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四、初沉池 1.設計規格 有效水深(m 2.5~4.0 溢流率(m/m2d) 25~50 溢流堰負荷(m3/md) ≤250 長寬比 3:1~5:1 出水高度(m) 0406 池底坡度 長方形:1/100~2/100 圓形丶正方形:5/100~10/100 2.初沉池操作管理及維護事項 項目 內容 調整沉澱時問·沉澱時間與SS去除率·依後續生物處理法之不冋而異 φ沉澱時間過短’流出水之SS會較高’易増加曝氣池之負荷 縮短活性污泥法之污泥齡並降低活性度 ◆沉澱時間過長’SS去除率高’且曝氣池流入水之SS較低 佔地面積大。 閘門操作 廢水流入閘門一般以全開操作為原則’以避免造成亂流或渦 同一沉澱池內各閘門之開口度應平衡’避免發生短流 ◆沉澱池兩池以上時’開口度應適當使進流量穩定 污泥之排除排泥量若少於污泥產生量’則未排除之污泥由於蓄積於池內 水溫高時常呈塊狀浮於池表面’而影響處理水質;需増加排 泥量或排泥次數 φ排泥量若多於污泥產生量’將排出多量稀污泥’造成污泥處理 設施之超負荷彧污泥餅含水率偏髙之現象;宜降低排泥量 排泥宜以一定濃度(含水率96-98%)少量定量排出’一般多採 用間歇性排泥’時間間隔依污泥之狀態而定’污泥泵毎坎啟 動以能操作5分鐘以上為宜。 排泥頻率每日最少應有2次以上為宜 浮渣之去除池表面蓄積之浮渣應適時清除並妥善處置 溢流堰之管理·應防附著污泥丶生長植物及雜物 經常清洗並注意溢流狀況丶溢流板有否損傷丶有無污泥溢出4 四、初沉池 1.設計規格 有效水深(m) 2.5~4.0 溢流率(m3 /m2 .d) 25~50 溢流堰負荷(m3 /m.d) ≤ 250 長寬比 3:1~5:1 出水高度(m) 0.4~0.6 池底坡度 長方形:1/100~2/100 圓形、正方形:5/100~10/100 2.初沉池操作管理及維護事項 項目 內 容 調整沉澱時間 •沉澱時間與 SS 去除率,依後續生物處理法之不同而異。 •沉澱時間過短,流出水之 SS 會較高,易增加曝氣池之負荷、 縮短活性污泥法之污泥齡並降低活性度。 •沉澱時間過長,SS 去除率高,且曝氣池流入水之 SS 較低,但 佔地面積大。 閘門操作 •廢水流入閘門一般以全開操作為原則,以避免造成亂流或渦 流。 •同一沉澱池內各閘門之開口度應平衡,避免發生短流。 •沉澱池兩池以上時,開口度應適當使進流量穩定。 污泥之排除 •排泥量若少於污泥產生量,則未排除之污泥由於蓄積於池內, 水溫高時常呈塊狀浮於池表面,而影響處理水質;需增加排 泥量或排泥次數。 •排泥量若多於污泥產生量,將排出多量稀污泥,造成污泥處理 設施之超負荷或污泥餅含水率偏高之現象;宜降低排泥量。 •排泥宜以一定濃度(含水率 96~98﹪)少量定量排出,一般多採 用間歇性排泥,時間間隔依污泥之狀態而定,污泥泵每次啟 動以能操作 5 分鐘以上為宜。 •排泥頻率每日最少應有 2 次以上為宜。 浮渣之去除 池表面蓄積之浮渣應適時清除並妥善處置 溢流堰之管理 •應防附著污泥、生長植物及雜物。 •經常清洗並注意溢流狀況、溢流板有否損傷、有無污泥溢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