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二十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B卷 命题人:马振雨考试时间:150分钟 审题人:马振雨考试分数:150分 第Ⅰ卷(客观题6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柠檬酸清除土壤和垃圾中污染物的新方 法,它能够清除土壤和垃圾中几乎所有的普通有毒金属镉、铅、锌、铜以及放射性物质,比如铀、钍、铂、 钴、铯和锶。用这种方法处理后的土壤有害物质大大减少,并被转变成有用物质。此技术已申请专利。 使用这种方法处理废物时首先用柠檬酸溶液“清洗”受到污染的土壤。这种酸能够附着到普通金属和 放射性物质上形成化合物。使用柠檬酸的好处是它对土壤的破坏性很小,而且不会长久地停留在土壤里。 土壤被“洗”过后就基本接近正常水平。然后土壤里生存的天然细菌再被加进“洗”过土壤的柠檬酸溶液 里,土壤细菌能够降解几种柠檬金属化合物,使这些金属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这些土壤细菌不能降解柠檬酸与放射性物质形成的化合物,因此人们将溶液过滤后就能把普通金属与 放射性物质分离。对于溶液中的柠檬酸与放射性物质的化合物,科学家则采取了另外一个步骤,即用阳光 照射。比如溶液中的柠檬酸双氧铀经阳光照射后就会分解,使铀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被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使用过的柠檬酸还能再次利用。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清除受污染土壤里99%的铀,95%的铅和 其他有毒金属。 1.对柠檬酸能够淸除受污染土壤的原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用柠檬酸溶液“清洗”受污染土壤,能把土壤中普通有毒金属以及放射性物质一一清洗出来 B用柠檬酸溶液“淸洗”受污染土壤,能使普通有毒金属以及放射性物质与柠檬酸组成化合物,从而从土 壤中分离出来。 C用柠檬酸溶液“淸洗”受污染土壤,是因为柠檬酸对土壤的破坏性很小, D用柠檬酸溶液“清洗”受污染土壤,是因为柠檬酸与普通有毒金属以及放射性物质组成的化合物易于分 解, 2.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使用柠檬酸清洗受污染土壤,普通有毒金属与放射性物质同时与土壤分离,再分别处理而转变成有用物 B清除受污染土壤所用的土壤里生存的天然细菌,来自于被“清洗”的受污染土壤 C阳光能够分解柠檬附着在放射性物质上而形成的化合物,直接从土壤中除去相应的放射物质。 D只有柠檬酸才能够附着到土壤中的普通有毒金属和放射性物质上,形成化合物 3.对本文提供的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用柠檬酸清除受污染土壤,既使土壤基本接近正常水平,又获得了某些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B用柠檬酸清除受污染土壤,未发现产生负面作用 C用柠檬酸清除受污染土壤的技术已在广泛使用中收到重大效果 D柠檬酸在清除土壤后应及时回收,以便今后使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 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 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 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 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
- 1 - 辽宁省沈阳市二十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B 卷 命题人:马振雨 考试时间:150 分钟 审题人:马振雨 考试分数:150 分 第Ⅰ卷(客观题 6 共 18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柠檬酸清除土壤和垃圾中污染物的新方 法,它能够清除土壤和垃圾中几乎所有的普通有毒金属镉、铅、锌、铜以及放射性物质,比如铀、钍、铂、 钴、铯和锶。用这种方法处理后的土壤有害物质大大减少,并被转变成有用物质。此技术已申请专利。 使用这种方法处理废物时首先用柠檬酸溶液“清洗”受到污染的土壤。这种酸能够附着到普通金属和 放射性物质上形成化合物。使用柠檬酸的好处是它对土壤的破坏性很小,而且不会长久地停留在土壤里。 土壤被“洗”过后就基本接近正常水平。然后土壤里生存的天然细菌再被加进“洗”过土壤的柠檬酸溶液 里,土壤细菌能够降解几种柠檬金属化合物,使这些金属从溶液中分离出来以达到回收利用的目的。 这些土壤细菌不能降解柠檬酸与放射性物质形成的化合物,因此人们将溶液过滤后就能把普通金属与 放射性物质分离。对于溶液中的柠檬酸与放射性物质的化合物,科学家则采取了另外一个步骤,即用阳光 照射。比如溶液中的柠檬酸双氧铀经阳光照射后就会分解,使铀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被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使用过的柠檬酸还能再次利用。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清除受污染土壤里 99%的铀,95%的铅和 其他有毒金属。 1.对柠檬酸能够清除受污染土壤的原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用柠檬酸溶液“清洗”受污染土壤,能把土壤中普通有毒金属以及放射性物质一一清洗出来。 B 用柠檬酸溶液“清洗”受污染土壤,能使普通有毒金属以及放射性物质与柠檬酸组成化合物,从而从土 壤中分离出来。 C 用柠檬酸溶液“清洗”受污染土壤,是因为柠檬酸对土壤的破坏性很小。 D 用柠檬酸溶液“清洗”受污染土壤,是因为柠檬酸与普通有毒金属以及放射性物质组成的化合物易于分 解。 2.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使用柠檬酸清洗受污染土壤,普通有毒金属与放射性物质同时与土壤分离,再分别处理而转变成有用物 质。 B 清除受污染土壤所用的土壤里生存的天然细菌,来自于被“清洗”的受污染土壤。 C 阳光能够分解柠檬附着在放射性物质上而形成的化合物,直接从土壤中除去相应的放射物质。 D 只有柠檬酸才能够附着到土壤中的普通有毒金属和放射性物质上,形成化合物。 3.对本文提供的信息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用柠檬酸清除受污染土壤,既使土壤基本接近正常水平,又获得了某些金属和放射性物质。 B 用柠檬酸清除受污染土壤,未发现产生负面作用。 C 用柠檬酸清除受污染土壤的技术已在广泛使用中收到重大效果。 D 柠檬酸在清除土壤后应及时回收,以便今后使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7 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 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 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 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 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
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 “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 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 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 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慎重,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 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此谓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 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后汉书·卷三一》)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暴横民间 暴横:凶残横暴 B.性节俭而政治清平清平:清正廉洁 C.郡内比室殷足 比室:家家户户 D.求欲降避功臣降避:放下身价躲开 5.下面四组句子中,全部能表现杜诗才能的一组是() ①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②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③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④不安久居大郡 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董崇等⑥视事七年,政化大行 A.②③④B.①⑤⑥C.①③⑤D.②③⑥ 6.下面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虽不是行伍出身,但却有勇有谋,杀纵兵扰民的将军肃广时,事先为把握时机,勇冒不请示朝廷 险:讨伐叛贼杨异时,先烧其船,断敌退路 B.杜诗担任地方长官把精力用在兴修水利、改进农具、开垦农田上,爱民帮民,让百姓富裕,所以百姓 将他比作父母。 C.杜诗身在地方,心系朝廷,顾全大局,为了封赏功臣,自己主动让出了大郡职位,而且主动为皇帝献 言献策,表现了他对朝廷的赤诚之心。 D.杜诗长期为官却生性节俭,他能为百姓的安定富裕而不懈努力,自己却一贫如洗,以致死后无葬身之 第ⅱ卷(主观题共72分) 7.把《杜诗传》中的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3分) (2)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3分) (3)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4分) 二)阅读下面一支散曲,然后回答问题。(11分) 玉鞭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 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注:①野水:指地上的积水。②芃(peng):茂盛的样子
- 2 - 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 “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 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 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 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慎重,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 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 ............。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此谓也。”书奏,从之。 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 ...........谠言善策,随事献纳 .........。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 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后汉书•卷三一》)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暴横..民间 暴横:凶残横暴 B.性节俭而政治清平.. 清平:清正廉洁 C.郡内比室..殷足 比室:家家户户 D.求欲降避..功臣 降避:放下身价躲开 5.下面四组句子中,全部能表现杜诗才能的一组是 ( ) ①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②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③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 ④不安久居大郡 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董崇等 ⑥视事七年,政化大行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6.下面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杜诗虽不是行伍出身,但却有勇有谋,杀纵兵扰民的将军肃广时,事先为把握时机,勇冒不请示朝廷 之险;讨伐叛贼杨异时,先烧其船,断敌退路 B.杜诗担任地方长官把精力用在兴修水利、改进农具、开垦农田上,爱民帮民,让百姓富裕,所以百姓 将他比作父母。 C.杜诗身在地方,心系朝廷,顾全大局,为了封赏功臣,自己主动让出了大郡职位,而且主动为皇帝献 言献策,表现了他对朝廷的赤诚之心。 D.杜诗长期为官却生性节俭,他能为百姓的安定富裕而不懈努力,自己却一贫如洗,以致死后无葬身之 地。 第ⅱ卷(主观题 共 72 分) 7.把《杜诗传》中的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身虽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一支散曲,然后回答问题。(11 分) [玉鞭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 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注:①野水:指地上的积水。②芃(péng):茂盛的样子
8、这支小令用什么方式来抒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情?(5分) 、这支曲子在语言运用上有些什么特点?(6分) 三、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4小题,共22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 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0-13题。(共22分) 泪珠与珍珠 [台湾]琦君 [1]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 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 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末能体会什么优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2]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 新鲜活。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喜欢写泪与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 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 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 见骨,天地总无情 3]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地回答:“因为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 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领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 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4]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 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末老莫还乡,还 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S]说起“眼枯”,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我丈夫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也得向眼科医 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6]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气而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 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孑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汨水把沙子冲岀来。”孩子傻楞楞地摸摸 我满是泪痕的脸,他那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刀]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8]记得有两句诗说;:“玖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阿拉 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砺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 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 多少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9]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 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眼泪不为一已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 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10]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 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是奥尔珂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 清明”的原因吧! [注]本文选自《琦君自选集》,略有删节。琦君,女,生于1917年。著名作家,曾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 《泪珠与珍珠》作于1987年 10.作者在第(2)段中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并说当时只“觉得她的比
- 3 - 8、这支小令用什么方式来抒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情?(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支曲子在语言运用上有些什么特点?(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4 小题,共 22 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 作答。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 10—13 题。(共 22 分) 泪珠与珍珠 [台湾] 琦君 [1] 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珂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 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其实,我 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末能体会什么优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2] 又有一次,读谢冰心的散文,非常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觉得她的比喻实在清 新鲜活。不知愁的少女,总是喜欢写泪与愁的诗。看到白居易新乐府中的诗句:“莫染红素丝,徒夸好颜 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大家都喜欢得颠来倒去地背。老师说:“白居易固然比喻得很巧妙, 却不及杜甫的四句诗,既写实,却更深刻沉痛,境界尤高,那就是,‘莫自使泪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 见骨,天地总无情。’” [3] 他又问我们:“眼泪是滚滚而下的,怎么会横流呢?”我抢先地回答:“因为老人的脸上布满皱纹, 所以泪水就沿着皱纹横流起来……”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也领首微笑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 老泪横流的悲伤呢?” [4] 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如今海峡两岸政策开放,在返乡探亲 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末老莫还乡,还 乡须断肠。”这也就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吧! [5] 说起“眼枯”,也是老年人的生理现象,我丈夫一向自诩“男儿有泪不轻弹”,现在也得向眼科医 生那儿借助“人造泪”以滋润干燥的眼球,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真是可悲。 [6] 记得儿子幼年时,我常常要为他的冥顽不灵气而掉眼泪,儿子还奇怪地问:“妈妈,你为什么哭呀?” 他爸爸说:“妈妈不是哭,是一粒沙子掉进她眼睛里,一定要用泪水把沙子冲出来。”孩子傻楞楞地摸摸 我满是泪痕的脸,他那里知道,他就是那一粒沙子呢? [7] 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出来,难怪奥尔珂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8] 记得有两句诗说;“玖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是天使的眼泪吗?”想象得真美。然而我还记得阿拉 伯诗人所编的故事:“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砺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牡蛎为了努 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液体,将沙子包围起来,反而形成一粒圆润的珍珠。可见生命在奋斗过程中,是 多少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9] 最近听一位画家介绍岭南画派的一张名画,是一尊流泪的观音,坐在深山岩石上。他解说因慈悲的 观音,愿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所以她一直流着眼泪。眼泪不为一已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 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 [10] 基督徒在虔诚祈祷时,想到耶稣为背负人间罪恶,钉在十字架上滴血而死的情景,信徒们常常感 激得涕泪交流。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纯洁真挚的。这也是奥尔珂德说的“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 清明”的原因吧! [注] 本文选自《琦君自选集》,略有删节。琦君,女,生于 1917 年。著名作家,曾任教于台湾中央大学。 《泪珠与珍珠》作于 1987 年。 10.作者在第(2)段中引用冰心的文句“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并说当时只“觉得她的比
喻实在清新鲜活”。请你针对这一点作简要的说明。(4分)(填写的文字不超过30个字) 11.第[4]段中说“探亲文学中”“有那么多的泪水”,这反映出人们怎样的感情?作者借此意在说明什么 道理?(6分)(第一问,填写的文字不超过35个字,第二问,摘录原文语句作答 12.通观(5)—(7)段的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第[题2分,第[2]题4分) ]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泪水”的?(填写的文字不超过25个字) 答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笔下的泪水所蕴含的意义。(不要用原文,不超过40个字) 13.下列对文章的所作的评点,哪两项是不恰当的?[J](6分) A.体味忧患与苦痛的价值,控询亲情与人生的真谛 B.七十老妪仍具少女情怀,足见泪珠可以使人永葆青春。 C.珍珠是牡蛎的泪珠一动人的联想,升华了文章的情。 D.宕开一笔写观间流泪、耶稣滴血,旨在增添文章的神秘感 E.珍珠贵重亦有价,纯洁真挚的泪珠凝聚的情义却无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 有权威人士日前表示,文理分科降低民族整体素质,导致国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应立即组 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是否真的到了必须取消的地步? 在高中教育阶段围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高考制度以及高校录取等方面,我国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 系列化举措。其中,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更是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对 此,一直有观点认为,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 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 类似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但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已显现 出个性差异。这一时期的学生,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等多方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已开始形成并具有了 定的职业意识,这种意识会影响其对未来社会角色作出尝试性选择。而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考虑,又很大 程度上会体现在学科学习上;加上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指引,对文理学科各有所偏好和侧重也就显 得很正常了 而从人的智能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个体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能结构 这也意味着,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多元智能是有差异和偏向的。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 在已有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点和内在目标。忽视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 教育,绝不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在这一点上,全社会也已达成了基本共识,党和政府也多次发文强调基础 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明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 就现实的教育情况来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有非常大的区域性差异。特别是在一些农村高中, 课程、教学、教师等资源明显不足,客观上带来了学生在文理学科学习上的选择偏向。如果完全取消文理 分科,在现有教育资源尚不均衡、不完善的情形下,我国高中教育体系的内在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影 响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分科性的专业人才仍是社会的主要需求,同时也是最能见成效的培养对象 此外,文理分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高中学生集中精力为大学的
- 4 - 喻实在清新鲜活”。请你针对这一点作简要的说明。(4 分)(填写的文字不超过 30 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4]段中说“探亲文学中”“有那么多的泪水”,这反映出人们怎样的感情?作者借此意在说明什么 道理?(6 分)(第一问,填写的文字不超过 35 个字,第二问,摘录原文语句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通观(5)—(7)段的内容,回答下面两个问题(第[1]题 2 分,第[2]题 4 分) [1]作者是从哪个角度来写“泪水”的?(填写的文字不超过 25 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笔下的泪水所蕴含的意义。(不要用原文,不超过 40 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对文章的所作的评点,哪两项是不恰当的?[ ][ ] (6 分) A.体味忧患与苦痛的价值,控询亲情与人生的真谛。 B.七十老妪仍具少女情怀,足见泪珠可以使人永葆青春。 C.珍珠是牡蛎的泪珠—动人的联想,升华了文章的情。 D.宕开一笔写观间流泪、耶稣滴血,旨在增添文章的神秘感。 E.珍珠贵重亦有价,纯洁真挚的泪珠凝聚的情义却无阶。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应该取消 有权威人士日前表示,文理分科降低民族整体素质,导致国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应立即组 织专家进行取消高中与高考文理分科的论证。高中阶段文理分科是否真的到了必须取消的地步? 在高中教育阶段围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高考制度以及高校录取等方面,我国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 系列化举措。其中,高中阶段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更是在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对 此,一直有观点认为,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 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 类似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但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发展已显现 出个性差异。这一时期的学生,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等多方面潜在因素的影响,已开始形成并具有了 一定的职业意识,这种意识会影响其对未来社会角色作出尝试性选择。而对未来社会角色的考虑,又很大 程度上会体现在学科学习上;加上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指引,对文理学科各有所偏好和侧重也就显 得很正常了。 而从人的智能发展角度来看,每个个体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倾向,也没有完全相同的智能结构。 这也意味着,每一个高中学生的多元智能是有差异和偏向的。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 在已有智能基础上自由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点和内在目标。忽视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 教育,绝不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在这一点上,全社会也已达成了基本共识,党和政府也多次发文强调基础 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明确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 就现实的教育情况来看,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仍有非常大的区域性差异。特别是在一些农村高中, 课程、教学、教师等资源明显不足,客观上带来了学生在文理学科学习上的选择偏向。如果完全取消文理 分科,在现有教育资源尚不均衡、不完善的情形下,我国高中教育体系的内在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影 响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 30 年来,分科性的专业人才仍是社会的主要需求,同时也是最能见成效的培养对象。 此外,文理分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高中学生集中精力为大学的
专业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一刀切”式地取消文理分科,尽管学生接触到的学科知识会更广,但也可能导 致“浅而不深”,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与发展 概而言之,并不能说取消分科,就能完全改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如果硬要改动, 势必连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以及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也要一起进行 总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只有当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丰富起来 时,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才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只有当包括高考和高校录取 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整体改革逐步完成时,全面取消文理分科方可说水到渠成 (来源:解放日报2009年01月19日有删节) 10.从本篇文章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有哪些积极意义?(4分) 11.作者为什么说“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理的?请简要说明。 (6分) 12.本文作者认为对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持慎行、缓行的态度,有人认为不应该取消高中文理分 科,也有人认为应该尽快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对此,你怎么看?请就你认同的一种看法进行探究。(6分) 13.下列对新闻综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A.实施文理分科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 建构,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B.显现出个性差异的高中学生,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 影响,对文理学科各有所侧重显得很正常 C.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的角度看,忽视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育,绝对不 是正确的做法。 D.文理分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武断地取消文理分科,可能导致学科学 习“浅而不深”,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 E.为确保高中教育的有序发展,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即使取消文理分科,也不能改变 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200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来说, 实在是杯水车薪 B.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望尘莫及的“城 市精品店” C.那尊雕像屹立在那里已经很多年了,几乎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霜打日晒,栉风沐雨,都没有改变它 的英姿,也没有改变人们对它的崇敬。 D.王主任在座谈会上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单位职工许多好的建议。大家都说,会 议开的很成功。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 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B.该健脑器是根据传统中医、现代西医、边缘科学与现代微电脑数字芯片技术完美结合的一种治疗保健
- 5 - 专业学习打下扎实基础。“一刀切”式地取消文理分科,尽管学生接触到的学科知识会更广,但也可能导 致“浅而不深”,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与发展。 概而言之,并不能说取消分科,就能完全改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如果硬要改动, 势必连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以及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也要一起进行。 总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只有当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丰富起来 时,我国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才具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只有当包括高考和高校录取 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整体改革逐步完成时,全面取消文理分科方可说水到渠成。 (来源:解放日报 2009 年 01 月 19 日 有删节) 10.从本篇文章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有哪些积极意义?(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作者为什么说“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理的?请简要说明。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本文作者认为对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持慎行、缓行的态度,有人认为不应该取消高中文理分 科,也有人认为应该尽快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对此,你怎么看?请就你认同的一种看法进行探究。(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对新闻综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6 分) A. 实施文理分科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影响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 建构,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和现实意义。 B. 显现出个性差异的高中学生,受家长、教师、社会传媒、现行的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等多方面因素的 影响,对文理学科各有所侧重显得很正常。 C. 从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差异化发展的角度看,忽视个性发展,让所有学生接受同样模式的教育,绝对不 是正确的做法。 D. 文理分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武断地取消文理分科,可能导致学科学 习“浅而不深”,影响学生的持续学习。 E. 为确保高中教育的有序发展,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即使取消文理分科,也不能改变 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同倾向。 1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国有银行开始清理国有工商业不良债务,冲销了大约 200 亿元,但对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呆帐坏帐来说, 实在是杯水车薪 ....。 B.景点涨价如果超过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将很可能是一种慢性自杀,景点则成了游客望尘莫及 ....的“城 市精品店”。 C.那尊雕像屹立在那里已经很多年了,几乎成了这座城市的标志。霜打日晒,栉风沐雨 ....,都没有改变它 的英姿,也没有改变人们对它的崇敬。 D.王主任在座谈会上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 ....的作用,引出了单位职工许多好的建议。大家都说,会 议开的很成功。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 在今后 10 年里还会有 1000 万人成为感染者。 B.该健脑器是根据传统中医、现代西医、边缘科学与现代微电脑数字芯片技术完美结合的一种治疗保健
的仪器,它具有所有物理治疗仪的功能。 C.布什政府一向致力于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工作,而且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当然可以大张旗 鼓地炫耀一番。 D.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视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16、依次填人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座座石灰岩构成的山峰 煞是好看 躺在宁静绵长的海滩上,近看黄沙白浪,海鸥点点;远看 ①一身青葱,散落在碧波粼粼的海面上②散落在碧波粼粼的海面上,带着一身青葱 ③风帆片片,蓝天碧海 ④蓝天碧海,风帆片片 A、①③ ①④C、②③D、③④ 17、默写填空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 (2)且夫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4)朝菌不知晦朔, 此小年也 (5)若夫乘天地之正, 以游无穷者 (6) ,哀民生之多艰 虽九死其犹未悔。 (8) 余不忍为此态也! 集芙蓉以为裳。 (10)高余冠之岌岌兮, 18、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不少学校在某些景点、设施上分别写上一句简短整齐有一定文采的标语,以 时师生起到告诫、劝勉、激励、怡情等作用。请根据示例,在下列三个景物中,任选写两个。注意切合对 象的特点,有意蕴,各不超过18个字。(6分 【示例】读书亭:入亭无杂念,开卷有书声 (1)蓄水池 (2)大树: (3)翠竹: 19.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列两个语句补充完整。要求对材料内容分别进行概括。(4分) 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可以在灾难面前万众 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 我们不能选择 但我们能够选择 四、作文(60分)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 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 须比跑得最快的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像羊和狮子 那样的生存压力,但学习、工作的压力依然存在,正是这样一些压力,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请以 “成长需要压力”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 6 - 的仪器,它具有所有物理治疗仪的功能。 C.布什政府一向致力于反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工作,而且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当然可以大张旗 鼓地炫耀一番。 D.对于重视外语学习而忽视本国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要宣传引导,督促有关方面重视并加强国家通用 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16、依次填人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 一座座石灰岩构成的山峰,____________,煞是好看。 躺在宁静绵长的海滩上,近看黄沙白浪,海鸥点点;远看_____________。 ①一身青葱,散落在碧波粼粼的海面上 ②散落在碧波粼粼的海面上,带着—身青葱 ③风帆片片,蓝天碧海 ④蓝天碧海,风帆片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默写填空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________________。 (2)且夫_______________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3)适莽苍者,三餐而反,_____________; (4)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___,此小年也。 (5)若夫乘天地之正,________________,以游无穷者, (6)________________,哀民生之多艰。 (7)________________,虽九死其犹未悔。 (8)_______________,余不忍为此态也! (9)________________,集芙蓉以为裳。 (10)高余冠之岌岌兮,________________。 18、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不少学校在某些景点、设施上分别写上一句简短整齐有一定文采的标语,以 对师生起到告诫、劝勉、激励、怡情等作用。请根据示例,在下列三个景物中,任选写两个 .....。注意切合对 象的特点,有意蕴,各不超过 18 个字。(6 分) 【示例】读书亭:入亭无杂念,开卷有书声。 (1)蓄水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翠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根据所给材料,把下列两个语句补充完整。要求对材料内容分别进行概括。(4 分) 地震、风灾、冰灾、海啸等灾难的发生,是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人类可以在灾难面前万众 一心、积极应对,而不是畏惧退缩、怨天尤人。 我们不能选择 ,但我们能够选择 。 四、作文(60 分)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 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 须比跑得最快的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 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像羊和狮子 那样的生存压力,但学习、工作的压力依然存在,正是这样一些压力,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请以 “成长需要压力”为话题,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2009~2010学年度(上)沈阳市第二十中学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答案 B(A、C、D未涉及原因) 2.A(B土壤细菌是在柠檬酸溶液“清洗”过被污染土壤以后“再加进”溶液,因它不可能来自被淸洗 土壤;C阳光并非“直接从土壤中除去”放射性物质,而是分解放射性物质与柠檬酸组成的化合物:D“只 有”绝对化,文章未提其他物质,不等于没有。) 3.C(“发明”,“申请专利”,尚未广泛使用) 4.C(A暴横:干横行霸道的事;B平:平和;D降避:降职让位。) 5.D(④⑤忠于朝廷。) 6.C(只是有愿望,因皇上不许,最终没有让出。) 7.(1)使用的力量少,收获的却很多,百姓觉得这样很便利。 (2)如果没有如姬的杀父之仇,那么公子无忌救赵也不会成功 (3)杜诗虽然在外地做官,仍然尽心于朝廷大事,有忠正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进献上奏。 这支小令抒情的方式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和与农民息息相通的感情。 9、这支散曲的语言朴素通俗,生动形象,轻快活泼,绕有情趣。(答对两点即可) 文学类文本 10.(4分) 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用抽象的良心比喻具象的青山,别出心裁 (意思对即可) (6分) 人们对如今海峡两岩政策开放,能得骨肉团聚,感慨不已,悲喜交加。(意思对即可) 说明:“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12.[门]作者是从对亲人的体恤、爱惜这一角度来写“泪水”的。(意思对即可)(2分) [2]答案不唯一,但不能悖谬作者的写作目的。(注:本文写泪水,意在探询亲情的真谛,评判人生的境 界)(4分) 13.{B}{D}(6分) 实用类文本 10.从本篇文章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有哪些积极意义?(4分 【参考答案】①利于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的均衡,利于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②有利于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③有利于学生接受更广的学科知识。④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每 点2分,写出2点即可) 11.作者为什么说“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理的?请简要说明。 (6分) 【参考答案】(1)①我国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还没有丰富起来: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真 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还不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②包括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整体改革还 没有逐步完成。(2)①教育社会学的角度②人的智能发展角度③现实的区域性差异的教育情况④社 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⑤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利于大学的专业学习。 12.本文作者认为对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持慎行、缓行的态度,有人认为不应该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也有人认为应该尽快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对此,你怎么看?请就你认同的一种看法进行探究。(6分)
- 7 - 2009~2010 学年度(上)沈阳市第二十中学考试 高三年级语文试卷 答案 1.B(A、C、D 未涉及原因) 2.A(B 土壤细菌是在柠檬酸溶液“清洗”过被污染土壤以后“再加进”溶液,因而它不可能来自被清洗 土壤;C 阳光并非“直接从土壤中除去”放射性物质,而是分解放射性物质与柠檬酸组成的化合物;D“只 有”绝对化,文章未提其他物质,不等于没有。) 3.C(“发明”,“申请专利”,尚未广泛使用) 4.C(A 暴横:干横行霸道的事;B 平:平和;D 降避:降职让位。) 5.D(④⑤忠于朝廷。) 6.C(只是有愿望,因皇上不许,最终没有让出。) 7.(1)使用的力量少,收获的却很多,百姓觉得这样很便利。 (2)如果没有如姬的杀父之仇,那么公子无忌救赵也不会成功。 (3)杜诗虽然在外地做官,仍然尽心于朝廷大事,有忠正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进献上奏。 8.这支小令抒情的方式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和与农民息息相通的感情。 9、这支散曲的语言朴素通俗,生动形象,轻快活泼,绕有情趣。(答对两点即可) 文学类文本 10.(4 分) 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看不见的。用抽象的良心比喻具象的青山,别出心裁。 (意思对即可) 11.(6 分) 人们对如今海峡两岩政策开放,能得骨肉团聚,感慨不已,悲喜交加。 (意思对即可) 说明:“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12.[1]作者是从对亲人的体恤、爱惜这一角度来写“泪水”的。(意思对即可)(2 分) [2]答案不唯一,但不能悖谬作者的写作目的。 (注:本文写泪水,意在探询亲情的真谛,评判人生的境 界)(4 分) 13. {B}{D} (6 分) 实用类文本 10.从本篇文章看,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有哪些积极意义?(4 分) 【参考答案】①利于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的均衡,利于高中学生完整的人格建构。②有利于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造就。③有利于学生接受更广的学科知识。④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每 点 2 分,写出 2 点即可) 11.作者为什么说“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慎行”?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说理的?请简要说明。 (6 分) 【参考答案】(1)①我国绝大部分学校的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还没有丰富起来;高中教育阶段实施真 正意义上的学分制教育还不具备坚实的发展基础。②包括高考和高校录取制度改革在内的教育整体改革还 没有逐步完成。(2)①教育社会学的角度 ②人的智能发展角度③ 现实的区域性差异的教育情况 ④社 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⑤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利于大学的专业学习。 12.本文作者认为对取消高中阶段的文理分科应当持慎行、缓行的态度,有人认为不应该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也有人认为应该尽快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对此,你怎么看?请就你认同的一种看法进行探究。(6 分)
【参考答案】从三种看法中选择一种谈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如果选择第一种看法,照搬原文不给 13.下列对新闻综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6分) 【参考答案】AE(A.原文是“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 出现不均衡的现象”;E说法绝对,原文是“并不能说取消分科,就能完全改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 同倾向”。) 14、A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望尘莫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栉风沐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A“否则”与“不采取紧急行动”语义重复 B”根据”改成“把” D“对于”后加上“的问题” 16、B 17、 18、任选2题,各3分 [示例蓄水池:只有先充实自己,才能服务于别人 大树:树大根深,本固枝荣。 翠竹: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也虚心 19、示例: 要不要灾难对待灾难的态度 参考译文 杜诗,字君公,是河内汲县人。年轻时很有才能,在郡里为官担任公曹,以公平著称。更始年间,被大司 马府征召。建武元年,一年之中连升三次官职到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肖广放纵士兵干不法之 事,在城中横行霸道,百姓惶恐惊扰。杜诗晓逾肖广,他仍不改悔,于是杜诗就杀掉了肖广,回京后把情 况奏报给光武帝。光武帝召见了他,赐给他仪仗,又派他到河东巡视,去招降和诛杀反叛的贼人杨异等。 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烧毁船只,调集部署郡中士兵,带领骑兵突击贼兵 杀死了杨异等人,贼兵因此被消灭。拜授为成皋令,做了三年官,政绩十分突出。又迁升为沛郡都尉,转 任汝南都尉。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建武七年,升任汝南太守。他生活俭朴,施政清正平和,靠诛杀强暴的人建立威望,他还善于计划谋略, 减少和爱惜民力劳役。又设计制造水排,铸造农具,使用的人力少,而收获多,百姓觉得这样的很便省。 此外,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丰足富裕,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称赞他说: “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杜诗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不应长期担任大郡长官,请求降职,用以把职位 让给功臣。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所以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杜诗喜欢推举贤才,多次举荐名人士清河人刘统以及鲁阳董崇等人。当初,法令制度还非常简单,朝廷还 只是以皇帝的玺书调兵,没有虎符作凭信,杜诗上疏说:“臣下听说军队是国家的凶器,圣人对此极慎重 依照旧制,发兵都以虎符作凭信,其余的征调,仅用竹制的令牌。符信会合无误,作为信用,这是用以证 明国家的命令,表示重视,加强威信的。先前发兵,只是用玺书,如果有奸邪的人欺骗作假,也无法知道 我认为军事行动还在进行,贼人尚未消灭,从各郡国征调军队,应该慎重,可以设置虎符,以断绝奸人作 恶之源。先前魏国的公子无忌,威德远播邻国,仍要借助兵符才能解救对赵国的包围。如果如姬没有杀父 之仇,公子无忌救赵也不会成功。事情有复杂不可以减省的,繁费出于不得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杜 诗上书奏报,建议被朝廷采纳。 8
- 8 - 【参考答案】从三种看法中选择一种谈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如果选择第一种看法,照搬原文不给 分。 13.下列对新闻综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6 分) 【参考答案】A E (A. 原文是“ 实施文理分科教育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在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养成上 出现不均衡的现象”;E 说法绝对,原文是“并不能说取消分科,就能完全改变高中学生对文理学科的不 同倾向”。) 14、A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望尘莫及:莫:不;及:赶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栉风沐雨: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15、C A“否则”与“不采取紧急行动”语义重复 B” 根据”改成“把” D“对于”后加上“的问题” 16、B 17、略 18、任选 2 题,各 3 分 [.示例] 蓄水池:只有先充实自己,才能服务于别人。 大树:树大根深,本固枝荣。 翠竹: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也虚心。 19、示例: 要不要灾难 对待灾难的态度 参考译文: 杜诗,字君公,是河内汲县人。年轻时很有才能,在郡里为官担任公曹,以公平著称。更始年间,被大司 马府征召。建武元年,一年之中连升三次官职到侍御史,负责安定洛阳。当时将军肖广放纵士兵干不法之 事,在城中横行霸道,百姓惶恐惊扰。杜诗晓逾肖广,他仍不改悔,于是杜诗就杀掉了肖广,回京后把情 况奏报给光武帝。光武帝召见了他,赐给他仪仗,又派他到河东巡视,去招降和诛杀反叛的贼人杨异等。 杜诗抵达大阳,听说贼人企图北渡,于是与长史迅速烧毁船只,调集部署郡中士兵,带领骑兵突击贼兵, 杀死了杨异等人,贼兵因此被消灭。拜授为成臯令,做了三年官,政绩十分突出。又迁升为沛郡都尉,转 任汝南都尉。所到之处,都有政绩。 建武七年,升任汝南太守。他生活俭朴,施政清正平和,靠诛杀强暴的人建立威望,他还善于计划谋略, 减少和爱惜民力劳役。又设计制造水排,铸造农具,使用的人力少,而收获多,百姓觉得这样的很便省。 此外,还修建池塘,广泛开垦土地,郡中家家丰足富裕,当时的人把他比作召信臣,所以南阳人称赞他说: “先前有召父,后来有杜母。”杜诗认为自己没有功劳,不应长期担任大郡长官,请求降职,用以把职位 让给功臣。光武帝爱惜他的才能,所以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杜诗喜欢推举贤才,多次举荐名人士清河人刘统以及鲁阳董崇等人。当初,法令制度还非常简单,朝廷还 只是以皇帝的玺书调兵,没有虎符作凭信,杜诗上疏说:“臣下听说军队是国家的凶器,圣人对此极慎重。 依照旧制,发兵都以虎符作凭信,其余的征调,仅用竹制的令牌。符信会合无误,作为信用,这是用以证 明国家的命令,表示重视,加强威信的。先前发兵,只是用玺书,如果有奸邪的人欺骗作假,也无法知道。 我认为军事行动还在进行,贼人尚未消灭,从各郡国征调军队,应该慎重,可以设置虎符,以断绝奸人作 恶之源。先前魏国的公子无忌,威德远播邻国,仍要借助兵符才能解救对赵国的包围。如果如姬没有杀父 之仇,公子无忌救赵也不会成功。事情有复杂不可以减省的,繁费出于不得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杜 诗上书奏报,建议被朝廷采纳
杜诗虽然在外地做官,仍然尽心于朝廷大事,有忠正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进献上奏。任官七年,政 令教化大大推行。建武十四年,因为派宾客为弟弟报仇,被征召问罪,正巧因病去世。司隶校尉鲍永上奏 说,杜诗家中贫困,没有田宅,死后没有地方下葬。皇上下诏在郡中官邸治丧,并赐一千匹绢办理丧事
- 9 - 杜诗虽然在外地做官,仍然尽心于朝廷大事,有忠正的言论,好的建议,都随时进献上奏。任官七年,政 令教化大大推行。建武十四年,因为派宾客为弟弟报仇,被征召问罪,正巧因病去世。司隶校尉鲍永上奏 说,杜诗家中贫困,没有田宅,死后没有地方下葬。皇上下诏在郡中官邸治丧,并赐一千匹绢办理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