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626· 智能系统学报 第9卷 设0={x1,x2,…,x,…},如果U内演算是一 推论11如果集U上的演算是一致的,“对角 致的,则Cantor“对角线证明方法”F:w~U,T∈ 线方法构造项T”不能作为任何“U内演算的推理 U上P(T)P(T),不动项矛盾的存在与双射关 依据”。 系:F:w~U无关。 推论12如果集U上的演算是一致的,那么, 即:(A)上(F:w~U)∧(TeU),或者, 满足对角线方法的构造项T,断定T∈U的所有“对 (C)上(F:w~U)A(T∈U)。 角线方法”证明错误。 证明只要否定“结论(B)上一(F:w~U)∧ 注记10广义域外不动项定理解释 T∈U”即可,用反证法,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取 1)在以上定理证明过程中,根据“反证法的使 U=J整数集合。 用规则”,把xp∈U看成假设时,可以使用“反证 1)假设U=J={xIP(x)},P(x)表示x是整 法”进行推理,只能得出xp生U:把xp∈U看成真 数,假设所有J的元素有一个列表,即:存在与双射 命题时,使用“反证法”是错误的。 关系:F:ω~J。 2)“U外不动项定理”与“广义U外不动项定 2)x∈JP(x),x∈J等价一个谓词P(x)“ 理”都是用二分法把全集U分成两类性质集合,命 x在列表中”,即存在双射关系:F:w~J。 题P是关于U的一个划分,U=+U-a,即: 3)x∈JP(T),对角线方法构造一个新元 +a=(xI P(x)),-a={x1P(x))o 素T,T与J中所有元素都不同, 3)“U外不动项定理”与“广义U外不动项定 把U=J分成偶数集合与奇数集合: 理”的本质是:一个U中已经定义的项与其否定项 +a={x|x=2n,n∈J} 不能自指代。如果自指代,就会变异成一个新项 -a={x|x=1-2n,n∈J} “T”,这个新项“T”不再是的元素,即:TU。 x∈J,即:x∈+a,或者x∈-a定义一个新数x∈+ 4)“U外不动项定理”与“广义U外不动项定 a台T=1-x,x∈-a台T=1-x,x∈J台T=1- 理”的区别是:“U外不动项定理”要求+a,-α之 x等价x∈J台T生J,即:x∈J→P(T)。 间存在双射关系,即:f:+a~-a;“广义U外不动 4)P(x)P(T),—(2)(3), 项定理”没有这个要求。 5)假设T∈J—问T∈J吗?假设T∈J成 5)“Cantor对角线方法”可以看成是U上的一 立,那么存在某个x,x=T。 个特殊的分类。从“·外不动项定理”的分类看,使 6)P(T)P(T),(5)代入,得到矛盾, 用自然数标号与它对应的第项分类,这个分类恰 x∈J台T=1-x,T∈J曰T=1-T。 与双射关系U~w联系在一起:从“广义U外不动 7)F:ω~J,T∈J上 项定理”的分类看,+=R,-α=☑,所构造的项 P(T)P(T)—(1)(5)(6)。 T不同于R中的每一个数,TR,这个分类可以不 涉及双射关系U~w。 由于T=1-T,T=2,即:T∈J不正确。 5.3无穷集合幂集合不可数证明错误 所以:A)上(F:w~U)A(TeU),或者, 还可以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C)上(F:w~U)A(T∈U)成立。 例4有理数集合上的对角线方法 即:不动项矛盾的存在与双射关系:F:w~U 假设在没有发现无理数之前,不知道有无理数, 无关。 只知道所有的数都为有理数。按照Cantor对角线 根据不动项的性质,以下推论都成立: 方法,同样可以证明:有理数集合是不可数的。 推论6如果集U上的演算是一致的,“对角线 假设把有理数区间[0,1]里的所有数按照某种 方法构造项T”一定在U外,T华U。 顺序排列起来,那么总能找到至少一个0到1之间 推论7如果集U上的演算是一致的,“对角线 的有理数不在列表里。把列表上的数全写成0到1 方法构造项T”是未定义项。 之间的小数: 推论8如果集U上的演算是一致的,“对角线 a1=0.0143634628.… 方法构造项T”,P(T)是不可判定命题。 a2=0.3794907237. 推论9如果集U上的演算是一致的,“对角线 a3=0.2334343423.… 方法构造项T”,P(T)的不可判定与U内项是否 a4=0.0005948211… 可以判定无关。 a5=0.9590129145.… 推论10如果集U上的演算是一致的,“对角线 方法构造项T”,P(T)P(T)矛盾来源于U外。 那么就构造这么一个小数T,小数点后第1位设 U = x1 ,x2 ,…,x { i,…} ,如果 U 内演算是一 致的,则 Cantor “对角线证明方法” F:ω ~ U , T ∈ U ├ P(T)↔¬ P(T) ,不动项矛盾的存在与双射关 系: F:ω ~ U 无关。 即:(A)├ (F:ω ~ U) ∧ ¬ (T ∈ U) ,或者, (C)├ ¬ (F:ω ~ U) ∧ ¬ (T ∈ U) 。 证明 只要否定“结论(B)├ ¬ (F:ω ~ U) ∧ T ∈ U ”即可,用反证法,只要举出一个反例即可,取 U = J 整数集合。 1)假设 U = J = {x | P(x)} , P(x) 表示 x 是整 数,假设所有 J 的元素有一个列表,即:存在与双射 关系: F:ω ~ J 。 2) x ∈ J↔P(x) , x ∈ J 等价一个谓词 P(x) “ x 在列表中”,即存在双射关系: F:ω ~ J 。 3) x ∈ J↔¬ P(T) ,对角线方法构造一个新元 素 T , T 与 J 中所有元素都不同, 把 U = J 分成偶数集合与奇数集合: + α = {x | x = 2n,n ∈ J} - α = {x | x = 1 - 2n,n ∈ J} x∈ J,即:x ∈+ α,或者 x ∈- α 定义一个新数 x ∈+ α⇔T = 1 - x , x ∈- α⇔T = 1 - x , x ∈ J⇔T = 1 - x 等价 x ∈ J⇔T ∉ J ,即: x ∈ J↔¬ P(T)。 4) P(x)↔¬ P(T) ,———(2)(3), 5)假设 T ∈ J ———问 T ∈ J 吗? 假设 T ∈ J 成 立,那么存在某个 x , x = T 。 6) P(T)↔¬ P(T) ,———(5)代入,得到矛盾, x ∈ J⇔T = 1 - x , T ∈ J⇔T = 1 - T 。 7) F:ω ~ J , T ∈ J ├ P(T)↔¬ P(T) ———(1)(5)(6)。 由于 T = 1 - T , T = 1 2 ,即: T ∈ J 不正确。 所以:A)├ (F:ω ~ U) ∧ ¬ (T ∈ U) ,或者, C)├ ¬ (F:ω ~ U) ∧ ¬ (T ∈ U) 成立。 即:不动项矛盾的存在与双射关系: F:ω ~ U 无关。 根据不动项的性质,以下推论都成立: 推论 6 如果集 U 上的演算是一致的,“对角线 方法构造项 T ”一定在 U 外, T ∉ U 。 推论 7 如果集 U 上的演算是一致的,“对角线 方法构造项 T ”是未定义项。 推论 8 如果集 U 上的演算是一致的,“对角线 方法构造项 T ” , P(T) 是不可判定命题。 推论 9 如果集 U 上的演算是一致的,“对角线 方法构造项 T ” , P(T) 的不可判定与 U 内项是否 可以判定无关。 推论 10 如果集 U 上的演算是一致的,“对角线 方法构造项 T ” , P(T)↔¬ P(T) 矛盾来源于 U 外。 推论 11 如果集 U 上的演算是一致的,“对角 线方法构造项 T ”不能作为任何“ U 内演算的推理 依据”。 推论 12 如果集 U 上的演算是一致的,那么, 满足对角线方法的构造项 T ,断定 T∈U 的所有“对 角线方法”证明错误。 注记 10 广义域外不动项定理解释 1)在以上定理证明过程中,根据“反证法的使 用规则”,把 xP ∈ U 看成假设时,可以使用“反证 法”进行推理,只能得出 xP ∉ U ;把 xP ∈ U 看成真 命题时,使用“反证法”是错误的。 2) “ U 外不动项定理”与“广义 U 外不动项定 理”都是用二分法把全集 U 分成两类性质集合,命 题 P 是关于 U 的一个划分, U = + α ∪- α ,即: + α ={x | P(x)} , - α = {x | ¬ P(x)} 。 3) “ U 外不动项定理”与“广义 U 外不动项定 理”的本质是:一个 U 中已经定义的项与其否定项 不能自指代。 如果自指代,就会变异成一个新项 “ T ”,这个新项“ T ”不再是 U 的元素,即: T ∉ U 。 4) “ U 外不动项定理”与“广义 U 外不动项定 理”的区别是:“ U 外不动项定理”要求 + α, - α 之 间存在双射关系,即: f: + α ~ - α ;“广义 U 外不动 项定理”没有这个要求。 5)“Cantor 对角线方法”可以看成是 U 上的一 个特殊的分类。 从“ U 外不动项定理”的分类看,使 用自然数标号与它对应的第 n 项分类,这个分类恰 与双射关系 U ~ ω 联系在一起;从“广义 U 外不动 项定理”的分类看, + α = R , - α = ∅ ,所构造的项 T 不同于 R 中的每一个数, T ∉ R ,这个分类可以不 涉及双射关系 U ~ ω 。 5.3 无穷集合幂集合不可数证明错误 还可以举出一个具体的例子: 例 4 有理数集合上的对角线方法 假设在没有发现无理数之前,不知道有无理数, 只知道所有的数都为有理数。 按照 Cantor 对角线 方法,同样可以证明:有理数集合是不可数的。 假设把有理数区间[0,1]里的所有数按照某种 顺序排列起来,那么总能找到至少一个 0 到 1 之间 的有理数不在列表里。 把列表上的数全写成 0 到 1 之间的小数: a1 = 0.0143634628… a2 = 0.3794907237… a3 = 0.2334343423… a4 = 0.0005948211… a5 = 0.9590129145… … 那么就构造这么一个小数 T,小数点后第 1 位 ·626· 智 能 系 统 学 报 第 9 卷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