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贵 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编制,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施政方针和战略意图,明确政府 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 蓝图,是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 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奋 力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第一章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全省上下奋力克服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 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的特大重旱灾害带来的严重 影响,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省第十次党 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第一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十 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贵 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编制,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施政方针和战略意图,明确政府 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 蓝图,是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 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奋 力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第一章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全省上下奋力克服百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冰冻灾 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的特大重旱灾害带来的严重 影响,抓住机遇、突出重点、加快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省第十次党 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第一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十 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翻番:破解 长期制约我省发展的交通瓶颈和工程性缺水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特 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扎实推进,经济增长内生 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从系统制度安排上加快解决一些重 大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 社会发展协调性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 活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十二五”时期的加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面向未来,我省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正站在 一个新的历史起跑线上。 “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既面临总体有利的形势,也存在严峻 挑战。 我省具备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在国际上的 重要性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有利于我们更好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加速发展:国家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全国区 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地位,中央企业转型发展和向西部扩张加 快,东部产业加快转移,有利于我们争取中央支持和借助省外力量加 速发展:我省基础条件改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内生动力增 强,自身财力不断提升,丰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显现,有利于我们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遵循经济成长规律加速发展
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翻番;破解 长期制约我省发展的交通瓶颈和工程性缺水难题取得突破性进展;特 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扎实推进,经济增长内生 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从系统制度安排上加快解决一些重 大民生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 社会发展协调性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 活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十二五”时期的加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面向未来,我省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正站在 一个新的历史起跑线上。 “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既面临总体有利的形势,也存在严峻 挑战。 我省具备加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 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在国际上的 重要性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有利于我们更好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加速发展;国家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全国区 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地位,中央企业转型发展和向西部扩张加 快,东部产业加快转移,有利于我们争取中央支持和借助省外力量加 速发展;我省基础条件改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内生动力增 强,自身财力不断提升,丰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显现,有利于我们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遵循经济成长规律加速发展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较多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 平低、发展速度慢仍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工业化水 平低、城镇化进程慢、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 不协调、农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仍将 非常突出,思想观念陈旧、办事效率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 乏力、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体制机制转换滞缓等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 亟待解决。 我省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和压力。西部大开发十年 来,全国呈现出东部率先发展、中部迅速崛起、西部竞相开发的格局, 纵向比我省发展明显加快,横向比多数省区市的发展速度更快,我省 与先进地区在很多方面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特别是要确保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目前我省在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 民收入、城镇人口比重、缩小城乡差距等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进入 “十二五”以后,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将在前十年蓄积能量的基 础上继续加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现实压力和潜在压力,我省如不加 速发展,就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丧失机遇,就会在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继续拉大差距。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 期,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较多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 平低、发展速度慢仍是我省的基本省情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工业化水 平低、城镇化进程慢、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 不协调、农村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仍将 非常突出,思想观念陈旧、办事效率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 乏力、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体制机制转换滞缓等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 亟待解决。 我省在前进道路上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和压力。西部大开发十年 来,全国呈现出东部率先发展、中部迅速崛起、西部竞相开发的格局, 纵向比我省发展明显加快,横向比多数省区市的发展速度更快,我省 与先进地区在很多方面的差距还在继续扩大,特别是要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目前我省在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 民收入、城镇人口比重、缩小城乡差距等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进入 “十二五”以后,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将在前十年蓄积能量的基 础上继续加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现实压力和潜在压力,我省如不加 速发展,就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丧失机遇,就会在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继续拉大差距。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 期,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
速期,是我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在这样一 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省经济社会 发展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和进入加快发展时期的新的阶段性特 征,全面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历史性任务,找准我 省在全国和区域发展中的定位,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心思 集中到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 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缩小在“好”的方面 存在的差距,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解决“慢”这个主要矛盾,千方百 计创造条件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 性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围绕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 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 业发展水平,统筹区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 善民生,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实现
速期,是我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在这样一 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我省经济社会 发展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转变和进入加快发展时期的新的阶段性特 征,全面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历史性任务,找准我 省在全国和区域发展中的定位,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心思 集中到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 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缩小在“好”的方面 存在的差距,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解决“慢”这个主要矛盾,千方百 计创造条件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 性机遇,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围绕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 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 业发展水平,统筹区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 善民生,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实现
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 定性意义的基础。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滞后状况,发展是解决全省所有问题的关 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真正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作为推 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 贯穿于“十二五”的全过程,落实到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各领域, 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切实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加速 发展,就是要创造条件,奋力拼搏,使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在一个较长 时期内高于以往历史时期、高于西部地区同期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加快转型,就是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 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向全覆盖、社会化转 变,推进社会形态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推动跨越,就是要 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推动经济总量登上新的重要台阶, 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基本要求是: 一一必须把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积极扩大消费、出口需求作为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保持投资合理较快增长,围绕科学 规划实施重大项日,依托重大项目优化投资结构,构建扩大消费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 定性意义的基础。 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滞后状况,发展是解决全省所有问题的关 键。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真正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作为推 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 贯穿于“十二五”的全过程,落实到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各领域, 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切实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加速 发展,就是要创造条件,奋力拼搏,使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在一个较长 时期内高于以往历史时期、高于西部地区同期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 均水平。加快转型,就是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 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 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向全覆盖、社会化转 变,推进社会形态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推动跨越,就是要 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推动经济总量登上新的重要台阶, 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基本要求是: ——必须把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积极扩大消费、出口需求作为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保持投资合理较快增长,围绕科学 规划实施重大项目,依托重大项目优化投资结构,构建扩大消费需求
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一一必须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主攻方向。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改造提升传 统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不 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协同带动转变。积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努 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城乡协调 发展和区域优势互补。 一一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 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 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 一一必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 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统筹发 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人民增收的长效 机制,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的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必须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主攻方向。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改造提升传 统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不 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 协同带动转变。积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努 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城乡协调 发展和区域优势互补。 ——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 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 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 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 ——必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 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统筹发 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调节收入分配,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人民增收的长效 机制,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一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青山绿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良好生态的可 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一一必须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 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按照行政 干预最少、发展环境最优、服务质量最好的目标,在关键环节深化改 革,在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构建有 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对内对外开放环境。 第三章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要努力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好 最快的时期。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要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 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一—经济加速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确保实现8000亿元,力争翻 一番、突破1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生产总值年 均增长12%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以上,第二产业增长16%以
——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青山绿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良好生态的可 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必须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 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按照行政 干预最少、发展环境最优、服务质量最好的目标,在关键环节深化改 革,在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构建有 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对内对外开放环境。 第三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二五”时期要努力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好 最快的时期。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要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 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加速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确保实现 8000 亿元,力争翻 一番、突破 10000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 3000 美元。生产总值年 均增长 12%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增长 5%以上,第二产业增长 16%以
上,第三产业增长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00亿 元,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以上。 一一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9.6:45:45.4:服务业就业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五年累计转 移农村劳动力25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4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达到45%。 发展基础平台进一步夯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相适应 的交通基础平台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快速铁路系统,铁路通车里程力 争达到5000公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超过1400公里,基本实现县县 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00公里以上:基本解决工程 性缺水问题,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0.9亩,农村人口人均 基本口粮田达到0.5亩。 一一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高 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3%,高等教有毛入学率达到27%;人力资源和 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明显提高,科技进步贡献 率达到45%,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人才资 源总量达到250万人
上,第三产业增长 12%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30%以上;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 15%以上,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 1000 亿 元,年均增长 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7%以上。 — — 结 构 调 整 取 得 重 大 进 展 。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为 9.6∶45∶45.4;服务业就业比重提高到 25%以上;力争五年累计转 移农村劳动力 250 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 40%;非公有制经济比重 达到 45%。 ——发展基础平台进一步夯实。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相适应 的交通基础平台基本形成,初步建成快速铁路系统,铁路通车里程力 争达到 5000 公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超过 1400 公里,基本实现县县 通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4500 公里以上;基本解决工程 性缺水问题,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到 0.9 亩,农村人口人均 基本口粮田达到 0.5 亩。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 85%,高 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 6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27%;人力资源和 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明显提高,科技进步贡献 率达到 45%,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2%,人才资 源总量达到 250 万人
一一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 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 内;耕地保有量439.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5%:森林蓄积量3.8 亿立方米。 一一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 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 实际增长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以上: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一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 平。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省 常住人口3936万人: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70岁以上:加快完善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城镇参加基 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20万人以上: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到93%:新建城镇保障性住房39.82万套,2014年前完成农村危房改 造130万户;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到0.31人:社 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公共管理和治安防控体系加快完善。 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 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对内对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 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 内;耕地保有量 439.8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 45%;森林蓄积量 3.8 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 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 实际增长 1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10%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五年城镇新增就业 135 万人以上;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一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 平。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全省 常住人口 3936 万人;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到 70 岁以上;加快完善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城镇参加基 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 320 万人以上;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 到 93%;新建城镇保障性住房 39.82 万套,2014 年前完成农村危房改 造 130 万户;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到 0.31 人;社 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公共管理和治安防控体系加快完善。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 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对内对
外开放不断拓展,开放型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使我省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 御风险能力登上一个新的重要台阶,力争在西部地区实现赶超进位,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条件更加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基础更加牢固。 第二篇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坚 持集聚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优化 工业发展环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 兴产业,推进优势资源转化,延长产业链,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 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特色轻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基地, 着力扩大总量,在扩大总量、增加投资中调整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基本形成特色工业经济体系,通过工业的主 导带动作用,促进三次产业加快提速、协调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 化、农业产业化协调互动发展。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 加1.5倍,工业总产值实现1万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工业累计 投资实现1.5万亿元以上;电力、煤炭、治金、有色、化工、装备制 造、烟酒、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产业等八大产 业产值分别超过1000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
外开放不断拓展,开放型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使我省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 御风险能力登上一个新的重要台阶,力争在西部地区实现赶超进位,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条件更加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 基础更加牢固。 第二篇 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坚 持集聚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坚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优化 工业发展环境,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 兴产业,推进优势资源转化,延长产业链,加快建设国家重要能源、 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特色轻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基地, 着力扩大总量,在扩大总量、增加投资中调整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基本形成特色工业经济体系,通过工业的主 导带动作用,促进三次产业加快提速、协调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 化、农业产业化协调互动发展。到 2015 年,工业增加值比 2010 年增 加 1.5 倍,工业总产值实现 1 万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工业累计 投资实现 1.5 万亿元以上;电力、煤炭、冶金、有色、化工、装备制 造、烟酒、民族医药和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产业等八大产 业产值分别超过 1000 亿元;培育形成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