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材料力学Ⅱ》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总学时为学时数 ☑理论课(含上机、实验学时) 课程类型 总学时为周数 口实习口课程设计口毕业设计 课程编码 7009721 总学时64学分 4 课程名称 材料力学 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Materials 适用专业 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能建造 (7030701)高等数学1(1)、(7016401)大学物理N(1),(7065721 先修课程 理论力学I 开课部门土木工程学院力学与地下工程系 二、 课程性质与目标 材料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地下工程、智能建造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 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是所有力学课的基础课,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通过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杆件的力学理论计算 和方法。它既为后继课程提供理论和基本方法,又在工程设计中起若重要的作用, 为构件的力学计算提供简便实用的方法,保证杆件能够正常工作,又能合理地使 用材料。学生通过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可以运用力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工 程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和解题方法。掌 握拉伸、压缩、弯曲等基本变形形式下的内力、强度和刚度计算,了解实验现象 并掌握基本实验方法;掌握基本超静定计算、强度理论、应力状态分析、组合变 形计算及了解部分实验现象:掌握压杆稳定的基本概念和稳定性计算。激发学生 学习材料力学的兴趣,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目标1:掌握拉伸、压缩、扭转、弯曲等基本变形形式下的内力、强度 和刚度计算,了解实验现象并掌握基本实验方法。通过课堂讲授、作业、课堂测 验、实验等环节,使学生掌握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等基本变形下的内力计算、 强度计算、刚度计算及综合计算,掌握拉伸、压缩及扭转等基本实验方法,了解 实验现象,具备进行材料力学强度、刚度分析求解的能力。 1 《材料力学Ⅱ》 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类型 总学时为学时数 理论课(含上机、实验学时) 总学时为周数 □实习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 课程编码 7009721 总学时 64 学分 4 课程名称 材料力学 课程英文名称 Mechanics of Materials 适用专业 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能建造 先修课程 (7030701)高等数学Ⅰ(1)、(7016401)大学物理Ⅳ(1),(7065721) 理论力学Ⅰ 开课部门 土木工程学院力学与地下工程系 二、 课程性质与目标 材料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地下工程、智能建造等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 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是所有力学课的基础课,在许多工程技术领域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通过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掌握杆件的力学理论计算 和方法。它既为后继课程提供理论和基本方法,又在工程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构件的力学计算提供简便实用的方法,保证杆件能够正常工作,又能合理地使 用材料。学生通过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可以运用力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工 程实际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和解题方法。掌 握拉伸、压缩、弯曲等基本变形形式下的内力、强度和刚度计算,了解实验现象 并掌握基本实验方法;掌握基本超静定计算、强度理论、应力状态分析、组合变 形计算及了解部分实验现象;掌握压杆稳定的基本概念和稳定性计算。激发学生 学习材料力学的兴趣,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目标 1:掌握拉伸、压缩、扭转、弯曲等基本变形形式下的内力、强度 和刚度计算,了解实验现象并掌握基本实验方法。通过课堂讲授、作业、课堂测 验、实验等环节,使学生掌握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等基本变形下的内力计算、 强度计算、刚度计算及综合计算,掌握拉伸、压缩及扭转等基本实验方法,了解 实验现象,具备进行材料力学强度、刚度分析求解的能力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