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D01:10.13374j.isml00103x2006.11.014 第28卷第11期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Vol.28 No.11 2006年11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Now.2006 板宽板厚多变量系统的自抗扰解耦控制 王丽君 童朝南孙一康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针对精轧的板宽板厚多变量系统具有强耦合、大时滞、不确定性、干扰因素多,非线性等 特点.应用自抗扰控制(ADRC静态解耦和扩张状态观测器(ES0)动态解耦技术.给出一种多变量 系统的ADRC解耦设计方案.为提高时滞对象的快速性,设计了一种去掉跟踪微分器(TD),由 ESO和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NLSEF)两部分组成的ADRC,其中NLSEF改用非线性函数 实现.ADRC阶次比常规方法低一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不仅解耦效果好,而且对模型的 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应能力 关键词板宽:板厚:自抗扰控制:状态观测器:解耦 分类号TP273 板宽精度和板厚精度一样,也是带钢热轧精 近的自然宽展及机架间的蠕变宽度变化量两部 轧机组所追求和关注的重要质量指标,对产品的 分.根据国内现场条件,拟在精轧机组最后2个 成材率(切边量)有决定作用.在热轧粗轧机上 机架实现监控FAWC,因此后2个机架间的张力 有关宽度自动控制的研究开发已取得了较好的效 设定值需根据各机架的板宽偏差而进行动态设 果:在精轧机组上实施宽度自动控制 定,而其他机架的设定值不变.对于精轧机组前 (FAWC的研究和应用还不够深入和成熟. 2~3机架,由于厚度较大且压下量较大,变形区附 面对成品带钢越来越薄的热轧工艺趋势和活套驱 近的自然宽展不能忽略,但对后面的机架该项可 动及制动的特殊性,在热轧精轧机组实施宽度自 忽略不计,因此这里只考虑机架间的宽度变化量. 动控制有一定难度,需要先进的控制技术.而自 机架间的宽度变化主要取决于机架间张力 抗扰控制(ADRC)技术是一种不依赖于模型的非 (即后张应力),但还受到温度、钢种、前张应力等 线性控制器,它将模型不确定性和未知外扰作用 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耦合项)都归结为对系统的总扰动,由扩张 非常复杂,理论推导其数学模型相当困难.另外, 状态观测器(SO)实时估计并予以动态补偿,具 由于精轧末机架中心线到测宽仪的距离较远,传 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实用性强等特 输延迟造成大的滞后,.因此,热连轧板宽与机架 点9.因此,本文采用ADRC静态解耦技术和 间张应力的关系可近似为一阶惯性时滞环节: E$0动态解耦技术,建立板宽和板厚一体的多变 △w/△-1=Kwe/(Ts十1) (1) 量控制系统实现对板宽和板厚的解耦控制. 式中,△表示与稳态工作点的偏差:w:为出口板 1 热连轧板宽板厚多变量系统的数 宽;为i~i十1机架间张应力,i为机架号; 学模型 K=w/G-,取决于成品板厚、板宽、i机架 由轧制理论的分析可知,轧机变形区内的工 出口温度及钢材种类;:= L/vi+Ln/vm. 艺参数表现为一系列的非线性函数关系,为便于 T=L/v,L和Lm分别为机架间距离、末机架 设计,采用在工作点附近小的变化范围内将非线 到测宽仪的距离,和vm分别为各机架及末机 性函数线性化) 架出口带钢速度. 在精轧机组,板宽变化量主要包括变形区附 同理对于监控AGC热连轧板厚与辊缝的 收稿日期:2005-07-12修回日期:200603-28 关系也可近似为一阶惯性时滞环节: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0374032) △h/△S,=KseF1(Ts十1) (2) 作者简介:王丽君(1971一),女,博士研究生:童朝南(1955一), 男.散探.鹅生期China cadem oua r Pu术忠nb为患只板晶i为辊缝:Ks示Cnki.ne板宽板厚多变量系统的自抗扰解耦控制 王丽君 童朝南 孙一康 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北京 100083 摘 要 针对精轧的板宽板厚多变量系统具有强耦合、大时滞、不确定性、干扰因素多、非线性等 特点, 应用自抗扰控制( ADRC) 静态解耦和扩张状态观测器( ESO) 动态解耦技术, 给出一种多变量 系统的 ADRC 解耦设计方案.为提高时滞对象的快速性, 设计了一种去掉跟踪微分器( TD) , 由 ESO 和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 NLSEF) 两部分组成的 ADRC, 其中 NLSEF 改用非线性函数 实现, ADRC 阶次比常规方法低一阶.仿真结果表明, 该控制方案不仅解耦效果好, 而且对模型的 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应能力. 关键词 板宽;板厚;自抗扰控制;状态观测器;解耦 分类号 TP273 收稿日期:2005 07 12 修回日期:2006 03 2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60374032) 作者简介:王丽君( 1971—) , 女, 博士研究生;童朝南( 1955—) ,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板宽精度和板厚精度一样, 也是带钢热轧精 轧机组所追求和关注的重要质量指标, 对产品的 成材率(切边量) 有决定作用 .在热轧粗轧机上, 有关宽度自动控制的研究开发已取得了较好的效 果;在 精 轧 机 组 上 实 施 宽 度 自 动 控 制 (FAWC) [ 1-3] 的研究和应用还不够深入和成熟. 面对成品带钢越来越薄的热轧工艺趋势和活套驱 动及制动的特殊性, 在热轧精轧机组实施宽度自 动控制有一定难度, 需要先进的控制技术.而自 抗扰控制( ADRC) 技术是一种不依赖于模型的非 线性控制器, 它将模型不确定性和未知外扰作用 (包括耦合项) 都归结为对系统的总扰动, 由扩张 状态观测器( ESO) 实时估计并予以动态补偿, 具 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 、实用性强等特 点[ 4] .因此, 本文采用 ADRC 静态解耦技术和 ESO 动态解耦技术, 建立板宽和板厚一体的多变 量控制系统, 实现对板宽和板厚的解耦控制. 1 热连轧板宽板厚多变量系统的数 学模型 由轧制理论的分析可知, 轧机变形区内的工 艺参数表现为一系列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为便于 设计, 采用在工作点附近小的变化范围内将非线 性函数线性化[ 5] . 在精轧机组, 板宽变化量主要包括变形区附 近的自然宽展及机架间的蠕变宽度变化量两部 分.根据国内现场条件, 拟在精轧机组最后 2 个 机架实现监控 FAWC, 因此后 2 个机架间的张力 设定值需根据各机架的板宽偏差而进行动态设 定, 而其他机架的设定值不变 .对于精轧机组前 2 ~ 3机架, 由于厚度较大且压下量较大, 变形区附 近的自然宽展不能忽略, 但对后面的机架, 该项可 忽略不计, 因此这里只考虑机架间的宽度变化量. 机架间的宽度变化主要取决于机架间张力 (即后张应力), 但还受到温度 、钢种、前张应力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且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非常复杂, 理论推导其数学模型相当困难.另外, 由于精轧末机架中心线到测宽仪的距离较远, 传 输延迟造成大的滞后 .因此, 热连轧板宽与机架 间张应力的关系可近似为一阶惯性时滞环节 : Δwi/Δσi -1 =Kwσie -τi s / ( Tv is +1) ( 1) 式中, Δ表示与稳态工作点的偏差;w i 为出口板 宽;σi 为 i ~ i +1 机架间张应力, i 为机架号; K wσi = wi/ σi -1, 取决于成品板厚 、板宽 、i 机架 出口温度及钢材种类 ;τi = ∑ m-1 i =1 L/ vi +L m/ v m, Tv i =L/ v i , L 和 L m 分别为机架间距离 、末机架 到测宽仪的距离, vi 和 v m 分别为各机架及末机 架出口带钢速度. 同理, 对于监控 AGC, 热连轧板厚与辊缝的 关系也可近似为一阶惯性时滞环节 : Δhi/ ΔSi =K hSie -τi s / ( Tvis +1) ( 2) 式中, hi 为出口板厚;S i 为辊缝;KhSi =CPi/ 第 28 卷 第 11 期 2006 年 11 月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Vol.28 No.11 Nov.2006 DOI :10.13374/j .issn1001 -053x.2006.11.014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