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读书笔记向思琦 再加之“性”这一话题在中国文化中长期的避讳性,导致人们关于防艾、治艾的常识严重不 足,反而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艾滋病患者及时、正确地接受治疗。在艾滋病这一问题上 并没有像作者苏珊估计的那样乐观——即使艾滋病不再成为严重的死亡威胁,它被附加的隐 喻、给患者带来的歧视和心理痛苦仍然还未消失 AlDS 我是8 我链连 艾”与被爱红丝带彼此相连 请拾我一个拥抱 拒绝反歧视,美爱生命 (图:艾滋病反歧视的宣传海报和相关活动) 当然,艾滋病只是“隐喻带来歧视”的典型代表之一。再如,主流审美带来的人们对女 性“瘦弱”美的欣赏,导致社会心理对厌食症和肥胖症不一样的态度等 更进一步说,正如苏珊书中所写,疾病的隐喻反映的是我们“文化的巨大缺陷”、“对死 亡的阴郁态度”、“有关情感的焦虑”等。这些问题一个尤为明显的体现就是我国社会主流文 化对性和死亡的态度。社会对于梅毒、艾滋病等性病的隐喻和歧视,反映了中国文化中“性 文化”的缺陷——“性”长期被避而不谈、被“羞于谈论”,甚至正常的性在有时也被认为 是“肮脏的”,这自然就带来一系列包括对性病患者的歧视在内的社会文化问题。 而“对死亡的阴郁态度”亦有类似体现。和性话题一样,死亡也被认为是“不祥的”、 “讳于提及的”。正如白岩松所说:“平常生活中没有人谈论死亡,我们假装不知道有死亡这 回事,仿佛不存在一样。我们在世俗生活中有意识地阴暗化、边缘化了整个身后事。”这样 的避讳态度导致很多儿童甚至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死亡”。性教 育和死亡教育正是我们社会主流文化和教育中最常忽略、不加重视同时又极为重要、迫在眉 睫的两个部分。这是我通过对“疾病的隐喻”背后延伸出来的一点思考。 白岩松:《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知识分子,2016-6-17《微生物与人类健康》课程读书笔记 向思琦 再加之“性”这一话题在中国文化中长期的避讳性,导致人们关于防艾、治艾的常识严重不 足,反而不利于艾滋病的预防和艾滋病患者及时、正确地接受治疗。在艾滋病这一问题上, 并没有像作者苏珊估计的那样乐观——即使艾滋病不再成为严重的死亡威胁,它被附加的隐 喻、给患者带来的歧视和心理痛苦仍然还未消失。 (图:艾滋病反歧视的宣传海报和相关活动) 当然,艾滋病只是“隐喻带来歧视”的典型代表之一。再如,主流审美带来的人们对女 性“瘦弱”美的欣赏,导致社会心理对厌食症和肥胖症不一样的态度等。 更进一步说,正如苏珊书中所写,疾病的隐喻反映的是我们“文化的巨大缺陷”、“对死 亡的阴郁态度”、“有关情感的焦虑”等。这些问题一个尤为明显的体现就是我国社会主流文 化对性和死亡的态度。社会对于梅毒、艾滋病等性病的隐喻和歧视,反映了中国文化中“性 文化”的缺陷——“性”长期被避而不谈、被“羞于谈论”,甚至正常的性在有时也被认为 是“肮脏的”,这自然就带来一系列包括对性病患者的歧视在内的社会文化问题。 而“对死亡的阴郁态度”亦有类似体现。和性话题一样,死亡也被认为是“不祥的”、 “讳于提及的”。正如白岩松所说:“平常生活中没有人谈论死亡,我们假装不知道有死亡这 回事,仿佛不存在一样。我们在世俗生活中有意识地阴暗化、边缘化了整个身后事。” 7这样 的避讳态度导致很多儿童甚至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死亡”。性教 育和死亡教育正是我们社会主流文化和教育中最常忽略、不加重视同时又极为重要、迫在眉 睫的两个部分。这是我通过对“疾病的隐喻”背后延伸出来的一点思考。 7 白岩松:《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知识分子,2016-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