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历史研究 2007年第5期 效时,不能依据单一坐标;①继续“把均势的运作看成零和游戏’”(即对抗中一方所失必定意 味着另一方所得)显然“过于简单”,因为在一地的失利,则可能是在另一地的取胜。基辛格 1969年著书指出,在均势形成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在乎一地、一役的得失”,而是对“整体力 量对比的评估”。②据此,他指出,美国并非要从现已担负的国际责任里“全然退身”,而是要明 确美国不应、也不可能“单独承担维护世界范围内均势的责任”。③ 第二,必须抛弃理想主义的妄想。通过对美国政治文化的研究,基辛格发现大多数美国人 不接受“冲突与矛盾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国际生活的主要特征”这一事实,仍幻想有 一天他们能够彻底改变现存的国际体系。④因此,他认为美国对外政策决策者应该“放弃所有改 变其他国家与民族的内部制度”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企图,因为“结构稳定观”表明,现存结 构往往是在其支撑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倒塌和崩溃”的危险最大,美国在越南的遭遇即是 最有力的佐证。⑤相反,美国应与意识形态相悖但安全利益相关的国家在承认彼此“地缘政治利 益”(包括“国家生存、安全、相互适宜的国际环境”的前提下,改善关系,甚至结盟。⑥ 第三,必须承认自身可动员的战略资源的有限性。基辛格在哈佛和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工 作期间,曾多次激烈批判美国国防思想库“均势要求无限制地使用一切手段”的提法。他的观 点是,如果决策者认为可以“毫无限制”地使用本国资源,其所赋予国际行动所追求的目标也 会变得“毫无限制”;同时,这种不考虑资源有限的行动必将迫使对手“下决心斗争到底”,因 为对手在面对“全面投入”的敌人面前已无退路可言。于是,他指出,现代社会中最能显出 “大智慧”的是领导人“知道何时何地如何悬崖勒马”。⑦在他看来,肯尼迪、约翰逊政府不顾美 国战略资源的有限性的对外与安全政策,不仅导致美国与苏联进行“毫无理智”的核竞赛,也 迫使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无限制”地资源投入。⑧据此,他提出,美国决策者要走出政策的困 境,就必须先强化对资源有限性的认识。 第四,必须认清“多极”体系的优越性。基辛格1968年著文解释说,一个单极或两极的世 界只会“鼓励消极与顽固”,只会“使领导人不再注意(国际环境)任何细小的变化”;长此以 往,“任何(无足轻重的)国际问题都被视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而一个“多极”的世界, 就会从根本上改变领导人的这种思维逻辑。尽管“多极”本身并不能保证体系的永久稳定,但 它为大国共同制定彼此都能接受的国际制度所创造的合作机会要比单极或两极大得多。此外, 多极制本身所拥有的一种“自然的”平衡机制,是单极或两极所缺失的。因此,致力于“一个 多极化世界”的构建“是完全符合任何一个大国的基本利益的”。冷战从“两超对抗”向“多极 平衡”方向发展也是完全符合美国的根本国家利益的。⑨ 第五,必须着力构建大国“动态平衡”机制。由于民族国家的利益、威胁、资源和目标永 DGaddis,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p.277. 2 Henry Kissinger,American Foreign Policy:Three Essays,New York,NY:W.W.Norton,1969,p. 56. 3 Henry Kissinger,White House Years,New York,NY: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79,p.1049 4 Kissinger,American Foreign Policy,pp.146-147. 5 Gaddis,Strategies of Containment,p.278. 6Kissinger,White House Years,p.1089. 7 Peter W.Dickson,Kissinger and the Meaning of History,New York,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pp.9092. 8 Kissinger,American Foreign Policy,pp.56-57. 9 Kissinger,American Foreign Policy,pp.56-57. ·158·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效时 , 不能依据单一坐标 ; ① 继续“把均势的运作看成‘零和游戏’”(即对抗中一方所失必定意 味着另一方所得) 显然“过于简单”, 因为在一地的失利 , 则可能是在另一地的取胜。基辛格 1969 年著书指出 , 在均势形成过程中 , 重要的不是“在乎一地、一役的得失”, 而是对“整体力 量对比的评估”。② 据此 , 他指出 , 美国并非要从现已担负的国际责任里“全然退身”, 而是要明 确美国不应、也不可能“单独承担维护世界范围内均势的责任”。③ 第二 , 必须抛弃理想主义的妄想。通过对美国政治文化的研究 , 基辛格发现大多数美国人 不接受“冲突与矛盾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国际生活的主要特征”这一事实 , 仍幻想有 一天他们能够彻底改变现存的国际体系。④ 因此 , 他认为美国对外政策决策者应该“放弃所有改 变其他国家与民族的内部制度”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企图 , 因为“结构稳定观”表明 , 现存结 构往往是在其支撑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倒塌和崩溃”的危险最大 , 美国在越南的遭遇即是 最有力的佐证。⑤ 相反 , 美国应与意识形态相悖但安全利益相关的国家在承认彼此“地缘政治利 益”(包括“国家生存、安全、相互适宜的国际环境”) 的前提下 , 改善关系 , 甚至结盟。⑥ 第三 , 必须承认自身可动员的战略资源的有限性。基辛格在哈佛和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工 作期间 , 曾多次激烈批判美国国防思想库“均势要求无限制地使用一切手段”的提法。他的观 点是 , 如果决策者认为可以“毫无限制”地使用本国资源 , 其所赋予国际行动所追求的目标也 会变得“毫无限制”; 同时 , 这种不考虑资源有限的行动必将迫使对手“下决心斗争到底”, 因 为对手在面对“全面投入”的敌人面前已无退路可言。于是 , 他指出 , 现代社会中最能显出 “大智慧”的是领导人“知道何时何地如何悬崖勒马”。⑦ 在他看来 ,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不顾美 国战略资源的有限性的对外与安全政策 , 不仅导致美国与苏联进行“毫无理智”的核竞赛 , 也 迫使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无限制”地资源投入。⑧ 据此 , 他提出 , 美国决策者要走出政策的困 境 , 就必须先强化对资源有限性的认识。 第四 , 必须认清“多极”体系的优越性。基辛格 1968 年著文解释说 , 一个单极或两极的世 界只会“鼓励消极与顽固”, 只会“使领导人不再注意 (国际环境) 任何细小的变化”; 长此以 往 ,“任何 (无足轻重的) 国际问题都被视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事。”而一个“多极”的世界 , 就会从根本上改变领导人的这种思维逻辑。尽管“多极”本身并不能保证体系的永久稳定 , 但 它为大国共同制定彼此都能接受的国际制度所创造的合作机会要比单极或两极大得多。此外 , 多极制本身所拥有的一种“自然的”平衡机制 , 是单极或两极所缺失的。因此 , 致力于“一个 多极化世界”的构建“是完全符合任何一个大国的基本利益的”。冷战从“两超对抗”向“多极 平衡”方向发展也是完全符合美国的根本国家利益的。⑨ 第五 , 必须着力构建大国“动态平衡”机制。由于民族国家的利益、威胁、资源和目标永 ·158 · 历 史 研 究 2007 年第 5 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Gaddis , S trategies of Containment , p. 277. Henry Kissinger , A merican Forei gn Policy : Three Essays , New York , N Y: W. W. Norton , 1969 , p. 56. Henry Kissinger , W hite House Years , New York , N Y: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 1979 , p . 1049. Kissinger , A merican Forei gn Policy , pp. 146 —147. Gaddis , S trategies of Containment , p. 278. Kissinger , W hite House Years , p. 1089. Peter W. Dickson , Kissinger and the Meaning of History , New York , N 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78 , pp . 90 —92. Kissinger , A merican Forei gn Policy , pp. 56 —57. Kissinger , A merican Forei gn Policy , pp. 56 —5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