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市松花江下游的吉林省松原市,在没有告知原因的情况下连续停止供水7天,直到11月23 日:与此同时,吉林市上游的松花江丰满水库的排水量被加大。这个事实说明,吉林石化公 司和吉林省政府对于爆炸后造成松花江污染是知情的。《第一财经》11月24日社论提到,“环 保总局在《新闻通稿84号》通过一组潮实的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此次受中国石油吉林石 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已经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消总还说,吉林石化公司爆炸发生 后,监测即已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北京晚报》引述当地一名媒体 工作者的话:吉林石化爆炸造成水污染在吉林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媒体从没报道过。 沿袭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内紧外松”的传统的传播策略,是出现危机传播障碍的主 要原因之一。“所谓‘内紧外松',是指某些信息只在内部流通让内部紧张行动起来,而对外 保密、封锁信息、保持外部平静的氛围。‘内'通常指的是组织内、系统内。‘外'指的是组 织外、系统外的社会。‘内紧外松'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词汇,是中国几十年来经常采用的 危机传播策略。具体表现在,当国内或者国外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以政府为代表的组织内 部可能会紧张地开会、磋商并布置行动措施,但广大公众借以获取信息的大众媒体通常会被 要求保持沉默,政府也选择沉默。‘内紧外松’使大部分没有特殊信息渠道的公众认为事件 没有发生。” 2.第三阶段的危机信息流,障碍源于以“经济安全为重”的政绩意识和对人民知情权的 无视,信息纠错使得信息流回归常态 这一阶段危机管理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政府(以下简称“哈政府”)通过媒体 对水污染和停水信息的控制上,具体表现为三次停水公告。 第一次公告公布之前的18日,黑龙江政府就己经得知吉林爆炸污染到松花江,《北京晚 报》23日在报道中引述哈尔滨市政府紧急工作会议的解释说,由于正处于招商引资关健时 期及旅游旺季,所以当时没有公布,直到考虑到为市民生命健康负责,才作出停水决定。显 然,25号公告是黑龙江政府从瞒报到谎报的危机处理结果。 瞒报行为直接阻碍了信总流,而当污染危机越来越逼近,对市民生命健康将造成直接威 胁时,瞒报演变成谎报,以“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来解释停水决定,这个过程中政 府担负起信源角色了,但传递的是对应急措施的虚假解释信息:哈尔滨市民作为信宿接收到 的不是危机识别信息,而是噪音。噪音形成于发送端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其他的信息流环节 都随之失去精确性和清晰度。哈尔滨的媒体将25号公告传输出去后,各种怀疑、猜疑和谣 言不断在对公告提出怀疑,如“零下10度,寒冷的冬天维修管道,根本没有操作性”、“现 在正是供暖期,维修4天,让百姓生活在冰窖里,稍有理性的人也不会这样做,除非发生重 大事件”、“管道维修从来都是一段一块进行的,全市停水,而且是4天,损失有多大,难 以估量,这不符合常规”等等。网上流传的关于停水原因的说法有两种:饮用水网中被投入 了可以导致2亿人死亡的副毒氰化钾,及氰化金钾:吉林的水源头被有毒的苯污染。与此同 时,地震的谣言也疯传开来,出现市民储藏食物、夜间不敢睡觉、搬家躲避的现象。 市松花江下游的吉林省松原市,在没有告知原因的情况下连续停止供水 7 天,直到 11 月 23 日;与此同时,吉林市上游的松花江丰满水库的排水量被加大。这个事实说明,吉林石化公 司和吉林省政府对于爆炸后造成松花江污染是知情的。《第一财经》11 月 24 日社论提到,“环 保总局在《新闻通稿 84 号》通过一组翔实的数据清楚地告诉我们,此次受中国石油吉林石 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已经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消息还说,吉林石化公司爆炸发生 后,监测即已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北京晚报》引述当地一名媒体 工作者的话:吉林石化爆炸造成水污染在吉林已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媒体从没报道过。 沿袭以阶级斗争为纲时期“内紧外松”的传统的传播策略,是出现危机传播障碍的主 要原因之一。“所谓‘内紧外松’,是指某些信息只在内部流通让内部紧张行动起来,而对外 保密、封锁信息、保持外部平静的氛围。‘内’通常指的是组织内、系统内。‘外’指的是组 织外、系统外的社会。‘内紧外松’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词汇,是中国几十年来经常采用的 危机传播策略。具体表现在,当国内或者国外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以政府为代表的组织内 部可能会紧张地开会、磋商并布置行动措施,但广大公众借以获取信息的大众媒体通常会被 要求保持沉默,政府也选择沉默。‘内紧外松’使大部分没有特殊信息渠道的公众认为事件 没有发生。” 2.第三阶段的危机信息流,障碍源于以“经济安全为重”的政绩意识和对人民知情权的 无视,信息纠错使得信息流回归常态 这一阶段危机管理主要集中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政府(以下简称“哈政府”)通过媒体 对水污染和停水信息的控制上,具体表现为三次停水公告。 第一次公告公布之前的 18 日,黑龙江政府就已经得知吉林爆炸污染到松花江,《北京晚 报》23 日在报道中引述哈尔滨市政府紧急工作会议的解释说,由于正处于招商引资关键时 期及旅游旺季,所以当时没有公布,直到考虑到为市民生命健康负责,才作出停水决定。显 然,25 号公告是黑龙江政府从瞒报到谎报的危机处理结果。 瞒报行为直接阻碍了信息流,而当污染危机越来越逼近,对市民生命健康将造成直接威 胁时,瞒报演变成谎报,以“供水管网设施进行全面检修”来解释停水决定,这个过程中政 府担负起信源角色了,但传递的是对应急措施的虚假解释信息;哈尔滨市民作为信宿接收到 的不是危机识别信息,而是噪音。噪音形成于发送端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其他的信息流环节 都随之失去精确性和清晰度。哈尔滨的媒体将 25 号公告传输出去后,各种怀疑、猜疑和谣 言不断在对公告提出怀疑,如“零下 10 度,寒冷的冬天维修管道,根本没有操作性”、“现 在正是供暖期,维修 4 天,让百姓生活在冰窖里,稍有理性的人也不会这样做,除非发生重 大事件” 、“管道维修从来都是一段一块进行的,全市停水,而且是 4 天,损失有多大,难 以估量,这不符合常规”等等。网上流传的关于停水原因的说法有两种:饮用水网中被投入 了可以导致 2 亿人死亡的剧毒氰化钾,及氰化金钾;吉林的水源头被有毒的苯污染。与此同 时,地震的谣言也疯传开来,出现市民储藏食物、夜间不敢睡觉、搬家躲避的现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