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09~2010学年度(上)沈阳市第二十中学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答案 B(A、C、D未涉及原因) 2.A(B土壤细菌是在柠檬酸溶液“清洗”过被污染土壤以后“再加进”溶液,因它不可能来自被淸洗 土壤;C阳光并非“直接从土壤中除去”放射性物质,而是分解放射性物质与柠檬酸组成的化合物:D“只 有”绝对化,文章未提其他物质,不等于没有。) 3.C(“发明”,“申请专利”,尚未广泛使用) 4.C(A暴横:干横行霸道的事;B平:平和;D降避:降职让位。) 5.D(④⑤忠于朝廷。) 6.C(只是有愿望,因皇上不许,最终没有让出。) 7.(1)使用的力量少,收获的却很多,百姓觉得这样很便利。 (2)如果没有如姬的杀父之仇,那么公子无忌救赵也不会成功 (3)杜诗虽然在外地做官,仍然尽心于朝廷大事,有忠正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进献上奏。 这支小令抒情的方式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和与农民息息相通的感情。 9、这支散曲的语言朴素通俗,生动形象,轻快活泼,绕有情趣。(答对两点即可) 文学类文本 10.(4分) 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用抽象的良心比喻具象的青山,别出心裁 (意思对即可) (6分) 人们对如今海峡两岩政策开放,能得骨肉团聚,感慨不已,悲喜交加。(意思对即可) 说明:“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12.[门]作者是从对亲人的体恤、爱惜这一角度来写“泪水”的。(意思对即可)(2分) [2]答案不唯一,但不能悖谬作者的写作目的。(注:本文写泪水,意在探询亲情的真谛,评判人生的境 界)(4分) 13.{B}{D}(6分) 实用类文本 10.从本篇文章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有哪些积极意义?(4分 【参考答案】①利于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的均衡,利于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②有利于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③有利于学生接受更广的学科知识。④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每 点2分,写出2点即可) 11.作者为什么说“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理的?请简要说明。 (6分) 【参考答案】(1)①我国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还没有丰富起来: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真 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还不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②包括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整体改革还 没有逐步完成。(2)①教育社会学的角度②人的智能发展角度③现实的区域性差异的教育情况④社 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⑤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利于大学的专业学习。 12.本文作者认为对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持慎行、缓行的态度,有人认为不应该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也有人认为应该尽快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对此,你怎么看?请就你认同的一种看法进行探究。(6分)- 7 - 2009~2010 学年度(上)沈阳市第二十中学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答案 1.B(A、C、D 未涉及原因) 2.A(B 土壤细菌是在柠檬酸溶液“清洗”过被污染土壤以后“再加进”溶液,因而它不可能来自被清洗 土壤;C 阳光并非“直接从土壤中除去”放射性物质,而是分解放射性物质与柠檬酸组成的化合物;D“只 有”绝对化,文章未提其他物质,不等于没有。) 3.C(“发明”,“申请专利”,尚未广泛使用) 4.C(A 暴横:干横行霸道的事;B 平:平和;D 降避:降职让位。) 5.D(④⑤忠于朝廷。) 6.C(只是有愿望,因皇上不许,最终没有让出。) 7.(1)使用的力量少,收获的却很多,百姓觉得这样很便利。 (2)如果没有如姬的杀父之仇,那么公子无忌救赵也不会成功。 (3)杜诗虽然在外地做官,仍然尽心于朝廷大事,有忠正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进献上奏。 8.这支小令抒情的方式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和与农民息息相通的感情。 9、这支散曲的语言朴素通俗,生动形象,轻快活泼,绕有情趣。(答对两点即可) 文学类文本 10.(4 分) 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用抽象的良心比喻具象的青山,别出心裁。 (意思对即可) 11.(6 分) 人们对如今海峡两岩政策开放,能得骨肉团聚,感慨不已,悲喜交加。 (意思对即可) 说明:“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12.[1]作者是从对亲人的体恤、爱惜这一角度来写“泪水”的。(意思对即可)(2 分) [2]答案不唯一,但不能悖谬作者的写作目的。 (注:本文写泪水,意在探询亲情的真谛,评判人生的境 界)(4 分) 13. {B}{D} (6 分) 实用类文本 10.从本篇文章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有哪些积极意义?(4 分) 【参考答案】①利于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的均衡,利于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②有利于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③有利于学生接受更广的学科知识。④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每 点 2 分,写出 2 点即可) 11.作者为什么说“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理的?请简要说明。 (6 分) 【参考答案】(1)①我国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还没有丰富起来;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真 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还不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②包括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整体改革还 没有逐步完成。(2)①教育社会学的角度 ②人的智能发展角度③ 现实的区域性差异的教育情况 ④社 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⑤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利于大学的专业学习。 12.本文作者认为对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持慎行、缓行的态度,有人认为不应该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也有人认为应该尽快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对此,你怎么看?请就你认同的一种看法进行探究。(6 分)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