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01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归根结底基于三个简单的前提。第一个前提是,人们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 有的意义而对这些事物采取行动。这些事物包括人在他的世界中所能注意到的一切一—物质 客体,如树木或椅子;他人,如母亲或商店营业员:人的各种范畴,如朋友或敌人:制度, 如一所学校或一个政府;指导性理念,如个人独立或诚实;他人的活动,如他们的命令或请 求;以及日常生活中个人遭遇的各种情境。第二个前提是,这些事物的意义来自于人们之间 的社会互动。第三个前提是,这些意义是通过人在应付他所遭遇的事物时所进行的释义过程 而被把握和修正的。我愿扼要地讨论一下这三个基本前提。 第一个前提一一人们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对这些事物采取行动,很少会有 学者对这一点产生异议。但奇怪的是,这一简单的观点实际上在当代社会科学和心理科学的 所有思想和工作中都受到了忽视或贬低。人们或者把事物的意义视作理所当然而把它当作无 关紧要的东西弃之一边:或者认为它仅是行为及其诱因之间的中性环节( neutral link)。我 们可以在今天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的主流姿态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这两个研究领域具有这样 种共同倾向:把人类行为当作是作用于人的各种因素的产物:他们关注的是行为以及被认 为是导致这些行为的因素。这样,心理学家们就用剌激、态度、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各 种心理投入( psychological inputs)、知觉和认知、以及人格组织的各种特征来解释人类行为 的各种既定形式或案例。类似地,社会学家们也依靠诸如社会地位、身份要求、社会角色 文化规定( cultural prescriptions)、规范和价值、社会压力、群体归属这些因素来作出解释 在这两种典型的心理学与社会学解释中,事物对于正在行动的人所具有的意义,或者被忽略 或者被用来解释他们行为的各种因素所吞没了。如果有人宣称,这些既定的行为类型是被看 作导致它们的特定因素的结果,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关心人们行动所指向的事物的意义了;他 只需要识别这些诱因及其所导致的行为。如果一定要考虑意义,也许有人会通过将意义要素 暂存于( lodge)诱因之中,或通过把它视作介入诱因及其所宣称要导致的行为之间的中性 环节,来对意义加以考虑。在后面这些情况的第一种情况下,意义由于被融合进诱发性或因 果性的因素中而消失了;在第二种情况下,意义则变成了纯粹的传送带,它可以为了诱因而 被忽略。 相反,符号互动论的立场是,事物对于人们所具有的意义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忽略人们 的行动所指向的意义就是对所研究行为的歪曲。强调据称是产生行为的因素而忽略意义,则 是对意义在行为形成中所起作用的严重忽视。 人们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对这些事物采取行动一一这一简单前提本身过 于简单,以至无法使符号互动论区别于其它的方法取向一一还有另外几种方法也具有同样的 前提。它们与符号互动论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是由第二个前提确定的,即意义的来源。有两 种著名的传统方式对意义的起源做出了解释。其中之一是将意义视作内在于具有意义的事 物,是物体客观构造中的自然组成部分。因此,显然一把椅子就是一把椅子本身,一头奶牛 就是一头奶牛本身,一朵白云就是一朵白云本身,一场叛乱就是一场叛乱本身,等等。由于 意义内在于拥有它的事物中,所以人们只需要通过观察具有意义的客观事物并把意义从其中 分离出来即可。可以这么说,意义源于事物,因而意义的形成不涉及任何过程:人们所需要 做的一切只是认出事物中的意义。显而易见,这种观点反映了哲学中传统的“实在论”立场 个被广泛接受、并深深植根于社会科学和心理科学中的立场。另一种主要的传统观点 ti E Herbert Blume t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NJ.1969)pp.2-211 10.1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归根结底基于三个简单的前提。第一个前提是,人们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 有的意义而对这些事物采取行动。这些事物包括人在他的世界中所能注意到的一切——物质 客体,如树木或椅子;他人,如母亲或商店营业员;人的各种范畴,如朋友或敌人;制度, 如一所学校或一个政府;指导性理念,如个人独立或诚实;他人的活动,如他们的命令或请 求;以及日常生活中个人遭遇的各种情境。第二个前提是,这些事物的意义来自于人们之间 的社会互动。第三个前提是,这些意义是通过人在应付他所遭遇的事物时所进行的释义过程 而被把握和修正的。我愿扼要地讨论一下这三个基本前提。 第一个前提——人们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对这些事物采取行动,很少会有 学者对这一点产生异议。但奇怪的是,这一简单的观点实际上在当代社会科学和心理科学的 所有思想和工作中都受到了忽视或贬低。人们或者把事物的意义视作理所当然而把它当作无 关紧要的东西弃之一边;或者认为它仅是行为及其诱因之间的中性环节(neutral link)。我 们可以在今天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的主流姿态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点。这两个研究领域具有这样 一种共同倾向:把人类行为当作是作用于人的各种因素的产物;他们关注的是行为以及被认 为是导致这些行为的因素。这样,心理学家们就用刺激、态度、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各 种心理投入(psychological inputs)、知觉和认知、以及人格组织的各种特征来解释人类行为 的各种既定形式或案例。类似地,社会学家们也依靠诸如社会地位、身份要求、社会角色、 文化规定(cultural prescriptions)、规范和价值、社会压力、群体归属这些因素来作出解释。 在这两种典型的心理学与社会学解释中,事物对于正在行动的人所具有的意义,或者被忽略, 或者被用来解释他们行为的各种因素所吞没了。如果有人宣称,这些既定的行为类型是被看 作导致它们的特定因素的结果,那么他就没有必要关心人们行动所指向的事物的意义了;他 只需要识别这些诱因及其所导致的行为。如果一定要考虑意义,也许有人会通过将意义要素 暂存于(lodge)诱因之中,或通过把它视作介入诱因及其所宣称要导致的行为之间的中性 环节,来对意义加以考虑。在后面这些情况的第一种情况下,意义由于被融合进诱发性或因 果性的因素中而消失了;在第二种情况下,意义则变成了纯粹的传送带,它可以为了诱因而 被忽略。 相反,符号互动论的立场是,事物对于人们所具有的意义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忽略人们 的行动所指向的意义就是对所研究行为的歪曲。强调据称是产生行为的因素而忽略意义,则 是对意义在行为形成中所起作用的严重忽视。 人们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所具有的意义而对这些事物采取行动——这一简单前提本身过 于简单,以至无法使符号互动论区别于其它的方法取向——还有另外几种方法也具有同样的 前提。它们与符号互动论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是由第二个前提确定的,即意义的来源。有两 种著名的传统方式对意义的起源做出了解释。其中之一是将意义视作内在于具有意义的事 物,是物体客观构造中的自然组成部分。因此,显然一把椅子就是一把椅子本身,一头奶牛 就是一头奶牛本身,一朵白云就是一朵白云本身,一场叛乱就是一场叛乱本身,等等。由于 意义内在于拥有它的事物中,所以人们只需要通过观察具有意义的客观事物并把意义从其中 分离出来即可。可以这么说,意义源于事物,因而意义的形成不涉及任何过程;人们所需要 做的一切只是认出事物中的意义。显而易见,这种观点反映了哲学中传统的“实在论”立场 ——一个被广泛接受、并深深植根于社会科学和心理科学中的立场。另一种主要的传统观点 *原文摘自 Herbert Blume 著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Perspective and Method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J.1969),pp.2-21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