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6.犯罪人个的形成 (三)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阶段 般将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定型化阶段 2.个性化阶段 3.职业化阶段 思考与实践 1.犯罪心理形成过程的三种模式 2.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互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 拓展阅读书目 《犯罪心理学》(1999),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罗大华,《犯罪心理学》(1999),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梅传强、王敏,《犯罪心理学》(1999),中国法制出版社。 第五章犯罪动机(课程思政)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需要和动机在犯罪心理形成、以及犯罪行为产生的过程中的作用和机 制。重点和难点都是掌握犯罪行为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第一节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的概述 《一)需要的概今 需要是指 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希的种之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有机体为了生存和繁衍,对阳光、水、空气、食物、排泄、求偶、栖总等的 累项 、有秩序的生活环境的欲求。 个人对友伴 家廷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个人对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的追求, 5.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好奇心,寻求了解、解释和理解的需要。 三个基本假设: 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 要不能充当激励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 自我实现)。11 6.犯罪人个的形成 (三)犯罪心理恶性发展的阶段 一般将犯罪心理的恶性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 定型化阶段 2. 个性化阶段 3. 职业化阶段 思考与实践 1.犯罪心理形成过程的三种模式 2.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互动 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 拓展阅读书目 李玫瑾,《犯罪心理学》(1999),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罗大华,《犯罪心理学》(1999), 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梅传强、王敏,《犯罪心理学》(1999),中国法制出版社。 第五章 犯罪动机(课程思政)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需要和动机在犯罪心理形成、以及犯罪行为产生的过程中的作用和机 制。重点和难点都是掌握犯罪行为产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 一、需要的概述 (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是指个体和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二)需要的种类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生理需要:有机体为了生存和繁衍,对阳光、水、空气、食物、排泄、求偶、栖息等的 需要。 2.安全需要:人对无威胁、能预测、有秩序的生活环境的欲求。 3.归属与爱的需要:个人对友伴、家庭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个人对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的追求。 5.认知、审美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好奇心,寻求了解、解释和理解的需要。 三个基本假设: 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 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 自我实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