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31,文件大小:126.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来源:海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03-03170300 二0一一年三月 序言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 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 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琼发(2010)14号)编制,主要阐明省委,、 省政府未来五年推进国际旅 游岛建设发展的战略意图和 作重点 是全省人民共同的 动 是玫府履行职责的耳 依据,是逐步把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样和的开放之岛、绿 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的宏伟蓝图。 第一章国际旅游岛建设统揽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第一节“十一五”的巨大成就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最好的五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 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紧紧围绕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若力提升海南综合经济 实力, 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特大洪涝等自然灾害,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科学发展跨上新的台阶。 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05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3644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是2005年1.87倍和1.77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亿元,是2005 年的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是2005年投资379亿元的3.5倍。城乡居民收入大 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81元, 比2005年的8124元增长84% 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5275元,比2005年的3004元增长76%。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直要进展,三次产业日 重为26.3:27.6:46.1。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瓜菜、水果、畜牧业、渔业 等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出 岛、进宾馆进超市,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作出了重要贡献。依托本地优势资源的新型工业己 成为提升海南经济的重要力量, 00万吨统油、100万吨纸奖 160万吨造纸、140万吨甲醇 15万台汽车发动机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昌江核电、文吕航天发射场等开工建设。建筑业等传 统产业不断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快速崛起,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进驻海南, 为海南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打下了重要的产业基础。旅游业在转型升级中逐步发展壮大, 建成了一批重点旅游景区景点,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明显改善, 批国际著名品牌酒店管理集团进驻海南。海洋经济持续壮大,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建设 取得新进展。科技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不断发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 农垦管理体制、洋浦保税港区以及海口综合保税区建设等重大改革目标基本实现。华侨农场 属地化管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国资国企改革进

海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来源:海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1-03-03 17:03:00 字体[ 大 中 小 ] 二 O 一一年三月 序 言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 设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根据《国务院关 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 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中共海南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琼发 〔2010〕14号)编制,主要阐明省委、省政府未来五年推进国际旅 游岛建设发展的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 依据,是逐步把海南建设成为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 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的宏伟蓝图。 第一章 国际旅游岛建设统揽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第一节 “十一五”的巨大成就和“十二五”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史上最好的五年。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 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紧紧围绕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着力提升海南综合经济 实力,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特大洪涝 等自然灾害,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 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科学发展跨上新的台阶。 经济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205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3644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是2005年1.87倍和 1.77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亿元,是2005 年的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31亿元,是2005年投资379亿元的3.5倍。城乡居民收 入大 幅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81元,比2005年的8124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5275元,比2005年的3004元增长 76%。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要进展,三次产业比 重为26.3:27.6:46.1。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在结构调整中加快发展,瓜菜、水果、畜牧业、渔 业 等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上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出 岛、进宾馆进超市,为全国人民的菜篮子作出了重要贡献。依托本地优 势资源的新型工业已 成为提升海南经济的重要力量,800万吨炼油、100万吨纸浆、160万吨造纸、140万吨甲醇、 15万台汽车发动机等一批大项目建 成;昌江核电、文昌航天发射场等开工建设。建筑业等传 统产业不断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快速崛起,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进驻海南, 为海南绿色、 低碳、可持续发展打下了重要的产业基础。旅游业在转型升级中逐步发展壮大, 建成了一批重点旅游景区景点,旅游接待能力大幅提升,服务设施和服务水平明显改 善,一 批国际著名品牌酒店管理集团进驻海南。海洋经济持续壮大,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建设 取得新进展。科技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不断发展。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 农垦管理体制、洋浦保税港区以及海口综合保税区建设等重大改革目标基 本实现。华侨农场 属地化管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国资国企改革进一

步深化。完成社保征管,地税、农税征管“三项体制改革。农信社改革发展取得突破,金融 环境大幅改善。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博整亚洲论坛成为我 国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博整国际旅游论坛成功举办,与华人华侨及港澳台的联 系与合作进一步密切,海南的因际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做 决策、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能好尽量好、能快尽量快的原则,尽可能把群众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调整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着重用于民生,省和市县政府 每年新增财力55%以上用于改善民生, 五年共投 货金 952.7亿7 比 时期增加2.7 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22.19万套。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有阶段“两免一补”,实现了义务 教有阶段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的目标,义务教有、高中和中职教师绩效 工资全覆盖:实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覆盖,促进了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实施教 有扶盆移民工程,启动海南大学211”工程建设。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开工建设,省人民医 院和海口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竣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疗保险已基本覆盖全省城乡 居民。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 劳动力素质不断改善, 五年新增就业人数44.15万人 城镇从 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纳入省级统筹,全省60岁以上的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新型农村 养老保险。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总长303公里的东环高速铁路建成通车,西环高速铁路奠基,完 成海口绕城高速公路建设和西环既有铁路提速改造。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清澜大桥、洋浦 大桥南连接线工程等】 目开工建设 成 线。 西线的大修改 造和航天发射城的配套 路建设。农村公路行政村通畅工程基本完成。美兰和凤凰国际机场通过建大大提高了吞 能力。加强重点港口的布局调整和建设,万吨级泊位达到34个,建成了华南地区第一个30 万吨原油码头,初步形成覆盖全岛的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大广坝二期工程建设完工 红岭水库开工建设。实施了18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华能海口电厂两台机组和东方电厂 期建成投产 建成220千伏环岛主网和海南电网跨海联网工程一期,基本完成城乡电网升 级改造。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生态省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建成海防林16万亩。全省森 林覆盖率每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从2005年的55.5%提高到2010年的60.2%。建设完成25 个污水处理厂、19个垃圾处理工程,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垃圾污水处理体系,到2010年底全 省城描生活垃圾无害化外阻率、 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6%和70%。经过艰苦努力,节能诚排 完成了国家下达指标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民族团结继续巩固,民主法制建设不断 加强,依法行政、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推进。建成了省图书馆、博物 馆、文化艺术中心、体育馆等一批重大文化体育项目,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 新闻出版等事业取得新突破。工青妇幼事业不惭发展。 平安国际旅游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思想道德建设进 步加 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岁 这些重大成就标志着, 十一五”时期是海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最好最 快的时期,是经济总量提升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是改革开放攻坚力度最大、体制机 制最具活力的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着力提升海南综 合经济实力,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各种自然灾害:若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 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若力改善民生,全力推进富民强岛工程。 全面超额完成了 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 “十一五”时期成绩米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坚持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 重,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打下坚实基础。坚持继承和创 新,不断探索和完善切合海南实际的发展思路,才能保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发挥经济

步深化。完成社保征管,地税、农税征管“三项体制” 改革。农信社改革发展取得突破,金融 环境大幅改善。利用外资水平提升,对内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博鳌亚洲论坛成为我 国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的重要平 台,博鳌国际旅游论坛成功举办,与华人华侨及港澳台的联 系与合作进一步密切,海南的国际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做 决策、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着能好尽量好、能快尽量快的原则, 尽可能把群众迫切 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调整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财力集中起来着重用于民生,省和市县政府 每年新增财力55%以上用于改善民生,五年共投入 资金952.7亿元,比“十五”时期增加2.7倍。 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22.19万套。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实现了义务 教育阶段 教师平均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的目标,义务教育、高中和中职教师绩效 工资全覆盖;实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覆盖,促进了职业教育快速发 展;实施教 育扶贫移民工程,启动海南大学“211”工程建设。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开工建设,省人民医 院和海口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竣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和城镇医疗保险已基本覆盖全省城乡 居民。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劳动力素质不断改善,五年新增就业人数44.15万人。城镇从业 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纳入省级统 筹,全省 60 岁以上的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新型农村 养老保险。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总长303公里的东环高速铁路建成通车,西环高速铁路奠基,完 成海口绕城高速公路建设和西环既有铁路提速改造。海口至屯昌高速 公路、清澜大桥、洋浦 大桥南连接线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海榆东线、西线的大修改造和航天发射城的配套道 路建设。农村公路行政村通畅工程基本完成。美兰 和凤凰国际机场通过扩建大大提高了吞吐 能力。加强重点港口的布局调整和建设,万吨级泊位达到34个, 建成了华南地区第一个30 万吨原油码头,初步形成覆 盖全岛的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大广坝二期工程建设完工, 红岭水库开工建设。实施了18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华能海口电厂两台机组和东方电厂 一期 建成投产。建成220 千伏环岛主网和海南电网跨海联网工程一期,基本完成城乡电网升 级改造。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生态省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建成海防林16万亩。全省森 林覆盖率每年提高近1个百分点,从 2005年的55.5%提高 到 2010 年的60.2%。建设完成 25 个污水处理厂、19个垃圾处理工程,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垃圾污水处理体系,到2010年底全 省城镇生活垃圾 无害化处理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6%和70%。经过艰苦努力,节能减排 完成了国家下达指标。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民族团结继续巩固,民主法制建设不断 加强,依法行政、为民务实、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推进。建成 了省图书馆、博物 馆、文化艺术中心、体育馆等一批重大文化体育项目,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 新闻出版等事业取得新突破,工青妇幼事业不断发展。 平安国际旅游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加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这些重大成就标志着,“十一五”时期是海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最好最 快的时期,是经济总量提升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是改革开放攻 坚力度最大、体制机 制最具活力的时期,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着力提升海南综 合经济实力,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战胜各种 自然灾害;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 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水平;着力改善民生,全力推进富民强岛工程。全面超额完成了“十 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 标。 “十一五”时期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坚持发展为先、发展为大、发展为 重,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打下坚实 基础。坚持继承和创 新,不断探索和完善切合海南实际的发展思路,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发挥经济

特区优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才能为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提供强大动力。坚持生态立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 以人为本,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才能找 作的发 各脚点 未来五年,是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期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决定性基 的关键时期,也是海南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欠发达的 省情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内外环境使我们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 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又面临者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和挑战。中央对海南建设国际旅 游岛寄予厚望, 全省人民对建设考 福家园充满 机遇稍纵即逝, 发显时不 我们必 须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总友展,务力」 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在全面 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征程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二节“十二五”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海南发展史上的又 个里程碑 “十二五”时期 每南发展的总体战略任务可以概括为: 一个主题, 一条主线,六大定位,七大任务。即以科 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用国际旅游岛建设统揽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即我国旅游业改草创新的试 哈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日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 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及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全面完成优化经 济结构、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区域协调发展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生态文明示范区 建设、科教兴琼和人才强省、社会事业建设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七大任务,顺利实现国际旅 游岛建设的中期目标,基本奠定国际旅游岛的框架。实现富民强岛,将海南打造成为中外游 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同。 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适应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新形势,顺应全省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 料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贯穿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全过程,发挥经沉 特区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加大优化经济结构力度,加大保障和改 善民生力度,大幅度提高综合竞争力,为把海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文 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样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为建成全面小康 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落实上述指导思想,必须遵循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紧密 结合实际,坚持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抓手,坚持把优先 发展教育和推动科技进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 力。 第三节“十二五”的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十二五时期努力完成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民生改善 改革开放、 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任务。 一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地 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为23%。保持 物价基本稳定

特区优势,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才能为构建具有海南 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 提供强大动力。坚持生态立省,处理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才能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 以人为本,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 众,才能找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未来五年,是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期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决定性基础 的关键时期,也是海南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的变 化,同时欠发达的 省情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内外环境使我们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 战略机遇期,同时,我们又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 难题和挑战。中央对海南建设国际旅 游岛寄予厚望,全省人民对建设幸福家园充满憧憬。机遇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我们必 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 展,努力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在全面 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征程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二节 “十二五”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建设国际旅游岛是继建省办经济特区之后海南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十二五”时期, 海南发展的总体战略任务可以概括为:一个主题,一条主线,六大定 位,七大任务。即以科 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用国际旅游岛建设统揽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赋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 六大战略定位,即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 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 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 开发和服务基地以及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全面完成优化经 济结构、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区域协调发展和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生态文明示范区 建设、科教 兴琼和人才强省、社会事业建设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七大任务,顺利实现国际旅 游岛建设的中期目标,基本奠定国际旅游岛的框架。实现富民强岛,将海南打造成为 中外游 客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 制定“十二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适应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新形势,顺应全省各族人民过上 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 科学发展的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贯穿于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全过程,发挥经济 特区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 度,加大优化经济结构力度,加大保障和改 善民生力度,大幅度提高综合竞争力,为把海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文 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 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为建成全面小康 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落实上述指导思想,必须遵循中央提出的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紧密 结合实际,坚持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 抓手,坚持把优先 发展教育和推动科技进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 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 把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 力。 第三节 “十二五”的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十二五”时期努力完成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民生改善、 改革开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任务。主要目标是: ——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地 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率在2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为23%。保持 物价基本稳定

一优化结构成效显著。三次产业比重趋近20:30:50.以旅游业为龙头、服务业为主导的 经济结构基本形成,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水平显著提高,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型工业为支撑的 支柱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进岛外消费,居民消费率稳步上升 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率达到56%。 一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 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实现翻番。促进就业持续增加,实现新 增就业岗位40万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中等职业免费教育基本实现,学前三年教育 毛入学率达到60% 全面提升高等教有质量,教? 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城镇中 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性住房问题基本解决,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 省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以上。力争实现工伤、生有 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文 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深入开展平安国际旅游岛建设。 一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的政革开放不断深化。根据我国旅游业政革创新的试验区的 战略定位,积极探索,先行试验,推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在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方面 走在全国前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全面实现,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更趋完善,政府公信 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体制机制更具活力。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对外开放 水平明显提升。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效明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 达到规定的要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坚持把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女 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章十大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与投资的良性互动。针对我省基础设施与海南国际旅游岛 建设目标不相适应的现状,优化投资结构,集中财力物力,加快推进以琼州海峡跨海通道、 环岛高速铁路、“田字型”高速公路、核电、机场、港口、公路、水利、能源、“三网融合”十 大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工程建设,打造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相话应的基础设 第一节构建海陆空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进一步突破岛屿型经济体发展的瓶颈制约,形成以航空、琼州海峡综合运输通道以及以 港口为核心的海上运输组成的对外运输系统,构建进出岛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一)加快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 。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 对于促进海南国际旅 游岛建设和泛珠三角”及北部湾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要积极做好跨海通道 的前期工作,加大投入,深入开展实地勘探、科学论证、方案遵选、投融资模式研究等工作, 提出可研报告,争取国家十二五开工建设。加强与广东、广西的合作,加快建设跨界高速 公路、轨道交通及配套工程,打造快捷便利陆路网」 (二)港口建设。重点建设洋浦、海口 、八所 三亚、清澜等港口,加强港口基础设施 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尽快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港口格局。洋浦港,全面建设洋浦港区 神头港区和后水湾港区三个核心港区,重点推进深水航道及岸滩整治工程、大型集装箱码头 工程、洋浦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洋浦成品油保税库项目码头工程、海南 天然气站线项目配套码头工程、公共化学危险品码头工程、公共原油码头工程、炼油二期成

——优化结构成效显著。三次产业比重趋近20:30:50,以旅游业为龙头、服务业为主导的 经济结构基本形成,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水平显著提高,以高新 技术产业和新型工业为支撑的 支柱产业体系初具规模。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进岛外消费,居民消费率稳步上升。 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镇化率达到 56%。 ——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明显加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 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实现翻番。促进就业 持续增加,实现新 增就业岗位40万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中等职业免费教育基本实现,学前三年教育 毛入学率达到60%,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教育 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明显加强。城镇中低 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保障性住房问题基本解决,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完成。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 省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 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5%以上。力争实现工伤、生育 和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文 化事业和文 化产业加快发展。深入开展平安国际旅游岛建设。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根据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的 战略定位,积极探索,先行试验,推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在改革开 放和科学发展方面 走在全国前列。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全面实现,省直管市县管理体制更趋完善,政府公信 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体制机制更具活力。对外开 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对外开放 水平明显提升。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成效明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 达到规定的要求,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坚持把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 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 发展之路。 第三章 十大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促进消费与投资的良性互动。针对我省基础设施与海南国际旅游岛 建设目标不相适应的现状,优化投资结构,集中财力物力,加快推进以琼 州海峡跨海通道、 环岛高速铁路、“田字型”高速公路、核电、机场、港口、公路、水利、能源、“三网融合”十 大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工程建设,打造 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目标相适应的基础设 施。 第一节 构建海陆空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进一步突破岛屿型经济体发展的瓶颈制约,形成以航空、琼州海峡综合运输通道以及以 港口为核心的海上运输组成的对外运输系统,构建进出岛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一)加快推进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工程。建设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对于促进海南国际旅 游岛建设和“泛珠三角”及北部湾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要积极做好跨海通道 的前期工作,加大投入,深入开展实地勘探、科学论证、方案遴选、投融资模式研究等工作, 提出可研报告,争取国家“十二五”开工建设。加 强与广东、广西的合作,加快建设跨界高速 公路、轨道交通及配套工程,打造快捷便利陆路网。 (二)港口建设。重点建设洋浦、海口、八所、三亚、清澜等港口,加强港口基础设施 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尽快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港口格局。洋浦港, 全面建设洋浦港区、 神头港区和后水湾港区三个核心港区,重点推进深水航道及岸滩整治工程、大型集装箱码头 工程、洋浦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 程、洋浦成品油保税库项目码头工程、海南 天然气站线项目配套码头工程、公共化学危险品码头工程、公共原油码头工程、炼油二期成

品油码头及了烯码头工程、大型棋炭矿石码头工程、诵用杂作码斗和其他码头工得竿面日建 设,到2015年形成区域性枢纽港架构。海口港,重点推进马村港扩建二期工程、新海港区汽 车客货滚装码头一期起步工程和 邮轮母港建设。 na 重点推进新港区精细化 工项目 码头配套扩改工程。 三亚港,重点加快国际邮轮母港建设发展。清澜港,重点建设西南中沙 交通码头工程。加强琼州海峡港口设施改造,建设琼州海峡两岸对接高效的客货运输系统。 (三)机场建设。为提高国内外游客进出的便利性,全面加快国际空港建设步伐。扩建 美兰、凤风国际机场,使旅安设计通行能力分别达到2000万人次年和2500万人次/年。建成 开通博鳌机场,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西 机场。开辟更多国内外航线,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 空飞行。完善综合配套功能,发展空港产业 第二节建设覆盖全岛、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网络 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的和 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吉的能力。强化岛内外有机对接 城乡有机对接 区域 机对接,各类交通工具零距离换乘无缝对接,促进全省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打造全岛“两 小时旅游交通围”。海口、三亚等城市要加快论证研究和完善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城乡立体 交通体系,打造海口、三亚城乡一小时综合交通网络。 (一)铁路建设。建成344公里的西环高速铁路,形成环岛高速铁路网。完成西线360公 里既有铁路的电气化改造 加强高速铁路和粤海铁路运营管理 、二)公路建设。开工建设”一纵一横”380公里的高速公溶,形成海口一 五指山一 保亭一三亚和洋浦一儋州一琼中一万宁“田”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争取实现县县通高速。加 强对现有高速公路的维护,提升现有高速公路的质量。国省干线公路新建和改建1650公里, 优化路网结构,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和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县道纱土路1100 公里,在全面完成津制村通沥吉(水)路建设任务的基础上 推动农村公路联网和人口较 多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畅 工程建设。选择有特色旅游资源的山区、滨海滨河路段建设旅游 公路示范工程,新建和改建全省旅游公路460公里。加强景区(点)与公路网及景☒ (点 间的公路连接,完善旅游运输网络。建设工业园区出口路与集疏运公路间的连接线,加强与 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的衔接。开展公路景观美化、绿化改造工程,推进交通信息化 智能化建设,完善海口、三亚两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的客货站场规划建设,加快农村客运站 建设。基本形成公路、铁路、港口、航空衔接快捷、分工合理的综合交通体系 实现岛内外 及城乡间交通的便捷化。 三)水利建设。构建覆盖全岛的南渡江流域、吕化江流域、万泉河流域、东北部流域 南部流域和西北部流域六大流域水利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红岭水利枢纽工程、红岭水利灌区 工程、迈湾水库、天角潭水库、洋隆水库的建设,以及春江水库、石碌水库扩容。完成大广 坝水利水电二期工程建设,实施海口南渡江调水工程,加快松涛灌区等续建配套工程。完成 大中型和七百多个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南渡江、万泉河、文吕河、昌化江 环小海防洪治理工程。加强南渡江等河流的冬季储水功能建设。加强重点海堤和易涝洼地的 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抗灾防洪标准。合理配置农业用水、城市用水、旅游区用水、生态用水。 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水资源利用的管理 (四)核电及能源建设。按照电力先行的原则,建设好昌江核电一期两台六十五万千瓦 核电机组项目, 时建设 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琼中抽水蓄能电站。积极推进昌江核电 二期 建设,确保建成华能东方电厂两台三十五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扩建工程。建设东部燃气电 和西南部电厂或海口电厂五期燃煤机组。加快海南电网跨海联网二期建设,对全岛城镇、农 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加强琼粤两省电力交换能力,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确保电网高效

品油码头及乙烯码头工程、大 型煤炭矿石码头工程、通用杂货码头和其他码头工程等项目建 设,到2015年形成区域性枢纽港架构。海口港,重点推进马村港扩建二期工程、新海港区汽 车客货 滚装码头一期起步工程和国际邮轮母港建设。八所港,重点推进新港区精细化工项目 码头配套扩改工程。三亚港,重点加快国际邮轮母港建设发展。清澜港,重点建 设西南中沙 交通码头工程。加强琼州海峡港口设施改造,建设琼州海峡两岸对接高效的客货运输系统。 (三)机场建设。为提高国内外游客进出的便利性,全面加快国际空港建设步伐。扩建 美兰、凤凰国际机场,使旅客设计通行能力分别达到2000万人次/年 和2500万人次/年。建成 开通博鳌机场,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西部机场。开辟更多国内外航线,积极发展通用航空和低 空飞行。完善综合配套功能,发展空港产 业。 第二节 建设覆盖全岛、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网络 更具科学性和前瞻性地统筹规划建设全岛基础设施,更加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的和 谐,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化岛内外有机对接、城乡 有机对接、区域有 机对接,各类交通工具零距离换乘无缝对接,促进全省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打造全岛“两 小时旅游交通圈”。 海口、三亚等城市要加快论 证研究和完善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城乡立体 交通体系,打造海口、三亚城乡一小时综合交通网络。 (一)铁路建设。建成344公里的西环高速铁路,形成环岛高速铁路网。完成西线360公 里既有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加强高速铁路和粤海铁路运营管理。 (二)公路建设。开工建设“一纵一横” 380公里的高速公路,形成海口—屯昌—五指山— 保亭—三亚和洋浦—儋州—琼中—万宁“田”字型高速公路主骨 架。争取实现县县通高速。加 强对现有高速公路的维护,提升现有高速公路的质量。国省干线公路新建和改建1650公里, 优化路网结构,提高公路技术等级和服 务水平。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县道砂土路1100 公里,在全面完成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推动农村公路联网和人口较 多具备条件的自然 村“通畅工程”建设。选择有特色旅游资源的山区、滨海滨河路段建设旅游 公路示范工程,新建和改建全省旅游公路460公里。加强景区(点)与公路网及景区 (点) 间的公路连接,完善旅游运输网络。建设工业园区出口路与集疏运公路间的连接线,加强与 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的衔接。开展公路景观美化、绿化改 造工程,推进交通信息化、 智能化建设,完善海口、三亚两个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的客货站场规划建设,加快农村客运站 建设。基本形成公路、铁路、港口、航空衔接 快捷、分工合理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岛内外 及城乡间交通的便捷化。 (三)水利建设。构建覆盖全岛的南渡江流域、昌化江流域、万泉河流域、东北部流域、 南部流域和西北部流域六大流域水利发展格局。加快推进红岭水利枢纽 工程、红岭水利灌区 工程、迈湾水库、天角潭水库、洋隆水库的建设,以及春江水库、石碌水库扩容。完成大广 坝水利水电二期工程建设,实施海口南渡江调水工 程,加快松涛灌区等续建配套工程。完成 大中型和七百多个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全面完成南渡江、万泉河、文昌河、昌化江、 环小海防洪治理工程。加强南 渡江等河流的冬季储水功能建设。加强重点海堤和易涝洼地的 综合治理,全面提升抗灾防洪标准。合理配置农业用水、城市用水、旅游区用水、生态用水。 进一步加 强水利工程、水资源利用的管理。 (四)核电及能源建设。按照电力先行的原则,建设好昌江核电一期两台六十五万千瓦 核电机组项目,同时建设六十万千瓦装机容量的琼中抽水蓄能电站。积极 推进昌江核电二期 建设,确保建成华能东方电厂两台三十五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扩建工程。建设东部燃气电厂 和西南部电厂或海口电厂五期燃煤机组。加快海南电网 跨海联网二期建设,对全岛城镇、农 村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加强琼粤两省电力交换能力,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确保电网高效

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水平。积极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统筹利用好天然气等 各种气源,形成互相调配、互为补充的格局。建成洋浦3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站线项目。 确保全省液化天然气(LNG)的供应。加强福山等地油气勘探开采、输气管道建设。结合液 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布局,进一步完善天然气输配管网。 (五)通信网络建设。以建设信息智能岛为目标,完善覆盖全岛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高 速宽带基础网络。加快旅游信息体系建设,加快旅游景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的信息 技术与业务的应用,加大旅游产业信息资源整合,推进旅游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农村 信息 工程建设 强农村地区互联网接入能力 建设 建立和完普衣 可追溯 统、农业远程防疫系统和水库防洪数字系统:整合农村党员远程教有系统、农业科技“110”系 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等资源。建设城市光网,实现基于光纤到户、到楼的宽带接入方 式,提高宽带普及率及入户带宽。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工程, 整合城乡信息网络资源,打造“数字海南”。大力支持邮政网络建设。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 全面提高海南城乡管理水平。 第三节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充分挖摇内需潜力,特别是岛内外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着力扩大消费,增加投资,形 成消费投资 、良性互动,拉动 经济增长的格局 (一)努力大岛内岛外需求。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和创业机会,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水平,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着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良 好的居民消费预期。大力发展旅游度假、文化娱乐、体有健身等新型消费业态,引进岛外消 费需求,促进中高端消费海南释放,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对消费升级的助 推作用,激发新的消费需 (二)强化投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投资对扩大有效需求的拉动作用,保持投资强度, 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确保投资重点。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 村、生态环保、能源交通、科技创新、防灾减灾、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实现全社会固定资 立投资总量是“十一五”的3倍以上。亚格执行投资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 缕续实施“大企业讲入 大面日带动 高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战略 大力引进战略投资,扩大 民间投资。推进以十大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制定实施意见,把扩大投资和增加 业、改善民生、促进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最大限度地提高失地衣 民的补偿标准和社会保障水平,最大限度地吸纳当地农民转移就业,最大限度地做好拆迁安 置工作,形成扩大投资和促进消费的良性互动。 第二章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 高起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确保经济良性运行的根 本性措施。提升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集约发展新型工业, 升级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继续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

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水平。积极发展 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统筹利用好天然气等 各种气源,形成互相调配、互为补充的格局。建成洋浦3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站线项目, 确保全省 液化天然气(LNG)的供应。加强福山等地油气勘探开采、输气管道建设。结合液 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布局,进一步完善天然气输配管网。 (五)通信网络建设。以建设信息智能岛为目标,完善覆盖全岛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高 速宽带基础网络。加快旅游信息体系建设,加快旅游景区信息通信基础设 施建设和新的信息 技术与业务的应用,加大旅游产业信息资源整合,推进旅游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农村 信息化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地区互联网接入能力建设,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产地数字可追溯系 统、农业远程防疫系统和水库防洪数字系统;整合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农业科技“110”系 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等 资源。建设城市光网,实现基于光纤到户、到楼的宽带接入方 式,提高宽带普及率及入户带宽。积极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工程, 整合城乡 信息网络资源,打造“数字海南”。大力支持邮政网络建设。在推进信息化过程中, 全面提高海南城乡管理水平。 第三节 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充分挖掘内需潜力,特别是岛内外消费需求的巨大潜力,着力扩大消费,增加投资,形 成消费投资有机结合、良性互动,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一)努力扩大岛内岛外需求。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和创业机会,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水平,努力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着力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完善社会 保障体系,形成良 好的居民消费预期。大力发展旅游度假、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新型消费业态,引进岛外消 费需求,促进中高端消费海南释放,促进消费结构升 级。充分发挥消费信贷对消费升级的助 推作用,激发新的消费需求。 (二)强化投资拉动作用。充分发挥投资对扩大有效需求的拉动作用,保持投资强度, 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确保投资重点。引导投资进一步向民生和 社会事业、农业农 村、生态环保、能源交通、科技创新、防灾减灾、资源节约等领域倾斜,实现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总量是“十一五”的3倍以上。严格执行投资项 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 继续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引进战略投资,扩大 民间投资。推进以十大工程为 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制定实施意见,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 业、改善民生、促进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最大限度地提高失地农 民的补偿标 准和社会保障水平,最大限度地吸纳当地农民转移就业,最大限度地做好拆迁安 置工作,形成扩大投资和促进消费的良性互动。 第二章 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 高起点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确保经济良性运行的根 本性措施。提升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 集约发展新型工业, 升级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继续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

技支撑“的产业发展战略。同时,加大力度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夯实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发展的产业基础,者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 第一节提升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 按照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和什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 地的战略定位,打造一批世界级的旅游吸引物,初步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形成海岛特色鲜 山海优势互补、城乡和谐发展 人文环境优良的旅游格 彰显“阳光海南 ,度假天堂”整体旅游形象 )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以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基本 完成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任务,提高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到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 到4760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 色位比而计到0以川上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总从业人数的此重达到45%以上 批世界级的旅 游景区和度假 严格执行 《海 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邹要 确定的功能定位和项目布局。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是我省重要旅游资源和旅游吸引 物,是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依托,是“十二五”期间必须重点建设 的项目。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要加快规划编制和修编。着力推进核心项目建设、加大引资 力度,追求项日第别化、避兔同质化,提高投资门槛,实施“大规别、大项日、大企业、大投 大营销的战略 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 逐步建设成为产业特色突出、比较优势互 补、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齐全的精品景区和度假区。围绕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 抓紧滨海、山区旅游精品线路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完善景区和度服区内外路网,准动滨海 山区旅游资源整合。到2015年,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点)达到8-10家。 “十二五”期间,航天主题公园、海洋主题公园、热带雨林主颗公园建成开园,打造成世 界一流的旅游景区。加大投入并充分利用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等森林旅游资源, 努力建成全国森林旅游试验区。 充分利 用稀缺的热带海湾海岸资源,开发好亚龙湾国家旅 度假区、海業湾国家海岸旅游度假区、清水湾旅游度假区、香水湾旅游度假区、神州半岛旅 游度假服区、石梅湾旅游度假区、博整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核心区、铜鼓岭生态旅游区、海口美 丽沙、棋子湾旅游度假区、龙沐湾旅游度假区、莺歌海度假旅游区、儋州自马湾旅游综合开 发区、盈滨半岛旅游综合开发区等重点项日,打造国家滨海休闲度假海岸。 构建多样化、品牌化的旅游产品体系 加快对现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升级改造,进 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同时大力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不断挖掘和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通 逐步形成以滨海度假旅游为主导、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融合发展、休闲疗养等专项旅游为 充的旅游产品结构。提升度假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传统旅游产品质量,积极发 展乡村旅游、邮轮和游艇旅游、高尔夫旅游、山地运动、空中观光、森林旅游等新型消费业 态,进一步丰富旅游内涵,扩大消费需求,塑造与海南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相匹配的旅 游品牌形象,逐步形成海南旅游的核 心竞争力 以国际化改造为手段,建立衔接国际标准的旅游服务体系。成立海南旅游国际顾问委员 会,聘请国际旅游业界资深专家为海南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实施旅 游服务标准化和国际质量认证,在旅游购物、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旅行社、导游等领 城和环节,加快建立与国际行规则相衔接的流游服条标准体系,排出 一批省级地方标准 大力推 《国际旅游岛旅游服务规范》 。规范商贸零售业服务,提高购物消费在旅游消费中的 比重。实施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和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引进大型免税集团,在海口 三亚、琼海、万宁等地方建设和经营好免税店。建成美兰国际机场免税店、三亚国际免税城、 万宁奥特莱斯(Outlets)世界名牌折扣店等项目,支持重点旅游区建设各类大型品牌直销购

技支撑”的产业发展战略。同时,加大力度支持中 小企业的发展。夯实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发展的产业基础,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 第一节 提升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 按照把海南建设成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和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 地的战略定位,打造一批世界级的旅游吸引物,初步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 旅游服务标准体系, 促进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形成海岛特色鲜明、山海优势互补、城乡和谐发展、 人文环境优良的旅游格局,彰显“阳光海南、度假 天堂”整体旅游形象。 (一)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以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基本 完成旅游要素国际化改造任务,提高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到2015 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 到4760万人次,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 总值比重达到50%以上,第三产业从业人 数占总从业人数的比重达到45%以上。 建设一批世界级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严格执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确定的功能定位和项目布局。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是我省重要旅游 资源和旅游吸引 物,是建设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依托,是“十二五”期间必须重点建设 的项目。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要加快规划编制和修 编。着力推进核心项目建设、加大引资 力度,追求项目差别化、避免同质化,提高投资门槛,实施“大规划、大项目、大企业、大投 入、大营销”的战略,高起点规 划,高品位建设,逐步建设成为产业特色突出、比较优势互 补、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齐全的精品景区和度假区。围绕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 抓紧滨海、山 区旅游精品线路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完善景区和度假区内外路网,推动滨海、 山区旅游资源整合。到2015年,建成国家5A 级旅游景区(点)达到8-10 家。 “十二五”期间,航天主题公园、海洋主题公园、热带雨林主题公园建成开园,打造成世 界一流的旅游景区。加大投入并充分利用五指山、尖峰岭、霸王岭、吊 罗山等森林旅游资源, 努力建成全国森林旅游试验区。充分利用稀缺的热带海湾海岸资源,开发好亚龙湾国家旅游 度假区、海棠湾国家海岸旅游度假区、清水湾旅游 度假区、香水湾旅游度假区、神州半岛旅 游度假区、石梅湾旅游度假区、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核心区、铜鼓岭生态旅游区、海口美 丽沙、棋子湾旅游度假区、龙沐 湾旅游度假区、莺歌海度假旅游区、儋州白马湾旅游综合开 发区、盈滨半岛旅游综合开发区等重点项目,打造国家滨海休闲度假海岸。 构建多样化、品牌化的旅游产品体系。加快对现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升级改造,进一 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同时大力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不断挖掘和丰富旅 游产品文化内涵, 逐步形成以滨海度假旅游为主导、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融合发展、休闲疗养等专项旅游为补 充的旅游产品结构。提升度假旅游、红色旅游、民族风 情旅游等传统旅游产品质量,积极发 展乡村旅游、邮轮和游艇旅游、高尔夫旅游、山地运动、空中观光、森林旅游等新型消费业 态,进一步丰富旅游内涵,扩大消费 需求,塑造与海南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相匹配的旅 游品牌形象,逐步形成海南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以国际化改造为手段,建立衔接国际标准的旅游服务体系。成立海南旅游国际顾问委员 会,聘请国际旅游业界资深专家为海南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提供专业 咨询意见。实施旅 游服务标准化和国际质量认证,在旅游购物、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旅行社、导游等领 域和环节,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旅游服务 标准体系,推出一批省级地方标准, 大力推广《国际旅游岛旅游服务规范》。规范商贸零售业服务,提高购物消费在旅游消费中的 比重。实施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 税和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引进大型免税集团,在海口、 三亚、琼海、万宁等地方建设和经营好免税店。建成美兰国际机场免税店、三亚国际免税城、 万宁奥特莱 斯(Outlets)世界名牌折扣店等项目,支持重点旅游区建设各类大型品牌直销购

物中心。开工建设海棠湾梦幻娱乐不夜城等项目。规划建设旅游城市特色商业街区,打造一 批“购物一条街”。完善旅游小镇、度假区、景区、旅游线路和高速公路服务区购物场所。到 2015年 初步建成包括免税店、大型品牌直销中心、重点城市和度假区的商业街、不夜城等 的国际购物中心框架。 规范住宿业和餐饮业服务,为中外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优质服务。挖掘、提升本土特 色餐饮,大力培有海南餐饮品牌。引进国际餐饮品牌、中华老字号餐饮店实施连锁经营,汇 聚国内外餐饮精品。积极发展差异化、个性化餐饮服务。建设一批“美食一条街”。加强餐饮 业标准化 范化 建立 市场需求相适应 具有 南特色的住宿服务体系 对各类宾馆饭店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引导住宿业有序发展。继续推进高档洒店和度假酒店 的品牌化经营,适度发展商务酒店、青年旅馆、乡村旅馆和汽车旅馆,鼓励发展家庭旅馆经 营和房屋租赁经营。 规范旅游行业服条,加强交通、量风、旅行社和旅游从业人员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人 文环境。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旅游立法工作,完善旅游 相关法规。加强覆盖城乡的旅游标识系统和旅游交通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预警、 急敕援、公共医疗、卫生防疫、旅游厕所设施和管护体系。支持旅游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充分 发挥行业管理服务作用,建设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旅游网站和游客咨询申心。完成高速公路、 旅游干线、旅游公路沿线旅游标识标牌的建设和改造。 从建设国际旅流岛行试区入毛,抓紧落实中央赋子国际流流岛建设的装殊政箭,率 先在体制机制创新、 投融资创新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和企业为主体、营销代理机构为补充的旅游营销体系。以 树立海南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为目标,以产品营销为重点,整合营销资源,加大营销投入, 创新营销方式。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进一步巩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以 及港台、饿罗断、韩国、本、东南亚等面点客源市场的基上,大力开发国内大中城 以及中亚、北欧、 澳洲等客源市场。 建立健全市场营销渠道,依托主要客源地的, 旅游机构建立旅游营销代理网络。创新营销手段,有效组合人员推销、媒体报道、广告宣传 网络营销、活动营销、事件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提高市场营销的效果。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紧繁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国际化 水平高、本士文化蛛力独特、创新创意性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 加值占全省GDP的4%,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海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 推动力,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海南新的 支柱 业和经济增长 努力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成国家“十二五”文化产业示范区,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 升海南国际旅游岛软实力。 发展布局。依托海口和三亚等中心城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起“一区三带九重点” 南北互动、东西相融、差异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即以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文化产业集聚 区)为突破口, 大力发展文化成 文化创意 、出版发行 老视制作 、演艺娱乐 文化会展 动漫游戏、体育健身、休闲疗养等重点产业,形成东线以滨海旅游文化为主体,集中发展现 代、时尚、国际一流的现代文化产业带:中线以黎苗民族风情、黎峒文化园等特色旅游文化 为主体,重点发展自然、生态、环保、民俗的绿色文化产业带:西线以高科技、环保、民间 文化为主体,重点发展新兴工业观光、乡村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加强国 际文化交流,以博亚洲论坛 国际流游论长为依托 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拓展对外文化贸 易和网络,构建面向世界的文化传播体系和多元互动的文化交流格局·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 将海南打造成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积极组织举办国际文化活动,精心打造具有海南特 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海南文化“走出去”,促进海南文化、娱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进一步提 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世界知名度

物中心。开工建设海棠湾梦幻娱乐不夜城等项目。规划建设旅游城市特色商 业街区,打造一 批“购物一条街”。完善旅游小镇、度假区、景区、旅游线路和高速公路服务区购物场所。到 2015年,初步建成包括免税店、大型品牌直销中 心、重点城市和度假区的商业街、不夜城等 的国际购物中心框架。 规范住宿业和餐饮业服务,为中外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优质服务。挖掘、提升本土特 色餐饮,大力培育海南餐饮品牌。引进国际餐饮品牌、中华老字号餐饮店 实施连锁经营,汇 聚国内外餐饮精品。积极发展差异化、个性化餐饮服务。建设一批“美食一条街”。加强餐饮 业标准化、规范化管理。逐步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 应、具有海南特色的住宿服务体系。加强 对各类宾馆饭店服务质量的监督管理,引导住宿业有序发展。继续推进高档酒店和度假酒店 的品牌化经营,适度发展商务酒 店、青年旅馆、乡村旅馆和汽车旅馆,鼓励发展家庭旅馆经 营和房屋租赁经营。 规范旅游行业服务,加强交通、景区、旅行社和旅游从业人员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人 文环境。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加强旅游立 法工作,完善旅游 相关法规。加强覆盖城乡的旅游标识系统和旅游交通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预警、应 急救援、公共医疗、卫生防疫、旅游厕所设施和管护体 系。支持旅游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充分 发挥行业管理服务作用,建设功能齐全的综合性旅游网站和游客咨询中心。完成高速公路、 旅游干线、旅游公路沿线旅游标识标 牌的建设和改造。 从建设国际旅游岛先行试验区入手,抓紧落实中央赋予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特殊政策,率 先在体制机制创新、开发模式创新、投融资创新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建立健全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和企业为主体、营销代理机构为补充的旅游营销体系。以 树立海南独特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为目标,以产品营销为重点,整合营销资 源,加大营销投入, 创新营销方式。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进一步巩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以 及港澳台、俄罗斯、韩国、日本、东南亚等重点客源 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国内大中城市 以及中亚、北欧、西欧、澳洲等客源市场。建立健全市场营销渠道,依托主要客源地的大型 旅游机构建立旅游营销代理网络。 创新营销手段,有效组合人员推销、媒体报道、广告宣传、 网络营销、活动营销、事件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提高市场营销的效果。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紧紧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国际化 水平高、本土文化魅力独特、创新创意性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到 2015年,文化产业增 加值占全省 GDP 的4%,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海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 推动力,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 平台,成为海南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极。 努力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成国家“十二五”文化产业示范区,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 升海南国际旅游岛软实 力。 发展布局。依托海口和三亚等中心城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起“一区三带九重点”, 南北互动、东西相融、差异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即以国际旅游岛先行 试验区(文化产业集聚 区)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创意、出版发行、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文化会展、 动漫游戏、体育健身、休闲疗养等重点产业,形 成东线以滨海旅游文化为主体,集中发展现 代、时尚、国际一流的现代文化产业带;中线以黎苗民族风情、黎峒文化园等特色旅游文化 为主体,重点发展自然、生 态、环保、民俗的绿色文化产业带;西线以高科技、环保、民间 文化为主体,重点发展新兴工业观光、乡村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的特色文化产业带。加强国 际文化交 流,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旅游论坛为依托,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拓展对外文化贸 易和网络,构建面向世界的文化传播体系和多元互动的文化交流格局。利用资源和 区位优势, 将海南打造成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积极组织举办国际文化活动,精心打造具有海南特 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海南文化“走出去”,促进海南文化、娱 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进一步提 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世界知名度

发展着力点。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引进创意产业人才,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 作、出版发行、印别复生制、广告箭别、动渴制作等各类文化产业。加快建设申影主期公园等 大型文化企业通过参用 空股或兼并等方式进入动漫游戏 支持符合条件的 动漫游戏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鼓励担保机构对动漫游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建设国家动漫 产业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全面提高创意设计水平,打造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 形象设计、建筑设计、工艺品设计等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大力推讲设计服条业发展。重视 民族工艺技术的传承和保护。大力发展娱乐演艺业。鼓励举办大刑旅游文化演出和节庆活动。 丰富演艺文化市场。精心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节庆品 ,如海南岛欢乐节、黎苗三月三 新丝路模特大赛 亚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 人文化节、妈祖文化节、东坡文化节 等 进各类演艺企业和专业创作团队,开发形成音乐会、舞台剧、曲艺、戏剧、马戏、演唱会 实景演出等一批演艺品牌。丰富大众化娱乐产品,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鼓励发展不夜 城、娱乐城、酒吧街等设施,丰富夜间娱乐产品 会展业 以博鳌亚洲论坛为龙头, 以海口 三亚为重要基地,培育国际会展品牌 拓展博鳌亚洲论坛效应,扩大博鳌国 旅游论场 国际影响 因际成 商品博览会 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会、 中国体有旅游博览会等大型会展,争取申办2017年世券 石油大会。积极引进招徕各类国际性、区域性会议、论坛等,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行业组 织来海南召开年会、专题会议等。支持完善博鳌亚洲论坛、海口国际会展中心和三亚美丽之 冠等重点会展服条设施,建立健全会展业范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引讲国际顶级专业会 公司, 大力培有国际会展企业,提升会展专业化水平。 一体育健身业。积极发展体育健身业,举办有海南特色的体育赛事,培育体育健身式 场。大力发展潜水、帆船、帆板、冲浪、垂钓、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滨海运动项目和自行 车、登山、漂流、野外拓展等户外运动项目。通过商业运作机制,建设一批体有训练基地和 冬训基地,吸引各类运动队和俱乐部来海南训练和比赛。加快建设三亚奥林匹克湾、海口五 源河文化体育中心等项目。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赛事活动,举办好公路自行车、沙滩排球等 赛事,培有 批体有赛事品牌。支持培有若 干具有海南特点的体有运动组织 在海南试动 些国际通行的旅游体育娱乐项目,稳步发展竞猜型体有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型彩票。加 大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投入,扶持体有育产业发展。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不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有效保护森林和生态环境、准护农民合法权益并依法办小理用地手续的前提下,科学想别。总 量控制,合理布局,规范发展高尔夫产业 促进高尔夫运动与旅游观光 ,休闲度假、康体保 健、教有培训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引进高尔夫装备品牌企业,拉长高尔夫产业链条。积极引 进国内外著名的高尔夫职业赛、业余赛、巡回赛,培有本土高尔夫赛事品牌。 一休闲疗养业。在提高全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疗 养产业。完善休闲疗养服务网络,鼓励现有医疗机构扩大疗养服务范围,鼓励引进国内外高 水平医疗机构和康复疗养、养老养生服务机构 大力发展中医康复疗养、温泉康体疗养、 林氧吧康复等疗养服务项目。在保亭七仙岭、定安南丽湖等大型旅游度假区 扶持建设若 集休闲度假、医疗服务于一体的休闲疗养项目。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医疗和保健机构,争取 开办中外合资医院,引入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满足境内外游客的休闲疗养服务需求。引 进市场机制,提高养老产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做大做强养老服务产业 创新体制机制。经营性与公益性文化资产适当分开,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规 范公司治理,完善国有出资人制度,理顺国有资产监管和行业监 之间的 培有文化产 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通过资严重组做大做强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国有文化企业,引 进一批多媒体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 (三)保持旅游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和发展与国际旅游岛发展目标相适应的

发展着力点。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引进创意产业人才,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 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策划、动漫制作等各类文化产业。加快建 设电影主题公园等 项目。鼓励大型文化企业通过参股、控股或兼并等方式进入动漫游戏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 动漫游戏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鼓励担保机构对动漫游 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建设国家动漫 产业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全面提高创意设计水平,打造广告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 形象设计、建筑设计、工艺品设计等 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大力推进设计服务业发展。重视 民族工艺技术的传承和保护。大力发展娱乐演艺业。鼓励举办大型旅游文化演出和节庆活动, 丰富演艺文化市 场。精心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文化节庆品牌,如海南岛欢乐节、黎苗三月三、 新丝路模特大赛、三亚天涯海角国际婚庆节、冼夫人文化节、妈祖文化节、东坡文化节 等。 引进各类演艺企业和专业创作团队,开发形成音乐会、舞台剧、曲艺、戏剧、马戏、演唱会、 实景演出等一批演艺品牌。丰富大众化娱乐产品,结合旧城改造和 城市建设,鼓励发展不夜 城、娱乐城、酒吧街等设施,丰富夜间娱乐产品。 ——会展业。以博鳌亚洲论坛为龙头,以海口、三亚为重要基地,培育国际会展品牌。 拓展博鳌亚洲论坛效应,扩大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国际影响力,办好国际旅 游商品博览会、中 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等大型会展,争取申办2017年世界 石油大会。积极引进招徕各类国际性、区域性会 议、论坛等,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行业组 织来海南召开年会、专题会议等。支持完善博鳌亚洲论坛、海口国际会展中心和三亚美丽之 冠等重点会展服务设施,建立 健全会展业规范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引进国际顶级专业会展 公司,大力培育国际会展企业,提升会展专业化水平。 ——体育健身业。积极发展体育健身业,举办有海南特色的体育赛事,培育体育健身市 场。大力发展潜水、帆船、帆板、冲浪、垂钓、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等滨 海运动项目和自行 车、登山、漂流、野外拓展等户外运动项目。通过商业运作机制,建设一批体育训练基地和 冬训基地,吸引各类运动队和俱乐部来海南训练和比 赛。加快建设三亚奥林匹克湾、海口五 源河文化体育中心等项目。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赛事活动,举办好公路自行车、沙滩排球等 赛事,培育一批体育赛事品牌。支 持培育若干具有海南特点的体育运动组织。在海南试办一 些国际通行的旅游体育娱乐项目,稳步发展竞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际赛事即开型彩票。加 大对体育产业发 展的投入,扶持体育产业发展。 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城乡规划、不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有效保护森林和生态环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并依法办理用地手续的前 提下,科学规划,总 量控制,合理布局,规范发展高尔夫产业,促进高尔夫运动与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体保 健、教育培训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引进高尔夫装备品 牌企业,拉长高尔夫产业链条。积极引 进国内外著名的高尔夫职业赛、业余赛、巡回赛,培育本土高尔夫赛事品牌。 ——休闲疗养业。在提高全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休闲疗 养产业。完善休闲疗养服务网络,鼓励现有医疗机构扩大疗养服务范围, 鼓励引进国内外高 水平医疗机构和康复疗养、养老养生服务机构,大力发展中医康复疗养、温泉康体疗养、森 林氧吧康复等疗养服务项目。在保亭七仙岭、定安南丽 湖等大型旅游度假区,扶持建设若干 集休闲度假、医疗服务于一体的休闲疗养项目。积极引进境内外知名医疗和保健机构,争取 开办中外合资医院,引入国际医疗卫 生机构认证,满足境内外游客的休闲疗养服务需求。引 进市场机制,提高养老产业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做大做强养老服务产业。 创新体制机制。经营性与公益性文化资产适当分开,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规 范公司治理,完善国有出资人制度,理顺国有资产监管和行业监管之间的 关系。培育文化产 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通过资产重组做大做强一批有实力、有活力的国有文化企业,引 进一批多媒体经营、跨地区发展的大型文化企业集 团。 (三)保持旅游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和发展与国际旅游岛发展目标相适应的

旅游房地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引导房地产业发展的类型、规模和速度,保持房地产业持续 平终韩康发民 旅游房地产 充分利用好滨海、滨河、滨湖等优质土地资源,原则上主要用于度假区 酒店及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开发高质量、高水平、多层次的旅游商务房地产,满足多样化 消费需求。积极发展酒店、度假村等经营性房地产。大力发展商业房地产,打造高品质的绿 色低碳社区,逐步形成以海口、三亚为两大中心,东西部均衡发展,区域特色各异,互补性 强的旅游、商务房地产空间发展格局 规范房地产市 。加强对房地 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强化规划引导,适度供应土地,合 理调控房地产的规模、结构、开发时序和空间布局。使房地产业发展与人口规模、资源和环 境容量、城镇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协调。认真贯彻落实士地、信贷、税收等政策,合 理引导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严格房地产准入制度,建立房地产业诚信 体系,建立锌全土地和商品房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对房恤产开发律设、销售环节的严格 规范管理。规范发展房地产中介和物业管理服务业, 规范二 手房交易和房屋程赁市场。严厉 打击圈地不建和违规建房等违法违规行为,制房地产投机炒作,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健康 发展。 (四)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整合港口、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资源,依托洋浦保税 港区和海口综合保税风,大力发展航运、中转等业务,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发展 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将海南打造成为面向东南亚、背靠华南腹地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 出口加工基地 承接国内 产业转移,发展加 贸易和转口贸易 强对物流业发展的政 研究,及时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用好用活国家赋予洋浦保税港区启运港退税政策。 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洋浦保税港区、海口综合保税区等园区。未来五年, 建成总投资约30亿元的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的国家成品油储备基地 项目和总投资约38亿元的中石化成品油保税库,力争石油、成品油储备能力达到1000万方 建成总投资约70亿元的国投孕宝30万吨原油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 总投资60亿元的300 万吨/年液化天然气(LNG)站线等项目。通过建成石油化工和石油储备基地及完善相关产业 链条等举措,为发展大物流奠定坚实的基出。 加快琼北大型农产品批发中心、沿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物流体系 建设。继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打造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统一信息 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培育和引进物流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大型航运物流集团,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 鼓励生产企业物流外包。改进和规范货物通关相关收费,建立动态的、有竞争力的价格机制, 鼓励国内外航运公司的船帕挂靠海南港口和有实力的大型船舶管理公司入户海南设立总部或 区域中心及开辟海南航线。支持船运企业组织货运中转,加强与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合作,开 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大力支持泛洋笔海南航企业发据升大。建设航空物流.发据临空 逆业 (五)支持金融业发展。加强政府服务,全力支持和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 创新金融产品,防范金融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力争使金融业增加值占全省地方生产总值 的比重不断提高。提升金融服务业的能力和水平 金融组织体系。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加快推进省级地方商业银行的设立。研究制定扶持 政策,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来海南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机构调整和优化网点布局,完善 服务设施。支持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发展直接面向“ 三农”的小额贷款公司 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引进和设立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等,不断完善证券和基金市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各类基金,设立旅游产 业投资基金,推动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支特发行企业债券。积极发展保险公司

旅游房地产业,科学规划、合理引导房地产业发展的类型、规模和速度,保持房地产业持续 平稳健康发展。 旅游房地产。充分利用好滨海、滨河、滨湖等优质土地资源,原则上主要用于度假区、 酒店及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开发高质量、高水平、多层次的旅游商务房 地产,满足多样化 消费需求。积极发展酒店、度假村等经营性房地产。大力发展商业房地产,打造高品质的绿 色低碳社区,逐步形成以海口、三亚为两大中心,东西 部均衡发展,区域特色各异,互补性 强的旅游、商务房地产空间发展格局。 规范房地产市场。加强对房地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强化规划引导,适度供应土地,合 理调控房地产的规模、结构、开发时序和空间布局。使房地产业发展与人 口规模、资源和环 境容量、城镇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相协调。认真贯彻落实土地、信贷、税收等政策,合 理引导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发展。严格 房地产准入制度,建立房地产业诚信 体系,建立健全土地和商品房市场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建设、销售环节的严格 规范管理。规范发展房地产中介和物 业管理服务业,规范二手房交易和房屋租赁市场。严厉 打击圈地不建和违规建房等违法违规行为,遏制房地产投机炒作,促进房地产市场规范健康 发展。 (四)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整合港口、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资源,依托洋浦保税 港区和海口综合保税区,大力发展航运、中转等业务,建立完善的交通运 输体系,加快发展 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将海南打造成为面向东南亚、背靠华南腹地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 出口加工基地。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和 转口贸易。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政策 研究,及时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用好用活国家赋予洋浦保税港区启运港退税政策。 优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洋浦保税港区、海口综合保税区等园区。未来五年, 建成总投资约30亿元的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 的国家成品油储备基地 项目和总投资约38亿元的中石化成品油保税库,力争石油、成品油储备能力达到1000万方。 建成总投资约70亿元的国投孚宝30万吨 原油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总投资60亿元的300 万吨/年液化天然气(LNG)站线等项目。通过建成石油化工和石油储备基地及完善相关产业 链条等举 措,为发展大物流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快琼北大型农产品批发中心、沿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物流体系 建设。继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加快电子口岸建设,打造大通关、大物流、大外贸统一信息 平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全面提升物流信息化水平。 培育和引进物流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大型航运物流集团,加强与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 鼓励生产企业物流外包。改进和规范货物通关相关收费,建立动态的、 有竞争力的价格机制, 鼓励国内外航运公司的船舶挂靠海南港口和有实力的大型船舶管理公司入户海南设立总部或 区域中心及开辟海南航线。支持船运企业组织货运 中转,加强与越南等周边国家的合作,开 辟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大力支持泛洋等海南航运企业发展壮大。建设航空物流,发展临空 产业。 (五)支持金融业发展。加强政府服务,全力支持和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 创新金融产品,防范金融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力争使金融业增加值占全省地方生产总值 的比重不断提高。提升金融服务业的能力和水平。 金融组织体系。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加快推进省级地方商业银行的设立。研究制定扶持 政策,鼓励境内外金融机构来海南设立分支机构。鼓励金融机构调整和优 化网点布局,完善 服务设施。支持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发展直接面向“三农”的小额贷款公司、 资金互助社等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改善农村金融服 务。引进和设立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 等,不断完善证券和基金市场。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各类基金,设立旅游产 业投资基金,推动开展房地产投 资信托基金试点,支持发行企业债券。积极发展保险公司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1页,可试读12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