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 另外,日本还积极构想次一级的区域合作,如东亚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 东北亚经济圈,美日经济圈等。 (4)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强。1993年1月,东盟国 家通过《新加坡宣言》,《东盟经济合作协议》,《共同特惠关税文件》,决定成立 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在1995年7月吸收越南加入。 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拉圭提出在1995年1月成立“南美共 同体”。加勒比海,非洲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5)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经济互助委员会于1991年6月28 日解散。同时,独联体国家在实现经济一体化方面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1995 年,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成立了统一关税同盟,并于1996年4月又签署了成 立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在1997年前建立统一经济区。 第四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区域经济合作相比,目前的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许 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全球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 响。 第一,成员国从寻求短期的静态经济收益逐浙转向寻求长期的动态经济收益 和非经济收益。 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强调对成员国的短期的静态收益,包括改善成员国的贸 易条件、获取规模经济收益、强化竞争、吸引外国投资等。但经验研究显示,这 些静态收益并不大。近年来,民族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更多的是寻求长 期的动态收益和非经济收益。 其一,多边贸易体制无法满足一部分国家在贸易自由化方面的需求,由此导 致一些相似的国家撒开世贸组织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由于在多边贸易谈判中无法 达成的协议却经常能够在双边或诸边贸易谈判中达成,区域贸易协定能够充当多 边贸易谈判的实验场。 其二,一些大国把区域贸易协定作为增强其市场影响力或者作为规避世贸组 织非歧视性要求的一种手段。通过区域贸易协定,实施一些在多边贸易协定中尚 未存在的规则,并向贸易伙伴施加压力。 其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把区域贸易协定作为锁定贸易自由化或国 内制度改革进程的机制。利用区域贸易协定,它们向外部世界发出一个清晰而可 靠的信号:本国的贸易自由化体制和制度变革具有长期稳定性。 其四,为了保障市场准入,被排除在区域贸易协定之外的国家要么加入已有 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 另外,日本还积极构想次一级的区域合作,如东亚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 东北亚经济圈,美日经济圈等。 (4)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强。1993 年 1 月,东盟国 家通过《新加坡宣言》,《东盟经济合作协议》,《共同特惠关税文件》,决定成立 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在 1995 年 7 月吸收越南加入。 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拉圭提出在 1995 年 1 月成立“南美共 同体”。加勒比海,非洲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5)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经济互助委员会于 1991 年 6 月 28 日解散。同时,独联体国家在实现经济一体化方面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1995 年,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成立了统一关税同盟,并于 1996 年 4 月又签署了成 立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在 1997 年前建立统一经济区。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与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的区域经济合作相比,目前的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许 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全球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 响。 第一,成员国从寻求短期的静态经济收益逐渐转向寻求长期的动态经济收益 和非经济收益。 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强调对成员国的短期的静态收益,包括改善成员国的贸 易条件、获取规模经济收益、强化竞争、吸引外国投资等。但经验研究显示,这 些静态收益并不大。近年来,民族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更多的是寻求长 期的动态收益和非经济收益。 其一,多边贸易体制无法满足一部分国家在贸易自由化方面的需求,由此导 致一些相似的国家撇开世贸组织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由于在多边贸易谈判中无法 达成的协议却经常能够在双边或诸边贸易谈判中达成,区域贸易协定能够充当多 边贸易谈判的实验场。 其二,一些大国把区域贸易协定作为增强其市场影响力或者作为规避世贸组 织非歧视性要求的一种手段。通过区域贸易协定,实施一些在多边贸易协定中尚 未存在的规则,并向贸易伙伴施加压力。 其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把区域贸易协定作为锁定贸易自由化或国 内制度改革进程的机制。利用区域贸易协定,它们向外部世界发出一个清晰而可 靠的信号:本国的贸易自由化体制和制度变革具有长期稳定性。 其四,为了保障市场准入,被排除在区域贸易协定之外的国家要么加入已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