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吴新智等:中国直立人变异的初步研究 和县更近些。鉴于周口店3具女性下颌骨甚至加上蓝田的标本,尺寸变异范围都很小,也 许和县标本的较大尺寸和表观很特殊的粗壮指数值代表着较显著的人群间或地区间的差 异。但是标本和比较的项目毕竟都太少,还不能定论。 3.3小结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在中更新世,无论从头骨或下颌骨来看,似乎还没有足够的证 据表明中国那时的古人群已经像现代和新石器时代那样分成华南和华北两大群体。各地 人群之间的差异目前还说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分布规律。 考虑到北京直立人的时间跨度相当大,可能比03Ma还长,但是颅长宽指数、眶后缩 狭程度、额骨和枕骨的圆枕上沟等似乎差异不大,也许可以推测早期和晚期的北京直立人 可归于同一个连续发展时间跨度相当大的人类群体。反观南京两个头骨的时间间隔与 北京直立人5号和北京的其它头骨之间的时间间隔差不多,但是南京两个头骨的颅指数 和后面观轮廓等却相差颇大。因此南京的二头骨也许可能不属于原地进化的同一群体。 早更新世直立人的形态变异 公王岭的头骨仅保留脑颅前部和少量面骨,郧县曲远河口的两具头骨保存的部分都 比较完全,但是在地层中受到压挤而严重变形,目前还没有发表详细的研究报告,所以本 文只能就少量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 公王岭头骨的总体尺寸只能通过复原估计脑量为约780CC,显然比郧县的小得多 两者都有厚重的眶上圆枕,从头顶上方观察,两侧眶上圆枕排列成一字形,圆枕上沟都相 当浅而宽,眶后都很缩狭,前额都比较扁塌,正中矢状脊都不明显,顶面观都近卵圆形。 王岭头骨眶上圆枕的内侧段比外侧段厚,而郧县1号头骨则相反。公王岭头骨两 侧眶上圆枕都成弯形,使得两者的上缘之间由前面观察时表现为一处较深的凹陷,郧县两 具头骨的两侧眶上圆枕之间的这个凹陷比较浅平。从头顶观察,公王岭头骨的眉间部略 向后凹陷,郧县两个头骨此处都较平。郧县两具头骨都保存额中缝的痕迹,公王岭头骨未 见额中缝。公王岭标本的额骨与位于其下的鼻骨和上颌骨在鼻根点区的交接呈凹的弧 形,而郧县1号头骨此处的交接呈角状,形成明显的鼻根点下凹。公王岭和郧县1号头骨 鼻梁的正中矢状轮廓呈较浅的凹弧,而郧县2号头骨则此弧较深以至鼻梁前端向上翘起, 与欧洲尼安德特人较相似。公王岭头骨的眼眶上缘弯曲,郧县两个头骨的眶上缘都较近 直线形。公王岭头骨的上颌骨颧突下缘与上颌体外侧面的交点位置较低,几乎与齿槽缘 相平,这与欧洲的尼安德特系统的人类相似;而在两具郧县头骨上,这个交点的位置则较 高,这种状况在中国的化石人类中是很普遍的。这个交点在公王岭头骨上处于相当于第 一臼齿的位置,在郧县1号头骨则在第一和第二臼齿之间。齿槽突前面的正中矢状断面 在公王岭头骨和郧县1号头骨均呈向前凸出的弧形,与北京直立人相似,郧县2号头骨则 较近直线。郧县头骨的顶面观显示其脑颅最宽处在中段,而公王岭的复原头骨则显示在 头长的后三分之一段。公王岭和郧县相距直线距离仅约200km,初步比较已能看出差异 相当显著,这是由于时代上的差异或是另有其它原因,有待于发现更多的新地点和新化石 从多方面进行研究。 201994-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和县更近些。鉴于周口店 3 具女性下颌骨甚至加上蓝田的标本 ,尺寸变异范围都很小 ,也 许和县标本的较大尺寸和表观很特殊的粗壮指数值代表着较显著的人群间或地区间的差 异。但是标本和比较的项目毕竟都太少 ,还不能定论。 3. 3 小结 从上述比较可以看出 ,在中更新世 ,无论从头骨或下颌骨来看 ,似乎还没有足够的证 据表明中国那时的古人群已经像现代和新石器时代那样分成华南和华北两大群体。各地 人群之间的差异目前还说不出有什么明显的分布规律。 考虑到北京直立人的时间跨度相当大 ,可能比 0. 3Ma 还长 ,但是颅长宽指数、眶后缩 狭程度、额骨和枕骨的圆枕上沟等似乎差异不大 ,也许可以推测早期和晚期的北京直立人 可归于同一个连续发展、时间跨度相当大的人类群体。反观南京两个头骨的时间间隔与 北京直立人 5 号和北京的其它头骨之间的时间间隔差不多 ,但是南京两个头骨的颅指数 和后面观轮廓等却相差颇大。因此南京的二头骨也许可能不属于原地进化的同一群体。 4 早更新世直立人的形态变异 公王岭的头骨仅保留脑颅前部和少量面骨 ,郧县曲远河口的两具头骨保存的部分都 比较完全 ,但是在地层中受到压挤而严重变形 ,目前还没有发表详细的研究报告 ,所以本 文只能就少量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的比较。 公王岭头骨的总体尺寸只能通过复原估计脑量为约 780CC ,显然比郧县的小得多。 两者都有厚重的眶上圆枕 ,从头顶上方观察 ,两侧眶上圆枕排列成一字形 ,圆枕上沟都相 当浅而宽 ,眶后都很缩狭 ,前额都比较扁塌 ,正中矢状脊都不明显 ,顶面观都近卵圆形。 公王岭头骨眶上圆枕的内侧段比外侧段厚 ,而郧县 1 号头骨则相反。公王岭头骨两 侧眶上圆枕都成弯形 ,使得两者的上缘之间由前面观察时表现为一处较深的凹陷 ,郧县两 具头骨的两侧眶上圆枕之间的这个凹陷比较浅平。从头顶观察 ,公王岭头骨的眉间部略 向后凹陷 ,郧县两个头骨此处都较平。郧县两具头骨都保存额中缝的痕迹 ,公王岭头骨未 见额中缝。公王岭标本的额骨与位于其下的鼻骨和上颌骨在鼻根点区的交接呈凹的弧 形 ,而郧县 1 号头骨此处的交接呈角状 ,形成明显的鼻根点下凹。公王岭和郧县 1 号头骨 鼻梁的正中矢状轮廓呈较浅的凹弧 ,而郧县 2 号头骨则此弧较深以至鼻梁前端向上翘起 , 与欧洲尼安德特人较相似。公王岭头骨的眼眶上缘弯曲 ,郧县两个头骨的眶上缘都较近 直线形。公王岭头骨的上颌骨颧突下缘与上颌体外侧面的交点位置较低 ,几乎与齿槽缘 相平 ,这与欧洲的尼安德特系统的人类相似 ;而在两具郧县头骨上 ,这个交点的位置则较 高 ,这种状况在中国的化石人类中是很普遍的。这个交点在公王岭头骨上处于相当于第 一臼齿的位置 ,在郧县 1 号头骨则在第一和第二臼齿之间。齿槽突前面的正中矢状断面 在公王岭头骨和郧县 1 号头骨均呈向前凸出的弧形 ,与北京直立人相似 ,郧县 2 号头骨则 较近直线。郧县头骨的顶面观显示其脑颅最宽处在中段 ,而公王岭的复原头骨则显示在 头长的后三分之一段。公王岭和郧县相距直线距离仅约 200km ,初步比较已能看出差异 相当显著 ,这是由于时代上的差异或是另有其它原因 ,有待于发现更多的新地点和新化石 从多方面进行研究。 1 期 吴新智等 :中国直立人变异的初步研究 5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