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确,测量方便。但对于不能配合的病人,如哭闹的小儿以及烦躁的病人,则不适宜测口腔温度。口腔温度的正常值 为36.7~37.7℃。我国有些地区采用腋窝作为测温部位。需要指出的是,腋窝处是皮肤表面的一部分,其温度较 低,并不能代表深部体温。只有让被测者将上臂紧贴胸廓,使腋窝紧闭形成人工体腔,机体内部的热量才能逐渐传 导至腋窝,使腋窝的温度逐渐升高至接近于机体深部温度的水平,这时所测得的温度才能反映深部温度。因此,测 定腋窝温度的时间至少需要持续10min左右,而且在测温时还应保持腋窝处干燥。腋窝温度的正常值为36.0~ 37.4℃。 食管温度比直肠温度低约0.3℃。食管中央部分的温度与右心房内的温度大致相等,而且两者在体温调节中发 生反应的时间过程也很一致。所以在实验研究中可将食管温度作为深部温度的一个指标。此外,鼓膜的温度大致与 下丘脑温度相近,所以在硏究体温调节的生理学实验中常常用鼓膜温度作为脑组织温度的指标。现在临床上也开始 用鼓膜温度作为体温的指标。 (二)体温的正常变动 在生理情况下,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等因素而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的幅度一般不超过1℃。 体温的日节律体温在一昼夜之间有周期性的波动: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这种昼夜周期性 波动称为昼夜节律( circadian rhythm)或日节律。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体温的日节律同肌肉活动状态以及耗氧量 等没有因果关系,而是由一种内在的生物节律所决定的。比如,让受试者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将一切标志时间或时 刻的外在因素(如昼夜明暗周期、环境温度的规律性变化、定时的进餐以及报纸、收音机、钟表等)都去除,此时受 试者的体温仍表现出昼夜节律性波动的特性,但此种节律的周期要比地球的自转周期(24小时)略长,故称之为自由 运转周期( free-running period)。人日常生活中,由于上述各种外在因素的作用,自由运转周期就和24小时运 转周期同步化了。因此,体温的昼夜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是相吻合的。 实验硏究还表明,除体温外,其他许多生理现象,如细胞中的酶活性,激素的分泌,个体的行为等,也都显示 出周期节律的特性,统称为生物节律( biorhythm)。通常认为生物节律现象是由体内存在着的生物钟( biological clock)来控制的。动物实验提示,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 suprachiasmatic nucleus)可能是昼夜节律的控制中心(见 第十章)。 2.性别的影响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的高0.3℃,而且其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动。女子的基础体温 ( basal body temperature,指在早晨醒后起床前测定的体温)在月经期和月经后的前半期较低,排卵前日最低,排 卵日升高0.3~0.6℃。因此,每天测定基础体温可有助于了解有无排卵和排卵的日期,即基础体温突然升高的一 天。排卵后体温升高,可能是孕激素作用的结果(见第十二章) 3.年龄的影响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其体温调节机构的发育还不完善,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因此体温容 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变动。有人观察到,如果不注意保温,洗澡时婴儿的体温可变化2~4℃之多。因此,对婴幼 儿应加强保温护理。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也偏低,因而也应注意保温。 4.运动的影响运动时肌肉活动能使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可导致体温升高。所以,临床上测量体温时应先让 病人安静一段时间。测定小儿体温时应防止小儿哭闹。此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对体温都会发生影 响,在测定体温时,应该考虑到这些情况。许多麻醉药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或影响其传人途径的活动,特别是此类 药物能扩张皮肤血管,增加体热散失,所以对于麻醉手术的病人,在术中和术后都应注意体温护理 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如前所述,体内营养物质代谢所释放的化学能,其中50%以上以热能的形式用以维持体温,其余不足50%的化学 能(自由能)则载荷于ATP分子之中,经过转化与利用,最终也变成热能,并与维持体温的热量一起,由循环血液传 送到体表并散发于体外。恒温动物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就是因为在体温调节机构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 两个生理过程能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反应确,测量方便。但对于不能配合的病人,如哭闹的小儿以及烦躁的病人,则不适宜测口腔温度。口腔温度的正常值 为36.7~37.7 ℃。我国有些地区采用腋窝作为测温部位。需要指出的是,腋窝处是皮肤表面的一部分,其温度较 低,并不能代表深部体温。只有让被测者将上臂紧贴胸廓,使腋窝紧闭形成人工体腔,机体内部的热量才能逐渐传 导至腋窝,使腋窝的温度逐渐升高至接近于机体深部温度的水平,这时所测得的温度才能反映深部温度。因此,测 定腋窝温度的时间至少需要持续10min左右,而且在测温时还应保持腋窝处干燥。腋窝温度的正常值为36.0~ 37.4℃。    食管温度比直肠温度低约0.3 ℃。食管中央部分的温度与右心房内的温度大致相等,而且两者在体温调节中发 生反应的时间过程也很一致。所以在实验研究中可将食管温度作为深部温度的一个指标。此外,鼓膜的温度大致与 下丘脑温度相近,所以在研究体温调节的生理学实验中常常用鼓膜温度作为脑组织温度的指标。现在临床上也开始 用鼓膜温度作为体温的指标。    (二)体温的正常变动 在生理情况下,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等因素而有所变化,但这种变化的幅度一般不超 过1 ℃。    1.体温的日节律体温在一昼夜之间有周期性的波动: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这种昼夜周期性 波动称为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或日节律。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体温的日节律同肌肉活动状态以及耗氧量 等没有因果关系,而是由一种内在的生物节律所决定的。比如,让受试者处于特定的环境中,将一切标志时间或时 刻的外在因素(如昼夜明暗周期、环境温度的规律性变化、定时的进餐以及报纸、收音机、钟表等)都去除,此时受 试者的体温仍表现出昼夜节律性波动的特性,但此种节律的周期要比地球的自转周期(24小时)略长,故称之为自由 运转周期( free-running period )。人日常生活中,由于上述各种外在因素的作用,自由运转周期就和24小时运 转周期同步化了。因此,体温的昼夜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是相吻合的。    实验研究还表明,除体温外,其他许多生理现象,如细胞中的酶活性,激素的分泌,个体的行为等,也都显示 出周期节律的特性,统称为生物节律(biorhythm)。通常认为生物节律现象是由体内存在着的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来控制的。动物实验提示,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可能是昼夜节律的控制中心(见 第十章)。    2.性别的影响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的高0.3 ℃,而且其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动。女子的基础体温 (basaI body temperature,指在早晨醒后起床前测定的体温)在月经期和月经后的前半期较低,排卵前日最低,排 卵日升高0.3~0.6 ℃。因此,每天测定基础体温可有助于了解有无排卵和排卵的日期,即基础体温突然升高的一 天。排卵后体温升高,可能是孕激素作用的结果(见第十二章)。    3.年龄的影响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其体温调节机构的发育还不完善,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因此体温容 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变动。有人观察到,如果不注意保温,洗澡时婴儿的体温可变化2~4℃之多。因此,对婴幼 儿应加强保温护理。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也偏低,因而也应注意保温。    4.运动的影响运动时肌肉活动能使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可导致体温升高。所以,临床上测量体温时应先让 病人安静一段时间。测定小儿体温时应防止小儿哭闹。此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对体温都会发生影 响,在测定体温时,应该考虑到这些情况。许多麻醉药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或影响其传人途径的活动,特别是此类 药物能扩张皮肤血管,增加体热散失,所以对于麻醉手术的病人,在术中和术后都应注意体温护理。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如前所述,体内营养物质代谢所释放的化学能,其中50%以上以热能的形式用以维持体温,其余不足50%的化学 能(自由能)则载荷于ATP分子之中,经过转化与利用,最终也变成热能,并与维持体温的热量一起,由循环血液传 送到体表并散发于体外。恒温动物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的体温,就是因为在体温调节机构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 两个生理过程能取得动态平衡的结果。    (一)产热反应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