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3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板) 第29卷 R=R2+2 系数为负,则为主要限制性变量,但未必它的直接决 b ribi (7) 定作用小。 表明决策系数之和一般并不等于R2,只有当所 有r=0时,它们才相等。 2应用举例 由上述分析知,R)和br,R及R2是不同 袁志发5]于1981年对小麦产量y与其构成因 的,它反映了通过x1x2,xp的相关网对y的 素x1(百粒重)、x2(每株穗数)人x3(每穗粒数)和x4 综合作用。 (每穗粒重)进行了通径分析。通过统计检验除b 利用R)值可以把各变量对y的综合作用由 显著外,其余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均极显著,R2=0. 大到小排序,排序最大的变量为主要决策变量,但未 867。它们的遗传相关系数见表1。 必它的直接决定作用大:排序最小的变量,若其决策 表1小麦产量及其结构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表 Table 1 Genetic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wheat yield and structural characters 1 0.274 -0.706 0.525 0.050 -0.300 0.474 0.477 -0.665 0.256 0.440 从相关上看,仅r2,显著,但从生物学上看x1r23和r3均是较强的负相关造成的,其中详细情况 和x3亦是重要的,只所以r1,和r2,小,是由于r13, 可由通径分析结果(表2)看出。 表2小麦产量通径分析表 Table 2 Path analysis of wheat yield 照 b r 0.086 工对y 0.321 -0.833 0.47 0.050 2对y 0.313 0.430 0.47 x3对y 1.180 -0.094 -0.60 0.256 0.169 x:对y 0.908 0.145 -0.785 0.440 由表2知,直接作用b3>b4>b1>b2:从与3 且R)<0。故x2为主要决策变量(直接决定作用 的相关看,r2y>r4y>r3y>r1y:ry只所以小(0. 最小),其原因是它通过x1和x4对y的间接作用 05),是因其受x3的限制(b3r13 =-0.833).在这种 分别为0.088和0.430,协助x2对y起增进作用 复杂的路径信息中,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对y最好 x3对它的限制最小(-0.354).x3为主要限制性变 呢?决箭系数以解决议个问颗 量(直接作用最大),因为它通过其他变量的间接作 由式(6)计算的各变量的决策系数为: 用均为负因此,要提高产量,必须提高每株德数 R)=2×0.321×0.05-0.3212=-0.071 (x2),限制每穗粒数(x3),基本保持每穗粒重(x4) R2)=2×0.313×0.477×0.3132=0.200 或百粒重(x1)。 R23)=2×1.180×0.256-1.1802=-0.790 3讨论 R)=2×0.908×0.440-0.9082=-0.026 按决策系数排序为:R2)>R)>R阳)>R 本研究提出的决策系数为通径分析所提供的各 种路径信息的综合决策理顺了思路。决策系数的排 ! ! "#! $" (")#$"%"! !&! ""’ (")"’(’ (#) 表明决策系数之和一般并不等于$",只有当所 有)"’$%时,它们才相等。 由上述分析知,$" (")和(")"*,$" " 及$" 是不同 的,它反映了+"通过+!,+",…,+! 的相关网对*的 综合作用。 利用$" (")值可以把各变量对*的综合作用由 大到小排序,排序最大的变量为主要决策变量,但未 必它的直接决定作用大;排序最小的变量,若其决策 系数为负,则为主要限制性变量,但未必它的直接决 定作用小。 " 应用举例 袁志发[&]于!’(!年对小麦产量*与其构成因 素+! (百粒重)、+" (每株穗数)、+) (每穗粒数)和+* (每穗粒重)进行了通径分析。通过统计检验除(! 显著外,其余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均极显著,$"$%, (+#。它们的遗传相关系数见表!。 表! 小麦产量及其结构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表 ,-./0! 102034556770/-346256088454023689:0-3;40/<-2<=37>53>7-/5:-7-530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从相关上看,仅)"*显著,但从生物学上看+! 和+)亦是重要的,只所以)!*和)"*小,是由于)!), )")和))*均是较强的负相关造成的,其中详细情况 可由通径分析结果(表")看出。 表" 小麦产量通径分析表 ,-./0" A-3:-2-/;=4=689:0-3;40/< 通径 A-3: (" )"’(’ )"* +!对* %,)"! +" %,%(+ +) ?%,()) +* %,*## %,%&% +"对* %,)!) +! %,%(( +) ?%,)&* +* %,*)% %,*## +)对* !,!(% +! ?%,""# +" ?%,%’* +* ?%,+%* %,"&+ +*对* %,’%( +! %,!+’ +" %,!*( +) ?%,#(& %,**% 由表"知,直接作用()#(*#(!#(";从与* 的相关看,)"*#)**#))*#)!*;)!*只所以小(%, %&),是因其受+)的限制(())!)$?%,())),在这种 复杂的路径信息中,选择什么样的路径对* 最好 呢?决策系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由式(+)计算的各变量的决策系数为: $" (!)#"-%,)"!-%,%&&%,)"!" #&%,%#! $" (")#"-%,)!)-%,*##-%,)!)" #%,"%% $" ())#"-!,!(%-%,"&+&!,!(%" #&%,#’% $" (*)#"-%,’%(-%,**%&%,’%(" #&%,%"+ 按决策系数排序为:$" (")#$" (*)#$" (!)#$" ()), 且$" ())"%。故+"为主要决策变量(直接决定作用 最小),其原因是它通过+! 和+* 对*的间接作用 分别为%,%((和%,*)%,协助+" 对*起增进作用, +)对它的限制最小(?%,)&*),+) 为主要限制性变 量(直接作用最大),因为它通过其他变量的间接作 用均为负,因此,要提高产量,必须提高每株穗数 (+"),限制每穗粒数(+)),基本保持每穗粒重(+*) 或百粒重(+!)。 ) 讨 论 本研究提出的决策系数为通径分析所提供的各 种路径信息的综合决策理顺了思路。决策系数的排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卷 万方数据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