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生医022 王留洋 20022003 二PACS的历史及现状 PACS的概念提出于80年代初。建立PACS的想法主要是由两个主要因素引起的:一是数字 化影象设备,如CT设备等的产生使得医学影象能够直接从检查设备中获取:另一个是计算机技 术的发展,使得大容量数字信息的存储、通讯和显示都能够实现。在80年代初期,欧洲、美国 等发达国家基于大型计算机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基本完成了研究阶段而转向实施,研究工作 在80年代中就逐步转向为医疗服务的系统,如临床信息系统,PACS等方面。在欧洲、日本和美 国等相继建立起研究PACS的实验室和实验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到90年代初期已经陆续建立 起一些实用的PACS 在80年代中后期所研究的医学影象系统主要采用的是专用设备,整个系统的价格非常昂 贵。到90年代中期,计算机图形工作站的产生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PACS的整体价格有 所下降。进入90年代后期,微机性能的迅速提高,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PACS可以建立在一个 能被较多医院接受的水平上 早期的数字化医学影象设备所产生的数字图象格式都是由各个设备生产厂商自己确定的专 有格式,别人无法利用。这个问题极大地影响了PACS的发展,这引起广大致力于医学影象研究 的学者、厂商和学术及行业团体的重视。1982年美国放射学会(ACR)和电器制造协会(NEMA) 联合组织了一个研究组,1985年制定出了一套数字化医学影象的格式标准,即ACR-NEMA1.0标 准,随后在1988年完成了 ACR-NEMA2.0。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仅有图象格式标准 还不够,通讯标准在PACS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即在1993年由ACR和NEMA在 ACR-NEMA 2.0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通讯方面的规范,同时按照影象学检查信息流特点的ER模型重新修 改了图象格式中部分信息的定义,制定了 DICOM3.0标准。这个标准已经被世界上主要的医学影 象设备生产厂商接受,因此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目前,一些主要的医疗仪器公司,如 GE、 PHILIPS、西门子、科达等,所生产的大型影象检査设备都配有支持 DICOM标准的通讯模块 或工作站,也有许多专门制造影象系统的公司生产支持 DICOM标准的影象处理、显示、存储系统。 近年来,在每年的北美放射学大会上还专门提供 DICOM环境,组织各个厂商进行影象设备的互 联。随着应用的不断发展, DICOM标准也在不断的更新,它所支持的医学影象种类也不断地 增加,已经从原来ACR-NEMA标准只支持放射影象扩展到支持内窥镜、病理等其他影象。也有学 者在研究处理医学图形、声音等信息,同时也有人研究 DICOM与其他医学信息传输标准的沟通 如Ⅲ7等。人们已经认识到医学影象系统应该是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ACS应 该与其他系统相互沟通信息,形成一个医院信息的整体。 三PACS的国内外进展 近10年来,PACS系统已在欧美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被广泛应用。1997年美国投资5亿为海 军基地的军用医院建立了PACS系统。截止1999年底全世界己安装了900套大型PACS系统,同 时已将数字化医院作为建设目标。如美国PACS先驱者,著名的巴尔的摩VA医疗中心初步实现 PACS计划后,在不增加人员及设备的情况下,翌年接诊的病人上升了近70%;澳地利维也纳 Danube 医院在PACS运行后,与该市同类医院比,住院检查时间从9-11d/人减少为6.9d/人。按此推算 如:我国床位数600张左右的大型医院平均住院日减少2d/人,则相当于增加90张床位,以每 张每天收入600元计算(含成本),年收入可达1900万元:;我国台湾地区的一所500多张床位的 小港医院,该院分三阶段实施PACS系统。第一阶段医院实现科室的数字化连网后,胶片减少了 70%,经核算:节约胶片费(包括冲洗设备、消耗材料、相关人员工资、利息及通货膨胀率等) 5年左右即可收回PACS投资。 在我国大陆己有众多的公司在试制、联系、试行或实施PACS系统。但,大多数是以国外企 业赠送或复制、代理的形式推行PACS。各类单机工作站已被大多数中小医院应用,仅实现了本 台设备的数字化功能升级,就显示出明显效益。如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CT室应用后,年节省 资金来源30多万元。但特提醒:"凡不具备DCOM3.0标准的工作站都不应考虑。因为与HIS网 融合时还要重复花钱"。目前,国内具有国家、国际水平的PACS系统,并进入大中型医院实际运 行的不超过5家。 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沈阳军区202医院建成,并运行PACS已近一年。 在此基础上,他们于今年2月组织以中科院士为首的网络、影像、管理等32名专家,以福州总 医院为现场进行了研讨,并将以此为样板制定《全军PACS建设标准与规范》,一个具有中国国情 的PACS系统的构架已经形成 四PACS的发展趋势 2/10生医 022 王留洋 20022003 2/10 二 PACS 的历史及现状 PACS 的概念提出于 80 年代初。建立 PACS 的想法主要是由两个主要因素引起的:一是数字 化影象设备,如 CT 设备等的产生使得医学影象能够直接从检查设备中获取;另一个是计算机技 术的发展,使得大容量数字信息的存储、通讯和显示都能够实现。在 80 年代初期,欧洲、美国 等发达国家基于大型计算机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已经基本完成了研究阶段而转向实施,研究工作 在 80 年代中就逐步转向为医疗服务的系统,如临床信息系统,PACS 等方面。在欧洲、日本和美 国等相继建立起研究 PACS 的实验室和实验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到 90 年代初期已经陆续建立 起一些实用的 PACS。 在 80 年代中后期所研究的医学影象系统主要采用的是专用设备,整个系统的价格非常昂 贵。到 90 年代中期,计算机图形工作站的产生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 PACS 的整体价格有 所下降。进入 90 年代后期,微机性能的迅速提高,网络的高速发展,使得 PACS 可以建立在一个 能被较多医院接受的水平上。 早期的数字化医学影象设备所产生的数字图象格式都是由各个设备生产厂商自己确定的专 有格式,别人无法利用。这个问题极大地影响了 PACS 的发展,这引起广大致力于医学影象研究 的学者、厂商和学术及行业团体的重视。1982 年美国放射学会(ACR)和电器制造协会(NEMA) 联合组织了一个研究组,1985 年制定出了一套数字化医学影象的格式标准,即 ACR-NEMA 1.0 标 准,随后在 1988 年完成了 ACR-NEMA 2.0。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仅有图象格式标准 还不够,通讯标准在 PACS 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即在 1993 年由 ACR 和 NEMA 在 ACR-NEMA 2.0 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通讯方面的规范,同时按照影象学检查信息流特点的 E-R 模型重新修 改了图象格式中部分信息的定义,制定了 DICOM 3.0 标准。这个标准已经被世界上主要的医学影 象设备生产厂商接受,因此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工业标准。目前,一些主要的医疗仪器公司,如 GE、PHILIPS、西门子、科达等,所生产的大型影象检查设备都配有支持 DICOM 标准的通讯模块 或工作站,也有许多专门制造影象系统的公司生产支持 DICOM 标准的影象处理、显示、存储系统。 近年来,在每年的北美放射学大会上还专门提供 DICOM 环境,组织各个厂商进行影象设备的互 联。 随着应用的不断发展,DICOM 标准也在不断的更新,它所支持的医学影象种类也不断地 增加,已经从原来 ACR-NEMA 标准只支持放射影象扩展到支持内窥镜、病理等其他影象。也有学 者在研究处理医学图形、声音等信息,同时也有人研究 DICOM 与其他医学信息传输标准 的沟通, 如 HL7 等。人们已经认识到医学影象系统应该是医院信息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PACS 应 该与其他系统相互沟通信息,形成一个医院信息的整体。 三 PACS 的国内外进展 近 10 年来,PACS 系统已在欧美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中被广泛应用。1997 年美国投资 5 亿为海 军基地的军用医院建立了 PACS 系统。截止 1999 年底全世界已安装了 900 套大型 PACS 系统,同 时已将数字化医院作为建设目标。如美国 PACS 先驱者,著名的巴尔的摩 VA 医疗中心初步实现 PACS 计划后,在不增加人员及设备的情况下,翌年接诊的病人上升了近 70%;澳地利维也纳 Danube 医院在 PACS 运行后,与该市同类医院比,住院检查时间从 9-11d/人减少为 6.9d/人。按此推算 如:我国床位数 600 张左右的大型医院平均住院日减少 2d/人,则相当于增加 90 张床位,以每 张每天收入 600 元计算(含成本),年收入可达 1900 万元;我国台湾地区的一所 500 多张床位的 小港医院,该院分三阶段实施 PACS 系统。第一阶段医院实现科室的数字化连网后,胶片减少了 70%,经核算:节约胶片费(包括冲洗设备、消耗材料、相关人员工资、利息及通货膨胀率等), 5 年左右即可收回 PACS 投资。 在我国大陆已有众多的公司在试制、联系、试行或实施 PACS 系统。但,大多数是以国外企 业赠送或复制、代理的形式推行 PACS。各类单机工作站已被大多数中小医院应用,仅实现了本 台设备的数字化功能升级,就显示出明显效益。如山东省医学影像研究所 CT 室应用后,年节省 资金来源 30 多万元。但特提醒:"凡不具备 DICOM3.0 标准的工作站都不应考虑。因为与 HIS 网 融合时还要重复花钱"。目前,国内具有国家、国际水平的 PACS 系统,并进入大中型医院实际运 行的不超过 5 家。 解放军总后卫生部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沈阳军区 202 医院建成,并运行 PACS 已近一年。 在此基础上,他们于今年 2 月组织以中科院士为首的网络、影像、管理等 32 名专家,以福州总 医院为现场进行了研讨,并将以此为样板制定《全军 PACS 建设标准与规范》,一个具有中国国情 的 PACS 系统的构架已经形成。 四 PACS 的发展趋势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