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四纪研究 2002年 元谋的两颗门牙无法与公王岭及郧县曲远河口的化石作对比,但可以与郧县梅铺的 门齿作比较,元谋门齿有很长的指状突,而郧县梅铺的只依稀可辨。元谋门齿齿冠长度 (左11.4mm,右11.5m)比郧县的(10.2mm)稍长;郧县的齿冠宽度(8.3mm)在元谋门齿齿 冠宽度的变异范围(左8.1mm,右8.6mm)内。这两处早更新世的门齿与比他们晚得多的 北京直立人这个牙齿齿冠的长度(98~10.8mm)和宽度(7.5~8.1mm)的高限相近。 5讨论与结论 无论早更新世或是中更新世,中国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直立人祥体在形态上都有相 当大的差异,但是不足以表明中国现代人和新石器时代人分为华南和华北两大群体的现 象在直立人中已露端倪 中国直立人头骨形态有明显的历时性变化,但是有的特征的变化在不同地点的人群 间不是同步发展的 这几具直立人头骨和门齿的许多特征与中国智人化石一致,支持关于中国古人类连 续进化的假说。这几具头骨还分别地带有个别与大多数中国化石人不同的,却在非洲和 欧洲的古人类特别是尼安德特系统中容易见到的特征,如郧县2号和南京1号的翘鼻梁, 南京1号的鼻旁膨隆以及南京2号的额骨正中隆起等。中国的这些直立人的年代,除 了南京2号以外,都比己知的尼安德特系统的人类早,当然不能说这些特征的基因来自尼 人,目前也没有理由确信尼人的这些特征来自中国的直立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可能 是,中国的直立人与欧洲的尼人有着共同的祖先,只是在两支古人类分道扬镳时由于遗传 漂变,致使一些基因在东方支比重较大,另一些基因在西方支比重较大。东方这些占较小 比重的基因在东方个别化石上的出现也可能是在两支人类分开以后,尼安德特系统人类 出现之前,东西方少量基因交流的结果。总之,本文关于中国直立人形态变异初步研究的 结果支持“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假说,即中国人类进化以连续发展为主,附带有一些与境 外地区人群的杂交 本文虽然显示了许多形态差别并作了一些分析,但是其中哪些是没有超出人类同 群体内正常变异范围的差异,哪些是真正的地区间或时间上的形态差异,还有待于更进 步的探究,更需要今后发现更多地点和更多化石以及对它们的深入研究来检验。 参考文献 I Black D, Teilhard de Chardin P, Young CC et al. Fossil Man in China. Geological Memoirs, Senes A, 1933, Nb. 11: 1- 2 Ding T C, Wooding S, Harpending H C et al.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history in East Asia. Proceedings National Academy dr sciences,2000,97(25):14003~14006 3张振标.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见:吴汝康,吴新智,张森水主编.中国远古人类.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62~80 4吴新智.20世纪的中国人类古生物学研究与展望.人类学学报,199,18(3):165~1 5 Wu Xinzhi, Rbirier F E. Human Evolution in China: A Metrc Description of the Fossils and a Review of the Sit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317 6吴新智,黄慰文,祁国琴.中国古人类遗址.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1,12,16,51,52,59 7 Weidenreich F. The mand bles of Sinanthropus pekinensis: A comparative study. Paleontologia Sinica, New Series D7, 1936 Fascicle 3: 1-132 201904-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元谋的两颗门牙无法与公王岭及郧县曲远河口的化石作对比 ,但可以与郧县梅铺的 门齿作比较 ,元谋门齿有很长的指状突 ,而郧县梅铺的只依稀可辨。元谋门齿齿冠长度 (左 11. 4mm ,右 11. 5mm) 比郧县的(10. 2mm) 稍长 ;郧县的齿冠宽度(8. 3mm) 在元谋门齿齿 冠宽度的变异范围(左 8. 1 mm ,右 8. 6mm) 内。这两处早更新世的门齿与比他们晚得多的 北京直立人这个牙齿齿冠的长度(9. 8~10. 8mm) 和宽度(7. 5~8. 1mm) 的高限相近。 5 讨论与结论 无论早更新世或是中更新世 ,中国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直立人群体在形态上都有相 当大的差异 ,但是不足以表明中国现代人和新石器时代人分为华南和华北两大群体的现 象在直立人中已露端倪。 中国直立人头骨形态有明显的历时性变化 ,但是有的特征的变化在不同地点的人群 间不是同步发展的。 这几具直立人头骨和门齿的许多特征与中国智人化石一致 ,支持关于中国古人类连 续进化的假说。这几具头骨还分别地带有个别与大多数中国化石人不同的 ,却在非洲和 欧洲的古人类特别是尼安德特系统中容易见到的特征 ,如郧县 2 号和南京 1 号的翘鼻梁 , 南京 1 号的鼻旁膨隆以及南京 2 号的额骨正中隆起等[23 ] 。中国的这些直立人的年代 ,除 了南京 2 号以外 ,都比已知的尼安德特系统的人类早 ,当然不能说这些特征的基因来自尼 人 ,目前也没有理由确信尼人的这些特征来自中国的直立人。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可能 是 ,中国的直立人与欧洲的尼人有着共同的祖先 ,只是在两支古人类分道扬镳时由于遗传 漂变 ,致使一些基因在东方支比重较大 ,另一些基因在西方支比重较大。东方这些占较小 比重的基因在东方个别化石上的出现也可能是在两支人类分开以后 ,尼安德特系统人类 出现之前 ,东西方少量基因交流的结果。总之 ,本文关于中国直立人形态变异初步研究的 结果支持“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假说 ,即中国人类进化以连续发展为主 ,附带有一些与境 外地区人群的杂交。 本文虽然显示了许多形态差别并作了一些分析 ,但是其中哪些是没有超出人类同一 群体内正常变异范围的差异 ,哪些是真正的地区间或时间上的形态差异 ,还有待于更进一 步的探究 ,更需要今后发现更多地点和更多化石以及对它们的深入研究来检验。 参 考 文 献 1 Black D , Teilhard de Chardin P , Young C C et al. Fossil Man in China. Geological Memoirs , Series A , 1933 ,No. 11 :1~158 2 Ding T C , Wooding S , Harpending H C et al.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history in East Asia. Proceeding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2000 , 97 (25) : 14 003~14 006 3 张振标. 中国新石器时代人类遗骸. 见 :吴汝康 ,吴新智 ,张森水主编. 中国远古人类.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1989. 62~80 4 吴新智. 20 世纪的中国人类古生物学研究与展望. 人类学学报 ,1999 , 18 (3) :165~175 5 Wu Xinzhi , Poirier F E. Human Evolution in China : A Metric Description of the Fossils and a Review of the Site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1~317 6 吴新智 ,黄慰文 ,祁国琴. 中国古人类遗址. 上海 :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1999. 1 , 12 , 16 , 51 , 52 , 59 7 Weidenreich F. The mandibles of Sinanthropus pekinensis : A comparative study. Paleontologia Sinica , New Series D7 , 1936 , Fascicle 3 : 1~132 62 第 四 纪 研 究 2 0 0 2 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