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石河子大学:《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集(含参考答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0,文件大小:111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 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 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 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 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 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 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 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 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区域 2、经济区域 3、区位4、经济区位 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 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 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 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 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 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区域经 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 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 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 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义“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 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 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 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 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 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2.第一种观点是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定义区域经济学,强调经 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以胡佛为代表。第二种观点主要是对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罗列。 第三种观点是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区际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第四种观点认为是 “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3.(1)对“均衡”与“非均衡”、“公平”与“效率”的反思 (2)开展区域发展战略研究:(3)区域经济关系与调控体系的研究。 第二章区域产业布局 一、名词解释 1、杜能农业区位论2、韦伯工业区位论3、产业布局4、原料指数5、地域生产综合 体6、布局指向性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 ) 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 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 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 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 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 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2.第一种观点是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定义区域经济学,强调经 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以胡佛为代表。第二种观点主要是对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的罗列。 第三种观点是把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区际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第四种观点认为是 “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3.(1)对“均衡”与“非均衡”、“公平”与“效率”的反思 (2)开展区域发展战略研究;(3)区域经济关系与调控体系的研究。 第二章 区域产业布局 一、名词解释 1、杜能农业区位论 2、韦伯工业区位论 3、产业布局 4、原料指数 5、地域生产综合 体 6、布局指向性

1、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从成本最低的角度,分析了运输成本等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和士 地利用格局的深刻影响,以此建立起农业布局与区位选择理论。 2、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从工业生产总成本最低的角度,抽象出影响工业布局的一般因素 和特殊因素,并通过数学模型演绎出工业布局与区位选择的理论。 3、根据产业布局的有关理论,通过分析影响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并确定合理产业活 动区位的过程。 4、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提出,指地方性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表示工业区位是趋 向于原料地或市场地。 5、是前苏联在经济建设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地域生产组织形式,指以某一大型联合企业 为核心,将与该联合企业有紧密技术经济联系的辅助和外围企业布局在该联合企业周 围,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综合体。 1、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 二、判断题 1、区位地租是仅仅由于土地的位置差异而出现的超额利润。() 2、韦伯的原料指数只能大于或等于1,不能小于1。() 3、交通枢纽尤其港口城市也是工业的最佳区位之一。() 4、自然因素只对农业和矿业布局有影响,对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布局没有影响。() 5、人口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产业布局具有双重影响。() 6、杜能和韦伯区位论的核心都是寻找成本最低区位。() 1、对2、错3、对4、错5、对6、对 三、简答题 2、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及其应用。 3、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及其意义。 4、简述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 5、简述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及其特点。 6、简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理论标准。 1(1)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核心是寻找成本最低的农业生产区位作为最佳区位。(2)决定 农业生产利润的主要因素是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杜能据此推导出区位地 租概念。(3)土地区位地租、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农产品价格决定了不同农产品的最优区

1、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从成本最低的角度,分析了运输成本等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和土 地利用格局的深刻影响,以此建立起农业布局与区位选择理论。 2、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从工业生产总成本最低的角度,抽象出影响工业布局的一般因素 和特殊因素,并通过数学模型演绎出工业布局与区位选择的理论。 3、 根据产业布局的有关理论,通过分析影响产业活动区位选择的因素,并确定合理产业活 动区位的过程。 4、由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提出,指地方性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表示工业区位是趋 向于原料地或市场地。 5、是前苏联在经济建设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地域生产组织形式,指以某一大型联合企业 为核心,将与该联合企业有紧密技术经济联系的辅助和外围企业布局在该联合企业周 围 ,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综合体。 1、 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倾向于某一类地域的倾向。 二、判断题 1、区位地租是仅仅由于土地的位置差异而出现的超额利润。( ) 2、韦伯的原料指数只能大于或等于 1,不能小于 1。( ) 3、交通枢纽尤其港口城市也是工业的最佳区位之一。( ) 4、自然因素只对农业和矿业布局有影响,对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布局没有影响。( ) 5、人口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对产业布局具有双重影响。( ) 6、杜能和韦伯区位论的核心都是寻找成本最低区位。( ) 1、对 2、错 3、对 4、错 5、对 6、对 三、简答题 2、 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及其应用。 3、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及其意义。 4、 简述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 5、 简述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及其特点。 6、 简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理论标准。 1(1)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核心是寻找成本最低的农业生产区位作为最佳区位。(2)决定 农业生产利润的主要因素是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成本和运输费用,杜能据此推导出区位地 租概念。(3)土地区位地租、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和农产品价格决定了不同农产品的最优区

位,形成杜能环。(4)区位地租概念不仅应用于农业生产布局,也应用于城市内部产业活动 布局,是城乡土地利用优化的基础理论。 2、(1)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是将成本最低区位作为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2)影响 工业布局的一般因素可归纳为运费、劳动成本和集聚经济,寻求运费最低是工业布局的最基 本指向,劳动成本和集聚经济只是对运费最低区位的补充和变形。(3)韦伯工业区位论思想 长期以来一直影响我国工业布局活动,要求我们在工业布局和工厂选择时必须考虑尽量降低 工业营运成本、提高效益。 3、(1)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等。(2) 人口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性,从而对产业布局产生不同影响。(3)资金及投资对区域 经济具有乘数效应,由于它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出现马太效应。(4)能否便捷地进入市场是现 代产业布局必须首先考虑的重要问恩,从而加大了市场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吸引力。(5)空间 距离的存在使运输因素始终对产业布局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随着运输技术的发展而有所减 弱。 4(1)产生布局指向的类型主要有原料、动力指向,原料地指向,消费地指向,劳动力 指向,交通运输枢纽指向,无固定指向。(2)原燃料指向性产业一般是原燃料耗费占生产成 本比重大的工业,消费地指向性产业主要是为当地消费服务的产业和产品不宜运输或运输成 本高的产业,劳动力指向性产业一般是劳动工资成本比重大的产业等。 5、(1)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2)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 下列四点:a)资源要素,聚集企业不能超过可获取的区内外资源的限度。b)基础设施要素, 聚集企业不能超过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自然环境要素,聚集企业的污染不能超过自然环 境容量和净化能力。)管理要素,聚集企业规模不能超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四、论述题 1、试述战后西方国家的现代农业布局理论及其在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布局中的应用。 2、试述胡佛经济区位论及其在我国产业和城市布局中的应用。 3、试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理论缺陷以及战后西方国家学者的补充和改进 1、(1)简要阐明战后西方国家现代农业布局理论要点。(2)概述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 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探讨西方国家现代农业布局理论在国外应用状况及其在我国应 用的可行性。(4)提出将西方国家现代农业布局理论应用于我国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2、(1)阐述胡佛经济区位论的要点。(2)胡佛经济区位论在国外实践的典型事例。(3) 我国产业和城市布局有哪些基本类型。(4)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未来我国产业和城市布局

位,形成杜能环。(4)区位地租概念不仅应用于农业生产布局,也应用于城市内部产业活动 布局,是城乡土地利用优化的基础理论。 2、(1)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是将成本最低区位作为工业布局的最佳区位。(2)影响 工业布局的一般因素可归纳为运费、劳动成本和集聚经济,寻求运费最低是工业布局的最基 本指向,劳动成本和集聚经济只是对运费最低区位的补充和变形。(3)韦伯工业区位论思想 长期以来一直影响我国工业布局活动,要求我们在工业布局和工厂选择时必须考虑尽量降低 工业营运成本、提高效益。 3、(1)影响产业布局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人口与劳动力、资金、市场、运输等。(2) 人口具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性,从而对产业布局产生不同影响。(3)资金及投资对区域 经济具有乘数效应,由于它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出现马太效应。(4)能否便捷地进入市场是现 代产业布局必须首先考虑的重要问题,从而加大了市场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吸引力。(5)空间 距离的存在使运输因素始终对产业布局产生影响,但影响程度随着运输技术的发展而有所减 弱。 4(1)产生布局指向的类型主要有原料、动力指向,原料地指向,消费地指向,劳动力 指向,交通运输枢纽指向,无固定指向。(2)原燃料指向性产业一般是原燃料耗费占生产成 本比重大的工业,消费地指向性产业主要是为当地消费服务的产业和产品不宜运输或运输成 本高的产业,劳动力指向性产业一般是劳动工资成本比重大的产业等。 5、(1)地域合理规模主要由地域的环境容量来决定。(2)地域的环境容量主要取决于 下列四点:a)资源要素,聚集企业不能超过可获取的区内外资源的限度。b)基础设施要素, 聚集企业不能超过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c)自然环境要素,聚集企业的污染不能超过自然环 境容量和净化能力。d)管理要素,聚集企业规模不能超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 四、论述题 1、 试述战后西方国家的现代农业布局理论及其在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布局中的应用。 2、 试述胡佛经济区位论及其在我国产业和城市布局中的应用。 3、 试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理论缺陷以及战后西方国家学者的补充和改进。 1、(1)简要阐明战后西方国家现代农业布局理论要点。(2)概述我国农业区域专业化 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3)探讨西方国家现代农业布局理论在国外应用状况及其在我国应 用的可行性。(4)提出将西方国家现代农业布局理论应用于我国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2、(1)阐述胡佛经济区位论的要点。(2)胡佛经济区位论在国外实践的典型事例。(3) 我国产业和城市布局有哪些基本类型。(4)探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未来我国产业和城市布局

的基本趋势和胡佛经济区位论应用的前景。 3、(1)阐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理论缺陷及其与现代工业布局实践的差距。(2)阐 述西方国家学者对韦伯理论缺陷的主要补充与改进以及形成的区位论新流派。 五、案例分析 昆明钢铁公司是二十世纪50年代在安宁富藏铁矿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者钢铁工 业规模扩大以及长期开采,安宁铁矿石资源已经远不能支持昆明钢铁公司生产的需要,目前 昆钢公司的铁矿石主要来自四川攀枝花和玉溪鲁奎山,煤矿来自曲靖和禄丰。试问昆钢公司 现在的区位合理吗?为什么? (1)概要阐述影响产生布局的主要因素。(2)分析昆钢目前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以 及布局指向。(3)提出自己对昆钢现有区位合理性的看法及其理由。 第三章城市(镇)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城市 2、城镇体系3、中心地 4、中心地职能 5、城市基本职能6、城市(镇)空间结构 1、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非农产 业活动的主要场所。 2、城镇体系指区域内各城市(镇)形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根据规模等级体系、 职能分工体系和空间结构体系。 3、中心地指为周围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地方,小到一个商店,大到一个城市,均可 称之为中心地。 4、中心地职能指中心地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种类。有不同的中心地职能划分方法,其中 种重要分类是按某职能服务的市场区大小划分为高级、中级、低级等中心地职能。 5、城市基本职能指支撑城市发展、主要为城市以外区域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职能类型,它们 大多数是城市专业化部门。 6、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的空间分布状况,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空间结构。 二、判断题 1、城市是由于社会分工出现非农产业活动而产生、发展的。() 2、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 3、某中心地的需求圆锥体等于它的最大需求量。()

的基本趋势和胡佛经济区位论应用的前景。 3、(1)阐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主要理论缺陷及其与现代工业布局实践的差距。(2)阐 述西方国家学者对韦伯理论缺陷的主要补充与改进以及形成的区位论新流派。 五、案例分析 昆明钢铁公司是二十世纪 50 年代在安宁富藏铁矿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钢铁工 业规模扩大以及长期开采,安宁铁矿石资源已经远不能支持昆明钢铁公司生产的需要,目前 昆钢公司的铁矿石主要来自四川攀枝花和玉溪鲁奎山,煤矿来自曲靖和禄丰。试问昆钢公司 现在的区位合理吗?为什么? (1)概要阐述影响产生布局的主要因素。(2)分析昆钢目前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以 及布局指向。(3)提出自己对昆钢现有区位合理性的看法及其理由。 第三章 城市(镇)体系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名词解释 1、城市 2、城镇体系 3、中心地 4、中心地职能 5、城市基本职能 6、城市(镇)空间结构 1、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非农产 业活动的主要场所。 2、城镇体系指区域内各城市(镇)形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系统,根据规模等级体系、 职能分工体系和空间结构体系。 3、中心地指为周围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地方,小到一个商店,大到一个城市,均可 称之为中心地。 4、 中心地职能指中心地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种类。有不同的中心地职能划分方法,其中一 种重要分类是按某职能服务的市场区大小划分为高级、中级、低级等中心地职能。 5、 城市基本职能指支撑城市发展、主要为城市以外区域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职能类型,它们 大多数是城市专业化部门。 6、 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的空间分布状况,包括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的空间结构。 二、判断题 1、城市是由于社会分工出现非农产业活动而产生、发展的。( ) 2、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 ) 3、某中心地的需求圆锥体等于它的最大需求量。( )

4、中心地体系的最佳市场空间结构是圆形。() 5、中心地理论中的K=3等级体系是按交通原则配置的。() 6、理论上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合理规模,但实践上很难确定最佳城市规模的数量界限。 () 1、对 2、对 3、对 4、错 5、错 6、对 三、简答题 1、简述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功能。 2、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中的顺序一一规模法则及其应用。 3、简述最佳城市(镇)人口规模的理论标准。 4、简述城市(镇)职能差异形成原因与划分依据 5、简述城市(镇)中观空间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1、(1)聚集功能,它是区域人口、经济、信总、技术、活动、智力、金融集中地。区域经 济实力越强,城市的聚集程度越高。(2)创新功能,它是区域新技术、新观念的创新地,是 带动区域进步与发展的驱动器。(3)辐射功能,城市(镇)的发展,必然要对周围区域产生 扩散作用,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1)顺序规模法则的理论依据来自于中心地理论所推导出的城市(镇)等级体系系统。 (2)理论上,一个国家或较大区域某一城市(镇)人口规模与其在所有城市(镇)排序之 何有某种数量关系。皙夫将这种关系表达为-人.(3)运用顺序规模法则,可以研究 考察区域城市(镇)规模等级体系是否合理。 3、(1)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最佳城市(镇)人口规模的理论标准。(2)从行政管理角 度分析,最佳城市(镇)人口规模应具备行政组织便利、管理有序高效、居民人均服务支出 费用最低的要求。(3)从市民角度,能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生产、生活、交通、娱乐等需求的 城市(镇)人口规模为最佳。(4)从企业角度,能获得最大利润的城市(镇)人口规模为最 佳。 4、(1)城市(镇)职能着重体现在城市(镇)在区域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所居的 地位和发挥的作用。(2)城市(镇)职能的差异源于劳动地域分工的差异,要求某区域及其 中心一一城市(镇)必须发挥优势,形成一定的职能专业化。(3)可以根据城市(镇)的基 本职能尤其是主导专业化职能,在城市(镇)体系中进行职能分工,使城市(镇)体系中

4、中心地体系的最佳市场空间结构是圆形。( ) 5、中心地理论中的 K=3 等级体系是按交通原则配置的。( ) 6、理论上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合理规模,但实践上很难确定最佳城市规模的数量界限。 ( ) 1、对 2、对 3、对 4、错 5、错 6、对 三、简答题 1、简述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功能。 2、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中的顺序——规模法则及其应用。 3、简述最佳城市(镇)人口规模的理论标准。 4、简述城市(镇)职能差异形成原因与划分依据。 5、简述城市(镇)中观空间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 1、(1)聚集功能,它是区域人口、经济、信息、技术、活动、智力、金融集中地。区域经 济实力越强,城市的聚集程度越高。(2)创新功能,它是区域新技术、新观念的创新地,是 带动区域进步与发展的驱动器。(3)辐射功能,城市(镇)的发展,必然要对周围区域产生 扩散作用,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1)顺序-规模法则的理论依据来自于中心地理论所推导出的城市(镇)等级体系系统。 (2)理论上,一个国家或较大区域某一城市(镇)人口规模与其在所有城市(镇)排序之 间有某种数量关系,哲夫将这种关系表达为 r P Pr = 1 。(3)运用顺序-规模法则,可以研究 考察区域城市(镇)规模等级体系是否合理。 3、(1)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最佳城市(镇)人口规模的理论标准。(2)从行政管理角 度分析,最佳城市(镇)人口规模应具备行政组织便利、管理有序高效、居民人均服务支出 费用最低的要求。(3)从市民角度,能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生产、生活、交通、娱乐等需求的 城市(镇)人口规模为最佳。(4)从企业角度,能获得最大利润的城市(镇)人口规模为最 佳。 4、(1)城市(镇)职能着重体现在城市(镇)在区域经济、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所居的 地位和发挥的作用。(2)城市(镇)职能的差异源于劳动地域分工的差异,要求某区域及其 中心——城市(镇)必须发挥优势,形成一定的职能专业化。(3)可以根据城市(镇)的基 本职能尤其是主导专业化职能, 在城市(镇)体系中进行职能分工,使城市(镇)体系中

各城市(镇)都能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5、(1)城市中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城市发展初期,呈聚集向心型 发展,城市形态以单一中心为主。(3)城市进一步发展,进入分散离心型阶段,城市的工业、 居住、科研等功能向城市郊区扩散,卫星城镇出现。(4)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卫星城镇规模 实力增大,地域上逐步与母城相连,出现城市(镇)群和区域性城市(镇)连绵带。 四、论述题 1、试述中心地理论的要点及其应用。 2、为什么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在区域中城市的竞争力? 3、试述城市(镇)体系布局合理性的基本标准。 1(1)阐明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要点。(2)战后西方国家学者对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补充和 应用。(3)中心地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2、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功能进行分析,通过案例(如云南省)阐明清楚以下 三个问题:(1)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和重心,城市不发展,区域也难发展。(2)域市是区 域发展的动力源泉,没有城市的创新产业和结构升级,区域产业难升级和持续发展。(3)区 域是城市的腹地,必须通过城市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其发展。 3、(1)城市(镇)体系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等级规模结构、职能分工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 城市(镇)体系合理应该是这三方面结构合理。(2)城市(镇)等级规模结构合理性的一般 标准及方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3)城市(镇)职能结构合理性一般原则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4)城市(镇)空间结构合理性一般原则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第四章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一。名词解释 1、经济风 2、城市经济区 3、中心城成 4、保税区 5.综合经济区 二、 简答颗 1、简述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的不同 2、简述中心城市需具备的三个条件。 3、简述保税区的主要政策(不少于五项)。 4、简述我国三大地带的划分。 5、简述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各城市(镇)都能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5、(1)城市中观空间结构发展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城市发展初期,呈聚集向心型 发展,城市形态以单一中心为主。(3)城市进一步发展,进入分散离心型阶段,城市的工业、 居住、科研等功能向城市郊区扩散,卫星城镇出现。(4)城市规模继续扩大,卫星城镇规模 实力增大,地域上逐步与母城相连,出现城市(镇)群和区域性城市(镇 )连绵带。 四、论述题 1、试述中心地理论的要点及其应用。 2、为什么区域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在区域中城市的竞争力? 3、试述城市(镇)体系布局合理性的基本标准。 1(1)阐明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要点。(2)战后西方国家学者对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补充和 应用。(3)中心地理论在我国的应用。 2、从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功能进行分析,通过案例(如云南省)阐明清楚以下 三个问题:(1)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和重心,城市不发展,区域也难发展。(2)城市是区 域发展的动力源泉,没有城市的创新产业和结构升级,区域产业难升级和持续发展。(3)区 域是城市的腹地,必须通过城市极化和扩散效应,带动其发展。 3、(1)城市(镇)体系表现为三个方面,即等级规模结构、职能分工结构和空间布局结构, 城市(镇)体系合理应该是这三方面结构合理。(2)城市(镇)等级规模结构合理性的一般 标准及方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3)城市(镇)职能结构合理性一般原则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4)城市(镇)空间结构合理性一般原则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第四章 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区 2、 城市经济区 3、 中心城市 4、 保税区 5.综合经济区 二、 简答题 1、 简述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的不同。 2、 简述中心城市需具备的三个条件。 3、 简述保税区的主要政策(不少于五项)。 4、 简述我国三大地带的划分。 5、 简述城市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三、计算题 试用断裂点公式计算昆明相对于成都而言,昆明的城市吸引力范围 四、对错题(对的打“”,错的打“X 1、在我围原东中西三带的划分中,西部不含海南。( 2、经济开发区的生产性或非生产性企业均享受15%的企业所得税。() 3、“863”计划指出,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 源技术、化工、钢铁技术属高技术。( 4、保税区是国境以外 关境以内 一个区域。 5、非保税区产品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口,保税区产品进入非保税区视同进口。() 五、论述题 1、试述经济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2、试述经济区类型及其特点。 大、实贱分析 3根据 平时收集的资料或实地考察,对比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的异同、分析存在的开发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4、就把昆明建设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经济区提出你的看法和建议。 第四章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一。名词解释 1经济区:经济区是具有全国意义专业化的地域生产统一体,是基于劳动地域分工 而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城市经济风:以一个或数个经济物发大的城市为中心,通讨聚生效应和辐射效应 把周围的农村地区通过社会经济 活动而联系起来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3中心城市:是指在全国或区域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起着经 济活动枢纽作用的城市。 4保税区:是国境以内,关境以外的区域,是国际自由贸易区的一个形式。 5、综合经济区:区位相依、功能相对一体化的不同地域单元组成的经济功能区, 区域内部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具有重要意义。 二.简答题 1.简述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的不同。 答案要点:1)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差异,经济特区相对独立,而经济开发区由所在 地政府领导和管辖。2)经济结构上的差异。经济特区以外向型制造业为主,经济 开发区以发展先进的工业生产和科研为主,第三产业依托所在城市,服务及基础设 施主要为区内服务。3)经济特区企业执行15%企业所得税,经济开发区的生产 科研性企业才享受这一待遇。4)经济特区进口生产和生活物资免征或减免关税, 经济开发区按规征收关税。 简述中心城市需具备的三个条件 答案要点:1)较大的城市规模2)综合性的城市功能3)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经济 区位。 ⅱ.简述保税区的主要政策(不少于五项)

三、 计算题 试用断裂点公式计算昆明相对于成都而言,昆明的城市吸引力范围。 四、对错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在我国原东中西三带的划分中,西部不含海南。( ) 2、经济开发区的生产性或非生产性企业均享受 15%的企业所得税。( ) 3、“863”计划指出,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 源技术、化工、钢铁技术属高技术。( ) 4、保税区是国境以外,关境以内的一个区域。( ) 5、非保税区产品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口,保税区产品进入非保税区视同进口。( ) 五、论述题 1、 试述经济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2、 试述经济区类型及其特点。 六、实践分析题 3、 根据平时收集的资料或实地考察,对比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的异同、分析存在的开发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4、 就把昆明建设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经济区提出你的看法和建议。 第四章 经济区与经济区划 一.名词解释 1 经济区:经济区是具有全国意义专业化的地域生产统一体,是基于劳动地域分工 而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2 城市经济区:以一个或数个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通过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 把周围的农村地区通过社会经济活动而联系起来而形成的区域经济共同体。 3 中心城市:是指在全国或区域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起着经 济活动枢纽作用的城市。 4 保税区:是国境以内,关境以外的区域,是国际自由贸易区的一个形式。 5、 综合经济区:区位相依、功能相对一体化的不同地域单元组成的经济功能区, 区域内部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具有重要意义。 二.简答题 i. 简述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经济特区的不同。 答案要点:1)行政管理体制上的差异,经济特区相对独立,而经济开发区由所在 地政府领导和管辖。2)经济结构上的差异。经济特区以外向型制造业为主,经济 开发区以发展先进的工业生产和科研为主,第三产业依托所在城市,服务及基础设 施主要为区内服务。3)经济特区企业执行 15%企业所得税,经济开发区的生产、 科研性企业才享受这一待遇。4)经济特区进口生产和生活物资免征或减免关税, 经济开发区按规征收关税。 ii. 简述中心城市需具备的三个条件。 答案要点:1)较大的城市规模 2)综合性的城市功能 3)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经济 区位。 iii. 简述保税区的主要政策(不少于五项)

答案要点:1)非保税区产品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口,保税区产品进入非保税区视同 进口。2)允许建立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从事出口产品的生产制造。 3)允许生产性企业从事企业生产 用的原材 、设备的进口和产品的出 4)可以设立国内外金融机构,经营区内的外币业务。5)区内生产企业之间的贸易 往来实行保税,免征生产环节的工商统一税或产品税。 简述我国三大地带的划分 答案要点:80年代以来,陈栋生等学者提出了三大地带的划分,作为地城经济活 动的依托。 东部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中部为黑 吉、内蒙古、晋、豫、鄂、湘、赣、皖,西部为陕、甘、青、宁、新、川、云、贵、 藏。 要素市场 体化 产业发展一体化、城市化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 建设一体化、环境资源开发和保护一体化。 。计算题: 试用相互作用划分法,即断裂点公式,计算昆明相对于成都而言,昆明的城市吸引 力范围。提示:昆明的人口为300万,成都为600,两者距离1300公里。也可用两城 市的GDP值。公式如下: D d4= 1+2 四、对错愿(对的打“√”,错的打“×”) 1、在我国原东中西三带的分中,西部不含海南。(√) 2、经济特区的生产性或非生产性企业均字受15%的企业所得税。() 计划指出, 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 源技术、化工、钢铁技术属高技术。(×) 4、保税区是国境以外,关境以内的一个区域。(× 4、非保税区产品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口,保税区产品进入非保税区视同进口。(√) 五。论述题 1. 试述经济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答案要点:1)经济区内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域差异性,2)生产专 业化与综合化发展相结合,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 结合。4)经济区的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限一致。5)同级综合经济区之间在地理 范围上不宜重叠或交叉。 2. 试述经济区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要点:根据经济区的结构和职能特点可分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根据地 域属性还可分为行政经济区和自然经济区。部门经济区是指内部结构和条件相对 致的均质区。综合经济区的各成员通过相互关联或共同利益的存在,形成地域生产 和联系的综合体,具有功能联系相对一体化的特征。行政经济区兼具经济区和行政 区的双重特点,它既具有区际意义专业化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又在地域范围上与行

答案要点:1)非保税区产品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口,保税区产品进入非保税区视同 进口。2)允许建立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和中资企业,从事出口产品的生产制造。 3)允许生产性企业从事企业生产用的原材料、零配件、设备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 4)可以设立国内外金融机构,经营区内的外币业务。5)区内生产企业之间的贸易 往来实行保税,免征生产环节的工商统一税或产品税。 iv. 简述我国三大地带的划分。 答案要点:80 年代以来,陈栋生等学者提出了三大地带的划分,作为地域经济活 动的依托。东部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中部为黑、 吉、内蒙古、晋、豫、鄂、湘、赣、皖,西部为陕、甘、青、宁、新、川、云、贵、 藏。 v. 简述城市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内容。 答案要点: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城市化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 建设一体化、环境资源开发和保护一体化。 三.计算题: 试用相互作用划分法,即断裂点公式,计算昆明相对于成都而言,昆明的城市吸引 力范围。提示:昆明的人口为 300 万,成都为 600,两者距离 1300 公里。也可用两城 市的 GDP 值。公式如下: 四、对错题(对的打“√”,错的打“×”) 1、在我国原东中西三带的划分中,西部不含海南。( √ ) 2、经济特区的生产性或非生产性企业均享受 15%的企业所得税。( √ ) 3、“863”计划指出,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 源技术、化工、钢铁技术属高技术。( × ) 4、保税区是国境以外,关境以内的一个区域。( × ) 4、 非保税区产品进入保税区视同出口,保税区产品进入非保税区视同进口。( √ ) 五.论述题 1. 试述经济区划的原则和依据。 答案要点:1)经济区内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相似性和区域差异性,2)生产专 业化与综合化发展相结合,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3)地区经济中心与经济腹地相 结合。4)经济区的界限尽可能与行政区界限一致。5)同级综合经济区之间在地理 范围上不宜重叠或交叉。 2. 试述经济区类型及其特点。 答案要点:根据经济区的结构和职能特点可分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根据地 域属性还可分为行政经济区和自然经济区。部门经济区是指内部结构和条件相对一 致的均质区。综合经济区的各成员通过相互关联或共同利益的存在,形成地域生产 和联系的综合体,具有功能联系相对一体化的特征。行政经济区兼具经济区和行政 区的双重特点,它既具有区际意义专业化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又在地域范围上与行 A B AB A P P D d + = 1

政区相一致。自然经济区是指以自然特征基本相似的地域自然单元为基础而形成的 经济区。 六.实践分析题 3.根据平时收集的资料或实地考察,对比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 技术开发区的异同、分析存在的开发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要点:根据平时布置的作业,收集有关资料,分析两大开发区的位置、定位 功能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发展规划 等方面,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应对措施。 4.就把昆明及周边建设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经济区提出你的看法和 建议。 1充分发挥昆明中心城市的作用 ,合理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2)合理 3)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繁荣4)信息交流和传播文明 第五章区域产业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区域产业结构 一是指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产业发 展功能定位产业部门关系,即是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出发,立足于基础支撑功能、经济 增长功能和创新功能等各种目标之间持续协调原则,通过区域产业类型划分,以反映区 域的优势和区域分工的要求。 2.地区主导产业 一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处于支配地位的地区专门化产业(或产 业群),它具有参加区际服务分工(即产业链定位)和带动区内其他产业发展(即增长 极辐射功能)的双重功能。 3.区域产业组织 一是指一个区域内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的数量 主导性产权 结构、产业分布情况等反映区域内各产业生产、经营关系的组织安排和演变结构, 4.产业结构一一产业结构是指组成国民经济的各产业之间在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等)》 以及产出(包括产业GNP、产业国民收入等)上的比率关系。 5.产业结构转化 又称产业结构演进,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及整个产 业结构随主导产业更替而发生的质的变化。一般来说,随者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技术 进步不断加快,收入增长和资源配置状况发生变化,促使新产业不断出现,产业结构相 应发生转化。 二、判断题 1.解放以来,我国一直是通过计划机制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错。随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我国已越来越多地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产 业结构变化。 2.发挥区域优势的关键在于建立能够充分体现区域优势的区域产业结构

政区相一致。自然经济区是指以自然特征基本相似的地域自然单元为基础而形成的 经济区。 六.实践分析题 3. 根据平时收集的资料或实地考察,对比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 技术开发区的异同、分析存在的开发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答案要点:根据平时布置的作业,收集有关资料,分析两大开发区的位置、定位、 产业结构、功能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态势、存在问题、发展规划 等方面,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应对措施。 4. 就把昆明及周边建设成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经济区提出你的看法和 建议。 答案要点:1)充分发挥昆明中心城市的作用,合理组织专业化协作生产 2)合理 经组织商品流通 3)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繁荣 4)信息交流和传播文明。 第五章 区域产业结构 一、名词解释 1.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产业发 展功能定位产业部门关系,即是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出发,立足于基础支撑功能、经济 增长功能和创新功能等各种目标之间持续协调原则,通过区域产业类型划分,以反映区 域的优势和区域分工的要求。 2.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阶段处于支配地位的地区专门化产业(或产 业群),它具有参加区际服务分工(即产业链定位)和带动区内其他产业发展(即增长 极辐射功能)的双重功能。 3. 区域产业组织——是指一个区域内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的数量、一般规模、主导性产权 结构、产业分布情况等反映区域内各产业生产、经营关系的组织安排和演变结构。 4.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组成国民经济的各产业之间在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等) 以及产出(包括产业 GNP、产业国民收入等)上的比率关系。 5. 产业结构转化——又称产业结构演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及整个产 业结构随主导产业更替而发生的质的变化。一般来说,随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技术 进步不断加快,收入增长和资源配置状况发生变化,促使新产业不断出现,产业结构相 应发生转化。 二、判断题 1. 解放以来,我国一直是通过计划机制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错。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我国已越来越多地通过市场机制调整产 业结构变化。 2. 发挥区域优势的关键在于建立能够充分体现区域优势的区域产业结构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0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