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萌发。芽管大多从孢子顶端细胞中长出,孢子基部细胞甚至中间细胞也可长出芽管。 侵入与发病: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芽管顶端首先产生附着胞,附着胞上再产生侵 入丝。侵入丝大多从玉米表皮细胞或表皮细胞中间直接侵入,少数也可从气孔侵入,而且叶 片两面都可以成功侵入,整个侵入过程如果温度条件适宜(23~25℃)6~12h即可完成。侵 入丝侵入玉米后产生泡囊组织,再从泡囊产生次生菌丝向四周扩展蔓延。菌丝在叶片细胞中 的扩展很慢,一旦侵入到木质部导管和管胞后则扩展加快。病菌从侵入到发病大约需要 7~10d,但不同的品种其潜育期长短不一。 再侵染:病菌侵入10~14d以后,在潮湿的条件下,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并产生大 量分生孢子,又可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在玉米整个生长期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特别是 在春、夏玉米混作区,由于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大量菌源,再侵染频繁 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流行主要决定于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和耕作制度等。 品种抗病性:目前尚未发现具有免疫的玉米品种,但玉米品种间对大斑病菌的抗性有明 显差异,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大流行的主要原因。20世纪40年代,世界玉米产区大面积种 植的多为感病品种,致使该病流行成灾。20世纪60年代选育和推广具有抗病基因的玉米品 种后,该病未能在大范围内流行 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病性分为数量抗性、褪绿斑抗性、褪绿点抗性和无病斑抗性等 四种类型。①数量抗性。多数属于这种类型,它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非专化性抗性) 具这类抗性的抗病材料病斑数量少,面积小,产孢量少,病叶枯死较慢;感病材料上病斑大 数量多、产孢量大、病斑枯死速度快,病斑反应型属萎蔫斑;②褪绿斑抗性。由显性单基因 控制的垂直抗性(专化性抗性)。凡具有Hl、H2或H3单基因的玉米,在苗期或成株期叶 片上的病斑通常较小,周围具有褪绿晕圈,中间有小的坏死斑,组织坏死迟缓,不产生孢子 或产生量很少(如B68Hl/和H84等就属于这种类型):③褪绿点抗性。Hilu和 Hooker于 1965年在玉米苗期发现了一种特有褪绿点症状,但到成株期则不表现,认为是一种褪绿点 抗性,我国也发现在单基因鉴别寄主或多基因鉴别寄主的幼苗叶片上接种2~3d就出现很多 的褪绿点:④无病斑抗性。 Gevers于1975年从罗得西亚的一个墨西哥玉米品系 Pepitilla 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由HN基因控制的抗性类型,它们与H、H2或H3单基因控制的褪 绿点抗性症状不同的是,具有HN基因的植株叶片上通常无病斑。不同品种玉米对大斑病 的抗性程度与其体内的丁布含量有关。丁布的含量以苗期较高,随着玉米的发育,含量逐渐 下降。丁布是抗大斑病的化学物质基础。 气候条件:在具有足够菌量和一定面积的感病品种时,大斑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决定于 温度和雨水。该病的发病适温为2025℃,超过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适宜发病的湿度条 件是相对湿度在90%以上,这对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都有利。因此,7~8月份,如果温 度偏低,多雨高湿,日照不足,均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中国北方各玉米产区,6-8 月气温大多适于发病,这样降雨就成为大斑病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 耕作与栽培措施:玉米连作地病重,轮作地病轻;单作地病重,间套作地病轻。合理 的间套作和适时轮作,可改变田间小气候,利于通风透光,减低田间湿度,减少田间菌源 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无论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晚播都比早播的病重,原因是由于玉萌发。芽管大多从孢子顶端细胞中长出,孢子基部细胞甚至中间细胞也可长出芽管。 侵入与发病:分生孢子萌发产生芽管,芽管顶端首先产生附着胞,附着胞上再产生侵 入丝。侵入丝大多从玉米表皮细胞或表皮细胞中间直接侵入,少数也可从气孔侵入,而且叶 片两面都可以成功侵入,整个侵入过程如果温度条件适宜(23~25℃)6~12h 即可完成。侵 入丝侵入玉米后产生泡囊组织,再从泡囊产生次生菌丝向四周扩展蔓延。菌丝在叶片细胞中 的扩展很慢,一旦侵入到木质部导管和管胞后则扩展加快。病菌从侵入到发病大约需要 7~10d,但不同的品种其潜育期长短不一。 再侵染:病菌侵入 10~14d 以后,在潮湿的条件下,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并产生大 量分生孢子,又可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在玉米整个生长期内可进行多次再侵染。特别是 在春、夏玉米混作区,由于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大量菌源,再侵染频繁。 发病条件 此病的发生流行主要决定于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栽培条件和耕作制度等。 品种抗病性:目前尚未发现具有免疫的玉米品种,但玉米品种间对大斑病菌的抗性有明 显差异,种植感病品种是病害大流行的主要原因。20 世纪 40 年代,世界玉米产区大面积种 植的多为感病品种,致使该病流行成灾。20 世纪 60 年代选育和推广具有抗病基因的玉米品 种后,该病未能在大范围内流行。 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病性分为数量抗性、褪绿斑抗性、褪绿点抗性和无病斑抗性等 四种类型。①数量抗性。多数属于这种类型,它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水平抗性(非专化性抗性)。 具这类抗性的抗病材料病斑数量少,面积小,产孢量少,病叶枯死较慢;感病材料上病斑大、 数量多、产孢量大、病斑枯死速度快,病斑反应型属萎蔫斑;②褪绿斑抗性。由显性单基因 控制的垂直抗性(专化性抗性)。凡具有 Htl、Ht2 或 Ht3 单基因的玉米,在苗期或成株期叶 片上的病斑通常较小,周围具有褪绿晕圈,中间有小的坏死斑,组织坏死迟缓,不产生孢子 或产生量很少(如 B68Ht1 和 H84 等就属于这种类型);③褪绿点抗性。Hilu 和 Hooker 于 1965 年在玉米苗期发现了一种特有褪绿点症状,但到成株期则不表现,认为是一种褪绿点 抗性,我国也发现在单基因鉴别寄主或多基因鉴别寄主的幼苗叶片上接种 2~3d 就出现很多 的褪绿点;④无病斑抗性。Gevers 于 1975 年从罗得西亚的一个墨西哥玉米品系 Pepitilla 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由 HtN 基因控制的抗性类型,它们与 Htl、Ht2 或 Ht3 单基因控制的褪 绿点抗性症状不同的是,具有 HtN 基因的植株叶片上通常无病斑。不同品种玉米对大斑病 的抗性程度与其体内的丁布含量有关。丁布的含量以苗期较高,随着玉米的发育,含量逐渐 下降。丁布是抗大斑病的化学物质基础。 气候条件:在具有足够菌量和一定面积的感病品种时,大斑病的发病程度主要决定于 温度和雨水。该病的发病适温为 20~25℃,超过 28℃对病害有抑制作用;适宜发病的湿度条 件是相对湿度在 90%以上,这对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都有利。因此,7~8 月份,如果温 度偏低,多雨高湿,日照不足,均有利于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中国北方各玉米产区,6~8 月气温大多适于发病,这样降雨就成为大斑病发病轻重的决定因素。 耕作与栽培措施:玉米连作地病重,轮作地病轻;单作地病重,间套作地病轻。合理 的间套作和适时轮作,可改变田间小气候,利于通风透光,减低田间湿度,减少田间菌源, 从而减轻病害的发生和危害。无论春玉米还是夏玉米,晚播都比早播的病重,原因是由于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