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形象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塑造美国积极形象的结果与中美合作必然产生的巨大震动结合在一起,也在 些中国人中也造成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使他们误以为只要有安全战略方面的共 同利益,中美关系就可以万古长青。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在那以后的近十 年里,大多数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不过是好奇多于好感,而且敌意仍然存在 1978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全新的一页。结束贫穷落 后的历史,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新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百年来中国人 梦寐以求的理想。它一经落实为国家的根本政策,立即在中国唤起巨大的热情和 动力。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正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中国开始推行以现代化为目标的改革开放政策、中美共同反对苏联扩张的战 略合作和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这三个因素,推动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对美国的看法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 再认为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而是反对苏联扩张的同盟者,特别是中国实现现代化 的参照系,至少也是参照系之一。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潜意识里,荡 漾着朦朦胧胧的希望,以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建成一个多少有些类似美国 那样国力昌盛的国家。 在那个时代走进大学校园的青年人,都能清楚地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欧风美 雨”。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来自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强烈的吸纳欲望使他 们有时甚至是生吞活剥地照搬各种舶来的学说、经验和模式,并迫不及待地试图 身体力行。从80年代初中国政府选派留学生前往美国学习开始至今,到美国留学 已经成了潮流,到发达国家留学本身甚至成了一种值得最求的人生“价值”。 不仅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多数中国人在想到中国的现代化前景时,几乎 立刻会自觉不自觉地联想到美国。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也不论是对美国了 解的深浅或是真伪,相当多的人在把中国的现状和他们的憧憬,与他们心中的美 国形象进行对照、比较。美国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教 育和独特的文化等等,无一不成为了解和学习对象,无一不被尝试接纳或借鉴。 尽管从常识上都能理解,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历史文化背景迴异,发展道路千差 万别等等,但是中国人仍然指望通过向美国学习,借助美国的许多经验,包括借 鉴民主政治的某些经验,最终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使中国像美国那样在当今世界 上卓尔不群 可以肯定地说,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整个80年代里,为实现中国的现代 化而向美国学习,成为中国人认识美国的主流。在以往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多世 纪里,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时期。那期间中美之间也存在种种问题,中国人对美 国的诸多不善意的行为,如限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阻止中国武器出口、指责中 国的人权状况等等,进行了抵制和反抗。但是相比较而言,认为美国是先进国家, 中国需要了解美国,向美国学习各种有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知识和办法,是占压倒 性的主流看法 (二) 中国人的热情持续到90年代初,天平又开始向另一边倾斜。要精确地描述和 揭示当今各类中国人对美国的复杂观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迄今为止能够把握 的最普遍和有代表性的看法,恐怕就是“疑虑”了 这里所谓的“疑虑”,对于那些从事政策研究的专家来说,就是怀疑美国的 战略意图,特别是美国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的战略意图,并对中美关系的状况感到 把握不定,对中美关系将如何发展深感忧虑。这种疑虑影响到他们认识美国的各形象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塑造美国积极形象的结果与中美合作必然产生的巨大震动结合在一起,也在 一些中国人中也造成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使他们误以为只要有安全战略方面的共 同利益,中美关系就可以万古长青。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在那以后的近十 年里,大多数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不过是好奇多于好感,而且敌意仍然存在。 1978 年底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中国历史上全新的一页。结束贫穷落 后的历史,建立一个独立富强的新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百年来中国人 梦寐以求的理想。它一经落实为国家的根本政策,立即在中国唤起巨大的热情和 动力。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正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美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中国开始推行以现代化为目标的改革开放政策、中美共同反对苏联扩张的战 略合作和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这三个因素,推动中美关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对美国的看法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 再认为美国是中国的敌人,而是反对苏联扩张的同盟者,特别是中国实现现代化 的参照系,至少也是参照系之一。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潜意识里,荡 漾着朦朦胧胧的希望,以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是建成一个多少有些类似美国 那样国力昌盛的国家。 在那个时代走进大学校园的青年人,都能清楚地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欧风美 雨”。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来自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知识,强烈的吸纳欲望使他 们有时甚至是生吞活剥地照搬各种舶来的学说、经验和模式,并迫不及待地试图 身体力行。从 80 年代初中国政府选派留学生前往美国学习开始至今,到美国留学 已经成了潮流,到发达国家留学本身甚至成了一种值得最求的人生“价值”。 不仅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多数中国人在想到中国的现代化前景时,几乎 立刻会自觉不自觉地联想到美国。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也不论是对美国了 解的深浅或是真伪,相当多的人在把中国的现状和他们的憧憬,与他们心中的美 国形象进行对照、比较。美国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教 育和独特的文化等等,无一不成为了解和学习对象,无一不被尝试接纳或借鉴。 尽管从常识上都能理解,中美两国国情不同,历史文化背景迥异,发展道路千差 万别等等,但是中国人仍然指望通过向美国学习,借助美国的许多经验,包括借 鉴民主政治的某些经验,最终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使中国像美国那样在当今世界 上卓尔不群。 可以肯定地说,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整个 80 年代里,为实现中国的现代 化而向美国学习,成为中国人认识美国的主流。在以往中美关系发展的一个多世 纪里,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时期。那期间中美之间也存在种种问题,中国人对美 国的诸多不善意的行为,如限制对中国的技术转让、阻止中国武器出口、指责中 国的人权状况等等,进行了抵制和反抗。但是相比较而言,认为美国是先进国家, 中国需要了解美国,向美国学习各种有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知识和办法,是占压倒 性的主流看法。 (二) 中国人的热情持续到 90 年代初,天平又开始向另一边倾斜。要精确地描述和 揭示当今各类中国人对美国的复杂观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迄今为止能够把握 的最普遍和有代表性的看法,恐怕就是“疑虑”了。 这里所谓的“疑虑”, 对于那些从事政策研究的专家来说,就是怀疑美国的 战略意图,特别是美国在处理对华关系上的战略意图,并对中美关系的状况感到 把握不定,对中美关系将如何发展深感忧虑。这种疑虑影响到他们认识美国的各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