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4卷第1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 4 No 1 2005年2月 Journa l of Southern Y angtze Un versity( Human ities Soc il Se inces Feb 2005 易传》与赫拉克利特辩证法思想之比较 潘斌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长春130024) 摘要]在埸易传)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中都蕴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二者都承认运动变化的绝 对性,但锡传洞时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锡易传厢和赫拉克利特都认为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并且对事物的运动 变化持循环论;惕易传脚和赫拉克利特都强调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关系,而且对事物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作了说明。 关键词]锡易传》,赫拉克利特;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B211B5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3(2005)01-001404 A Com par ison between the d i lectins of Hera kle itos and yi zhuan Pan B in ( Deparment of Hisbry, Northeast No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A bstract: Both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 sophy works Yi Zhuan and anc ient Greek phil sop her Herakleitos s works are rich in dialectics thoughts They both adm it the definitude of movement and hange, with only Yi Zhuan declaring the existence of stillness They agree that movement and change are regular, which they regard as circularis They also emphasize the mutual dependence be ween the opposites and exp lain the transfomation of the opposites Key words: Yi Zhuan;, Herak lets, dialectics 辩证法这一哲学术语被人们广泛使用,然而人们在使们不期而遇的默契和在不同哲学传统下哲人们所存在的分 用这一术语时却很少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事实上,“辩证法”歧 一词来自西方,其意义不一,如果不加以界定,则可能产生歧 义。在古希腊哲人那里,辩证法”般是在方法论意义上予 以使用的,它指的是人们以推理的方式来探求真理的方法, 中国古人多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人生,在他们看 如爱利亚学派的芝诺为论证存在的静止而提出的咽四大悖来,整个宇宙就是生生不息流迁不止的运动过程。《易传 论”,以及苏格拉底经常使用的助产术”。证法黑格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个生”最恰切地体现出 尔的哲学中获得了新的意义,它已经不再是具有单纯的方法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风格。孔颖达啁易正序对周易 论意义,而是成为一种揭示运动变化及其动力的世界观。马“易字解释道: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自天地 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开辟,阴阳运行,寒暑迭来,日月更出,孚萌庶类,亭毒群品 「唯物辩证法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新新不停,生生相续,莫非资变化之为,换代之功……谓之为 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口p0)本文采用唯物锡易》取变化之意。从一定程度上说,锡易传蹴就是对万物变 辩证法原理对中国哲学产生着深远影响的《易传》古希腊化及法则进行论述的一部哲学著作。易传洧云:“变化者 辩证法大师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作一比较,从而可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出在人类哲学的起步阶段东西方哲人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收稿日期]200405-20 [作者简介]潘斌(1979-),男,四川通江人,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o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第 4卷第 1期 2005年 2月 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Journa l of Southern Yangtze Un iversity( Human ities & Soc ia l Sc iences) Vol. 4 No. 1 Feb. 2005 [收稿日期 ] 2004205220 [作者简介 ] 潘斌 (19792) ,男 ,四川通江人 ,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易传 》与赫拉克利特辩证法思想之比较 潘 斌 (东北师范大学 历史系 ,长春 130024) [摘 要 ] 在《易传 》和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思想中都蕴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二者都承认运动变化的绝 对性 ,但《易传 》同时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易传 》和赫拉克利特都认为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并且对事物的运动 变化持循环论 ;《易传 》和赫拉克利特都强调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关系 ,而且对事物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作了说明。 [关键词 ]《易传 》; 赫拉克利特 ;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 ]B 211; B 502. 1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67126973 (2005) 0120014204 A Com par ison between the D ia lectics of Herakle itos and Yi Zhuan PAN Bin (Department of Histor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China) Abstract: Both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works Yi Zhuan and ancient Greek philosopher Herakleitos’s works are rich in dialectics thoughts. They both adm it the definitude of movement and change, with only Yi Zhuan declaring the existence of stillness. They agree that movement and change are regular, which they regard as circularism. They also emphasize the mutual dependence between the opposites and exp la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pposites. Key words: Yi Zhuan; Herakleitos; dialectics “辩证法 ”这一哲学术语被人们广泛使用 ,然而人们在使 用这一术语时却很少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事实上 ,“辩证法 ” 一词来自西方 ,其意义不一 ,如果不加以界定 ,则可能产生歧 义。在古希腊哲人那里 ,“辩证法 ”一般是在方法论意义上予 以使用的 ,它指的是人们以推理的方式来探求真理的方法 , 如爱利亚学派的芝诺为论证存在的静止而提出的“四大悖 论 ”,以及苏格拉底经常使用的“助产术 ”。“辩证法 ”在黑格 尔的哲学中获得了新的意义 ,它已经不再是具有单纯的方法 论意义 ,而是成为一种揭示运动变化及其动力的世界观。马 克思在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之上提出 了唯物辩证法理论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 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1 ] (P104)本文采用唯物 辩证法原理对中国哲学产生着深远影响的《易传 》及古希腊 辩证法大师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作一比较 ,从而可 以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出在人类哲学的起步阶段东西方哲人 们不期而遇的默契和在不同哲学传统下哲人们所存在的分 歧。 一 中国古人多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人生 ,在他们看 来 ,整个宇宙就是生生不息、流迁不止的运动过程。《易传 · 系辞 》云 :“天地之大德曰生。”一个“生 ”字最恰切地体现出 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风格。孔颖达《周易正序 》对《周易 》之 “易 ”字解释道 :“夫易者 ,变化之总名 ,改换之殊称。自天地 开辟 ,阴阳运行 ,寒暑迭来 ,日月更出 ,孚萌庶类 ,亭毒群品 , 新新不停 ,生生相续 ,莫非资变化之为 ,换代之功 ……谓之为 《易 》,取变化之意。”从一定程度上说 ,《易传 》就是对万物变 化及法则进行论述的一部哲学著作。《易传 》有云 :“变化者 , 进退之象也 ,刚柔者 ,昼夜之象也 ,六爻之动 ,三极之道也。 ……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 ,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41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