样掺油。 13 世纪后期以后,活字版只是在大量印制时才使用。与此同时,王祯又发明了旋转式字 盘,这样排字时就容易拿到所需要的活字了。这些较后的活字大多是木制的。也试过用锡制, 但锡不能很好地吸墨,又容易磨损,不能长期使用。不论木制的还是金属的,都需要固定,方 法或者用木条将其贯串,或者在字与字之间加衬垫。活字不论用刀刻还是铸造而成的,都不能 很精确,因此也难以将其稳当地固定在一起。后来先在朝鲜,后在中国,金属活字制作也有一 定改善,但总的来说,中国印刷在 19 世纪末之前主要还是雕版和木制活字。很可能是因为汉 字方块字常用字有四五千,不像用字母拼写连符号算进也不到 100 个,因此进一步完善金属活 字印刷似乎不是那么吸引人。 除了印刷,在科学和技术革命背后尚有各种原因。医学面临着新的疾病,这些疾病既包括 对新的密集的城市人口十分有害的传染病,也包括原有医学所感到生疏的南方疾病,而现在移 居到南方的人口越来越多。由于商业速算的需要,珠算得以介绍并推广开来。华北森林的破坏 引起木柴短缺,促人们用煤来做饭、取暖以及炼铁。由于煤烟会影响食物的味道,所以又发明 了焦炭,以后又将焦炭用于金属熔炼。对于武器、盔甲及制钱的需要而促进了又一发明,即将 薄铁片放入胆水(即取自矿水的硫酸盐铜溶液),用湿法来提取铜。由于对布匹的需要日益增 加,或许还因为 P184 华北在 12 世纪缺乏劳动力,所以产生了水力驱动纺麻的机械。此时还引 进了棉花(可能是从印度)以及轧车 (轧棉机),不久又发明了多锭脚踏纺车。新的审美观 和烹调术导致了奇异的金鱼新品种的育成、造酒工艺的进一步改进,以及从关于梅、菊、牡丹 和竹子的专门书籍中表现出的对园艺的热爱。 宗教也起了作用。僧侣传布佛教的意图是雕版印刷发展的直接原因(当然有一个必要的先 决条件,那就是纸的存在,当时世界上仅在中国、日本和朝鲜有纸)。现存最早印刷的一本书 是公元 868 年印刷的《金刚经》。具有磁力的指南针来自看风水(用于选择房屋、墓地的位 置,意在与神秘的地力和谐)的实践。从道教八卦生出先进的代数。寻求不断变易以及变易中 的永恒的秘密,追求长生不老的炼丹术,导致了对黄金、水银、朱砂的探索。不仅为了实用方 便,而且因为关系到上天与天子的联系、政治权威的象征,政府对于规范日历格外重视,这又 有利于水力天文钟的发展。 3 沈括《梦溪笔谈》卷 18“技艺”。 T. F. Carter, “The Invention of Printing in China and Its Spread Westward” (纽约, 1925) 第二版,L. C. Goodrich 重定 (纽约,1955)页 212-13
我们的主题牵扯到各个方面,下面不一一详谈,而以医药、数学及纺织作为代表,深入了 解一下 医药 宋元时代的医药既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与伪知识的主体,又可以视为一个人类社会对抗疾 病的系统。先看前者,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不满足于此前已获得的知识,认识到自上古以来 很多疾病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13世纪名医张元素直率地指出:“平素治病,不用古方。…运 气不齐,P185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4至于后者,最突出的特征是政府决心让尽 可能多的民众了解医药常识。确实还没有一个中古时期民族,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能如此清 醒意识到健康的问题。在大城市修建了大的排水系统。痰盂、皂粉、牙膏,以及这个时期末出 现的牙刷,都开始普及。 中国诊所对新疾病的观察入微,而且实事求是,常常十分准确。对斑疹伤寒症的描述首见 于13世纪麻知几的《儒门事亲》,它阐述了名医张从正的理论。此书描述,斑疹伤害肇端为 发烧,接着发寒头痛,“至四五日,熛疹始发,先从两肋下。有之出于肋,次及身表,渐及四 肢。”流感的记载首见于南宋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体疼,鼻寒咽乾,心胸烦满,寒热往来,痰实效 嗽,涕唾稠粘。6 对丝虫病、血吸虫病、疟疾等类似的诊断也始于南宋。这里引扬子瀛1264年对血吸虫病 的描写为证: 其候,面目青黄,力乏身痛,唇口乾焦,烦躁而闷,胸腹痞满,肚胀皮坚,腹中 【革十卯】【革十卯】,切痛如虫齧,又如虫行,唾吐鲜血,小便淋漓,大便脓 血杂下。病人所食之物,皆变化而为虫,P186侵蚀脏腑,蚀尽则死矣。7 完全可以想象,水稻种植的发展意味着长时间在水中赤脚,水里的寄生虫(其中有些又是 藏在作为肥料的人粪当中)导致了这种疾病的增加。到12世纪,住在长江以南的中国人有十 分之一患此病。如果事实真是这样,那么至少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中国南方的经济活力在晚古 时期走向衰落。 4宫下三郎“宋元的医疗”,载薮内清编《宋元时代之科学技术史》页127(参页158注17)。【“张元素列 5宫下三郎,页128,注4 6宫下三郎,页128,注5。【《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柴胡石膏散”】 7宫下三郎,页131。【《仁斋直指方论》25“蠹毒”】
77 我们的主题牵扯到各个方面,下面不一一详谈,而以医药、数学及纺织作为代表,深入了 解一下。 医药 宋元时代的医药既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与伪知识的主体,又可以视为一个人类社会对抗疾 病的系统。先看前者,这一时期的显著特征是不满足于此前已获得的知识,认识到自上古以来 很多疾病的性质已经发生变化。13 世纪名医张元素直率地指出:“平素治病,不用古方。… 运 气不齐,P185 古今异轨。古方新病,不相能也。” 4 至于后者,最突出的特征是政府决心让尽 可能多的民众了解医药常识。确实还没有一个中古时期民族,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能如此清 醒意识到健康的问题。在大城市修建了大的排水系统。痰盂、皂粉、牙膏,以及这个时期末出 现的牙刷,都开始普及。 中国诊所对新疾病的观察入微,而且实事求是,常常十分准确。对斑疹伤寒症的描述首见 于 13 世纪麻知几的《儒门事亲》,它阐述了名医张从正的理论。此书描述,斑疹伤害肇端为 发烧,接着发寒头痛,“至四五日,熛疹始发,先从两肋下。有之出于肋,次及身表,渐及四 肢。” 5 流感的记载首见于南宋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时行瘟疫,壮热恶风,头痛体疼,鼻寒咽乾,心胸烦满,寒热往来,痰实欬 嗽,涕唾稠粘。6 对丝虫病、血吸虫病、疟疾等类似的诊断也始于南宋。这里引扬子瀛 1264 年对血吸虫病 的描写为证: 其候,面目青黄,力乏身痛,唇口乾焦,烦躁而闷,胸腹痞满,肚胀皮坚,腹中 【革+卯】【革+卯】,切痛如虫齧,又如虫行,唾吐鲜血,小便淋漓,大便脓 血杂下。病人所食之物,皆变化而为虫,P186 侵蚀脏腑,蚀尽则死矣。7 完全可以想象,水稻种植的发展意味着长时间在水中赤脚,水里的寄生虫(其中有些又是 藏在作为肥料的人粪当中)导致了这种疾病的增加。到 12 世纪,住在长江以南的中国人有十 分之一患此病。如果事实真是这样,那么至少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中国南方的经济活力在晚古 时期走向衰落。 4 宫下三郎“宋元的医疗”,载薮内清编《宋元时代之科学技术史》页 127(参页 158 注 17)。【“张元素列 传”】 5 宫下三郎,页 128,注 4。 6 宫下三郎,页 128,注 5。【《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柴胡石膏散”】 7 宫下三郎,页 131。【《仁斋直指方论》25“蠹毒”】
解剖学的知识又有了进步。虽然在公元1世纪初王莽统治时中国就有解剖,但是直到北宋 才编辑了比较准确说明五脏器官的示意图。这么作的一个根本动机是将针灸技术系统化,针灸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治疗方法,要将针扎入病人体内,通常很深,若位置选错,冒的风险显然很 大。1027年,奉旨铸造了两个青铜人体模型,同时,唐代针灸图也得到修改。这两个模型可 能是外表涂蜡,注入水银,作得相当精致,如果学生扎错穴位,液体就会流出来。 宋代第一次记载的解剖是于1045年以56个被捕的反贼为对象进行的,这些人被开膛观 察,并绘出其内脏。以后这些图又经修改:1113年泗州医学教授杨介编辑了《玄门脉诀内照 图》,显示了肺、心、胃、肾等器官。尔后,波斯学者拉施都丁将此传到西方 病理分析也取得了进展。医家承认某些疾病是职业性的,如以下《谈苑》引文,作者可能 是11世纪孔平仲: 后苑银作镀金,为水银所薰。头手俱颤。P187卖饼家窥炉,目皆早昏。贾谷山 采石人,石末伤肺,肺焦多死。铸钱监卒,无白首者,以辛苦故也。8 环境被认为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医家比较清楚地认识到了疟疾与死水(虽然没有 考虑到蚊子)是相互关联的。政府在牛瘟发生时期禁止在牛市买卖牛,说明对疾病传播有了最 基本的知识。有时在传染病流行期(如1181年和1187年南宋首都发生的那两次传染病时 期),政府禁止居民出外旅行。而医学理论上的主要分歧在于,一派认为生病是体外有害因素 入侵的结果,另一派则坚持是体内本身虚弱使得这种入侵成为可能。前一派强调直接用药战胜 有害因素,将有害因素驱赶出去。他们设法降低高烧,减少出汗、排泄和呕吐。另一派认为疾 病往往是因为暴饮暴食、过度劳累、放纵性欲、情绪不安等引起。所以他们采取的方法倾向于 健身,主要目标在于恢复身体本身的抵抗力。 治疗实践得助于一系列本草的出版,这些药典不断得到修改与补充。中医药理的核心可追 溯到汉代,记录在《神农本书》及现已失传的其他书中。《神农本书》列出365种药,一年每 天一种:顺序安排的标准虽有一定规律,其实并不科学。这些标准中有宇宙阴阳原理;根、 茎、花、果等植物;“七情”“五味”;“四气”。还有对这些草药治疗效果的详细描写。大约在 500年,出身医生世家的隐士陶弘景对《神农本书》进行了修订。他删除了大量理论,又补充 列出几乎与原书同样多数量的草药,加进很多实用细节(P188如在何处可以找到这些药,药 的样子怎样,如何辨别真伪,以及储存的最好方法等)。苏敬奉旨带领一批学者以陶弘景的 《神农本书》为基础,于公元659年编撰完成《新修本草》,其插图为彩色绘制。也是在这 时期,该书和其他草本书开始介绍由几种药混合而成的简单药方。 中国印刷的第一本药典出版于公元973年,是苏敬著作的修订本。在974年和1061年又 再版。奉旨编修和刊行的1062年版,收集了关于600多种植物的900多新插图。1061年四川 宫下三郎,页150。【《谈苑》2】
78 解剖学的知识又有了进步。虽然在公元 1 世纪初王莽统治时中国就有解剖,但是直到北宋 才编辑了比较准确说明五脏器官的示意图。这么作的一个根本动机是将针灸技术系统化,针灸 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治疗方法,要将针扎入病人体内,通常很深,若位置选错,冒的风险显然很 大。1027 年,奉旨铸造了两个青铜人体模型,同时,唐代针灸图也得到修改。这两个模型可 能是外表涂蜡,注入水银,作得相当精致,如果学生扎错穴位,液体就会流出来。 宋代第一次记载的解剖是于 1045 年以 56 个被捕的反贼为对象进行的,这些人被开膛观 察,并绘出其内脏。以后这些图又经修改;1113 年泗州医学教授杨介编辑了《玄门脉诀内照 图》,显示了肺、心、胃、肾等器官。尔后,波斯学者拉施都丁将此传到西方。 病理分析也取得了进展。医家承认某些疾病是职业性的,如以下《谈苑》引文,作者可能 是 11 世纪孔平仲: 后苑银作镀金,为水银所薰。头手俱颤。P187 卖饼家窥炉,目皆早昏。贾谷山 采石人,石末伤肺,肺焦多死。铸钱监卒,无白首者,以辛苦故也。8 环境被认为是引起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医家比较清楚地认识到了疟疾与死水(虽然没有 考虑到蚊子)是相互关联的。政府在牛瘟发生时期禁止在牛市买卖牛,说明对疾病传播有了最 基本的知识。有时在传染病流行期(如 1181 年和 1187 年南宋首都发生的那两次传染病时 期),政府禁止居民出外旅行。而医学理论上的主要分歧在于,一派认为生病是体外有害因素 入侵的结果,另一派则坚持是体内本身虚弱使得这种入侵成为可能。前一派强调直接用药战胜 有害因素,将有害因素驱赶出去。他们设法降低高烧,减少出汗、排泄和呕吐。另一派认为疾 病往往是因为暴饮暴食、过度劳累、放纵性欲、情绪不安等引起。所以他们采取的方法倾向于 健身,主要目标在于恢复身体本身的抵抗力。 治疗实践得助于一系列本草的出版,这些药典不断得到修改与补充。中医药理的核心可追 溯到汉代,记录在《神农本书》及现已失传的其他书中。《神农本书》列出 365 种药,一年每 天一种;顺序安排的标准虽有一定规律,其实并不科学。这些标准中有宇宙阴阳原理;根、 茎、花、果等植物;“七情”;“五味”;“四气”。还有对这些草药治疗效果的详细描写。大约在 500 年,出身医生世家的隐士陶弘景对《神农本书》进行了修订。他删除了大量理论,又补充 列出几乎与原书同样多数量的草药,加进很多实用细节(P188 如在何处可以找到这些药,药 的样子怎样,如何辨别真伪,以及储存的最好方法等)。苏敬奉旨带领一批学者以陶弘景的 《神农本书》为基础,于公元 659 年编撰完成《新修本草》,其插图为彩色绘制。也是在这一 时期,该书和其他草本书开始介绍由几种药混合而成的简单药方。 中国印刷的第一本药典出版于公元 973 年,是苏敬著作的修订本。在 974 年和 1061 年又 再版。奉旨编修和刊行的 1062 年版,收集了关于 600 多种植物的 900 多新插图。1061 年四川 8 宫下三郎,页 150。【《谈苑》2】
医生唐慎微将这些收进他编的本草,还根据更广泛的材料选择并加进更多的说明。此书经修改 后于1108年出版,名为《经史证类備急本草》,8年之后再次出版,介绍了约1748种基本草 药,总结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发现。它是医药学和自然史的辞典,表达形式基本是实用的 宋代医家对待比较古老的药典多持批判性的态度,对其详细审查,而非盲目崇古信古。他 们不愿接受与实践经验有冲突的权威,其典型是11世纪博学的沈括所作的评论,他认为《神 农本书》等古老书籍错误百出。1076年太医署下设尚药局,专门负责测试各地献上的新药 物。只有他们证明满意的药物才能在官修药典中包括进去。约在这一时期生产的某些新药证明 其化学成分已达到一定水平。例如,1061年沈括在一位经验丰富的道士的协助之下制出了类 固醇性激素。医生做手术时,使用曼陀罗属的植物进行全身麻醉 在12和13世纪,华北的医生试图将药物特性与疾病性质联系起来的实践经验理论化。他 们希望找到一种将艺术上升到科学的治疗方法。1347年南方医生P189朱震亨在其《格致余 论》一书的“序”中就表达了这一追求: 震亨三十岁时,因母之患脾疼,众工束手。由是有志于医,遂取《素问》读之。 三年似有所得,…至四十岁,复取而读之。顾以质钝,遂朝夕钻研,缺其所可 疑,通其所可通。又四年而得罗太无诲知悌者,为之师。因见河间、戴人、东 垣、海藏诸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又知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 论,非本草无以立方。有方无论,无以识病;有论无方,何以模仿?夫假设问 答,仲景之书也,而详于外感;明着性味,东垣之书也,而详于内伤。医之为 道,至是始明,由是不能不致疑于局方也。° 这一新的总结实际上意味着:古老的汉代医学理论过去并未系统地与草药与疾病的实验联 系起来,直到这时才这样做,或者说至少在试图这样做。若不做专门的研究就不可能评价这个 理论。这种将理论与为实用的目的而进行的观察相联系的愿望,到底是向前迈进了一步,还是 整个过程就是将不充分的概念强加在丰富的数据上,从而使其更无用呢? 汉代医学理论有两点在新的总结中特别重要。一是“经络”(脉络)理论,一是“气”与“味” 理论。P190人体全身被认为有12经络,连结头与内脏及四肢。沿这些经络,两种 为 血气”,一为“精气”)每天循环50次。12和13世纪的药理学家将所有的药物进行分类,他们 的根据就是对哪一脉或哪些脉会发生影响。古代中医依照汉代“四气”、“五味”的概念建立起一 个将生理和药物结合的理论。“气”分为冷、温、潮、凉,或者用刘完素的公式,即风、湿、 燥、寒、热、火。“味”分为辛(即葱的味道)、甘、酸、苦、咸,有时则无味。每一种味被认 为对新陈代谢有其不同于别种味的作用。咸味使强壮减弱,酸味使行动加快,甘味使过急平 缓,等等。各种味归类于各自特别的药物以及身体的不同部位。1246年的《汤液本草》指 9冈西为人“中国本草之传统与金元之草本”,载薮内清编,页20
79 医生唐慎微将这些收进他编的本草,还根据更广泛的材料选择并加进更多的说明。此书经修改 后于 1108 年出版,名为《经史证类備急本草》,8 年之后再次出版,介绍了约 1748 种基本草 药,总结了当时几乎所有的发现。它是医药学和自然史的辞典,表达形式基本是实用的。 宋代医家对待比较古老的药典多持批判性的态度,对其详细审查,而非盲目崇古信古。他 们不愿接受与实践经验有冲突的权威,其典型是 11 世纪博学的沈括所作的评论,他认为《神 农本书》等古老书籍错误百出。1076 年太医署下设尚药局,专门负责测试各地献上的新药 物。只有他们证明满意的药物才能在官修药典中包括进去。约在这一时期生产的某些新药证明 其化学成分已达到一定水平。例如,1061 年沈括在一位经验丰富的道士的协助之下制出了类 固醇性激素。医生做手术时,使用曼陀罗属的植物进行全身麻醉。 在 12 和 13 世纪,华北的医生试图将药物特性与疾病性质联系起来的实践经验理论化。他 们希望找到一种将艺术上升到科学的治疗方法。1347 年南方医生 P189 朱震亨在其《格致余 论》一书的“序”中就表达了这一追求: 震亨三十岁时,因母之患脾疼,众工束手。由是有志于医,遂取《素问》读之。 三年似有所得,…至四十岁,复取而读之。顾以质钝,遂朝夕钻研,缺其所可 疑,通其所可通。又四年而得罗太无诲知悌者,为之师。因见河间、戴人、东 垣、海藏诸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又知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 论,非本草无以立方。有方无论,无以识病;有论无方,何以模仿?夫假设问 答,仲景之书也,而详于外感;明着性味,东垣之书也,而详于内伤。医之为 道,至是始明,由是不能不致疑于局方也。9 这一新的总结实际上意味着:古老的汉代医学理论过去并未系统地与草药与疾病的实验联 系起来,直到这时才这样做,或者说至少在试图这样做。若不做专门的研究就不可能评价这个 理论。这种将理论与为实用的目的而进行的观察相联系的愿望,到底是向前迈进了一步,还是 整个过程就是将不充分的概念强加在丰富的数据上,从而使其更无用呢? 汉代医学理论有两点在新的总结中特别重要。一是“经络”(脉络)理论, 一是“气”与“味” 理论。P190 人体全身被认为有 12 经络,连结头与内脏及四肢。沿这些经络,两种“气”(一为 “血气”,一为“精气”)每天循环 50 次。12 和 13 世纪的药理学家将所有的药物进行分类,他们 的根据就是对哪一脉或哪些脉会发生影响。古代中医依照汉代“四气”、“五味”的概念建立起一 个将生理和药物结合的理论。“气”分为冷、温、潮、凉,或者用刘完素的公式,即风、湿、 燥、寒、热、火。“味”分为辛(即葱的味道)、甘、酸、苦、咸,有时则无味。每一种味被认 为对新陈代谢有其不同于别种味的作用。咸味使强壮减弱,酸味使行动加快,甘味使过急平 缓,等等。各种味归类于各自特别的药物以及身体的不同部位。1246 年的《汤液本草》指 9 冈西为人“中国本草之传统与金元之草本”,载薮内清编,页 209
出,过量的咸味阻止血液的正常流动并改变血液的颜色,而过多的甘味会伤骨脱发。药物也分 为10类,其中某些如“解充血药”似乎挺有道理,但也有一些不那么清楚,如“轻药”与“重药”。 这些理论在传统的中国没有得到确实的改善。是什么防止中国人认识到微生物是疾病传媒 的秘密?为什么他们没有进一步追究气、味与脉络之间的关系,直到观察到的现象与身体内部 连贯性和谐性的问题,以重新思考他们的概念?原因很可能是医药过于复杂(比如与弹道学和 行星运动相比,而这些欧洲人感兴趣的领域并不吸引中国人)。如果首先在一个简单些的领 域,可能会比较容易。在那些后来真正取得进步的有限的几个领域,常常是不去考虑以往的理 论,而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例如,17世纪流行病学家吴有性认为从根本上看,疾病均由各 种“杂气因素起作用而诱发,不同杂气因素造成不同种类(如人、牛、鸡)发生不同疾病,并 且由同种类的一员传染给另一员,这已经相当接近今天的看法了。其著作《瘟疫论》是针对 1641年大瘟疫的回答,PI91对刘完素仅由六气来解释病因的观点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很奇 怪,就我所知还,后来没有人继续吴有性的观点,他的观点其实很有出成果的潜能 在社会和组织方面,中国中古医药同样值得注意。公元978年出版了《钦定太平圣惠 方》,列有1万6千多种药方和药物,大多根据公元610年的《诸病源候总论》而来。会议 992年印刷时有100卷,这些书分发给各州政府。1051年从中精选5卷印出,题为《简要济众 方》,作为乡村医生的手册。热带疾病也引起政府的关注。1018年印出陈尧叟的《集验方》 并发给广南路的官员,因为南方缺少合适的药物:1048年又编成《庆历善救方》。约在11世 纪末,命全国名医将秘方上交政府评价;12世纪初,由此又编成两本新书: Remedies from the Office of the Grand Physician【《?太医署救方》】选择297种药列出,及经增补5卷本 Remedies from the Board of Harmonious Pharmaceutics【?尚药局救方》】,成为南宋时期标准 参考书。书中所列各药由位于京师的政府药厂来配制,第一座药厂1076年建立,售给百姓的 价格原则上是一般市价的三分之二。 政府还印刷重要的医学经典。1026至1027年出版了《黄帝内经》和另外两本早期重要著 作。1057年成立“校正医书局”;从1061至1069年出版或再版了包括《伤寒论》在内的10部 基础医书,后来起到最主要的启示作用,奠定了北方学派。1088年出的5部巾箱本的医学经 典都销售极好。因此大约在1100年时,对于中国公众来说,此前与当时最好的医学知识一般 都不是不可及的。 同时国家还有全国范围的医疗等级制度,最上层是医官,在公元1114年有1000多名,虽 然这个数字没有维持很久。在京城太医署P192招收学生有300名额;1113年又在各府、州建 立医校。考试分三级,除了最低一级,前两级既有笔试又要求胜任临床。10项专门科目各设 教授,包括接生、针灸、口喉、眼耳、战伤以及脉搏等。一些官方专家还撰写专论。如1263 年陈自明《外科精要》即一例。法医学也很重要。约在1000年前后,对认为是被杀死的人 定要验尸。宋慈《宋提刑洗冤集录》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本法医学著作:之后又有几本出版,其 中有名的是元代王与的《无冤录》
80 出,过量的咸味阻止血液的正常流动并改变血液的颜色,而过多的甘味会伤骨脱发。药物也分 为 10 类,其中某些如“解充血药”似乎挺有道理,但也有一些不那么清楚,如“轻药”与“重药”。 这些理论在传统的中国没有得到确实的改善。是什么防止中国人认识到微生物是疾病传媒 的秘密?为什么他们没有进一步追究气、味与脉络之间的关系,直到观察到的现象与身体内部 连贯性和谐性的问题,以重新思考他们的概念?原因很可能是医药过于复杂(比如与弹道学和 行星运动相比,而这些欧洲人感兴趣的领域并不吸引中国人)。如果首先在一个简单些的领 域,可能会比较容易。在那些后来真正取得进步的有限的几个领域,常常是不去考虑以往的理 论,而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例如,17 世纪流行病学家吴有性认为从根本上看,疾病均由各 种“杂气”因素起作用而诱发,不同杂气因素造成不同种类(如人、牛、鸡)发生不同疾病,并 且由同种类的一员传染给另一员,这已经相当接近今天的看法了。其著作《瘟疫论》是针对 1641 年大瘟疫的回答,P191 对刘完素仅由六气来解释病因的观点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很奇 怪,就我所知还,后来没有人继续吴有性的观点,他的观点其实很有出成果的潜能。 在社会和组织方面,中国中古医药同样值得注意。公元 978 年出版了《钦定太平圣惠 方》,列有 1 万 6 千多种药方和药物,大多根据公元 610 年的《诸病源候总论》而来。会议 992 年印刷时有 100 卷,这些书分发给各州政府。1051 年从中精选 5 卷印出,题为《简要济众 方》,作为乡村医生的手册。热带疾病也引起政府的关注。1018 年印出陈尧叟的《集验方》 并发给广南路的官员,因为南方缺少合适的药物;1048 年又编成《庆历善救方》。约在 11 世 纪末,命全国名医将秘方上交政府评价;12 世纪初,由此又编成两本新书:Remedies from the Office of the Grand Physician【《?太医署救方》】选择 297 种药列出,及经增补 5 卷本 Remedies from the Board of Harmonious Pharmaceutics【?尚药局救方》】,成为南宋时期标准 参考书。书中所列各药由位于京师的政府药厂来配制,第一座药厂 1076 年建立,售给百姓的 价格原则上是一般市价的三分之二。 政府还印刷重要的医学经典。1026 至 1027 年出版了《黄帝内经》和另外两本早期重要著 作。1057 年成立“校正医书局”;从 1061 至 1069 年出版或再版了包括《伤寒论》在内的 10 部 基础医书,后来起到最主要的启示作用,奠定了北方学派。1088 年出的 5 部巾箱本的医学经 典都销售极好。因此大约在 1100 年时,对于中国公众来说,此前与当时最好的医学知识一般 都不是不可及的。 同时国家还有全国范围的医疗等级制度,最上层是医官,在公元 1114 年有 1000 多名,虽 然这个数字没有维持很久。在京城太医署 P192 招收学生有 300 名额;1113 年又在各府、州建 立医校。考试分三级,除了最低一级,前两级既有笔试又要求胜任临床。10 项专门科目各设 教授,包括接生、针灸、口喉、眼耳、战伤以及脉搏等。一些官方专家还撰写专论。如 1263 年陈自明《外科精要》即一例。法医学也很重要。约在 1000 年前后,对认为是被杀死的人一 定要验尸。宋慈《宋提刑洗冤集录》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本法医学著作;之后又有几本出版,其 中有名的是元代王与的《无冤录》
宋代给旅行之人提供免费医疗的理想,可以说是另一个现代实践的先声。据李元弼《作邑 自箴》 客旅不安,不得起遣。仰立便告报耆社,唤就近繄人看理。限当日内具病 状,申县照会。如或耆壮於道路间檯舁病人於店内安泊,亦须如法照顾。不管失 所,候较损日,同耆壮将领赴县出头,以凭支给钱物与店户鐾人等。10 官员们通常竭力提高本辖区内的医疗水平。当刘彝(1015-86年)就任江西虔州刺史 时,他召集当地3700名医生,发给每人一本他本人著的《正俗方》,期望说服他们采用可靠 的医疗技术。至少在中古时代的中国,作为一个科学领域,士绅不耻于作医学方面的专家。 P193数学 在金、元时期,华北的代数展示了中古时代中国科学的另一面:它依赖于地理区域为中 心,所以当这些中心遭到破坏,它也受到损害。发展新的数学技术,并非出于立竿见影的实用 动机,而是根基于道教思想中的数的神秘感。因此,在道教活跃的今山西南部,即12世纪晚 期王重阳及其全真教领导的道教复兴之场所,产生了新的代数。突出的基本思想是,高次方展 开式中未知数的幂由在展开式的位置指示,它们的系数用数码标在旁边。这可能始于陈搏。陈 氏是信奉道教的数学家,精于《易经》,在北宋早期退避到山西南部。保存至今的最早记录要 晚许多,见于李冶的两本书:《测圆海镜》(1248)与《益古演段》(1259)。李冶前半生在 今河北栾城度过,当时那里是政治与学习的中心:蒙古人征服之后他成为周游山西的学者。他 书中的思想至少有一部分从彭泽 P'eng Tse等山西学者那里发展而来;而他依据的是蒋周的 书,蒋周也来自山西平阳。李冶的定位代数解一元未知数;13世纪下半叶又进一步,在一定 条件下可解四元。目前我们所知,这出自朱世傑的《四元玉鉴》(1303)。朱世杰出生于北京 附近,后移居扬州。但从祖颐的序文中很清楚地看到,在李、朱二人之前的数学家绝大多数籍 贯在山西南部 厥后(山西)平阳蒋周撰《益古》,(河北)博陆李文一撰《照胆》,(山西) 鹿泉石信道撰《铃经》【? Ch'ien- ching】,(山西)平水刘汝谐撰《如积释 锁》。绛人元裕《细草》,后人始有天元也。平阳李德载因撰《两仪群英集》 臻兼有地元。PI94霍山刑先生颂不高弟刘大鉴润夫撰《乾坤括囊》,未仅有人 元二问。吾友燕山朱汉卿先生,演数有年,探三才之颐,索九章之隐,按天地人 物,立成四元1l 斯波义信《宋代商业史研究》页414:伊懋可英译本,页176-77。【《作邑自箴》卷7“膀客店户”】 薮内清“宋元时代之数学”,载薮内清编,页63
81 宋代给旅行之人提供免费医疗的理想,可以说是另一个现代实践的先声。据李元弼《作邑 自箴》: 一、客旅不安,不得起遣。仰立便告报耆社,唤就近毉人看理。限当日内具病 状,申县照会。如或耆壮於道路间擡舁病人於店内安泊,亦须如法照顾。不管失 所,候较损日,同耆壮将领赴县出头,以凭支给钱物与店户毉人等。10 官员们通常竭力提高本辖区内的医疗水平。当刘彝(1015-86 年)就任江西虔州刺史 时,他召集当地 3700 名医生,发给每人一本他本人著的《正俗方》,期望说服他们采用可靠 的医疗技术。至少在中古时代的中国,作为一个科学领域,士绅不耻于作医学方面的专家。 P193 数学 在金、元时期,华北的代数展示了中古时代中国科学的另一面:它依赖于地理区域为中 心,所以当这些中心遭到破坏,它也受到损害。发展新的数学技术,并非出于立竿见影的实用 动机,而是根基于道教思想中的数的神秘感。因此,在道教活跃的今山西南部,即 12 世纪晚 期王重阳及其全真教领导的道教复兴之场所,产生了新的代数。突出的基本思想是,高次方展 开式中未知数的幂由在展开式的位置指示,它们的系数用数码标在旁边。这可能始于陈摶。陈 氏是信奉道教的数学家,精于《易经》,在北宋早期退避到山西南部。保存至今的最早记录要 晚许多,见于李冶的两本书:《测圆海镜》(1248)与《益古演段》(1259)。李冶前半生在 今河北栾城度过,当时那里是政治与学习的中心;蒙古人征服之后他成为周游山西的学者。他 书中的思想至少有一部分从彭泽 P’eng Tse 等山西学者那里发展而来;而他依据的是蒋周的 书,蒋周也来自山西平阳。李冶的定位代数解一元未知数;13 世纪下半叶又进一步,在一定 条件下可解四元。目前我们所知,这出自朱世傑的《四元玉鉴》(1303)。朱世杰出生于北京 附近,后移居扬州。但从祖颐的序文中很清楚地看到,在李、朱二人之前的数学家绝大多数籍 贯在山西南部: 厥后(山西)平阳蒋周撰《益古》,(河北)博陆李文一撰《照胆》,(山西) 鹿泉石信道撰《铃经》【?Ch’ien-ching】,(山西)平水刘汝谐撰《如积释 锁》。绛人元裕《细草》,后人始有天元也。平阳李德载因撰《两仪群英集》, 臻兼有地元。P194 霍山刑先生颂不高弟刘大鉴润夫撰《乾坤括囊》,未仅有人 元二问。吾友燕山朱汉卿先生,演数有年,探三才之颐,索九章之隐,按天地人 物,立成四元11。 10 斯波义信《宋代商业史研究》页 414;伊懋可英译本,页 176-77。【《作邑自箴》卷 7“牓客店户”】 11 薮内清“宋元时代之数学”,载薮内清编,页 63
这里列出许多佚书,其作者已被人忘却,读起来着实令人遗憾:但它表明数学这种活动地 理上的集中。即使像秦九韶(祖籍山东,移居四川,他本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南京)这样的南 方大数学家,他努力解决的也是比较实际的问题,如改善历法的模糊分析,以及进一步深入扩 展已知的技术 到明代,已无人能懂金代和元初的高等定位代数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7世纪晚期 究其原因,似乎可以解释为:因蒙古人征服以及14世纪中期驱逐蒙古人的战争,华北遭到破 坏。首先,追求更高等的数学的动机一定是已经消失了。中国定位代数中包含的思想和技术能 够产生硕果,从17和18世纪日本关孝和的行列方阵式、安岛直圆的微积分可以看出,他们的 发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系列式为基础的,虽然关孝和用的一个书写符号十分重要(那是他自 己发明或者是从西方人那里学来的)。所以,在发现这一过程尚未像在今天这样变为惯例之前 的时代,山西道教等传统能激发创造潜力,但是不能忘记其脆弱性这点也很重要。 纺织品 由进步趋于衰落这一模式在纺织业中表现最为明显。缫丝机(丝车)在北宋时期得到完 善。P195这个设备用踏板操作,可从浸泡在大盆热水中的蚕茧,同时抽出许多细丝来。这些 细丝通过许多网眼以及安放在一个斜臂上的许多钩子,被放到一些宽带上,而这些宽带上则安 在一台旋转的敞开的络丝机上。在13世纪,这种丝车又应用于纺麻。以麻代替从蚕茧抽出缠 绕的丝,用纱锭将麻纺成粗纱。在网眼的位置放着的,是旋转着进行编织的空心线轴滚筒:整 个设备可以用人力、畜力、或水力来驱动。现存最早的关于这一使用机器纺织的重大突破的记 载,见于1313年王祯的《农书》。12据他所说,纺车的32个纱锭在24小时内可纺线100斤 (约130磅重)。这个设备极大节省了劳力,比它替换下的女工要便宜几倍。最好的一种是由 水力驱动的,比陆地的要方便得多。他作诗称赞道:“车纺工多日百斤,要凭水力捷如神! 这种纺车使用很广泛,不像早期一些著名发明由于经济尚未发展而未被生产者接受。王祯 提到在华北所有织麻地区都在使用陆地纺车。在华北平原邻近流水的很多地方还安装上由水力 驱动的不大相同的纺车 技术的应用在王祯对于大纺车的叙述中很清楚地表现了出来: 大纺车,其制长于二丈,阔约尺。先造地柑木框,四角立柱,各高五尺。中穿横 桄。上架枋木。其枋木两头山口,卧受卷鑪。长軒铁轴,次于前地。上立长木 座,座上立臼,以承欐底铁篦(原注:其欐用木车成筲子,长一尺二寸,围一尺 二寸。计三十二枚,内受绩缠)。P198欐上俱用杖头铁环,以拘欐轴,又于额 枋前排置小铁叉,分勒绩条,转上长軒,仍就左右别架车轮两座,通络皮弦。下 经列欐,上拶转軒,旋鼓,或人或畜。转动左边大轮。弦随轮转,众机皆动,上 王祯《农書》(1313)卷22“大纺车
82 这里列出许多佚书,其作者已被人忘却,读起来着实令人遗憾;但它表明数学这种活动地 理上的集中。即使像秦九韶(祖籍山东,移居四川,他本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南京)这样的南 方大数学家,他努力解决的也是比较实际的问题,如改善历法的模糊分析,以及进一步深入扩 展已知的技术。 到明代,已无人能懂金代和元初的高等定位代数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 17 世纪晚期。 究其原因,似乎可以解释为:因蒙古人征服以及 14 世纪中期驱逐蒙古人的战争,华北遭到破 坏。首先,追求更高等的数学的动机一定是已经消失了。中国定位代数中包含的思想和技术能 够产生硕果,从 17 和 18 世纪日本关孝和的行列方阵式、安岛直圆的微积分可以看出,他们的 发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系列式为基础的,虽然关孝和用的一个书写符号十分重要(那是他自 己发明或者是从西方人那里学来的)。所以,在发现这一过程尚未像在今天这样变为惯例之前 的时代,山西道教等传统能激发创造潜力,但是不能忘记其脆弱性这点也很重要。 纺织品 由进步趋于衰落这一模式在纺织业中表现最为明显。缫丝机(丝车)在北宋时期得到完 善。P195 这个设备用踏板操作,可从浸泡在大盆热水中的蚕茧,同时抽出许多细丝来。这些 细丝通过许多网眼以及安放在一个斜臂上的许多钩子,被放到一些宽带上,而这些宽带上则安 在一台旋转的敞开的络丝机上。在 13 世纪,这种丝车又应用于纺麻。以麻代替从蚕茧抽出缠 绕的丝,用纱锭将麻纺成粗纱。在网眼的位置放着的,是旋转着进行编织的空心线轴滚筒;整 个设备可以用人力、畜力、或水力来驱动。现存最早的关于这一使用机器纺织的重大突破的记 载,见于 1313 年王祯的《农书》。12 据他所说,纺车的 32 个纱锭在 24 小时内可纺线 100 斤 (约 130 磅重)。这个设备极大节省了劳力,比它替换下的女工要便宜几倍。最好的一种是由 水力驱动的,比陆地的要方便得多。他作诗称赞道:“车纺工多日百斤,要凭水力捷如神!” 这种纺车使用很广泛,不像早期一些著名发明由于经济尚未发展而未被生产者接受。王祯 提到在华北所有织麻地区都在使用陆地纺车。在华北平原邻近流水的很多地方还安装上由水力 驱动的不大相同的纺车。 技术的应用在王祯对于大纺车的叙述中很清楚地表现了出来: 大纺车,其制长于二丈,阔约尺。先造地柎木框,四角立柱,各高五尺。中穿横 桄。上架枋木。其枋木两头山口,卧受卷纑。长軖铁轴,次于前地。柎上立长木 座,座上立臼,以承欓底铁篦(原注:其欓用木车成筩子,长一尺二寸,围一尺 二寸。计三十二枚,内受绩缠)。P198 欓上俱用杖头铁环,以拘欓轴,又于额 枋前排置小铁叉,分勒绩条,转上长軖,仍就左右别架车轮两座,通络皮弦。下 经列欓,上拶转軖,旋鼓,或人或畜。转动左边大轮。弦随轮转,众机皆动,上 12 王祯《农書》(1313)卷 22“大纺车
下相应,缓急相宜,遂使绩条成紧,缠于軒上。昼夜纺织百斤。或众家绩多,乃 集于车下,秤绩分鑪,不劳可毕。中原麻布之乡皆用之。特图其制度,欲使他方 之民,视此机栝关楗,仿效成造,可为普利。又新置丝线纺车一如上。但差小 耳。比之露地桁架合线,特为省易,因附于此 王祯叙述之后附上一首诗,充分表现他对于这一操作的自动化而由衷地兴奋: 大小车轮共一弦,一轮才动各相连 机随众欐方斋转,鑪上长軒欲自缠。 可代女工兼倍省,要供布缕未征前。 书图中土规模在,更欲他方得共传 示意图1是根据叙述对纺车的初步绘制。 很明显,这个机器还不很有效,但如果朝着这种纺车所代表方向继续发展的话,那么中古 时代的中国就会比西方早四百年出现一个纺织业中的真正的工业革命。只要再作一些简单的和 不太大的改进,这种机器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却没有出现这些改 进。与狄德罗( Diderot)的《百科全书》中描述的欧洲在17和18世纪之交出现的亚麻纺纱 机与缫丝机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这点。其中一个是示意图中那个捻亚麻线的机器,它与王祯 的机器极其相似,甚至使人不能不怀疑它最原始的根源在中国,完全有可能是通过意大利纺丝 机而来。在该亚麻纺纱机上,一条传动带带动一排纱锭,上面是自由旋转的飞轮,纺好的纱通 过导向装置从纱锭上升,缠绕在一个敞开的卷轴上。然而,欧洲新出现的机械天才已经发现了 这一点。原先的传动带传动效率不高,现用凸轮轴(见图4中标号5),还加入了一个螺旋调 节装置,使操作工人能够根据需要拉紧或放松皮带,达到皮带运动的规则化(见标号5左)。 PI99纱锭与卷轴架的相对速度,由齿轮而非第二条传动带来确定。在纱锭下安装小铅坠,以 此保证飞轮有规律地旋转。在示意图中标号4的位置,在木头中嵌入玻璃的轴孔。较早的机 器,形状可能与中国机器更相像。当然,它们无论是否从中国机器发展而来,后来确实有更多 的改进。例如纱锭转速不均,原因是传送带传送动力不规则,这导致了一种纱锭呈圆弧排列以 增加磨角的新机器的发明。再往后,当发现圆弧形排列的线轴离卷轴架距离不同而造成困难 时,纱锭又被排成椭圆形。13这些简单但很有用的改进,包括使用齿轮(用于水钟和水车 并来超过元代中国人的技巧之所及。但在中国却没做出这些改进,或许这种机器后来因此也逐 渐废弃而最终完全消失。我们不得不下结论,至少在纺织品生产方面,这个时期之后,在中国 技术进步道路上的根本障碍,不是缺乏比较先进的科学知识,而肯定是由于推动发明与创新的 经济和学术力量的减弱 本书最后一编用于讨论这些含混不清而又非常重要的变化。 13D. Diderot, ed. Encyclopedie ou dictionnaire raisonne des Sciences, des Arts et des Metiers (Neufchastel, 1765) VI787-8
83 下相应,缓急相宜,遂使绩条成紧,缠于軖上。昼夜纺织百斤。或众家绩多,乃 集于车下,秤绩分纑,不劳可毕。中原麻布之乡皆用之。特图其制度,欲使他方 之民,视此机栝关楗,仿效成造,可为普利。又新置丝线纺车一如上。但差小 耳。比之露地桁架合线,特为省易,因附于此。 王祯叙述之后附上一首诗,充分表现他对于这一操作的自动化而由衷地兴奋: 大小车轮共一弦,一轮才动各相连。 机随众欓方斋转,纑上长軖欲自缠。 可代女工兼倍省,要供布缕未征前。 书图中土规模在,更欲他方得共传。 示意图 1 是根据叙述对纺车的初步绘制。 很明显,这个机器还不很有效,但如果朝着这种纺车所代表方向继续发展的话,那么中古 时代的中国就会比西方早四百年出现一个纺织业中的真正的工业革命。只要再作一些简单的和 不太大的改进,这种机器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却没有出现这些改 进。与狄德罗(Diderot)的 《百科全书》中描述的欧洲在 17 和 18 世纪之交出现的亚麻纺纱 机与缫丝机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这点。其中一个是示意图中那个捻亚麻线的机器,它与王祯 的机器极其相似,甚至使人不能不怀疑它最原始的根源在中国,完全有可能是通过意大利纺丝 机而来。在该亚麻纺纱机上,一条传动带带动一排纱锭,上面是自由旋转的飞轮,纺好的纱通 过导向装置从纱锭上升,缠绕在一个敞开的卷轴上。然而,欧洲新出现的机械天才已经发现了 这一点。原先的传动带传动效率不高,现用凸轮轴(见图 4 中标号 5),还加入了一个螺旋调 节装置,使操作工人能够根据需要拉紧或放松皮带,达到皮带运动的规则化(见标号 5 左)。 P199 纱锭与卷轴架的相对速度,由齿轮而非第二条传动带来确定。在纱锭下安装小铅坠,以 此保证飞轮有规律地旋转。在示意图中标号 4 的位置,在木头中嵌入玻璃的轴孔。较早的机 器,形状可能与中国机器更相像。当然,它们无论是否从中国机器发展而来,后来确实有更多 的改进。例如纱锭转速不均,原因是传送带传送动力不规则,这导致了一种纱锭呈圆弧排列以 增加磨角的新机器的发明。再往后,当发现圆弧形排列的线轴离卷轴架距离不同而造成困难 时,纱锭又被排成椭圆形。13 这些简单但很有用的改进,包括使用齿轮(用于水钟和水车), 并来超过元代中国人的技巧之所及。但在中国却没做出这些改进,或许这种机器后来因此也逐 渐废弃而最终完全消失。我们不得不下结论,至少在纺织品生产方面,这个时期之后,在中国 技术进步道路上的根本障碍,不是缺乏比较先进的科学知识,而肯定是由于推动发明与创新的 经济和学术力量的减弱。 本书最后一 编用于讨论这些含混不清而又非常重要的变化。 13 D. Diderot, ed. Encyclopedie ou dictionnaire raisonne des Sciences, des Arts et des Metiers . (Neufchastel, 1765) VI 7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