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子宫颈癌 (cervical cancer) 曾建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它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 恶性肿瘤。据统计80年代在全世界每年新发子宫颈癌为461万,死亡为20万以上。我国每年新 病例为13.15万,约占总数1/3。据我国70年代全国死亡回顾调查统计,每年全国有70万人死于 恶性肿瘤,其中子宫颈癌死亡人数为5.3万。 本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发病率最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南美洲及非洲的 一部分地区。最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欧、北美。地理分布反映了宫颈癌的发病与经济发 展有关。从地理分布还可看出对性行为持保守态度的国家尽管经济发展不一样,但宫颈癌的发 病率均较低,如西班牙、以色列、爱尔兰和科威特。 在我国宫颈癌的分布主要在中部地区,不论在省、市、县区的分布都有聚集现象,农村高 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构成了秦岭山脉西段的高发地带。 近们年来国内外都已普遍应用宫颈脱落细胞防癌涂片检查,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 发现和诊治,宫颈癌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死亡率也随之不断下降。 原位癌高发年龄35-40岁,浸润癌高发年龄为60-64岁。 、发病相关因素 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根据国内外资料认为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性行为:早婚、性生活过早、性生活紊乱、在16岁以前有性生活,因此时其下生殖道发育 尚未成熟,青春期宫颈处于鳞状上皮化生期,对致癌因素的刺激比较敏感,一旦感染某些细菌 或病毒,又在多个男子性关系刺激下而发展致癌。有人调查,初次性行为年龄在18岁以下者, 比25岁以上患病率高13.3倍 分娩因素:早产、多产、密产:分娩对宫颈的创伤及妊娠时内分泌及营养的作用。有人认 为多产密产与宫颈癌密切相关,调查:分娩13次患病率最低(110.38/10万),分娩7次以上明 显增高(377.52/10万)表明很可能是妊娠期免疫功能的低下促使病毒的活性増高所致。 男性性行为及有关因素:宫颈癌配偶的性伴侣数远较对照组配偶的性伴侣数为多,大多有 各种性病史。高危男子与宫颈癌关系密切的论点也被重视。 高危男子:凡配偶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曾患有宫颈癌者均为高危男子。配偶阴茎 癌其妻子较其他妇女宫颈癌的危险性高3~6倍。 某些病毒感染 Centain infection with virus:近年大多研究表明通过性交感染某些病毒 如:单纯泡疹病毒II型( herpes simplex virusIN H.S.V-2) 人类乳头瘤状病毒( human papilloma virus HP\) 人类巨细胞病毒( 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 HSV-2是最早被认为在宫颈癌病因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病毒,通过血清学检查发现, 宫颈癌患者中HSV-2抗体阳性率高达80%以上,而对照组仅为14.14%57.14% HPV感染与宫颈癌相关性是一致的,当感染的种类增加时,其患宫颈癌危险性亦随之增高。 HPV-16多为鳞癌,HPV-18多为腺癌 总之发病不是单一因素,各种因素之间有无协同和对抗作用,或可能还有更重要的危险因 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宫颈癌的组织发展 Histohogic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 1.宫颈上皮的生理: physiologic change of the cervical pithelium 子宫颈分颈管部和宫颈阴道部。颈管部被覆柱状上皮,宫颈阴道部被覆上皮为鳞状 上皮,两者的交接部位于宫颈外口,称此交界部为鱗柱交界部子宫颈癌 (cervical cancer) 曾建华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妇产科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它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 恶性肿瘤。 据统计80年代在全世界每年新发子宫颈癌为461万,死亡为20万以上。我国每年新 病例为13..15万,约占总数1/3。据我国70年代全国死亡回顾调查统计,每年全国有70万人死于 恶性肿瘤,其中子宫颈癌死亡人数为5..3万。 本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地理差异。发病率最高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南美洲及非洲的 一部分地区。最低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南欧、北美。 地理分布反映了宫颈癌的发病与经济发 展有关。从地理分布还可看出对性行为持保守态度的国家尽管经济发展不一样,但宫颈癌的发 病率均较低,如西班牙、以色列、爱尔兰和科威特。 在我国宫颈癌的分布主要在中部地区,不论在省、市、县区的分布都有聚集现象,农村高 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构成了秦岭山脉西段的高发地带。 近40年来国内外都已普遍应用宫颈脱落细胞防癌涂片检查,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 发现和诊治,宫颈癌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死亡率也随之不断下降。 原位癌高发年龄35——40岁,浸润癌高发年龄为60——64岁。 一、发病相关因素 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根据国内外资料认为其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性行为:早婚、性生活过早、性生活紊乱、在16岁以前有性生活,因此时其下生殖道发育 尚未成熟,青春期宫颈处于鳞状上皮化生期,对致癌因素的刺激比较敏感,一旦感染某些细菌 或病毒,又在多个男子性关系刺激下而发展致癌。有人调查,初次性行为年龄在18岁以下者, 比25岁以上患病率高13..3倍。 分娩因素:早产、多产、密产:分娩对宫颈的创伤及妊娠时内分泌及营养的作用。有人认 为多产密产与宫颈癌密切相关,调查:分娩1~3次患病率最低(110..38/10万),分娩7次以上明 显增高(377..52/10万)表明很可能是妊娠期免疫功能的低下促使病毒的活性增高所致。 男性性行为及有关因素:宫颈癌配偶的性伴侣数远较对照组配偶的性伴侣数为多,大多有 各种性病史。高危男子与宫颈癌关系密切的论点也被重视。 高危男子:凡配偶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前妻曾患有宫颈癌者均为高危男子。配偶阴茎 癌其妻子较其他妇女宫颈癌的危险性高3~6倍。 某些病毒感染 Centain infection with virus:近年大多研究表明通过性交感染某些病毒 如:单纯泡疹病毒II型(herpes simplex virusII H..S..V--2) 人类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plloma virus HPV) 人类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 HSV--2 是最早被认为在宫颈癌病因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病毒,通过血清学检查发现, 宫颈癌患者中HSV--2抗体阳性率高达80%以上,而对照组仅为14..14%~57..14%。 HPV 感染与宫颈癌相关性是一致的,当感染的种类增加时,其患宫颈癌危险性亦随之增高。 HPV——16多为鳞癌, HPV——18多为腺癌 总之发病不是单一因素,各种因素之间有无协同和对抗作用,或可能还有更重要的危险因 素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宫颈癌的组织发展Histohogic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 1..宫颈上皮的生理: physiclogic change of the cervical pithelium 子宫颈分颈管部和宫颈阴道部。颈管部被覆 柱状上皮,宫颈阴道部被覆上皮为鳞状 上皮,两者的交接部位于宫颈外口,称此交界部为鳞柱交界部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