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森林地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一、名词解释 1、林木个体的生活史2、林木个体生长3、“”形生长曲线4、林木生长大周期5、绝 对生长速率AGR)6、相对生长速率(RGR)7、林木个体生长量8、总生长量9、总 平均生长量(简称平均生长量)10、定期生长量11、连年生长量12、林木个体发育 13、林木生长的周期性14、前期生长类型15、全期生长类型16、顶端优势17、极 性18、再生19、幼年期20、青年期21、壮年期22、老年期(衰老期) 23、幼 苗阶段24、幼树阶段25、幼林阶段26、密林阶段27、杆材林阶段28、中龄林阶 段29、成熟林阶段30、过熟林衰老)阶段31、林分生长32、林分蓄积生长量33、 叶面积指数34、森林的生产力35、潜在生产力(气候生产力)36、现实生产力 二、单项选挥 1、营养繁殖最佳时期 A.幼年期B.青年期C.壮年期D.衰老期 2、引种的最住时期 A幼年期B.青年期C.壮年期D.衰老期 3、采种最佳时期 A.幼年期B.青年期C.壮年期D.衰老期 三、填空 1、林木个体的生活史,起源于受精卵的第一次分裂,终于植株死亡。其间经过两个过程 2、林木的生长通常可以通过其 _等来加以描述 3、林木生长量的大小及生长速率,一方面受」 的影响,另一方面受 的影 响。 4、通常根据一年中林木高生长期的长短,可把树种分为 和 两种。 5、从林木结实规律的角度出发,通常把林木个体发育分为一、 和4 个时期。 6、一般来说,从幼苗到成熟,典型的林分都要经过 和 等六个生长发育阶围 7、林分蓄积生长量,实际上是林分中 和 的代数和。 8、用材林的干材蓄积量与生物产量之间也存在一个转换的经济系数,一般为 9、为了分析方便起见,可以把森林生产力区分为森林的、 和两个概 10、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有_ 、 和 四、判断 1、用材林的干材蓄积量与生物产量之间也存在一个转换的经济系数,温带林及成熟林的系 数较高,而热带雨林及中幼龄林的系数较低。 2、人工林的生产力水平一般都比天然林高。 五、简答 1、林木生长与林木发有有何区别? 2、森林生产力形成的生理生态学基础是什么?(或如何利用生理生态学理论分析提高森林 的生产力?) 3、提高和维持森林生产力有哪些途径? 第四章 森林地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一、名词解释 1、林木个体的生活史 2、林木个体生长 3、“s”形生长曲线 4、林木生长大周期 5、绝 对生长速率(AGR) 6、相对生长速率(RGR) 7、林木个体生长量 8、总生长量 9、总 平均生长量(简称平均生长量) 10、定期生长量 11、连年生长量 12、林木个体发育 13、林木生长的周期性 14、前期生长类型 15、全期生长类型 16、顶端优势 17、极 性 18、再生 19、幼年期 20、青年期 21、壮年期 22、老年期(衰老期) 23、幼 苗阶段 24、幼树阶段 25、幼林阶段 26、密林阶段 27、杆材林阶段 28、中龄林阶 段 29、成熟林阶段 30、过熟林(衰老)阶段 31、林分生长 32、林分蓄积生长量 33、 叶面积指数 34、森林的生产力 35、潜在生产力(气候生产力) 36、现实生产力 二、单项选择 1、营养繁殖最佳时期 。 A. 幼年期 B. 青年期 C. 壮年期 D. 衰老期 2、引种的最佳时期 。 A. 幼年期 B. 青年期 C. 壮年期 D. 衰老期 3、采种最佳时期 。 A. 幼年期 B. 青年期 C. 壮年期 D. 衰老期 三、填空 1、 林木个体的生活史,起源于受精卵的第一次分裂,终于植株死亡。其间经过两个过程 和 。 2、林木的生长通常可以通过其 、 和 等来加以描述。 3、林木生长量的大小及生长速率,一方面受 的影响,另一方面受 的影 响。 4、通常根据一年中林木高生长期的长短,可把树种分为 和 两种。 5、从林木结实规律的角度出发,通常把林木个体发育分为 、 、 和 4 个时期。 6、一般来说,从幼苗到成熟,典型的林分都要经过 、 、 、 、 和 等六个生长发育阶段 7、林分蓄积生长量,实际上是林分中 和 的代数和。 8、用材林的干材蓄积量与生物产量之间也存在一个转换的经济系数,一般为 。 9、为了分析方便起见,可以把森林生产力区分为森林的、 和 两个概念。 10、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有 、 和 。 四、判断 1、用材林的干材蓄积量与生物产量之间也存在一个转换的经济系数,温带林及成熟林的系 数较高,而热带雨林及中幼龄林的系数较低。 2、人工林的生产力水平一般都比天然林高。 五、简答 1、林木生长与林木发育有何区别? 2、森林生产力形成的生理生态学基础是什么?(或如何利用生理生态学理论分析提高森林 的生产力?) 3、提高和维持森林生产力有哪些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