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石河子大学:《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7章 区域经济合作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3,文件大小:63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区域经济合作专题 区域经济合作,或者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己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重 要的趋势之一,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更是 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按照WTO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截至2007年7月,向WTO 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己达380项,己经生效的达205项,而到了2010年11月, 向WTO通报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总数达到290个。 有人这样说过,置身于21世纪,我们旋转地球仪,要从中找出100个参加 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而要从中找出10个没 有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则是非常困难的。到了今天,即使在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这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也很难找到几个仍然未参加任何 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可以说,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 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基本形成以欧盟、北美和东亚为主导的国际区域 经济合作格局。在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 正在从国家间的较量转向区域经济组织间的较量。一个国家要想取得更大的竞争 优势,仅仅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参与因际区域经济合 作来扩大国际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应对全球性的区域经济合作潮流,积 极参与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国际竞争 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当然,对于我们学习经济学的研究生来讲,就有必要学习和 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第五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特点 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将各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于“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概念来讲,最早产生于西方经济学家的经典著作中,至今大约有390 年(即1620年)的历史。 定义: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

区域经济合作专题 区域经济合作,或者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重 要的趋势之一,尤其是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更是 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按照 WTO 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截至 2007 年 7 月,向 WTO 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已达 380 项,已经生效的达 205 项,而到了 2010 年 11 月, 向 WTO 通报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总数达到 290 个。 有人这样说过,置身于 21 世纪,我们旋转地球仪,要从中找出 100 个参加 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而要从中找出 10 个没 有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则是非常困难的。到了今天,即使在亚洲、 非洲、拉丁美洲这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也很难找到几个仍然未参加任何 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国家。可以说,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 深刻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基本形成以欧盟、北美和东亚为主导的国际区域 经济合作格局。在当前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 正在从国家间的较量转向区域经济组织间的较量。一个国家要想取得更大的竞争 优势,仅仅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 作来扩大国际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积极应对全球性的区域经济合作潮流,积 极参与各种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升国际竞争 力的一项重要任务。当然,对于我们学习经济学的研究生来讲,就有必要学习和 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有关知识。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第五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特点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涵义 一体化,顾名思义,就是指“将各部分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于“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概念来讲,最早产生于西方经济学家的经典著作中,至今大约有 390 年(即 1620 年)的历史。 定义: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 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 乃至通过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 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 简单的讲,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指不同地区经济主体之间为了获取生产、 消费、贸易等方面的利益,所产生的市场一体化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 素(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市场、服务市场到经济政策及管理的统一。 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比较高级的一体化组织,需要建立超 国家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制定共同的政策措施,实施共同的行为准则,规定较为 具体的共同目标,比如:消除成员间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实现商品和生产 要素的自由流动等等。 比如: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完善的一体化组织,共有5个主要决策和管理机构, 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其他重要机构还 有欧盟审计院、欧洲中央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地区委员会 欧洲警察局和欧洲军备局等。这些超出国家范畴的所谓超国家决策管理机构,负 责制定和实施欧洲联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其具体的共同目标。 其中,欧洲理事会会议(通常称为欧盟首脑会议或欧盟峰会)是欧盟的最高 决策机构,由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组成,欧盟委员会主席也是欧洲理事 会一个事实上的成员。 欧盟理事会(简称理事会)是欧盟的主要决策机构,由来自欧盟各成员国政 府的部长组成。 欧盟委员会是欧盟唯一有权起草法令的机构。 欧洲议会是世界上唯一经直接选举产生的多国议会,也是欧盟内唯一经直接 选举产生的机构。 欧洲法院是欧盟的最高法院,主要从司法角度保证欧盟法律的有效贳彻实 施。 从概念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第一,消除商品、人员、资本、技术等跨国、跨地区流动的任何制度性的限 制,做到内部无边界,这是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和基础。 第二,建立统一的新的制度规范,制定和实施共同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共同 的经济发展目标,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核心。 第三,组建超国家或超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的机构,这是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必 要条件和前提。经济一体化越是深化,越是发展到较高阶段,越需要建立一体化 的各种机构,并相应的扩大其权力

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 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 乃至通过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 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 简单的讲,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指不同地区经济主体之间为了获取生产、 消费、贸易等方面的利益,所产生的市场一体化过程,包括从产品市场、生产要 素(劳动力、资本、技术、信息等)市场、服务市场到经济政策及管理的统一。 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比较高级的一体化组织,需要建立超 国家的决策和管理机构,制定共同的政策措施,实施共同的行为准则,规定较为 具体的共同目标,比如:消除成员间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实现商品和生产 要素的自由流动等等。 比如: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完善的一体化组织,共有 5 个主要决策和管理机构, 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其他重要机构还 有欧盟审计院、欧洲中央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地区委员会、 欧洲警察局和欧洲军备局等。这些超出国家范畴的所谓超国家决策管理机构,负 责制定和实施欧洲联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从而实现其具体的共同目标。 其中,欧洲理事会会议(通常称为欧盟首脑会议或欧盟峰会)是欧盟的最高 决策机构,由各成员国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组成,欧盟委员会主席也是欧洲理事 会一个事实上的成员。 欧盟理事会(简称理事会)是欧盟的主要决策机构,由来自欧盟各成员国政 府的部长组成。 欧盟委员会是欧盟唯一有权起草法令的机构。 欧洲议会是世界上唯一经直接选举产生的多国议会,也是欧盟内唯一经直接 选举产生的机构。 欧洲法院是欧盟的最高法院,主要从司法角度保证欧盟法律的有效贯彻实 施。 从概念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第一,消除商品、人员、资本、技术等跨国、跨地区流动的任何制度性的限 制,做到内部无边界,这是经济一体化的基本要求和基础。 第二,建立统一的新的制度规范,制定和实施共同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共同 的经济发展目标,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核心。 第三,组建超国家或超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的机构,这是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必 要条件和前提。经济一体化越是深化,越是发展到较高阶段,越需要建立一体化 的各种机构,并相应的扩大其权力

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可以理解为: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或跨地区 流动差别待遇的消除,即其差别性的制度成本等于零或接近于零。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的传统理论,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通常必 须经历一个渐进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按照合作发展的程度划分,特定 的合作组织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 I.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简称PTA) 又称为“优惠贸易协定”,是指各成员国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对全部或部 分商品规定其特别优惠的关税,但各成员国仍各自保留原有的关税制度与结构, 也就是说,只是在组织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对某些商品实行较低的关税,对于组织 以外的其他国家,仍然按照各自的原有的关税制度执行。 优惠贸易安排是最低级、最松散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简称FTA) 各成员国取消了它们之间商品贸易的关税壁垒,即彼此的商品往来不再被征 收关税,但仍保持各自的关税结构,按照各自的标准向非成员国征收关税。为了 防止贸易偏斜现象,即非成员国可能通过关税较低的成员国向关税较高的成员国 出口货物,它们之间的边界还要设置海关检查。这是一种松散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其基本特点是用关税措施突出了成员国与非成员之间的差别待遇。 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NAFTA,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美洲自由贸易区(简称FTAA,包括美洲34国) 中欧自由贸易区(简称CEFTA,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AFTA,包括东盟十国) 欧盟与墨西哥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简称CU) 这是一种比自由贸易区层次更高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各成员国取消相互间贸 易的一切限制,实现内部的自由贸易,对非成员国的商品进口则建立统一的关税 制度,从而消除了贸易偏斜现象。也就是说,关税同盟要求,除了成员国内部之 间互相取消贸易壁垒,实行内部自由贸易以外,还要求成员国一致对外采取统 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关税税率。 如:西非国家关税同盟、南部非洲关税同盟, 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三国的所谓“俄白哈关税同盟”于2011

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质可以理解为: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或跨地区 流动差别待遇的消除,即其差别性的制度成本等于零或接近于零。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根据区域经济合作的传统理论,要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目标,通常必 须经历一个渐进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按照合作发展的程度划分,特定 的合作组织大致可以分为六种类型: 1.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简称 PTA) 又称为“优惠贸易协定”,是指各成员国通过协议或其他方式,对全部或部 分商品规定其特别优惠的关税,但各成员国仍各自保留原有的关税制度与结构, 也就是说,只是在组织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对某些商品实行较低的关税,对于组织 以外的其他国家,仍然按照各自的原有的关税制度执行。 优惠贸易安排是最低级、最松散的一种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简称 FTA) 各成员国取消了它们之间商品贸易的关税壁垒,即彼此的商品往来不再被征 收关税,但仍保持各自的关税结构,按照各自的标准向非成员国征收关税。为了 防止贸易偏斜现象,即非成员国可能通过关税较低的成员国向关税较高的成员国 出口货物,它们之间的边界还要设置海关检查。这是一种松散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其基本特点是用关税措施突出了成员国与非成员之间的差别待遇。 如:北美自由贸易区(简称 NAFTA,包括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美洲自由贸易区(简称 FTAA,包括美洲 34 国) 中欧自由贸易区(简称 CEFTA,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 AFTA,包括东盟十国) 欧盟与墨西哥自由贸易区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等。 3.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简称 CU) 这是一种比自由贸易区层次更高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各成员国取消相互间贸 易的一切限制,实现内部的自由贸易,对非成员国的商品进口则建立统一的关税 制度,从而消除了贸易偏斜现象。也就是说,关税同盟要求,除了成员国内部之 间互相取消贸易壁垒,实行内部自由贸易以外,还要求成员国一致对外采取统— 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关税税率。 如:西非国家关税同盟、南部非洲关税同盟。 俄罗斯、白俄罗斯以及哈萨克斯坦三国的所谓“俄白哈关税同盟”于 2011

年7月正式启动运行,这意味着三国对内取消关税,商品可以自由地在俄、白、 哈市场流通,而三国对所有从国外进口的商品都设置统一关税。 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简称CM) 它是在关税同盟基础上进一步的经济一体化。它除了废除各成员国之间的贸 易障碍和建立共同的关税制度外,还要求取消了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各自限制,允 许劳动、资本等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甚至企业主可以享有投资开厂办企业的 自由。 对于共同市场这种组织形式,成员国实际上让渡了部分的国家主权,而这种 各成员国让渡的国家权力,必须要由单独成立的超国家的组织机构来行使。 欧洲共同市场就是此类的实例。 欧洲共同市场(European Common Market,ECM),在19S8年1月1日由 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和西德组成的经济联盟,其后,英国、爱 尔兰、丹麦(1973)、希腊(1984)以及西班牙、葡萄牙(1986)先后加入,成 为会员。联盟的目的是要加强会员国彼此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使市场内的商品 资金、劳工等可以自由流通,组成一个庞大市场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南方共同市场(英语:South American Common Market,简称南共市)。南共 市是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 的共同市场。1991年3月26日,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4国总统在巴 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亚松森条约》(条约于同年11月29日生效),宣布建立南 方共同市场。1995年1月1日,南共市正式启动: 5.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简称CM) 经济联盟把成员国的经济组织形成一个整体,统一某些重大的经济政策,具 有统一的货币、财政、社会福利等制度及其相应的机构(如统一的中央银行), 并在一定程度上执行共同的对外经济政策。它和以上几种一体化形式的主要区别 在于,经济联盟拥有新的超国家的权威机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最高级的区域 经济一体化形式。目前的欧洲联盟是唯一达到这种一体化高度的区域一体化组 织。 6.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简称CM) 完全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域内各国在经济、 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均完全统一,在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商品、资本、劳动力、 服务等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目前还未形成标准的完全经济一体化组织。 第三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可以追溯到1241年成立的普鲁士城邦间的汉萨联邦

年 7 月正式启动运行,这意味着三国对内取消关税,商品可以自由地在俄、白、 哈市场流通,而三国对所有从国外进口的商品都设置统一关税。 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简称 CM) 它是在关税同盟基础上进一步的经济一体化。它除了废除各成员国之间的贸 易障碍和建立共同的关税制度外,还要求取消了对生产要素流动的各自限制,允 许劳动、资本等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甚至企业主可以享有投资开厂办企业的 自由。 对于共同市场这种组织形式,成员国实际上让渡了部分的国家主权,而这种 各成员国让渡的国家权力,必须要由单独成立的超国家的组织机构来行使。 欧洲共同市场就是此类的实例。 欧洲共同市场(European Common Market,ECM),在 1958 年 1 月 1 日由 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和西德组成的经济联盟,其后,英国、爱 尔兰、丹麦(1973)、希腊(1984)以及西班牙、葡萄牙(1986)先后加入,成 为会员。联盟的目的是要加强会员国彼此的贸易和经济合作,使市场内的商品、 资金、劳工等可以自由流通,组成一个庞大市场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南方共同市场(英语:South American Common Market,简称南共市)。南共 市是南美地区最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 的共同市场。1991 年 3 月 26 日,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和巴拉圭 4 国总统在巴 拉圭首都亚松森签署《亚松森条约》(条约于同年 11 月 29 日生效),宣布建立南 方共同市场。1995 年 1 月 1 日,南共市正式启动。 5.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简称 CM) 经济联盟把成员国的经济组织形成一个整体,统一某些重大的经济政策,具 有统一的货币、财政、社会福利等制度及其相应的机构(如统一的中央银行), 并在一定程度上执行共同的对外经济政策。它和以上几种一体化形式的主要区别 在于,经济联盟拥有新的超国家的权威机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最高级的区域 经济一体化形式。目前的欧洲联盟是唯一达到这种一体化高度的区域一体化组 织。 6.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简称 CM) 完全经济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在这一阶段,域内各国在经济、 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均完全统一,在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商品、资本、劳动力、 服务等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目前还未形成标准的完全经济一体化组织。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可以追溯到 1241 年成立的普鲁士城邦间的汉萨联邦

汉萨(Hanse)一词,德文意为“公所”或者“会馆”,1241年,当时的吕贝克 和汉堡两个城邦,为保护其商人抵御抢劫者和海盗的袭击而结成了正式的联盟, 双方在某些事务中使用共同的民法和刑法,并彼此在本城中保护对方的商人。这 个被认为是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而在1664年法国就有在各省间建立关脱同盟的提议,1789年法国大革命胜 利后,废除了各省之间的贸易壁垒,建立了最早的关税同盟。1948年1月正式 成立的比荷卢关税同盟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集团,也正是它拉开了第 一次区域化浪潮的帷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萌芽、初创到发展、壮大,经历了 几个时期的发展。与战后的国际经济与因际贸易形势相类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发展也是坎坷不平的。 (一)萌芽与初创阶段(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初) 从战后到60年代初,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萌芽与初创阶段。在此阶段,各 国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国内经济处于恢复时期。世界范围内,虽然美国 倡导贸易自由化,但在不同的地区,出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各国却以种 种方式保护着国内的经济与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正是适应了这一形势的 需要。 ①1949年1月,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数尔计划”(英语:The Marshall Plan), 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英语: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帮助其欧洲 盟国恢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颜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 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时任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认为该计划会严重威 胁到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不久,苏联就出炉了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英语: Molotov Plan)。该计划主要包括了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 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并以当时苏联外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英语: yacheslav Molotov)的名字来命名。“莫洛托夫计划”也就是后来经济互助委员 会的雏形。1949年1月5日至8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 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宜布成立经济互助 委员会。但是后来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991年6月28日,经济互助委员 会正式宣布解散。 ②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在巴黎签定了《欧洲煤钢联合条约》, 决定成立煤钢共同市场。当时,为了限制联邦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总量,从而 控制其军事工业的发展基础,法国提出了一个被称之为“舒曼计划”的方案,建 议把法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共同机构管理之下。一些西欧国家

汉萨(Hanse)一词,德文意为“公所”或者“会馆”,1241 年,当时的吕贝克 和汉堡两个城邦,为保护其商人抵御抢劫者和海盗的袭击而结成了正式的联盟, 双方在某些事务中使用共同的民法和刑法,并彼此在本城中保护对方的商人。这 个被认为是最早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而在 1664 年法国就有在各省间建立关脱同盟的提议,1789 年法国大革命胜 利后,废除了各省之间的贸易壁垒,建立了最早的关税同盟。1948 年 1 月正式 成立的比荷卢关税同盟是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集团,也正是它拉开了第 一次区域化浪潮的帷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区域经济一体化从萌芽、初创到发展、壮大,经历了 几个时期的发展。与战后的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形势相类似,区域经济一体化的 发展也是坎坷不平的。 (一)萌芽与初创阶段(二战后到 20 世纪 60 年代初) 从战后到 60 年代初,区域经济一体化处于萌芽与初创阶段。在此阶段,各 国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国内经济处于恢复时期。世界范围内,虽然美国 倡导贸易自由化,但在不同的地区,出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考虑,各国却以种 种方式保护着国内的经济与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正是适应了这一形势的 需要。 ① 1949 年 1 月,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以后,美国凭借其雄厚实力提出“马歇尔计划”(英语:The Marshall Plan), 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英语: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帮助其欧洲 盟国恢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濒临崩溃的经济体系,并同时抗衡苏联和共产主义 势力在欧洲的进一步渗透和扩张。时任苏联领导人的斯大林认为该计划会严重威 胁到苏联对于东欧的控制,不久,苏联就出炉了著名的“莫洛托夫计划”(英语: Molotov Plan)。该计划主要包括了苏联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 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并以当时苏联外长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英语: Vyacheslav Molotov)的名字来命名。“莫洛托夫计划”也就是后来经济互助委员 会的雏形。1949 年 1 月 5 日至 8 日,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 亚、捷克斯洛伐克等 6 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 委员会。但是后来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991 年 6 月 28 日,经济互助委员 会正式宣布解散。 ② 1951 年 4 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在巴黎签定了《欧洲煤钢联合条约》, 决定成立煤钢共同市场。当时,为了限制联邦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总量,从而 控制其军事工业的发展基础,法国提出了一个被称之为“舒曼计划”的方案,建 议把法国和德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共同机构管理之下。一些西欧国家

(包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也附和进来,他们同法国和联邦德国一 起在巴黎共同签署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也被称之为《巴黎条 约》。这个条约是西欧主权国家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签订的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 立法文件。该条约中明确规定煤钢共同体以共同市场、共同目标和共同机构为基 础,这三个共同实际上是今后的欧共体以及今天的欧盟所确立的长远发展目标的 雏形。1957年3月25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 国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 联营条约》(合称《罗马条约》),条约于1958年元旦起生效,提出:“通过本条 约,缔约各方在它们之间建立一个欧洲经济共同体。”其目标是:“通过共同市场 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 展,不断的均衡的扩展,日益增长的稳定,生活水平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员因间越 来越密切的关系。” ③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时,曾经希望英国能够加入这个组织。可是,由于 英国自恃有英联邦国家及美国的贸易支持,而且认为加入以后,会失去主权及控 制国内经济的权利,最后拒绝加入。195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重组成欧洲经济 共同体,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亦从二次大战中的阴影走出来。英国非常后悔没有 加入这个组织,于是三番四次的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可是当时的法国总统 夏尔·戴高乐认为,英国的加入会影响法国在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加上不满英国 反口并希望加入,从而拒绝让英国加入。英国唯有与葡萄牙、瑞士、奥地利、丹 麦、瑞典及挪威共同成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希望可以得到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一 样的成果,可是却未如人意,实在始终与内六国有所距离。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是由英国倡导于1959年至1960年间建立的组织,正是欧 洲所谓“外部七国”对“原六国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建立的反应。由于双方关于 建立一个统一的、包容两个集团在内的整个欧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破裂,于是七 国决定建立一个单独的组织使非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能在与“内部六国”进行 谈判时保持团结,同时在它们自己的集团内实行一定程度的自由贸易。1959年6 月,奥地利、丹麦、英国、挪威、葡萄牙、瑞典和瑞士七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 摩举行部长级会议,通过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计划草案》,1960年1月七国于 同一地点签订了《建立欧洲自由贸易公约》(也称《斯德哥尔摩公约》),1960年 5月公约生效,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立。 ④与此同时,美洲也成立了“拉丁美洲自由贸易联盟(LAFTA)”。1960年 2月18日,由拉丁美洲国家在乌拉圭蒙得维的亚签约,目的就是要逐步消除地 区内部的贸易壁垒,扩大拉丁美洲内部贸易和同世界其他地区贸易,促进拉丁美 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包括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也附和进来,他们同法国和联邦德国一 起在巴黎共同签署了《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该条约也被称之为《巴黎条 约》。这个条约是西欧主权国家之间在一体化进程中签订的第一个具有约束力的 立法文件。该条约中明确规定煤钢共同体以共同市场、共同目标和共同机构为基 础,这三个共同实际上是今后的欧共体以及今天的欧盟所确立的长远发展目标的 雏形。1957 年 3 月 25 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 国政府首脑和外长,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 联营条约》(合称《罗马条约》),条约于 1958 年元旦起生效,提出:“通过本条 约,缔约各方在它们之间建立一个欧洲经济共同体。”其目标是:“通过共同市场 的建立和各成员国经济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个共同体内促进经济活动的和谐发 展,不断的均衡的扩展,日益增长的稳定,生活水平加速提高以及各成员国间越 来越密切的关系。” ③ 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时,曾经希望英国能够加入这个组织。可是,由于 英国自恃有英联邦国家及美国的贸易支持,而且认为加入以后,会失去主权及控 制国内经济的权利,最后拒绝加入。1957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重组成欧洲经济 共同体,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亦从二次大战中的阴影走出来。英国非常后悔没有 加入这个组织,于是三番四次的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可是当时的法国总统 夏尔·戴高乐认为,英国的加入会影响法国在组织中的领导地位,加上不满英国 反口并希望加入,从而拒绝让英国加入。英国唯有与葡萄牙、瑞士、奥地利、丹 麦、瑞典及挪威共同成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希望可以得到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一 样的成果,可是却未如人意,实在始终与内六国有所距离。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是由英国倡导于 1959 年至 1960 年间建立的组织,正是欧 洲所谓“外部七国”对“原六国欧洲经济共同体”之建立的反应。由于双方关于 建立一个统一的、包容两个集团在内的整个欧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破裂,于是七 国决定建立一个单独的组织使非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能在与“内部六国”进行 谈判时保持团结,同时在它们自己的集团内实行一定程度的自由贸易。1959 年 6 月,奥地利、丹麦、英国、挪威、葡萄牙、瑞典和瑞士七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 摩举行部长级会议,通过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计划草案》,1960 年 1 月七国于 同一地点签订了《建立欧洲自由贸易公约》(也称《斯德哥尔摩公约》),1960 年 5 月公约生效,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立。 ④ 与此同时,美洲也成立了“拉丁美洲自由贸易联盟(LAFTA)”。1960 年 2 月 18 日,由拉丁美洲国家在乌拉圭蒙得维的亚签约,目的就是要逐步消除地 区内部的贸易壁垒,扩大拉丁美洲内部贸易和同世界其他地区贸易,促进拉丁美 洲国家的经济发展

⑤1962年8月2日,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 马拉等五国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约瑟签订建立中美洲共同市场协议,并正式成立 中美洲共同市场。1963年8月巴拿马作为准成员国参加活动。该组织的宗台在 于:促进中美洲的经济一体化,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逐步取消各成员国之 间的关税,统一对外关税,最后实现地区贸易自由化,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 盟。 (二)大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普遍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一批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相继出现,发展中国家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世界经济出现 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国际贸易也有了明显的进展,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有了很 大的发展与壮大。欧共体在这一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1973年,英国与丹麦加 入欧共体,极大地增强了欧共体的实力。在欧共体内部,1964年建成共同农业 市场,1968年提前建成关税同盟,这些都标志着西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与壮大 另一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建立了20多个区域经济和 贸易组织。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67年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东 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一ASEAN)的 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 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4国外长和马来西亚 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宜言》,即《曼谷宜言》 正式宣告东盟成立。20世纪80年代后,文莱(1984年)入、越南(1995年)、老 挝(1997年)、缅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国先后加入该组织,使东 盟由最初成立时的5个成员国扩大到10个成员国,这就是所谓的东盟十国。 第二个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1969年组建的安第斯条约组 织(Andeans Pact Organization,简称AP),1969年5月26日,秘鲁、厄瓜多 尔、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和智利5国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签署 《小地区一体化协定》。同年10月16日,协定生效,因成员国均系安第斯山麓 国家,故称安第斯集团或安第斯条约组织。1973年2月,委内瑞拉加入该组织。 1976年10月,智利退出。1996年3月9日改称“安第斯共同体”。 1975年,创立的西非经济共同体(EC0WAS)。1975年5月28日,在尼日 利亚和多哥两国元首的倡议下,西非14国和毛里塔尼亚(佛得角1977年加入 毛里塔尼亚2000年退出)在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召开首脑会议,签署《西非国家 经济共同体条约》,正式成立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简称西共体),这是目前非洲

⑤ 1962 年 8 月 2 日,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危地 马拉等五国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约瑟签订建立中美洲共同市场协议,并正式成立 中美洲共同市场。1963 年 8 月巴拿马作为准成员国参加活动。该组织的宗旨在 于:促进中美洲的经济一体化,协调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逐步取消各成员国之 间的关税,统一对外关税,最后实现地区贸易自由化,建立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 盟。 (二)大发展阶段(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到 70 年代中期) 从20世纪 60年代中期到 70年代中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入了大发展阶段。 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普遍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一批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相继出现,发展中国家也纷纷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世界经济出现 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国际贸易也有了明显的进展,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有了很 大的发展与壮大。欧共体在这一阶段有了很大的发展,1973 年,英国与丹麦加 入欧共体,极大地增强了欧共体的实力。在欧共体内部,1964 年建成共同农业 市场,1968 年提前建成关税同盟,这些都标志着西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与壮大。 另一方面,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建立了 20 多个区域经济和 贸易组织。其中,比较重要的是:1967 年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东 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的 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 3 国于 1961 年 7 月 31 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 联盟。1967 年 8 月,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 4 国外长和马来西亚 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 正式宣告东盟成立。20 世纪 80 年代后,文莱(1984 年)、越南(1995 年)、老 挝(1997 年)、缅甸(1997 年)和柬埔寨(1999 年)5 国先后加入该组织,使东 盟由最初成立时的 5 个成员国扩大到 10 个成员国,这就是所谓的东盟十国。 第二个发展中国家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 1969 年组建的安第斯条约组 织(Andeans Pact Organization ,简称 AP),1969 年 5 月 26 日,秘鲁、厄瓜多 尔、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和智利 5 国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签署 《小地区一体化协定》。同年 10 月 16 日,协定生效,因成员国均系安第斯山麓 国家,故称安第斯集团或安第斯条约组织。1973 年 2 月,委内瑞拉加入该组织。 1976 年 10 月,智利退出。1996 年 3 月 9 日改称“安第斯共同体”。 1975 年,创立的西非经济共同体(ECOWAS)。1975 年 5 月 28 日,在尼日 利亚和多哥两国元首的倡议下,西非 14 国和毛里塔尼亚(佛得角 1977 年加入, 毛里塔尼亚 2000 年退出)在尼日利亚的拉各斯召开首脑会议,签署《西非国家 经济共同体条约》,正式成立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简称西共体),这是目前非洲

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现有成员国15个:贝宁、布基纳法索、多哥、佛 得角、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加纳、科特迪瓦、利比里亚、马里、尼日 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 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组织在局部地区进行着较为活跃的国际经济与贸 易活动。 (三)停滞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滞胀”时期, 区域经济一体化也进入了停滞阶段。这十年中,欧共体内一体化进程缓慢,发展 中国家的一体化也多遭挫折,60年代创立的许多区域经济组织由此中断了活动, 甚至解散。 (四)加深与扩大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就是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东欧剧变,又称苏东剧变、东欧大革命、东欧民主化。西 方社会也称为1989年革命。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 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 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 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这个事件 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 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那种意识形态的对抗。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与贸易地位的不断下降,迫使它一方面采取贸易方面的 保护措施,另一方面也积极寻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帮助:日本经济地位的上升, 日益要求在国际舞台上占有更重要的席位,因而也积极参与着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活动;关贸总协定,也就是WTO的前身,其淡判一度很不顺利,更促使各国寻 找次优的自由贸易方式,即参与组建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总之,进入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一体化出现了高涨而动荡的局面,在世界内不断打 大与加深。其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欧共体在1985年12月通过“欧洲一体化文件”,决定于1992年底 建成没有国界的“内部统一大市场”。1986年1月,西班牙,葡萄牙正式加入欧 共体。1990年10月,德国统一,原民主德国自然成为欧共体一员。1993年11 月,欧共体演变为欧洲联盟。1995年1月,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欧盟。欧 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迄今为止,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分别是: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希腊、葡 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 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现有成员国 15 个:贝宁、布基纳法索、多哥、佛 得角、冈比亚、几内亚、几内亚比绍、加纳、科特迪瓦、利比里亚、马里、尼日 尔、尼日利亚、塞拉利昂、塞内加尔。 这些发展中国家的一体化组织在局部地区进行着较为活跃的国际经济与贸 易活动。 (三)停滞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中期,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处于“滞胀”时期, 区域经济一体化也进入了停滞阶段。这十年中,欧共体内一体化进程缓慢,发展 中国家的一体化也多遭挫折,60 年代创立的许多区域经济组织由此中断了活动, 甚至解散。 (四)加深与扩大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最主要的就是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东欧剧变,又称苏东剧变、东欧大革命、东欧民主化。西 方社会也称为 1989 年革命。指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 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 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 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这个事件 以苏联解体告终,一般被认为标志着冷战的结束。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的 政治体制和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那种意识形态的对抗。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与贸易地位的不断下降,迫使它一方面采取贸易方面的 保护措施,另一方面也积极寻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帮助;日本经济地位的上升, 日益要求在国际舞台上占有更重要的席位,因而也积极参与着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活动;关贸总协定,也就是 WTO 的前身,其谈判一度很不顺利,更促使各国寻 找次优的自由贸易方式,即参与组建各种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总之,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区域一体化出现了高涨而动荡的局面,在世界内不断扩 大与加深。其主要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欧共体在 1985 年 12 月通过“欧洲一体化文件”,决定于 1992 年底 建成没有国界的“内部统一大市场”。1986 年 1 月,西班牙,葡萄牙正式加入欧 共体。1990 年 10 月,德国统一,原民主德国自然成为欧共体一员。1993 年 11 月,欧共体演变为欧洲联盟。1995 年 1 月,瑞典、芬兰、奥地利加入欧盟。欧 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迄今为止,欧盟共有 27 个成员国。分别是: 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希腊、葡 萄牙、西班牙、奥地利、瑞典、芬兰、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 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2)美因的区域经济一体化。1988年1月,美国与加拿大签署《美加自由 贸易协定》,协定从1989年1月1日起生效。1992年12月,美国、加拿大、 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从1994年1月1日起生效,从 而使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现实。1994年12月, 美洲除古巴之外的34个国家领导人参加“美国首脑会议”,决定成立美洲自由贸 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Americas,FTAA)的设想,目的是于 2005年初在西半球建立一个世界上面积最大、年GDP总值达14万亿美元、拥 有8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FTAA成立后,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与欧盟 (European Union,.EU)形成对峙之势。 但是自1994年12月迈阿密第一次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启动美洲自由贸易区以 来,总体来说,有关FTAA的谈判进展缓慢,在农业补贴、降低关税、市场准入 等关键问题上尚未达成实质性的协议。 (3)日本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活动。1989年11月,日本、加拿 大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部长级会议,成立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部长 会议(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碳商机构,经过20年 的发展,己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 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它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 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亚太经合组织诞生于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 结束,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 成为潮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1989 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提议召开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相互间经济 合作问题。 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 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这 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首都汉城 (现称首尔)举行,会议通过《汉城宜言》,正式确立了这一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即“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 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 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截至2010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澳大 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 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

(2)美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1988 年 1 月,美国与加拿大签署《美加自由 贸易协定》,协定从 1989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1992 年 12 月,美国、加拿大、 墨西哥三国正式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并从 1994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从 而使工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现实。1994 年 12 月, 美洲除古巴之外的 34 个国家领导人参加“美国首脑会议”,决定成立美洲自由贸 易区。美洲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Americas,FTAA)的设想,目的是于 2005 年初在西半球建立一个世界上面积最大、年 GDP 总值达 14 万亿美元、拥 有 8 亿人口的自由贸易区。FTAA 成立后,将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与欧盟 (European Union,EU)形成对峙之势。 但是自1994年12月迈阿密第一次美洲国家首脑会议启动美洲自由贸易区以 来,总体来说,有关 FTAA 的谈判进展缓慢,在农业补贴、降低关税、市场准入 等关键问题上尚未达成实质性的协议。 (3)日本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活动。1989 年 11 月,日本、加拿 大等 12 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部长级会议,成立亚太地区经济合作部长 会议(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 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 20 年 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 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它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 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亚太经合组织诞生于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20 世纪 80 年代末,随着冷战的 结束,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 成为潮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1989 年 1 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提议召开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相互间经济 合作问题。 1989 年 11 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 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这一 组织正式成立。1991 年 11 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首都汉城 (现称首尔)举行,会议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立了这一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即“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 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 1991 年 11 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 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截至 2010 年 11 月,亚太经合组织共有 21 个成员:澳大 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 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

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 另外,日本还积极构想次一级的区域合作,如东亚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 东北亚经济圈,美日经济圈等。 (4)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强。1993年1月,东盟国 家通过《新加坡宣言》,《东盟经济合作协议》,《共同特惠关税文件》,决定成立 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在1995年7月吸收越南加入。 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拉圭提出在1995年1月成立“南美共 同体”。加勒比海,非洲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5)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经济互助委员会于1991年6月28 日解散。同时,独联体国家在实现经济一体化方面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1995 年,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成立了统一关税同盟,并于1996年4月又签署了成 立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在1997年前建立统一经济区。 第四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区域经济合作相比,目前的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许 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全球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 响。 第一,成员国从寻求短期的静态经济收益逐浙转向寻求长期的动态经济收益 和非经济收益。 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强调对成员国的短期的静态收益,包括改善成员国的贸 易条件、获取规模经济收益、强化竞争、吸引外国投资等。但经验研究显示,这 些静态收益并不大。近年来,民族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更多的是寻求长 期的动态收益和非经济收益。 其一,多边贸易体制无法满足一部分国家在贸易自由化方面的需求,由此导 致一些相似的国家撒开世贸组织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由于在多边贸易谈判中无法 达成的协议却经常能够在双边或诸边贸易谈判中达成,区域贸易协定能够充当多 边贸易谈判的实验场。 其二,一些大国把区域贸易协定作为增强其市场影响力或者作为规避世贸组 织非歧视性要求的一种手段。通过区域贸易协定,实施一些在多边贸易协定中尚 未存在的规则,并向贸易伙伴施加压力。 其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把区域贸易协定作为锁定贸易自由化或国 内制度改革进程的机制。利用区域贸易协定,它们向外部世界发出一个清晰而可 靠的信号:本国的贸易自由化体制和制度变革具有长期稳定性。 其四,为了保障市场准入,被排除在区域贸易协定之外的国家要么加入已有

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 另外,日本还积极构想次一级的区域合作,如东亚经济圈,东南亚经济圈, 东北亚经济圈,美日经济圈等。 (4)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贸易合作进一步加强。1993 年 1 月,东盟国 家通过《新加坡宣言》,《东盟经济合作协议》,《共同特惠关税文件》,决定成立 东盟自由贸易区,并在 1995 年 7 月吸收越南加入。 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乌拉圭、巴拉圭提出在 1995 年 1 月成立“南美共 同体”。加勒比海,非洲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5)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经济互助委员会于 1991 年 6 月 28 日解散。同时,独联体国家在实现经济一体化方面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1995 年,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成立了统一关税同盟,并于 1996 年 4 月又签署了成 立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在 1997 年前建立统一经济区。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状 与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的区域经济合作相比,目前的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许 多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将对全球经济运行机制和发展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 响。 第一,成员国从寻求短期的静态经济收益逐渐转向寻求长期的动态经济收益 和非经济收益。 传统的区域经济合作强调对成员国的短期的静态收益,包括改善成员国的贸 易条件、获取规模经济收益、强化竞争、吸引外国投资等。但经验研究显示,这 些静态收益并不大。近年来,民族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动因更多的是寻求长 期的动态收益和非经济收益。 其一,多边贸易体制无法满足一部分国家在贸易自由化方面的需求,由此导 致一些相似的国家撇开世贸组织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由于在多边贸易谈判中无法 达成的协议却经常能够在双边或诸边贸易谈判中达成,区域贸易协定能够充当多 边贸易谈判的实验场。 其二,一些大国把区域贸易协定作为增强其市场影响力或者作为规避世贸组 织非歧视性要求的一种手段。通过区域贸易协定,实施一些在多边贸易协定中尚 未存在的规则,并向贸易伙伴施加压力。 其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把区域贸易协定作为锁定贸易自由化或国 内制度改革进程的机制。利用区域贸易协定,它们向外部世界发出一个清晰而可 靠的信号:本国的贸易自由化体制和制度变革具有长期稳定性。 其四,为了保障市场准入,被排除在区域贸易协定之外的国家要么加入已有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