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叫价,最终以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亿元)的天价成交,刷新了唐寅书画 拍卖的世界纪录。 作品鉴赏 此图为唐寅人物画中工笔重彩一路画风的代表作品,显示出他在造型、用笔、 设色等方面的高超技艺。 仕女体态匀称优美,削肩狭背,柳眉樱髻,额、鼻、颇施以三白',既吸收 了张萱、周防创造的唐妆'仕女造型特色,又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 尚。 四人交错而立,平稳有序,并通过微倾的头部、略弯的立姿和攀连的手臂 形成动态的多样变化和相互的紧密联系,加强了形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感。 笔墨技巧近法杜蕴,远宗唐人,衣纹作琴弦描,细劲流畅,富有弹性和质感 冠服纹饰描画尤见精工,细致入微。设色鲜明,既有浓淡、冷暖色彩的强烈对比, 又有相近色泽的巧妙过渡和搭配,使整体色调丰富而又和谐,浓艳中兼具清雅 作品画风带有雅俗共赏的艺术特色。 扬州画派 “扬州画派”,即“扬州八怪”是指清代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 区的一些职业画家。由于人数众多,故有“扬州画派”之称。 扬州画派诸家在艺术上面目各不相同,但也共同之处:首先,由于他们大多 都出身于知识阶层,都以卖画为生,生活清苦,故多借画抒发不平之气:其次, 他们都注重艺术个性,讲求创新,强调写神,并善于运用水墨写意技法,画面主 观感情色彩强烈,并以书法笔意入画,注意诗书画的有机结合。这些使得他们能 够形成一股强大的艺术潮流,以标新立异的精神给画坛注入生机,并对后世水墨 写意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代表人物李方膺 中国清代诗画家,有《风竹图》、《游鱼图》、《墨梅图》等传世。著《梅花楼 诗钞》。雍正六年(1728)雍正帝为更新吏治,实行全国荐才,李方膺以“贤良方 正”受到举荐。 雍正八年(1730)李方膺任山东乐安知县。当年夏秋之际,乐安大水成灾 万家漂橹,情势紧迫。李方膺未得上司批准,开仓赈济,下令动用库存皇粮一千 二百石,以工代赈,募民筑堤,缓解了灾情。但随即因私开官仓被青州府弹劾 总督田文镜未予置理,反而称赞李方膺胆识过人,有功于民。 雍正十三年(1735)他因反对新任总督王文俊的垦荒令,上书直陈弊端 触怒上司,被罢官入狱,成为当时震惊朝野的“兰山冤案”。民哗然曰:“公为民故 获罪,请环流视狱",兰山、莒州一带农民成群结队,自带鸡黍米酒前往青州监 狱探视。狱吏不许见,老百姓就把带来的钱物、食品往监狱的高墙里扔,留下的 酒坛子把监狱的大门和甬道都堵住了。这场冤狱,一拖三年。直到清乾隆元年 (1736),乾隆追究起开垦失策忧民之事,罢王士俊,才得平反。那天二鼓,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Flash.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This document is produced by trial version of Print2Flash. Visit www.print2flash.com for more information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