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1月第8卷第1期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January2010,Vol.8,No.1 临床研究|101 SAH,出血原因在新生儿期主要为缺氧和产伤所致P,其中有缺氧史穿刺部位,可防止感染和脑脊液漏液的发生。新生儿第1周维生素K 者69例(8223%),同时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4例(5116%);依赖性凝血因子只有成人的60.25%,因此必须在应用维生素K6h后检 显示SAH与新生儿窒息缺氧密切相关,说明窒息缺氧是引起新生儿测出凝血时间正常后,才能进行腰穿以免加重出血。前囱压力高的患 SAH最主要的高危因素。有难产史者46例(5349%),说明产伤是另儿应先脱水后才能进行,操作过程中切忌放脑脊液速度过快,以防脑 一个不可忽视的高危因素之一。早产者31例(36.05%),其发生新生疝的发生,但由于新生儿颅骨缝较宽,缓冲余地大,一般不会发生脑 儿SAH除窒息缺氧及产伤因素外,还可能与凝血功能不良,血管弹力疝。对于岀血量大、深昏迷、瞳孔持续缩小或散大,呼吸不规则者, 纤维发育不完善有关因。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首先是加强产前检查及效果欠佳,不易采用 保健,防止早产,分娩期加强胎儿监护,对异常胎位,胎儿宫内窘迫等 综上所述,应用本法治疗SAH神经症状恢复快,争取了部分坏死 异常情况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产钳助产及分秒必争地抢救细胞及凋亡细胞的治疗时机,同时解决了新生儿及低龄婴儿吃药难的 新生儿窒息 问题,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的副作用,使用较为安全,是提高患 脑脊液置换能有效地清除血性脑脊液,减轻血液对脑膜的刺激,儿生活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SAH患几不能仅限于新生儿期的临 清除血管活性物质,能够畅通脑脊液的回流,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追,床治疗,必须在岀院后进行系统的康复干预,抓住最好的脑发育关键 较快地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及蛛网膜颗粒的重吸收功能,从而减少期,充分刺激脑细胞的发育,保证SAH患儿潜在能力最大程度的发 了蛛网膜下腔粘连、脑积水、继发性癫痫的发生,避免与减少了儿童挥,这对改善预后,降低伤残率,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的伤残。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参考文献 在损伤中心区的周围细胞并非死亡或凋亡,仅出现传导衰竭,形成半[1]鲍秀兰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M]2版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 暗区。半暗区神经细胞虽无功能,但处在可逆状态,经及时有效的治疗, 版社,1996:318-326. 这部分细胞可以复活。一般来说康复干预越早,疗效越好。加上脑组[2]李兴华王国荣儿科疾病诊断标准[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 在婴儿早期(0-6个月),尤其是新生儿期,尚未发育成熟,还处在 社,1997:11-12. 迅速生长发育阶段,而脑损伤也处于初期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3]范存仁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手册[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固定化,这一时期脑的可塑性大、代偿能力高、恢复能力强,所以进 34-36. 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康复干预,大脑能以新生细胞重建神经系统受损[4]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害部分或替代己经死亡的细胞,使脑在损伤部位的周围有效地实行改 组或重组,使脑功能得到良好的代偿,但脑组织一旦发育成熟就不可[5]陈青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治探讨J 能实现重组了。恢复期同时结合高压氧及时阻断神经细胞凋亡,恢 河北医药,2007298):838 复神经细胞能量代谢,促使神经细胞的恢复与再生,再加上针对性的[6]李玉芳,王胜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危因素影像学检查及预 功能训练调节肌张力,促进正常姿势出现,抑制异常姿势的形成;诸 后分析门实用医技杂志,2006,13(4:1264 法合用互相取长补短,争取部分坏死和凋亡细胞的治疗时机,尽快逆[7]符明风吴明赴欧青林,等经腰穿释放脑脊液治疗新生儿重度脑 转脑神经功能障碍,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功能恢复,阻断续发性脑损伤 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实用医技杂,2005,12(10):2873 的发病过程。以上结果说明,脑脊液置换综合治疗对促进新生儿SAH[8]周丛乐,黄真姜毅,等.围产期脑损伤小儿康复治疗的效果及相关 患儿智力发育,防治神经功能缺损有一定效果 因素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4):197-199 值得注意的是脑脊液置换疗效好、安全可靠、易掌握,是一种适[9]黄真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康复的临床观察[门中国康复医 用性强的新生儿SAH治疗方法;熟练的操作和严格的无菌技术,变换 学杂志,2005,20(6)426-428 32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干预和病因分析 周爱云 【摘要】目的通过对32例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治疔护理,探讨对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08年10 月32例晚期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为胎盘胎膜残留,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胎盘附着部位子宫 复旧不良,产道损伤,治疗方法主要是清宫止血、介入栓塞、切除子宫等。结论对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在迅速找出原因,积极采取治疔同时 要重视护理干预,加强护理措施。 【关键词】晚期产后出血;原因治疔护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0)01-0101-02 晩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h后阴道出血≥50omL,不仅严重影响产32例晚期产后岀血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报道如下并讨论护理对策。 妇的健康,而且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晚期产后出血1资料与方法 的发生率是保证产妇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发 生原因,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和护理,现将2004年4月至2008年10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100) 9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中国医药指南 2010 年 1 月第 8 卷 第 1 期 Guide of China Medicine, January 2010, Vol.8, No.1 临床研究 101 SAH,出血原因在新生儿期主要为缺氧和产伤所致 [2-4],其中有缺氧史 者 69 例(82.23%),同时合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44 例(51.16%); 显示 SAH 与新生儿窒息缺氧密切相关,说明窒息缺氧是引起新生儿 SAH 最主要的高危因素。有难产史者 46 例(53.49%),说明产伤是另 一个不可忽视的高危因素之一。早产者 31 例(36.05%),其发生新生 儿 SAH 除窒息缺氧及产伤因素外,还可能与凝血功能不良,血管弹力 纤维发育不完善有关 [5]。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首先是加强产前检查及 保健,防止早产,分娩期加强胎儿监护,对异常胎位,胎儿宫内窘迫等 异常情况应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产钳助产及分秒必争地抢救 新生儿窒息 [6]。 脑脊液置换能有效地清除血性脑脊液,减轻血液对脑膜的刺激, 清除血管活性物质,能够畅通脑脊液的回流,减轻对脑组织的压迫, 较快地恢复脑脊液的正常循环及蛛网膜颗粒的重吸收功能,从而减少 了蛛网膜下腔粘连、脑积水、继发性癫痫的发生,避免与减少了儿童 的伤残 [7]。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科学研究证实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 在损伤中心区的周围细胞并非死亡或凋亡,仅出现传导衰竭,形成半 暗区。半暗区神经细胞虽无功能,但处在可逆状态,经及时有效的治疗, 这部分细胞可以复活。一般来说康复干预越早,疗效越好。加上脑组 织在婴儿早期(0~6 个月),尤其是新生儿期,尚未发育成熟,还处在 迅速生长发育阶段,而脑损伤也处于初期阶段,异常姿势和运动还未 固定化,这一时期脑的可塑性大、代偿能力高、恢复能力强,所以进 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康复干预,大脑能以新生细胞重建神经系统受损 害部分或替代己经死亡的细胞,使脑在损伤部位的周围有效地实行改 组或重组,使脑功能得到良好的代偿,但脑组织一旦发育成熟就不可 能实现重组了 [7,8]。恢复期同时结合高压氧及时阻断神经细胞凋亡,恢 复神经细胞能量代谢,促使神经细胞的恢复与再生,再加上针对性的 功能训练调节肌张力,促进正常姿势出现,抑制异常姿势的形成 ;诸 法合用互相取长补短,争取部分坏死和凋亡细胞的治疗时机,尽快逆 转脑神经功能障碍,促进受损神经细胞功能恢复,阻断续发性脑损伤 的发病过程。以上结果说明,脑脊液置换综合治疗对促进新生儿 SAH 患儿智力发育,防治神经功能缺损有一定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脑脊液置换疗效好、安全可靠、易掌握,是一种适 用性强的新生儿SAH治疗方法;熟练的操作和严格的无菌技术,变换 穿刺部位,可防止感染和脑脊液漏液的发生。新生儿第1周维生素K 依赖性凝血因子只有成人的60.25%,因此必须在应用维生素K 6h后检 测出凝血时间正常后,才能进行腰穿以免加重出血。前囱压力高的患 儿应先脱水后才能进行,操作过程中切忌放脑脊液速度过快,以防脑 疝的发生,但由于新生儿颅骨缝较宽,缓冲余地大,一般不会发生脑 疝。对于出血量大、深昏迷、瞳孔持续缩小或散大,呼吸不规则者, 效果欠佳,不易采用。 综上所述,应用本法治疗SAH神经症状恢复快,争取了部分坏死 细胞及凋亡细胞的治疗时机,同时解决了新生儿及低龄婴儿吃药难的 问题,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的副作用,使用较为安全,是提高患 儿生活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SAH患儿不能仅限于新生儿期的临 床治疗,必须在出院后进行系统的康复干预,抓住最好的脑发育关键 期,充分刺激脑细胞的发育,保证SAH患儿潜在能力最大程度的发 挥,这对改善预后,降低伤残率,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鲍秀兰.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M].2版.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 版社,1996:318-326. [2] 李兴华,王国荣.儿科疾病诊断标准[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 社,1997:11-12. [3] 范存仁.婴幼儿智能发育测验手册[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34-36. [4]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3:772-778. [5] 陈青.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治探讨[J]. 河北医药,2007,29(8) :838. [6] 李玉芳,王胜.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高危因素影像学检查及预 后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4):1264. [7] 符明凤,吴明赴,欧青林,等.经腰穿释放脑脊液治疗新生儿重度脑 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J].实用医技杂,2005,12(10):2873. [8] 周丛乐,黄真,姜毅,等.围产期脑损伤小儿康复治疗的效果及相关 因素[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4):197-199. [9] 黄真.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早期康复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 学杂志,2005,20(6):426-428.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h后阴道出血≥500mL,不仅严重影响产 妇的健康,而且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降低晚期产后出血 的发生率是保证产妇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探讨晚期产后出血的发 生原因,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和护理,现将2004年4月至2008年10月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476100) 32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干预和病因分析 周爱云 【摘要】目的 通过对 32 例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治疗护理,探讨对晚期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 2004 年 4 月至 2008 年 10 月 32 例晚期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为胎盘胎膜残留,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胎盘附着部位子宫 复旧不良,产道损伤,治疗方法主要是清宫止血、介入栓塞、切除子宫等。结论 对晚期产后出血患者在迅速找出原因,积极采取治疗同时, 要重视护理干预,加强护理措施。 【关键词】晚期产后出血 ;原因治疗护理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0)01-0101-02 32例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报道如下并讨论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