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比较 国合作和共同管理某个企业的条件下,通常规定双方的股份额度均等以及应实行领导职务轮换 制。虽然在旧协定中规定,铁路的管理归苏联方面,但苏联方面认为今后必须实行领导职务的 轮换制。斯大林同样认为既然是共同管理,那就必须实行领导职务的轮换制,这样更合乎逻 辑。苏方不反对缩短协定的有效期。就此,中苏双方商定有关经济合作的问题由周恩来、李富 春、米高扬、维辛斯基负责解决。毛泽东对中苏谈判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起草工作 感到满意,于1950年1月25日致电刘少奇做如下通报:22日,我们连师哲共六人与斯大林 等同志会商,决定各项原则问题及工作方法。23日,周恩来、王稼祥、李盒春与苏方的米高 扬、维辛斯基、罗申三人会谈几个具体问题。24日,经我们起草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草案送交维辛斯基。现起草第二个文件,即关于旅顺大连中长铁路协定,大约今日可以完成草 案,并已决定在三天内准备好第三个文件,即中苏贸易协定。总之,工作是颇为顺利 的。[20](p251)尽管我们目前只见到了毛泽东同斯大林两次会谈的纪要,但就双方会谈的内容和 各自发言的情况来看,没有理由认定双方的会谈是不平等和不相互尊重的。 三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名称上仅两字之差,而且文本极其 相似,甚至某些条款确有雷同之处[2),很容易让人感觉到新约是由旧约演变而来”,但当我 们仔细比较新旧条约的文本就不难发现,尽管两个条约在文字的表述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但 就其内容和主要原则而言,却有本质区别。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苏联同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一个军事同盟,其宗旨是双方协同其他 联合国家对日作战,直至获得最后胜利为止。从条约的前四款来看,条约的主要目的是针对日 本作战和防止日本重新发动侵略。而后四款则是关于双方在战后的合作以及涉及双边关系的原 则性立场。尽管条约规定了双方将在和平再建后,依照彼此尊重主权及领土完整与不干涉对方 内政之原则下,共同密切合作。但应该看到,此时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已是在保证外蒙古独立 的情况之下。关于外蒙古问题,照会中双方再次确定“兹因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之愿 望,中国政府声明,于日本战败后,如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证实此愿望,中国政府应当同意外蒙 古之独立,即以其现在之边界为边界。”这实际上对外正式宣布了中方在战后同意外蒙古独立。 关于中国长春铁路,双方商定,该铁路的所属权归中苏双方共同所有并共同经营。关于大连问 题,条约规定,宣布大连为自由港,对各国贸易及航运一律开放。除此以外,《关于大连协定 议定书》还规定了所有港口工事之一半,无偿租与苏方,租期定为30年,其余一半由中国留 用。港口的扩建与重建,应征得中国与苏联同意。苏联方面为了确保自己在旅顺大连的军事地 位,在该协定中要求中长铁路由大连通往沈阳,在旅顺口海军基地区域以内各段,应不受该区 域内所设定之任何军事监督或管制。《关于旅顺口之协定》规定了两缔约国共同使用旅顺口为 海军基地,其目的是加强中苏两国的安全保障,防止日本再次侵略。同时,协定附件明确划定 了海军基地的范围。应当肯定的是,《关于中苏此次共同对日作战苏联军队进入中国东三省后 ①薛衔天先生在《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文中认为新约是由旧约转 化而来,虽有继承关系,内容相似,但本质却迥然不同。详见《中共党史研究资料》2001年6月版,总第78 辑,第88~89页。 ·101·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中苏友 好同盟条约 》与 《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 》之 比较 国合作和共 同管理某个企业 的条件下 , 通 常规定双方 的股份额度均等 以及应 实行领导 职务轮换 制 。 虽 然在 旧协定 中规定 , 铁路 的管理归苏联方 面 , 但 苏联方 面认为今后 必须 实行 领导 职务 的 轮换制 。 斯 大林 同样认 为既 然 是 共 同管 理 , 那 就必 须 实行 领 导 职务 的轮换 制 , 这 样 更 合乎 逻 辑 。 苏方不反对缩短协定 的有效期 。 就此 , 中苏双方商定有关经 济合作 的间题 由周 恩来 、 李 富 春 、 米 高扬 、 维 辛斯基负责解决 。 毛泽东对 中苏谈判及 《中苏友好 同盟互 助条约 》的起草工作 感 到满意 , 于 年 月 日致 电刘 少 奇做如 下 通报 日 , 我 们 连 师 哲 共 六 人 与 斯 大林 等 同志会 商 , 决定各项 原则 间题 及 工 作方法 。 日 , 周 恩 来 、 王 稼 祥 、 李 富春 与苏方 的米 高 扬 、 维辛斯基 、 罗 申三人会谈几个具体问题 。 日 , 经 我们起 草 的 《中苏友 好 同盟互 助条 约 》 草 案送交维辛斯基 。 现起草第二个文件 , 即关于旅顺大连 中长铁路协定 , 大约今 日可 以完 成草 案 , 并 已 决 定 在 三 天 内 准 备 好 第 三 个 文 件 , 即 中 苏 贸 易 协 定 。 总 之 , 工 作 是 颇 为 顺 利 的 。 ”月 ” “ ‘ 尽 管我们 目前 只见 到 了毛泽东 同斯 大林两 次会谈 的纪要 , 但就 双 方会谈 的 内容 和 各 自发 言 的情况 来看 , 没 有 理 由认定双方 的会谈是不平 等和不相互 尊重 的 。 《中苏友好 同盟条约 》与 《中苏友好 同盟 互 助条 约 》在 名称 上仅 两 字 之差 , 而 且 文 本极 其 相似 , 甚 至某些条款 确 有 雷 同之处 , 很 容 易 让人 感 觉 到新 约是 由 旧 约演 变 而来 ① , 但 当我 们仔细 比较新 旧 条约 的文本就不 难发现 , 尽管两个条约在文字 的表述上 有 明显 的相似之处 , 但 就其 内容 和 主要原则而 言 , 却有本质 区 别 。 《中苏友 好 同盟条约 》是苏联 同 国民党政府签 订 的一 个 军 事 同盟 , 其 宗 旨是双 方 协 同其他 联合 国家对 日作 战 , 直 至获得最后 胜利 为止 。 从条 约 的前 四款来看 , 条约 的主要 目的是针对 日 本作 战和 防止 日本重新发动侵略 。 而后 四 款则是关于 双方在 战后 的合作 以及涉及 双边关系的原 则性 立场 。 尽 管条约规定 了双 方将 在和平再建后 , 依照 彼此尊重 主权及 领土完 整 与不 干涉对方 内政之原则下 , 共 同密切合作 。 但应 该看 到 , 此 时尊重 主权 和领土完整 已 是在保证外 蒙古独立 的情况之下 。 关 于外蒙古问题 , 照会 中双 方 再 次 确定 “ 兹 因 外 蒙 古 人 民一 再 表 示 其独 立 之 愿 望 , 中国政府声 明 , 于 日本战败后 , 如外蒙古之公 民投票证实此愿 望 , 中国政府应 当同意外 蒙 古之独立 , 即以其现在之边界 为边 界 。 ” 这 实 际上对外 正式宣布 了 中方在 战后 同意外蒙古独立 。 关于 中国长春铁路 , 双方商定 , 该铁路的所属权 归 中苏双方共 同所 有并共 同经 营 。 关于大连 问 题 , 条约规定 , 宣布 大连 为 自由港 , 对各 国贸易及航运一 律开 放 。 除此 以 外 , 《关 于 大 连 协定 议定 书 》还规定 了所有港 口 工事之一半 , 无偿 租与苏方 , 租期 定 为 年 , 其余一半 由 中 国 留 用 。 港 口 的扩建与重建 , 应征得 中国与苏联 同意 。 苏联方 面为 了确保 自己 在旅顺 大连 的军事地 位 , 在该协定 中要求 中长铁路 由大连通往沈 阳 , 在旅顺 口 海军基地 区域 以 内各段 , 应不受该 区 域 内所设定之任何军事监督或管制 。 《关于旅顺 口 之协定 》规定 了两 缔 约 国共 同使用 旅顺 口 为 海军基地 , 其 目的是加 强 中苏两 国的安 全保 障 , 防止 日本再次侵略 。 同时 , 协定 附件明确划定 了海军基地 的范 围 。 应 当肯定 的是 , 《关于 中苏此 次共 同对 日作 战苏联 军 队进 人 中国东 三 省 后 ① 薛衔天 先生 在 《从 “ 中苏友好 同盟 条约 ” 到 “ 中苏友 好 同盟 互 助 条 约 ” 》一 文 中认 为 新 约 是 由旧 约 转 化而来 , 虽 有继 承关系 , 内容相似 , 但本质却迥然不同 。 详见 《中共党史研究 资料 》 年 月版 , 总第 辑 , 第 一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