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六节案例分析(线性规划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1.主要内容 任何一个经济系统,为了进行自己的经济活动,都拥有一定的资源,如人力 物质、设备、 资金 工时等 经济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就在 组织各项经 济活动,以便这些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经济活动 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经营规划的制订,生产规划的安排,原材料的利用、投资 的安排,库存的这制等第。所有这些经济管理活动,都存在一个合理使用济源, 以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即存在一个管理优化问题: ·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当 生产任务具有 定灵活性时,问如何合理安排 以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大限度地实现 一预期目的(如产值最大或利润最高)?二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任 务,问怎样进行组织,才能使资源的消耗为最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合理下料问题 (2)配料问题 (3)投资问是 (4)任务安排问题 (5)外购合同问题 (6)广告方式的选择问题, 7)有价证券的选择问题 8 环境保护问题 3.问题与应用 (1)根据实际问题,如何建立线性规划模型? (2)如何将线性规划模型解的数学语言转化为管理语言? (三)思若与实践 如何理解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掌握其建模步骤和线性规划的单纯型算法 (四)教学方法与 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的形式。 思政教直:图解法适合于两个变量的线性模型,比较直观,启发人们进一步 探索一般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一单纯形法。由特殊到一般,是建立理论的 种方法, 它启迪我们解决实现问题时可以先抓典型,然后把解决典型问题的方法 推而广之,形成解决一般问题的通用方法。这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路线:先 建设经济特区,然后,推广特区的先进经验,实施全国性的改革开放措施。所以 说,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来自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完善,并全面推广实施。 这一政策是科学的,正确的,并将持续地、深远地影响我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 活的方方面面。 第三草运输问题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 2.掌握求解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 3.能把产销不平衡问题转化为产销平衡问题 4.掌握运输模型的若干实际应用例子。 (二)教学内容 6 第六节 案例分析(线性规划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1.主要内容 任何一个经济系统,为了进行自己的经济活动,都拥有一定的资源,如人力、 物质、设备、资金、工时等。经济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就在于科学地组织各项经 济活动,以便这些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经济活动 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如经营规划的制订,生产规划的安排,原材料的利用、投资 的安排,库存的控制等等。所有这些经济管理活动,都存在一个合理使用资源, 以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即存在一个管理优化问题:一是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当 生产任务具有一定灵活性时,问如何合理安排,以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又能最 大限度地实现某一预期目的(如产值最大或利润最高)?二是为了完成一定的任 务,问怎样进行组织,才能使资源的消耗为最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合理下料问题。 (2)配料问题。 (3)投资问题。 (4)任务安排问题。 (5)外购合同问题。 (6)广告方式的选择问题。 (7)有价证券的选择问题。 (8)环境保护问题。 3.问题与应用 (1)根据实际问题,如何建立线性规划模型? (2)如何将线性规划模型解的数学语言转化为管理语言? (三)思考与实践 如何理解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掌握其建模步骤和线性规划的单纯型算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的形式。 思政教育:图解法适合于两个变量的线性模型,比较直观,启发人们进一步 探索一般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单纯形法。由特殊到一般,是建立理论的一 种方法,它启迪我们解决实现问题时可以先抓典型,然后把解决典型问题的方法 推而广之,形成解决一般问题的通用方法。这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路线:先 建设经济特区,然后,推广特区的先进经验,实施全国性的改革开放措施。所以 说,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来自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完善,并全面推广实施。 这一政策是科学的,正确的,并将持续地、深远地影响我国的综合国力,人民生 活的方方面面。 第三章 运输问题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 2.掌握求解运输问题的表上作业法。 3.能把产销不平衡问题转化为产销平衡问题。 4.掌握运输模型的若干实际应用例子。 (二)教学内容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