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辽宁省沈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辽宁省沈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10,文件大小:66.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辽宁省沈阳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这个由点横竖撇捺所构成的方块体,像一只多姿多彩髙深莫测的魔方,就 用那么多的笔画,上下组合,左右搭配,纵横交错,内外包容,变幻出形态各异 的魔块,构成各式各样的字体 对于汉字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 声、转注、假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六书”进行了解释,并举了例 字 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 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搗,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 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六书”的说法,只是人们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而加以 分析归纳出来的字体分类,并非六种造字方法,因为不可能有谁先制定方法再进 行造字。 汉字本身就是艺术品。它的书写发展演变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 书、行书、草书等不同历程和创新推进,更有那些历代的书法家们把汉字挥洒得 或古朴端庄,或龙飞风舞,或力透纸背,或飘逸悠然,风情千种,仪态万方,淋 漓尽致,灿烂辉煌。如果说中国画也能以自己的特色屹立于世界绘画之林,能与 西洋画并驾齐驱或在商品市场上比油画稍有逊色,那么,世界上没有任何其它文 字能与汉字的书法相媲美,汉字书法是全球独领风骚、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 对于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这里暂且不作评论。但他实行“书同文”,是 完全应该记在历史的功劳簿上的。中国地域辽阔,方言很多,有人说如果没有汉 字,中国早就分裂成若干个国家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 字成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力工具。汉字,既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载体, 也是助推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每一个汉字的形成都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基因,每 个汉字的演变都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沧桑。随着时代的进步,汉字书写工具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钢笔涌入中国后,人们曾哀叹今后很少有会写毛笔字的了。电脑 经问世,人们又惊呼以后会写钢笔字的人也不多了。但是,我们坚信,无论用 什么工具书写,汉字是永远不会老去的。 (摘编自刘明远《奇妙无穷的汉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书”只是字体的分类,并非六种造字方法,因为不可能先制定方法再造字。 B.汉字书写发展演变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历 程 C.中闰地域辽阔,有很多方言,如果说没有汉字,中国早就分裂成若千个国家了。 D汉字的书写工具一立在变化,佴无论用什么工具书写,汉字是永远不会老去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运用比喻手法,将汉字比作魔方,旨在说明汉字的变幻多姿,奇妙 无穷 B.文章第二段引用许慎《说文解字》里对“六书”的解释,论证了汉字构造的多 样性

辽宁省沈阳市 2018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 I 卷(阅读题共 70 分) ―、现代文阅读(35 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汉字,这个由点横竖撇捺所构成的方块体,像一只多姿多彩高深莫测的魔方,就 用那么多的笔画,上下组合,左右搭配,纵横交错,内外包容,变幻出形态各异 的魔块,构成各式各样的字体。 对于汉字的构造,传统有“六书”的说法。“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 声、转注、假借。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对“六书”进行了解释,并举了例 字。“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 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搗,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 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六书”的说法,只是人们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而加以 分析归纳出来的字体分类,并非六种造字方法,因为不可能有谁先制定方法再进 行造字。 汉字本身就是艺术品。它的书写发展演变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 书、行书、草书等不同历程和创新推进,更有那些历代的书法家们把汉字挥洒得 或古朴端庄,或龙飞风舞,或力透纸背,或飘逸悠然,风情千种,仪态万方,淋 漓尽致,灿烂辉煌。如果说中国画也能以自己的特色屹立于世界绘画之林,能与 西洋画并驾齐驱或在商品市场上比油画稍有逊色,那么,世界上没有任何其它文 字能与汉字的书法相媲美,汉字书法是全球独领风骚、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 对于秦始皇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这里暂且不作评论。但他实行“书同文”,是 完全应该记在历史的功劳簿上的。中国地域辽阔,方言很多,有人说如果没有汉 字,中国早就分裂成若干个国家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 字成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力工具。汉字,既是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载体, 也是助推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每一个汉字的形成都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基因,每 一个汉字的演变都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沧桑。随着时代的进步,汉字书写工具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钢笔涌入中国后,人们曾哀叹今后很少有会写毛笔字的了。电脑 一经问世,人们又惊呼以后会写钢笔字的人也不多了。但是,我们坚信,无论用 什么工具书写,汉字是永远不会老去的。 (摘编自刘明远《奇妙无穷的汉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六书”只是字体的分类,并非六种造字方法,因为不可能先制定方法再造字。 B.汉字书写发展演变经过了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隶书、行书、草书等历 程。 C.中闰地域辽阔,有很多方言,如果说没有汉字,中国早就分裂成若千个国家了。 D.汉字的书写工具一立在变化,佴无论用什么工具书写,汉字是永远不会老去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运用比喻手法,将汉字比作魔方,旨在说明汉字的变幻多姿,奇妙 无穷。 B.文章第二段引用许慎《说文解字》里对“六书”的解释,论证了汉字构造的多 样性

C.文章第三段简介汉字书写的演变经过并举例论证汉字书法是全球独领风骚的 艺术瑰宝。 D.文章第四段举了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的事例表明作者对秦始皇这一做法高 度肯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书”的说法源自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人们的使用情况,汉字被人们据此归纳 分类 B.汉字是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世界上许多其它的文字都不能与汉字的书法相媲 美 C.汉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力工具。 D.汉字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助推着经济社会前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赌水 顾文显 场实力悬殊的恶战后,团长只带着30多人冲出重围,一路狂奔甩脱了日本兵 的追击,30多人几乎瘫倒在一座小山脚下,30多张嘴裂出了无数道血口子,大 家已几昼夜滴水未进,现在咳嗷一声都能打出火花! 警卫员爬到旁边拐弯处,喊不出话来,他只能举起手臂示意。团长把残部带过去, 发现山脚的乱草里隐藏着一个两只脚大小的窟窿,窟窿里静静地卧着一泓清 水……30多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有水,就有了命,否则,他们就算是逃出了 敌人的包围,也得活活渴死! 可大家把目光投向团长时,团长却一摆手,说:“慢。”团长皱起眉头,端详这 个小泉眼一阵:怪怪的,四周没发现野兽踩踏的爪印,哪怕有溅在边上的水滴也 好,至少说明有动物饮用过它了,然而,没有。小泉眼静得跟死人一样,满满的, 滴也没有外溢…不久前,曾经发生过一支小部队误饮毒泉全体死亡的事件, 全军上下都通报过的。假如这次一下子误饮中了毒,这些从枪林弹雨中杀出来的 勇士们,就得软绵绵地倒下! 空气仿佛要凝固了,冒烟的嗓子被泉水引诱着,好多人心里说,喝它一阵,就是 毒死,也比渴死强。团长凝望着远方,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也就是说,舍 了这眼小泉,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找到水源的,成败在此一赌, 得有人先尝这水!团长吩咐几个强壮些的战士到附近看看,哪怕是抓到一只小蜥 蜴,让它来试水。然而,大家失望了。团长用眼神命令大家别动,他走到小窟窿 边蹲了下去。“团长!”几个沙哑的声音止住了团长的行动,谁都有义务先闯这 道水关,只有团长不可以,他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是部队的灵魂 几名精壮的警卫冲了上来,要求尝这水,保护首长是他们的义务。团长摇摇头, 他还在沉思,在这一泓摸不透底细的泉水面前,这个身经百战的老兵有些优柔寡 断了。突然,那个受伤的号兵挣扎着站了起来:“团长,让我来试试。”团长 下子呆住了。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在号兵的身上,他年龄最小,又是那么瘦 抵抗力最弱了,何况还受了伤,轮也轮不到他身上。刚才突围出来时,团长竟然 还背着他跑了很长一段路,怎么可能让他先尝这水呢!然而,团长盯着号兵的脸 凝视了好久,才郑重地说:“谢谢你,如果发生意外,我会告诉你娘,你表现得 很勇敢。”团长认识小号兵的娘?众人都很疑惑。号兵神色庄重地蹲下,双手捧 起一捧水,像捧起这支部队生的希望,他运足气,咕咚咚,连喝了三大捧。战士

C.文章第三段简介汉字书写的演变经过并举例论证汉字书法是全球独领风骚的 艺术瑰宝。 D.文章第四段举了秦始皇实行“书同文”的事例表明作者对秦始皇这一做法高 度肯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六书”的说法源自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人们的使用情况,汉字被人们据此归纳 分类。 B.汉字是无与伦比的艺术瑰宝,世界上许多其它的文字都不能与汉字的书法相媲 美。 C.汉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是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力工具。 D.汉字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助推着经济社会前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赌水 顾文显 一场实力悬殊的恶战后,团长只带着 30 多人冲出重围,一路狂奔甩脱了日本兵 的追击,30 多人几乎瘫倒在一座小山脚下,30 多张嘴裂出了无数道血口子,大 家已几昼夜滴水未进,现在咳嗷一声都能打出火花! 警卫员爬到旁边拐弯处,喊不出话来,他只能举起手臂示意。团长把残部带过去, 发现山脚的乱草里隐藏着一个两只脚大小的窟窿,窟窿里静静地卧着一泓清 水……30 多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有水,就有了命,否则,他们就算是逃出了 敌人的包围,也得活活渴死! 可大家把目光投向团长时,团长却一摆手,说:“慢。”团长皱起眉头,端详这 个小泉眼一阵:怪怪的,四周没发现野兽踩踏的爪印,哪怕有溅在边上的水滴也 好,至少说明有动物饮用过它了,然而,没有。小泉眼静得跟死人一样,满满的, 一滴也没有外溢……不久前,曾经发生过一支小部队误饮毒泉全体死亡的事件, 全军上下都通报过的。假如这次一下子误饮中了毒,这些从枪林弹雨中杀出来的 勇士们,就得软绵绵地倒下! 空气仿佛要凝固了,冒烟的嗓子被泉水引诱着,好多人心里说,喝它一阵,就是 毒死,也比渴死强。团长凝望着远方,四周是一望无际的盐碱地。也就是说,舍 了这眼小泉,在他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找到水源的,成败在此一赌, 得有人先尝这水!团长吩咐几个强壮些的战士到附近看看,哪怕是抓到一只小蜥 蜴,让它来试水。然而,大家失望了。团长用眼神命令大家别动,他走到小窟窿 边蹲了下去。“团长!”几个沙哑的声音止住了团长的行动,谁都有义务先闯这 道水关,只有团长不可以,他是这支队伍的主心骨,是部队的灵魂。 几名精壮的警卫冲了上来,要求尝这水,保护首长是他们的义务。团长摇摇头, 他还在沉思,在这一泓摸不透底细的泉水面前,这个身经百战的老兵有些优柔寡 断了。突然,那个受伤的号兵挣扎着站了起来:“团长,让我来试试。”团长一 下子呆住了。众人的目光一下子聚焦在号兵的身上,他年龄最小,又是那么痩, 抵抗力最弱了,何况还受了伤,轮也轮不到他身上。刚才突围出来时,团长竟然 还背着他跑了很长一段路,怎么可能让他先尝这水呢!然而,团长盯着号兵的脸 凝视了好久,才郑重地说:“谢谢你,如果发生意外,我会告诉你娘,你表现得 很勇敢。”团长认识小号兵的娘?众人都很疑惑。号兵神色庄重地蹲下,双手捧 起一捧水,像捧起这支部队生的希望,他运足气,咕咚咚,连喝了三大捧。战士

们听见,团长捏着皮带的手指关节嘎嘎地响,团长的眼睛盯着西方的一抹晚霞出 神 号兵抹了抹嘴报告说:“报告团长,水很甜,肚子没疼,就是有点儿咕噜。”团 长又盯了号兵片刻,突然笑了:“小家伙,你肚子里没食,它不咕噜才怪呢!同 志们,可以喝水了,小心点儿,别弄脏了它。”团长拍拍号兵的头:“你很勇敢 呀!”“爹……”号兵刚发出一个字,却被团长严厉的目光给噎了回去 这支队伍借着月光,喝足了小泉眼的水,肚子里填饱了草根,他们在团长的率领 下,雄赳赳地上路了。没有人议论号兵是团长儿子的事,但是,每个人身上都鼓 足了劲儿……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足(3分) A.团长只带养30多人突出重围,战上们几昼夜滴水未进,突出了战斗的惨烈和 日寇的凶残,交代了小说的背景,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团长认识号兵的娘,号兵喝水时团长紧张的动作和神态,小说中的这几处暗示, 与结尾处号兵喊团长“爹”的情节相照应,构思巧妙。 C.“现在咳嗽一声都能打出火花”“冒烟的嗓子被泉水引诱着”这两句话平实 质朴,表现了作者对语言的雕琢,也展现了作者的文字功底。 D.团长和战十们在“赌水”的过程中争先恐后,不计个人生死,这不仅体现了浓 浓的战友情,也揭示了这支队伍能死里逃生的原因 5.团长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以“每个人身上都鼓足了劲儿……”结尾,是哪些原因让每个人鼓足了劲 儿,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韩美林,写下一部现代《天书》 朱东君 北京的韩美林艺术馆里,有一幅书法作品占据了整面墙,足有3层楼高。其上错 落排列的,字非字,画非画,更像一个个神秘的象形符号。“这就是‘天书’, 都是形、音、义不全的先秦文字。韩美林老师花了三四十年时间,从全国各地的 古陶厂、博物馆、古迹、古墓、古书上收集来的。”艺术馆讲解贤说。开始,韩 美林只是觉得这些文字字形好看,希望“看它形,养我画”。“上世纪80年代 韩老师在香港遇到启功先生,启功先生看到这个本子,觉得特别震撼,他鼓励韩 老师一定要把这些字集结成册,拿出来让所有人去看、去传承。”讲解员说。 没想到这个收集的过程漫长而艰辛,把它们都以艺术的手法在宣纸上表现出来, 又极其枯燥。讲解员说,“他带着写好的作品向国学大师季羨林先生请教,季老 也不认识这些字,便说,就叫‘天书’吧。”当时已缠绵病榻的季羨林,还为韩 美林题写了书名。2008年,《天书》出版,收录了差不多1.5万例古汉字字形 在韩美林看来,“天书”是“中华古文化给艺术一点‘提炼,和‘概括’的启示, 撼人精魂”。他出版《天书》不是要给古文字学者做研究,而是希望普通人能感 受到视觉上舒服的美。 农历猴年,中央电视台发布了春晚吉祥物“康康”,一只四肢呆板、红黄绿配色 的3D猴子,马上被网友调侃为“猴赛雷”,将韩美林完全置于负面舆论中。说 起这个,韩美林倒是一下子乐了。他让助手翻出“猴赛雷”的设计原稿,“你看 看,我们原来设计的小猴,漂亮吧?多好玩啊!”果真,这小猴圆滚滚的,萌萌 的,脸上水墨感的红绿色与皮毛的黑色非常和谐。“中央电视台找了个学生做成

们听见,团长捏着皮带的手指关节嘎嘎地响,团长的眼睛盯着西方的一抹晚霞出 神。 号兵抹了抹嘴报告说:“报告团长,水很甜,肚子没疼,就是有点儿咕噜。”团 长又盯了号兵片刻,突然笑了:“小家伙,你肚子里没食,它不咕噜才怪呢!同 志们,可以喝水了,小心点儿,别弄脏了它。”团长拍拍号兵的头:“你很勇敢 呀!”“爹……”号兵刚发出一个字,却被团长严厉的目光给噎了回去。 这支队伍借着月光,喝足了小泉眼的水,肚子里填饱了草根,他们在团长的率领 下,雄赳赳地上路了。没有人议论号兵是团长儿子的事,但是,每个人身上都鼓 足了劲儿……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足(3 分) A.团长只带养 30 多人突出重围,战上们几昼夜滴水未进,突出了战斗的惨烈和 日寇的凶残,交代了小说的背景,为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 B.团长认识号兵的娘,号兵喝水时团长紧张的动作和神态,小说中的这几处暗示, 与结尾处号兵喊团长“爹”的情节相照应,构思巧妙。 C.“现在咳嗽一声都能打出火花”“冒烟的嗓子被泉水引诱着”这两句话平实 质朴,表现了作者对语言的雕琢,也展现了作者的文字功底。 D.团长和战十们在“赌水”的过程中争先恐后,不计个人生死,这不仅体现了浓 浓的战友情,也揭示了这支队伍能死里逃生的原因。 5.团长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5 分) 6.小说以“每个人身上都鼓足了劲儿……”结尾,是哪些原因让每个人鼓足了劲 儿,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韩美林,写下一部现代《天书》 朱东君 北京的韩美林艺术馆里,有一幅书法作品占据了整面墙,足有 3 层楼高。其上错 落排列的,字非字,画非画,更像一个个神秘的象形符号。“这就是‘天书’, 都是形、音、义不全的先秦文字。韩美林老师花了三四十年时间,从全国各地的 古陶厂、博物馆、古迹、古墓、古书上收集来的。”艺术馆讲解贤说。开始,韩 美林只是觉得这些文字字形好看,希望“看它形,养我画”。“上世纪 80 年代, 韩老师在香港遇到启功先生,启功先生看到这个本子,觉得特别震撼,他鼓励韩 老师一定要把这些字集结成册,拿出来让所有人去看、去传承。”讲解员说。 没想到这个收集的过程漫长而艰辛,把它们都以艺术的手法在宣纸上表现出来, 又极其枯燥。讲解员说,“他带着写好的作品向国学大师季羨林先生请教,季老 也不认识这些字,便说,就叫‘天书’吧。”当时已缠绵病榻的季羨林,还为韩 美林题写了书名。2008 年,《天书》出版,收录了差不多 1.5 万例古汉字字形。 在韩美林看来,“天书”是“中华古文化给艺术一点‘提炼,和‘概括’的启示, 撼人精魂”。他出版《天书》不是要给古文字学者做研究,而是希望普通人能感 受到视觉上舒服的美。 农历猴年,中央电视台发布了春晚吉祥物“康康”,一只四肢呆板、红黄绿配色 的 3D 猴子,马上被网友调侃为“猴赛雷”,将韩美林完全置于负面舆论中。说 起这个,韩美林倒是一下子乐了。他让助手翻出“猴赛雷”的设计原稿,“你看 看,我们原来设计的小猴,漂亮吧?多好玩啊!”果真,这小猴圆滚滚的,萌萌 的,脸上水墨感的红绿色与皮毛的黑色非常和谐。“中央电视台找了个学生做成

3D猴子,说是我设计的,大家把我骂得厉害!如果用我的原稿,全国人民不会 骂‘猴赛雷’吧?!”我们对这只萌猴爱不释手。“那您现在还生气吗?”“不 生气,随他去。” 韩美林常说:“我的创作绝对没有重复。”他指着墙上的蓝印花布说:“你可能 都不相信,我在南通一天半,设计了47个花色。”创作的速度和数量背后,是 天赋、更是勤奋。“我一天能工作18个小时。”他说。聊起自己的作品,韩美 林的眼睛越来越亮,聊到兴起:“走,我带你们看我的构思本。”在工作台尽头, 堆着58本大开本的册子。 韩美林一辈子都是“画疯子”。他小时候偶然从家旁边的土地庙里摸到几本古 书,就迷上了篆字,用刀在石头上、木头上刻,刻得满手都是血口子。1949年, 13岁的韩美林参了军,被分到烈士纪念塔建塔委员会的浮雕组,给艺术家们当 通讯员。一天,书法家陈树亮看到了韩美林满桌子的篆文,很是赞赏,韩美林得 到了莫大的鼓励。此后更是画疯了。1955年,仅读过3个月初中的韩美林考入 中央美术学院。因为备考用功过度,考完后他的眼睛竟假盲了8天。直到年事已 高,每当灵感来了,韩美林还是可以白天连着黑夜画下去,经常画到进医院。准 备《天书》出版的时候,他在短短几个月里,挥毫写下1万多个古文字。高强度 的工作让他大拇指和食指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手指关节发炎,裹满纱布。 老友冯骥才评价说:“他每一次投入都是大战。 眼下,韩美林仍然在战斗。“八十大展”即将开幕,他要用中国国家博物馆满满 8个展厅的作品,为自己庆生。等“八十大展”结束了,他也不会放慢脚步,因 为全情的、艺术的“战斗”,已经成为他生命的常态 (摘编自《环球人物》 相关链接 ①韩美林,福娃之父。这位年近八旬艺术大师,是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天才造 型艺术家。韩美林设计了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猪票《癸亥年》,设计了第四轮生 肖邮票中的《丁酉年》鸡票。他的作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摘自郑心仪《时隔33年,他再次成为生肖邮票的设计师》 ②我教育学生就三点:第一做人,第二有生存本领,第三要对世界有所贡献。我 有过一个硕士生,愣是3年都没见到她。后来她要考博士,竟然还敢要我签字, 我发火了,坚决不签,根本不承认她是我的硕士生。后来我定下一条规矩,没有 2/3的时间在听我的课,我最后绝对不签字。我不能培养出“水货”让全世界笑 (摘自许陈静《八十功名尘与土》)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美林用三四十年,走遍全国各地收录先秦古文字,支撑他的动力之一是“看 它形,养我画 B.韩美林乐观豁达,面对网友调侃的“猴赛雷”事件,他淡然处之:“不生气, 随他去 C.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和《癸亥年》邮票上的小猪,体现出他的作品民族 特色鲜明. D.韩美林是一个“画疯子’,备考时眼睛假盲,年事已髙经常画到进医院都证明 了这一点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3D 猴子,说是我设计的,大家把我骂得厉害!如果用我的原稿,全国人民不会 骂‘猴赛雷’吧?!”我们对这只萌猴爱不释手。“那您现在还生气吗?”“不 生气,随他去。” 韩美林常说:“我的创作绝对没有重复。”他指着墙上的蓝印花布说:“你可能 都不相信,我在南通一天半,设计了 47 个花色。”创作的速度和数量背后,是 天赋、更是勤奋。“我一天能工作 18 个小时。”他说。聊起自己的作品,韩美 林的眼睛越来越亮,聊到兴起:“走,我带你们看我的构思本。”在工作台尽头, 堆着 58 本大开本的册子。 韩美林一辈子都是“画疯子”。他小时候偶然从家旁边的土地庙里摸到几本古 书,就迷上了篆字,用刀在石头上、木头上刻,刻得满手都是血口子。1949 年, 13 岁的韩美林参了军,被分到烈士纪念塔建塔委员会的浮雕组,给艺术家们当 通讯员。一天,书法家陈树亮看到了韩美林满桌子的篆文,很是赞赏,韩美林得 到了莫大的鼓励。此后更是画疯了。1955 年,仅读过 3 个月初中的韩美林考入 中央美术学院。因为备考用功过度,考完后他的眼睛竟假盲了 8 天。直到年事已 高,每当灵感来了,韩美林还是可以白天连着黑夜画下去,经常画到进医院。准 备《天书》出版的时候,他在短短几个月里,挥毫写下 1 万多个古文字。高强度 的工作让他大拇指和食指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直到手指关节发炎,裹满纱布。 老友冯骥才评价说:“他每一次投入都是大战。” 眼下,韩美林仍然在战斗。“八十大展”即将开幕,他要用中国国家博物馆满满 8 个展厅的作品,为自己庆生。等“八十大展”结束了,他也不会放慢脚步,因 为全情的、艺术的“战斗”,已经成为他生命的常态。 (摘编自《环球人物》) 相关链接: ①韩美林,福娃之父。这位年近八旬艺术大师,是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天才造 型艺术家。韩美林设计了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猪票《癸亥年》,设计了第四轮生 肖邮票中的《丁酉年》鸡票。他的作品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摘自郑心仪《时隔 33 年,他再次成为生肖邮票的设计师》) ②我教育学生就三点:第一做人,第二有生存本领,第三要对世界有所贡献。我 有过一个硕士生,愣是 3 年都没见到她。后来她要考博士,竟然还敢要我签字。 我发火了,坚决不签,根本不承认她是我的硕士生。后来我定下一条规矩,没有 2/3 的时间在听我的课,我最后绝对不签字。我不能培养出“水货”让全世界笑 话。 (摘自许陈静《八十功名尘与土》)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韩美林用三四十年,走遍全国各地收录先秦古文字,支撑他的动力之一是“看 它形,养我画”。 B.韩美林乐观豁达,面对网友调侃的“猴赛雷”事件,他淡然处之:“不生气, 随他去。” C.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和《癸亥年》邮票上的小猪,体现出他的作品民族 特色鲜明. D.韩美林是一个“画疯子’,备考时眼睛假盲,年事已高经常画到进医院都证明 了这一点。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启功鼓励韩美林一定要把古文字集结成册,季羡林将之命名为“天书”,还为 韩笑林题写了书名,这体现出两位大师对先秦占文字的喜爱。 B.韩美林认为“天书”是中华古文化给艺术义点‘提炼’和‘概括’的启示,他 出版《天书》的目的是希望普通人能感受到视觉上舒服的美。 C.韩美林的创作绝对没有重复,热爱创新,体现在他在南通一天半设计了47个 花色,他一天工作18个小时,在工作台堆着58本大开本的册子 D.老友冯骥才评价说:“他每一次投人都是大战”,作者评价他全情的、艺术的 战斗”已经成为他生命的常态都说明了韩美林不服老的战斗精神。 E.韩美林拒绝为3年没见过面的研究生考博士签字,根本不承认这个学生,体现 了他在育人方面严谨认真,坚守原则,充满使命感和荣誉感 9.文章标题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酈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 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先主立太子,择与允俱为舍人,迁 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 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炯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袆辞顺义笃, 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 能数来也。”还,迁为侍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 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 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袆匡救之 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袆迁大将军, 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 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 “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敌遂退,封成乡侯。琬圊 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住汉中,自琬及 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后十四年夏, 还成都 (选自《三国志·费祎传》,有改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将祎游学入蜀 将:带领 B.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录:总领 C.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 让:责备 D.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 比:并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M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 A.字,古人的名和字是分开的,一般出生后取名,成人后取字。名和字往往有联 B.孤,古代通常指幼年丧父。有时也指父母双亡,如“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C.先,指对过世的人的尊称。文中的“先帝”与《出师表》中“先帝”都指刘备 D.领,古代冇临时代理官职之意。与之意义相近的还存“权、假、署、行、摄

A.启功鼓励韩美林一定要把古文字集结成册,季羡林将之命名为“天书”,还为 韩笑林题写了书名,这体现出两位大师对先秦占文字的喜爱。 B.韩美林认为“天书”是中华古文化给艺术义点‘提炼’和‘概括’的启示,他 出版《天书》的目的是希望普通人能感受到视觉上舒服的美。 C.韩美林的创作绝对没有重复,热爱创新,体现在他在南通一天半设计了 47 个 花色,他一天工作 18 个小时,在工作台堆着 58 本大开本的册子。 D.老友冯骥才评价说:“他每一次投人都是大战”,作者评价他全情的、艺术的 “战斗”已经成为他生命的常态都说明了韩美林不服老的战斗精神。 E.韩美林拒绝为 3 年没见过面的研究生考博士签字,根本不承认这个学生,体现 了他在育人方面严谨认真,坚守原则,充满使命感和荣誉感。 9.文章标题有哪些含义,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 费祎字文伟,江夏鄳人也。少孤,依族父伯仁。仁将祎游学入蜀。会先主定蜀, 祎遂留益土,与汝南许叔龙、南郡董允齐名。先主立太子,择与允倶为舍人,迁 庶子。后主践位,为黄门侍郎。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 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诸葛恪、羊炯等才博果辩,论难锋至。祎辞顺义笃, 据理以答,终不能屈。权甚器之,谓祎曰:“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 能数来也。”还,迁为侍中。亮北住汉中,请祎为参军。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 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 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 力也。亮卒,祎为后军师。顷之,代蒋琬为尚书令。琬自汉中还涪,祎迁大将军, 录尚书事。 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 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敏曰: “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祎至,敌遂退,封成乡侯。琬固 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十一年,出住汉中,自琬及 祎,虽自身在外,庆赏刑威,皆遥先咨断,然后乃行。其推任如此。后十四年夏, 还成都。 (选自《三国志·费祎传》,有改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仁将祎游学入蜀 将:带领 B.祎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录:总领 C.琬固让州职,祎复领益州刺史 让:责备 D.祎当国功名,略与琬比 比:并列 11.下列对文中加点 M 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 分) A.字,古人的名和字是分开的,一般出生后取名,成人后取字。名和字往往有联 系。 B.孤,古代通常指幼年丧父。有时也指父母双亡,如“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 C.先,指对过世的人的尊称。文中的“先帝”与《出师表》中“先帝”都指刘备。 D.领,古代冇临时代理官职之意。与之意义相近的还存“权、假、署、行、摄” 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祎备受青睐。诸葛亮南征回朝,官员到城外迎接。大多数官员比费祎年长位 高,但诸葛亮只让费祎同乘,从此众人对费祎另眼相看, B.费祎能言善辩。费祎受诸葛亮的委派出使吴_,凭借着出色的口才,使得诸葛 恪等才学渊博、善于诘难之人也不能占据上风,得到孙权赞赏 C.费祎善于调解。魏延和杨仪不和,费祎就常常劝解他们。诸葛亮在世时,能充 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才能,主要靠费祎对二人的帮助扶正。 D.费祎位高权重,诸葛亮去世后,费祎接替军师之职。他身负重命远在朝外,但 朝中的所有事务,朝廷都先向他征求意见,然后才执行。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后主假祎节,率众往御之。(5分) (2)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魏万之京①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京,指长安.、②李颀,唐代诗人,与魏万结为忘年交。③游子:指魏 万。④关城:指潼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作者先直抒胸臆,写魏万的离开,后写“昨夜微霜初渡河”,这种倒戟而 入的笔法,极为巧妙。 B.颔联中大雁的叫声,使人觉得怅惘,而对抱有满腹惆怅的他乡游子来说更是倍 感愁苦,写得情切而意深。 C.颈联运用拟人手法,一个“催”字,写出好像是树色带来寒气,把平常景物写 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 D.诗人使用多个能引起羁旅乡愁的意象,如“微霜、鸿雁、砧衣”等,意在告诫 魏万到京城也莫忘故乡。 E.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作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表达 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 15.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也说过类似两 句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表明自己听完琵琶曲后泪水打湿衣服的诗句是 (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将士们想家却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 诗句是: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祎备受青睐。诸葛亮南征回朝,官员到城外迎接。大多数官员比费祎年长位 高,但诸葛亮只让费祎同乘,从此众人对费祎另眼相看。 B.费祎能言善辩。费祎受诸葛亮的委派出使吴_,凭借着出色的口才,使得诸葛 恪等才学渊博、善于诘难之人也不能占据上风,得到孙权赞赏。 C.费祎善于调解。魏延和杨仪不和,费祎就常常劝解他们。诸葛亮在世时,能充 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才能,主要靠费祎对二人的帮助扶正。 D.费祎位高权重,诸葛亮去世后,费祎接替军师之职。他身负重命远在朝外,但 朝中的所有事务,朝廷都先向他征求意见,然后才执行。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后主假祎节,率众往御之。(5 分) (2)敏曰“向聊观试君耳!君信可人,必能办贼者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送魏万之京① 李颀② 朝闻游子③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④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①京,指长安.、②李颀,唐代诗人,与魏万结为忘年交。③游子:指魏 万。④关城:指潼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首联作者先直抒胸臆,写魏万的离开,后写“昨夜微霜初渡河”,这种倒戟而 入的笔法,极为巧妙。 B.颔联中大雁的叫声,使人觉得怅惘,而对抱有满腹惆怅的他乡游子来说更是倍 感愁苦,写得情切而意深。 C.颈联运用拟人手法,一个“催”字,写出好像是树色带来寒气,把平常景物写 得有情有感,十分生动。 D.诗人使用多个能引起羁旅乡愁的意象,如“微霜、鸿雁、砧衣”等,意在告诫 魏万到京城也莫忘故乡。 E.这是一首送别诗,被送者为诗人晚辈。诗作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表达 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 15.本诗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也说过类似两 句:“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表明自己听完琵琶曲后泪水打湿衣服的诗句是 “ 。” (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将士们想家却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 诗句是:“ , 。” 第 II 卷 (表达题共 80 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超大城市,人群多样化,需求多样化,政府要殚精竭虑,以更细致的民生工作, 更精准的民生政策,满足民生需要 ②当前人工智能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是,中国崛起为全球人工智能强国,挑战美国 的霸主地位,中美竞争已成掎角之势。 ③刘秉润说:“中国草根足球队数不胜数,资源多,但缺乏组织,一盘散沙。” 他纵横捭阖,创建了中国城市足球联赛。 ④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但是挑战层出不穷,全人 类要同舟共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⑤初春时节,湖南油菜花节开幕,田野间的油菜花竞相绽放,春意阑珊,吸引游 客徜徉花海,感受春天里的田园之美 ⑥位于青藏髙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有着中华水塔之美誉,如果漠不关心三江源 地区的环保,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3分) A.塑料现在成了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每年大约有800万吨左右的塑料流人海 洋,右的被冲到海岸上,有的则漂流入海。 B.所谓的“大数据杀熟”,有的人将其定义为互联网厂商利用自己所拥由的用户 数据,对老用户实施价格欺诈的行为。 C.高校自主招生工作陆续启动,与此同时,教育部强调要净化高校考试招生,维 护教育公平,坚决打击弄虚作假行为。 D.根据全部选票统计结果显示,普京在日前举行的俄罗斯大选中胜出,当选总统, 整个选举过程透明,结果合法存效。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这款山水盆景构思精巧,意境深远,放在您的家里定会让贵府增色不少 B.接到你的请帖,欣闻贵书店开张,我一定于百忙之中拨冗光临,去捧场。 C.拙作终于出版,感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请大家拋砖引玉,不吝赐教 D.先生80大寿,作为先生的高徒,我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和感谢。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巧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① 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 “贤”了。贤,不仅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 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惟有好学, 才近智,惟有知学,才给力。③ ,不断增进自己的道 德修为,才能离“贤”更近一步。 21.从下列所给词语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要求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且引用一句诗词,50-70字。(5分) 杨柳阳光微风鸟儿春雨繁花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玩物丧志,人们耳熟能详,用来告诫、提醒那些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的人,不要 因此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作家刘墉说,玩物丧志,这句话不一定正确,因为许多人由玩物的嗜好,进而成 为行家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超大城市,人群多样化,需求多样化,政府要殚精竭虑,以更细致的民生工作, 更精准的民生政策,满足民生需要。 ②当前人工智能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是,中国崛起为全球人工智能强国,挑战美国 的霸主地位,中美竞争已成掎角之势。 ③刘秉润说:“中国草根足球队数不胜数,资源多,但缺乏组织,一盘散沙。” 他纵横捭阖,创建了中国城市足球联赛。 ④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但是挑战层出不穷,全人 类要同舟共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⑤初春时节,湖南油菜花节开幕,田野间的油菜花竞相绽放,春意阑珊,吸引游 客徜徉花海,感受春天里的田园之美。 ⑥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有着中华水塔之美誉,如果漠不关心三江源 地区的环保,将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句是(3 分) A.塑料现在成了破坏环境的罪魁祸首,每年大约有 800 万吨左右的塑料流人海 洋,右的被冲到海岸上,有的则漂流入海。 B.所谓的“大数据杀熟”,有的人将其定义为互联网厂商利用自己所拥由的用户 数据,对老用户实施价格欺诈的行为。 C.高校自主招生工作陆续启动,与此同时,教育部强调要净化高校考试招生,维 护教育公平,坚决打击弄虚作假行为。 D.根据全部选票统计结果显示,普京在日前举行的俄罗斯大选中胜出,当选总统, 整个选举过程透明,结果合法存效。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这款山水盆景构思精巧,意境深远,放在您的家里定会让贵府增色不少。 B.接到你的请帖,欣闻贵书店开张,我一定于百忙之中拨冗光临,去捧场。 C.拙作终于出版,感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请大家拋砖引玉,不吝赐教。 D.先生 80 大寿,作为先生的高徒,我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和感谢。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巧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6 分) ① ,并非说只要是出身“寒门”,就可自然而然地为 “贤”了。贤,不仅要有“德”,能替别人着想,勇为天下谋利; ② :有本事,能成事。这,就离不开学习。惟有好学, 才近智,惟有知学,才给力。③ ,不断增进自己的道 德修为,才能离“贤”更近一步。 21.从下列所给词语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文字。要求: 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并且引用一句诗词,50-70 字。(5 分) 杨柳 阳光 微风 鸟儿 春雨 繁花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玩物丧志,人们耳熟能详,用来告诫、提醒那些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的人,不要 因此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作家刘墉说,玩物丧志,这句话不一定正确,因为许多人由玩物的嗜好,进而成 为行家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将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向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 语文参考答案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3分)A(B项汉字书写的演变过程应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 、行书、草书等”;C项原文为“有人说如果没有汉字,中国早就分裂成若干 个国家了”;D项错在“一直在变化”,后半句的表述也不准确,原文是“我们 坚信,无论用什么工具书写,汉字是永远不会老去的”。) 2.(3分)C(未举例论证。) 3.(3分)B(原文是“汉字书法是无与伦比的瑰宝”,偷换概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4.(3分)C(错在“平实质朴”。) 5.(5分) ①勇敢坚强。率队伍突出重围。②细心谨慎。发现水源,不急于饮水,想办法试 水。③大公无私。抢先试水,不忍心让别的战士试水,却允许自己的儿子试水 ④严厉慈爱。对儿子的态度既严厉又慈爱。 (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5分。) 6.(6分) ①身体方面原因:战士们喝足了水,吃饱了草根,因此有了劲。②精神方面原因 无私奉献的精神,每个人为了队伍,都甘愿牺牲自己;感动的心情,被团长父子 感动,化作必胜的信念;团结的力量,队伍在团长的带领下,团结一致面对困难。 (第一点2分,第二点答对两点即可得4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7.(3分)D(错在“备考时”,原文为“考完后”。) 8.(5分)BE(选对一个得3分)(A.“这体现出两位大师对先秦古文字的 喜爱”无中生有。C.错在“韩美林的创作绝对没有重复”,原文是“韩美林常说: 我的创作绝对没有重复。 “工作18个小时,在工作台堆着58本大开本 的册子”体现的是勤奋。D.错在“都”和“不服老”。) 9.(4分) ①表层含义:指韩美林搜集出版的《天书》。②深层含义:指韩美林的精神。执 着精神,创新精神,勤奋精神,战斗精神 (答出第一点得2分,第二点答出2种精神即可。)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10.(3分)C(让:辞让。) 11.(3分)D(领是兼任的意思。)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将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不少于 800 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向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8 年沈阳市高中三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三)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1.(3 分) A(B 项汉字书写的演变过程应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 书、行书、草书等”;C 项原文为“有人说如果没有汉字,中国早就分裂成若干 个国家了”;D 项错在“一直在变化”,后半句的表述也不准确,原文是“我们 坚信,无论用什么工具书写,汉字是永远不会老去的”。) 2.(3 分) C (未举例论证。) 3.(3 分) B(原文是“汉字书法是无与伦比的瑰宝”,偷换概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4.(3 分) C(错在“平实质朴”。) 5.(5 分) ①勇敢坚强。率队伍突出重围。②细心谨慎。发现水源,不急于饮水,想办法试 水。③大公无私。抢先试水,不忍心让别的战士试水,却允许自己的儿子试水。 ④严厉慈爱。对儿子的态度既严厉又慈爱。 (答对一点得 2 分,答对两点得 4 分,答对三点得 5 分。) 6. (6 分) ①身体方面原因:战士们喝足了水,吃饱了草根,因此有了劲。②精神方面原因: 无私奉献的精神,每个人为了队伍,都甘愿牺牲自己;感动的心情,被团长父子 感动,化作必胜的信念;团结的力量,队伍在团长的带领下,团结一致面对困难。 (第一点 2 分,第二点答对两点即可得 4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7.(3 分) D(错在“备考时”,原文为“考完后”。) 8.(5 分) BE (选对一个得 3 分)(A.“这体现出两位大师对先秦古文字的 喜爱”无中生有。C.错在“韩美林的创作绝对没有重复”,原文是“韩美林常说: ‘我的创作绝对没有重复。’”;“工作 18 个小时,在工作台堆着 58 本大开本 的册子”体现的是勤奋。D.错在“都”和“不服老”。) 9.(4 分) ①表层含义:指韩美林搜集出版的《天书》。②深层含义:指韩美林的精神。执 着精神,创新精神,勤奋精神,战斗精神。 (答出第一点得 2 分,第二点答出 2 种精神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10.(3 分) C(让:辞让。) 11. (3 分) D(领是兼任的意思。)

12.(3分)D(“所有事务”,应为“奖赏惩罚之事”;“向他”应为“向他 们”。) 13.(10分) (1)延熙七年,魏军驻扎在兴势,后主授予费祎符节,(费祎)率领士兵前去 抵御。 (次,驻扎,1分;假,授予,给予,1分;御,抵御,1分。句意2分 (2)来敏说:“(我)先前只不过是观察试探您罢了!看来您确实是最适宜的 人选,一定能打退敌寇。 (向,先前;聊,姑且,(只不过);信,确实;可,适宜;办,惩办(打退)。 以上各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14.(5分)AD(选对一个得3分)(A项错在“直抒胸臆”。D项错在“告诫 魏万到京城也莫忘故乡”。) 15.(6分) (1)手法:直抒胸臆(2分),虚写(1分)。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 (2)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劝勉、告诫、关怀、期望(2分)。长安虽是 “行乐处”,但作者希望魏万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间成就 一番事业(1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5分)(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江州司马青衫湿(3)浊酒 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17.(3分)C(①“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使用正确。②“掎角 之势”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式。不合语境。③“纵横捭阖”:指在政 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不合语境。④“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 共同渡过难关。使用正确。⑤“春意阑珊”春意将尽。不合语境。⑥“漠不关心” 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不接宾语,使用错误。) 18.(3分)B(A.“大约”和“左右”重复。C.成分残缺,“净化”缺宾语 D.“根据”和“显示”杂糅) 19.(3分)A(B.拨冗,C.抛砖引玉,D.高徒。) 20.(6分) ①寒门多出贤②而且要有“才”③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或答“只有好学、 知学”也可。) (共6分,答对一句给2分。) 21.(5分) 示例:刚刚一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把杨柳的叶子洗的干干净 净。树上的鸟儿不时地低鸣吟唱,像个欢快的孩子 (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1分,修辞1分,引用诗句1分,内容2分。) 四、写作(60分) 22.立意提示:“玩物养志”或“玩物长志” 评分标准: 只写题目2分;600字左右,38分以下;400字左右,30分以下;200字左右 15分以下;100字左右,10分以下;套作,36分以下。 【文言文参考译文】

12. (3 分) D(“所有事务”,应为“奖赏惩罚之事”;“向他”应为“向他 们”。) 13. (10 分) (1)延熙七年,魏军驻扎在兴势,后主授予费祎符节,(费祎)率领士兵前去 抵御。 (次,驻扎,1 分;假,授予,给予,1 分;御,抵御,1 分。句意 2 分。) (2)来敏说:“(我)先前只不过是观察试探您罢了!看来您确实是最适宜的 人选,一定能打退敌寇。” (向,先前;聊,姑且,(只不过);信,确实;可,适宜;办,惩办(打退)。 以上各 1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14.(5 分) AD (选对一个得 3 分)(A 项错在“直抒胸臆”。D 项错在“告诫 魏万到京城也莫忘故乡”。) 15.(6 分) (1)手法:直抒胸臆(2 分),虚写(1 分)。用“行乐处”三字虚写长安。 (2)情感: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劝勉、告诫、关怀、期望(2 分)。长安虽是 “行乐处”,但作者希望魏万不要把宝贵的时光轻易地消磨掉,要抓紧时间成就 一番事业(1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 16.(5 分)(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江州司马青衫湿(3)浊酒一 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7.(3 分) C (①“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使用正确。②“掎角 之势”作战时分兵牵制或合兵夹击的形式。不合语境。③“纵横捭阖”:指在政 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不合语境。④“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 共同渡过难关。使用正确。⑤“春意阑珊”春意将尽。不合语境。⑥“漠不关心” 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不接宾语,使用错误。) 18.(3 分) B (A.“大约”和“左右”重复。C.成分残缺,“净化”缺宾语。 D.“根据”和“显示”杂糅) 19.(3 分) A (B.拨冗,C.抛砖引玉 ,D.高徒。) 20. (6 分) ①寒门多出贤 ②而且要有“才” ③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或答“只有好学、 知学”也可。) (共 6 分,答对一句给 2 分。) 21.(5 分) 示例:刚刚一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把杨柳的叶子洗的干干净 净。树上的鸟儿不时地低鸣吟唱,像个欢快的孩子。 (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 1 分,修辞 1 分,引用诗句 1 分,内容 2 分。) 四、写作(60 分) 22.立意提示:“玩物养志”或“玩物长志” 评分标准: 只写题目 2 分;600 字左右,38 分以下;400 字左右,30 分以下;200 字左右, 15 分以下;100 字左右,10 分以下;套作,36 分以下。 【文言文参考译文】

费祎字文伟,是江夏酈人。他小时候父母双亡,依靠同族父辈费伯仁生活。费伯 仁把费袆带到蜀地求学。恰逢先主定蜀,费袆就留在益州,与汝南人许叔龙、南 郡人董允齐名。先主立刘禅为太子,任费袆和董允为舍人,又升为庶子。后主刘 禅继位后,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南征回朝,群官到都城外几十里迎接 其中大多数官员比费袆年长且职位尊贵,但诸葛亮却只命费袆与自己同乘一车 从此众人莫不对费袆另眼相看。诸葛亮刚从南边归来,任命费袆为昭信校尉岀使 吴国。孙权性情圆滑,能说会道,戏谑调笑总出人意外。他手下的诸葛恪、羊銜 等人,知识广博,善于辩论,论辩责问言辞锋利。费祎与他们谈论时却言辞舒畅、 含义深刻,据理作答,对方最终不能使他服输。孙权十分器重费袆,对他说:“你 是天下具有美德和才能的人,必定成为辅佐蜀国君主之重臣,以后恐怕不能常来 了。”费袆回蜀后,升为侍中。诸葛亮北驻汉中时,请费袆任参军。建兴八年 费袆转任中护军,后又任司马。当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互相憎恶,每当坐在 起时就争论不休,有时魏延甚至举刀比划着要杀杨仪,杨仪则痛哭流涕。费袆就 常坐到他们中间,分别予以劝解,诸葛亮在世时,能充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 才能,是费袆对他们二人的帮助扶正。诸葛亮去世后,费袆任后军师。不久,代 蒋琬任尚书令。蒋琬从汉中回到涪县时,费袆升为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务。 延煕七年,魏军驻扎在兴势,后主授予费袆符节,(费祎)率领兵士前去抵御。 光禄大夫来敏到费袆处送别,请他一起下盘棋。当时军书往来传递,人马披甲戴 盔,车马整备完毕,而费袆却与来敏专心致志地下棋,毫无厌倦的样子。来敏说: “我先前只不过是观察试探您罢了!看来您确实是最适宜的人选,一定能打退敌 寇。”费袆到了,敌人就撤退了,费袆被封为成乡侯。蒋琬执意辞让益州的职务, 费袆又兼任益州刺史。费祎主持国事时的政绩名望,大体上可与蒋琬并列。延熙 十一年,费袆出朝驻守汉中。从蒋琬到费袆,即使身负重命远在朝外,但奖赏惩 罚之事,朝廷都要先向他们征求意见,然后才去办理,他们受到推重信任就是这 样。延熙十四年夏,费袆回到成都

费祎字文伟,是江夏鄳人。他小时候父母双亡,依靠同族父辈费伯仁生活。费伯 仁把费袆带到蜀地求学。恰逢先主定蜀,费袆就留在益州,与汝南人许叔龙、南 郡人董允齐名。先主立刘禅为太子,任费袆和董允为舍人,又升为庶子。后主刘 禅继位后,任命他为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南征回朝,群官到都城外几十里迎接。 其中大多数官员比费袆年长且职位尊贵,但诸葛亮却只命费袆与自己同乘一车, 从此众人莫不对费袆另眼相看。诸葛亮刚从南边归来,任命费袆为昭信校尉出使 吴国。孙权性情圆滑,能说会道,戏谑调笑总出人意外。他手下的诸葛恪、羊衜 等人,知识广博,善于辩论,论辩责问言辞锋利。费祎与他们谈论时却言辞舒畅、 含义深刻,据理作答,对方最终不能使他服输。孙权十分器重费袆,对他说:“你 是天下具有美德和才能的人,必定成为辅佐蜀国君主之重臣,以后恐怕不能常来 了。”费袆回蜀后,升为侍中。诸葛亮北驻汉中时,请费袆任参军。建兴八年, 费袆转任中护军,后又任司马。当时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互相憎恶,每当坐在一 起时就争论不休,有时魏延甚至举刀比划着要杀杨仪,杨仪则痛哭流涕。费袆就 常坐到他们中间,分别予以劝解,诸葛亮在世时,能充分发挥魏延、杨仪各自的 才能,是费袆对他们二人的帮助扶正。诸葛亮去世后,费袆任后军师。不久,代 蒋琬任尚书令。蒋琬从汉中回到涪县时,费袆升为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务。 延熙七年,魏军驻扎在兴势,后主授予费袆符节,(费祎)率领兵士前去抵御。 光禄大夫来敏到费袆处送别,请他一起下盘棋。当时军书往来传递,人马披甲戴 盔,车马整备完毕,而费袆却与来敏专心致志地下棋,毫无厌倦的样子。来敏说: “我先前只不过是观察试探您罢了!看来您确实是最适宜的人选,一定能打退敌 寇。”费袆到了,敌人就撤退了,费袆被封为成乡侯。蒋琬执意辞让益州的职务, 费袆又兼任益州刺史。费祎主持国事时的政绩名望,大体上可与蒋琬并列。延熙 十一年,费袆出朝驻守汉中。从蒋琬到费袆,即使身负重命远在朝外,但奖赏惩 罚之事,朝廷都要先向他们征求意见,然后才去办理,他们受到推重信任就是这 样。延熙十四年夏,费袆回到成都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