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5期 张金成,等:逻辑及数学演算中的不动项与不可判定命题(Ⅱ) ·627· 不等于a1的第1位,小数点后第2位不等于a2的第 F(n)∈+a,或者F(n)∈-a; 2位,总之小数点后第i位不等于a:的第i位。这个 定义一个新数F()∈+a台T=Fm' 2 数属于有理数区间[0,1],但它显然不在你的列表 里。这样,就证明了有理数集合是不可数的。 也许你会说,你构造的这个数T已经不是有理 F(n)E-aT= 2 F(n): 数,是一个和有理数具有不同性质的新的数。当然, 因为F:w~Q成立, 现在知道有理数外还有无理数,即(TQ)。 所以,存在k∈ωF(k)∈Q: 即ω是自然数集合,Q全体正有理数集合,假 2 设双射关系F:w~Q成立。 按规定F(k)∈+a台T=F), 按照对角线方法,同样可以找到一个数T,导 致矛盾P(T)P(T),(P(T)表示数T在列表 F(k)e-QeT=-2 (k): 中)。 2 自指代,让T=F(k),T= 即(F:w~Q),(T∈Q)FP(T)P(T), ,T平方大于24 (F:ω~Q)上(TQ),即否定了(T∈Q)。 T平方小于2。 在证明实数不可数时,ω是自然数集合,R为 产生悖论,不可判定命题P(T)P(T)。 全体实数集合,假设双射关系F:ω~R成立,按照 由于这个矛盾的产生,就责怪双射关系F:ω~ 对角线方法,同样可以找到一个数T。,导致矛盾 P(TR)P(TR),(P(TR)表示数Te在列表中)。 Q不能成立,这显然是错误的。其实,7=子,7 即 √2,√迈是U外不动项。 (F:ω~R),(TR∈R)FP(TR)P(TR) 例6实数集合上的域外不动项 (Tg∈R)卜(F:w~R),否定了双射关系 仿照Cantor的对角线方法,U为不为0的全体 F:w~R。 实数集合U=(-0,0)U(0,+o), 对比这2个推理过程: 假设双射关系F:w~U成立,ω是自然数集合。 (F:w~Q),(T∈Q)F 假设在F:w~U中,任意n∈w对应一个 P(T)+P(T) (1) F(n)∈U,即:n∈wF(n)∈U。 (F:w~R),(TR∈R)上 把U分成正数集合与负数集合: P(TR)P(TR) (2) +a={x1x>0,x∈U}=(0,+0) 在前一个矛盾(1)中否定了T∈Q,没有否定 -a={x1x<0,x∈U}=(-0,0) F:w~Q;而后一个矛盾(2)中却否定了F:ω~R, F(n)∈+a,或者F(n)∈-x 而没有否定TR∈R。 1 定义一个新数F(n)∈+a白T=- 对角线证明方法具有统一的形式,矛盾只能有 F(n)' 一个统一的产生根源,实际上,前一个否定是正确 1 的,后一个否定是错误的。 F(n)E-a→T=-Fn 即矛盾是由TR∈R引起的,并不是双射关系 因为F:wU成立,所以,存在: F:ω~R产生的,这说明“如果实数域演算是一致 k∈ωF(k)∈U 的,那么T年R。 按规定F(k)∈+a台T= 例5有理数集合上的域外不动项 F(,F(k)∈-a 1 U为全体正有理数集合U=Q,假设双射关系 1 F:ω~Q成立,w是自然数集合,Q为全体正有理 T=-Fk) 数集合。 假设在F:o~Q中,任意n∈w对应一个 自指代T=F(),T=-7,T是正数~T是 F(n)∈Q,即:n∈wF(n)∈Q。 负数; 把U=Q分成正反集合, 产生悖论,不可判定命题P(T)P(T)。 正集:平方大于2的有理数集合,即:+a= 由于这个矛盾的产生,就责怪双射关系F:ω~ {xlx2>2,x∈Q}。 反集:平方小于2的有理数集合,即:-α= U不能成立,这显然是错误的。其实,T=-元,7= {x1x2<2,x∈Q}。 √I,√I是U外不动项。不等于 a1 的第 1 位,小数点后第 2 位不等于 a2 的第 2 位,总之小数点后第 i 位不等于 ai 的第 i 位。 这个 数属于有理数区间[0,1],但它显然不在你的列表 里。 这样,就证明了有理数集合是不可数的。 也许你会说,你构造的这个数 T 已经不是有理 数,是一个和有理数具有不同性质的新的数。 当然, 现在知道有理数外还有无理数,即 (T ∉ Q) 。 即 ω 是自然数集合, Q 全体正有理数集合,假 设双射关系 F:ω ~ Q 成立。 按照对角线方法,同样可以找到一个数 T ,导 致矛盾 P(T)↔¬ P(T) ,( P(T) 表示数 T 在列表 中)。 即 (F:ω ~ Q),(T ∈ Q) ├ P(T)↔¬ P(T) , (F:ω ~ Q) ├ (T ∉ Q) ,即否定了 (T ∈ Q) 。 在证明实数不可数时, ω 是自然数集合, R 为 全体实数集合,假设双射关系 F:ω ~ R 成立,按照 对角线方法,同样可以找到一个数 TR ,导致矛盾 P(TR )↔¬ P(TR ) ,( P(TR ) 表示数 TR 在列表中)。 即 (F:ω ~ R),(TR ∈ R)├P(TR )↔¬ P(TR ) (TR ∈ R) ├ ¬ (F:ω ~ R) , 否 定 了 双 射 关 系 F:ω ~ R 。 对比这 2 个推理过程: (F:ω ~ Q),(T ∈ Q)├ P(T)↔¬ P(T) (1) (F:ω ~ R),(TR ∈ R)├ P(TR )↔¬ P(TR ) (2) 在前一个矛盾(1)中否定了 T ∈ Q ,没有否定 F:ω ~ Q ;而后一个矛盾(2)中却否定了 F:ω ~ R , 而没有否定 TR ∈ R 。 对角线证明方法具有统一的形式,矛盾只能有 一个统一的产生根源,实际上,前一个否定是正确 的,后一个否定是错误的。 即矛盾是由 TR ∈ R 引起的,并不是双射关系 F:ω ~ R 产生的,这说明“如果实数域演算是一致 的,那么 TR ∉ R 。 例 5 有理数集合上的域外不动项 U 为全体正有理数集合 U = Q ,假设双射关系 F:ω ~ Q 成立, ω 是自然数集合, Q 为全体正有理 数集合。 假设在 F:ω ~ Q 中,任意 n ∈ ω 对应一个 F(n) ∈Q ,即: n ∈ ω↔F(n) ∈ Q 。 把 U = Q 分成正反集合, 正集:平方大于 2 的有理数集合,即: + α = x | x 2 { > 2,x ∈ Q} 。 反集:平方小于 2 的有理数集合,即: - α = x | x 2 { < 2,x ∈ Q} 。 F(n) ∈+ α ,或者 F(n) ∈- α ; 定 义 一 个 新 数 F(n) ∈+ α⇔T = 2 F(n) , F(n) ∈ - α⇔T = 2 F(n) ; 因为 F:ω ~ Q 成立, 所以,存在 k ∈ ω↔F(k) ∈ Q ; 按规定 F(k) ∈+ α⇔T = 2 F(k) , F(k) ∈- α⇔T = 2 F(k) ; 自指代,让 T = F(k) , T = 2 T , T 平方大于 2↔ T 平方小于 2。 产生悖论,不可判定命题 P(T)↔¬ P(T) 。 由于这个矛盾的产生,就责怪双射关系 F:ω ~ Q 不能成立,这显然是错误的。 其实, T = 2 T , T = 2 , 2 是 U 外不动项。 例 6 实数集合上的域外不动项 仿照 Cantor 的对角线方法, U 为不为 0 的全体 实数集合 U = ( - ¥,0) ∪ (0, + ¥) , 假设双射关系 F:ω ~ U 成立, ω 是自然数集合。 假设在 F:ω ~ U 中,任意 n ∈ ω 对应一个 F(n) ∈U ,即: n ∈ ω↔F(n) ∈ U 。 把 U 分成正数集合与负数集合: + α = {x | x > 0,x ∈ U} = (0, + ¥) - α = {x | x < 0,x ∈ U} = ( - ¥,0) F(n) ∈+ α,或者 F(n) ∈- α 定义一个新数 F(n) ∈+ α⇔T = - 1 F(n) , F(n) ∈- α⇔T = - 1 F(n) ; 因为 F:ω ~ U 成立,所以,存在: k ∈ ω↔F(k) ∈ U 按规定 F(k) ∈+ α⇔T = - 1 F(k) , F(k) ∈- α⇔ T = - 1 F(k) ; 自指代 T = F(k) , T = - 1 T , T 是正数 ↔ T 是 负数; 产生悖论,不可判定命题 P(T)↔¬ P(T) 。 由于这个矛盾的产生,就责怪双射关系 F:ω ~ U 不能成立,这显然是错误的。 其实, T = - 1 T , T = - 1 , - 1 是 U 外不动项。 第 5 期 张金成,等:逻辑及数学演算中的不动项与不可判定命题(Ⅱ) ·62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