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这样提问题,甚至可以展望理论的发展方向。也许这正是张五常教授这 本著作的意义所在 众所周知,本书的主题 一正是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的关键。近几 年来,国内己经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我国经济改革所碰到的困难和今 后的方向已经聚焦在一个十分平凡而又是十分基本的问题之上:这就是产权。因 此产权理论无论对改革的实践和理论都意义重大,社会正在渴望着青年一代学者 为此作出贡献。我相信,青年会从张五常先生的书中得到一种鼓舞:模仿着经济 学的大师去从现实案例中理解 抽取理论 。如果一本书能引发后继者去从事理论 的创造,还有什么能比这一点更令作者感到欣慰的呢? 读了张五常教授的书后,我和刘青峰给张教授写了一封信,我们开始相识了。今 年夏天,我们应张五常教授的邀请到香港大学作了一个月的访问,但和张教授的 见面却是今年9月他来北京讲学。和他短暂的谈话给我深刻的印象。果然文如 其人,张先生旧率、直城,对中国改革东满了乐现,经常在计论中讲发出执枕和 尖锐的见解。突然我领悟到为 “么张先生要 自己 的论集 称为《卖桔者言 正 如他在文中所说,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为了验证价格分歧理论是否正确,他曾几 次在过年时亲自去市场卖桔。在西方,一个经济学家同时又是商业和理财能手这 并不少见。但即使在当今世界上,一个人亲自去实践并从实践中去体会自己的学 说,毕竟是十分可贵的,特别是对于历来有着君子动口不动手传统的中国。在我 眼前,无疑是一个新的学者形象: 个真诚地实践自己学说和信 念的经济学家 1987年11月3日于中关村 一、假设与实证(7篇) 卖桔者言 作为一个研究价格理论(Price Theory)的人,我对实证工作好之成癖。要了 解玉石市场的运作,我曾在广东道卖玉。在美国研究原油价格时,我曾到油田及 炼油厂调查了好几个月。在华盛顿州研究蜜蜂采蜜及替果树作 花粉传播的各种价 格时,果园及养蜂场是我常到的地方。后来发表了“蜜蜂的神话”,很受欢迎 而在无意间我成了半个蜜峰及果树专家。 因为从事实证研究而在多个行业上成了准专家的经济学者越来越多,理论若经不 起实证的考验,是很难站得住的。一个有实据在手的后起之秀,有时只要用三招 两式,就可把一个纯理论的高手杀得片甲不留。这解释了为甚么实证经济学在近 20年来大行其道,威不可挡 跟一般同行相比,我有两个较为例外的习惯,一好一坏。好的一面就是我强调实 地调查的重要。这个观点是我在大学写论文时引用书本上的资料,中过计,痛定 思痛而产生的。坏的一面就是我的兴趣主要是在乎调查研究,并不在乎写论文发 表。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我就欣然自得,懒得将研究的结果不厌其详地写下来。为什么要这样提问题,甚至可以展望理论的发展方向。也许这正是张五常教授这 本著作的意义所在。 众所周知,本书的主题——产权——正是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改革的关键。近几 年来,国内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我国经济改革所碰到的困难和今 后的方向已经聚焦在一个十分平凡而又是十分基本的问题之上:这就是产权。因 此产权理论无论对改革的实践和理论都意义重大,社会正在渴望着青年一代学者 为此作出贡献。我相信,青年会从张五常先生的书中得到一种鼓舞:模仿着经济 学的大师去从现实案例中理解并抽取理论。如果一本书能引发后继者去从事理论 的创造,还有什么能比这一点更令作者感到欣慰的呢? 读了张五常教授的书后,我和刘青峰给张教授写了一封信,我们开始相识了。今 年夏天,我们应张五常教授的邀请到香港大学作了一个月的访问,但和张教授的 见面却是今年 9 月他来北京讲学。和他短暂的谈话给我深刻的印象。果然文如 其人,张先生坦率、真诚,对中国改革充满了乐观,经常在讨论中进发出热忱和 尖锐的见解。突然我领悟到为什么张先生要把自己的论集称为《卖桔者言》。正 如他在文中所说,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为了验证价格分歧理论是否正确,他曾几 次在过年时亲自去市场卖桔。在西方,一个经济学家同时又是商业和理财能手这 并不少见。但即使在当今世界上,一个人亲自去实践并从实践中去体会自己的学 说,毕竟是十分可贵的,特别是对于历来有着君子动口不动手传统的中国。在我 眼前,无疑是一个新的学者形象:一个真诚地实践自己学说和信念的经济学家。 1987 年 11 月 3 日于中关村。 一、假设与实证( 7 篇) ====================== 卖桔者言 作为一个研究价格理论( Price Theory )的人,我对实证工作好之成癖。要了 解玉石市场的运作,我曾在广东道卖玉。在美国研究原油价格时,我曾到油田及 炼油厂调查了好几个月。在华盛顿州研究蜜蜂采蜜及替果树作花粉传播的各种价 格时,果园及养蜂场是我常到的地方。后来发表了“蜜蜂的神话”,很受欢迎, 而在无意间我成了半个蜜蜂及果树专家。 因为从事实证研究而在多个行业上成了准专家的经济学者越来越多,理论若经不 起实证的考验,是很难站得住的。一个有实据在手的后起之秀,有时只要用三招 两式,就可把一个纯理论的高手杀得片甲不留。这解释了为甚么实证经济学在近 20 年来大行其道,威不可挡。 跟一般同行相比,我有两个较为例外的习惯,一好一坏。好的一面就是我强调实 地调查的重要。这个观点是我在大学写论文时引用书本上的资料,中过计,痛定 思痛而产生的。坏的一面就是我的兴趣主要是在乎调查研究,并不在乎写论文发 表。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我就欣然自得,懒得将研究的结果不厌其详地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