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各国的留学运动使留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吸收了日美欧等国先进经验和思 想,为日后更大范围的人民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更有周恩来、邓小平等 人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骨干。 (二)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觉醒 中国在封建时期,受制于极其强大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没有产生成规 模的资产阶级。然而,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迫开放了多个沿海通商 口岸,逐利的外国资本纷纷涌入中国投资建厂,在客观上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 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国外资本雇佣中国当地的百姓进入 工厂,由此诞生了中国的工人阶级。戊戌新政和洋务运动的开展也刺激了大量 地主和商人投资实业,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得以建立。民国的建立及民国颁 布的鼓励实业的法令大大释放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空间,又恰逢第一次世界 大战,资本主义列强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自民 国成立到一战结束,中国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已有相当规模的比重,他们多 分布在我国当时较为开放的东部地区,在当地社会占据了一定的话语权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当时有一些觉醒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救亡运动 之所以屡屡失败,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 心”日。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 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国民性。虽然新文化运动有许多偏激的观 点,也未能根除中国的的专制极权思想,但借助于当时十分发达的报纸等社会 媒体,这些振聋发聩的声音对普通百姓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19年的五四运动更是使中国的工商阶层走上了历史的前台。新文化运动激 发了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而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了五四运 动爆发的导火索。作为一战战胜国之一,中国本应该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 益,但因日本的外交手段,列强不顾中国呼声,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将德 国在山东的特权转送日本。这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不满与反日情绪。高校学 生们率先沾了出来,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号召拒绝签字等。但手无寸铁 学生遭到了军警的无情镇压。这时上海的工商界站了出来,罢工罢市,举行 威游行。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可以看到,中国当时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伴着中国被迫门户开放而产生 又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生来就具有相当的先进性。 )从东部地区到内陆地区 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封建统治,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在广大 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的内陆地区,虽然满人权贵被打倒,但传统的地方士绅和 汉族旧官僚并没有受根本性冲击。革命党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 号在人民中起到了有效的政治动员,但仅仅将当时中国的所有弊病归于清政 害。革命党在发动起义的过程中借助了基层会党的力量,而这些会党向来提 倡“反清复明”的思想。由此可见,“反清”和“反帝”对当时的他们来说, 几乎就是不相上下的概念。 而这一现象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了改变。我认为其中国民政府西迁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人口迁徙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1937年11月,淞 沪会战失利已成定局,为坚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决定西迁重庆。与国民党 党、政 团,各民主党派中央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也纷纷聚集重庆,先前来往、散居于 全国各地大批俊士豪杰和社会名流,也如百川归海似地荟萃重庆。战时地位的 转换给重庆及整个内陆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在短时间内给人民的精神面 貌造成了较大的改变。 伴随着国民政府西迁的是各大高校的西迁。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机对中 国61座城市实施了轰炸,“大部分空袭都以无防备的城市为对象,特别是有意 识地以大学等文化教育设施为破坏目标”口],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央大学 等当时顶尖的高校都纷纷受到波及。面对日本丧心病狂的行为,各所大学只能各国的留学运动使留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吸收了日美欧等国先进经验和思 想,为日后更大范围的人民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更有周恩来、邓小平等 人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骨干。 (二)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觉醒 中国在封建时期,受制于极其强大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没有产生成规 模的资产阶级。然而,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被迫开放了多个沿海通商 口岸,逐利的外国资本纷纷涌入中国投资建厂,在客观上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 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国外资本雇佣中国当地的百姓进入 工厂,由此诞生了中国的工人阶级。戊戌新政和洋务运动的开展也刺激了大量 地主和商人投资实业,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也得以建立。民国的建立及民国颁 布的鼓励实业的法令大大释放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空间,又恰逢第一次世界 大战,资本主义列强无暇东顾,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短暂的春天。自民 国成立到一战结束,中国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已有相当规模的比重,他们多 分布在我国当时较为开放的东部地区,在当地社会占据了一定的话语权。 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当时有一些觉醒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国的救亡运动 之所以屡屡失败,是因为中国国民对之“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 心”[]。中国国民的性质与行为的堕落,乃是“亡国灭种之病根”。因 此,“欲图根本之救亡”,必须改造国民性。虽然新文化运动有许多偏激的观 点,也未能根除中国的的专制极权思想,但借助于当时十分发达的报纸等社会 媒体,这些振聋发聩的声音对普通百姓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19年的五四运动更是使中国的工商阶层走上了历史的前台。新文化运动激 发了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而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了五四运 动爆发的导火索。作为一战战胜国之一,中国本应该收回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 益,但因日本的外交手段,列强不顾中国呼声,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将德 国在山东的特权转送日本。这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不满与反日情绪。高校学 生们率先站了出来,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号召拒绝签字等。但手无寸铁的 学生遭到了军警的无情镇压。这时上海的工商界站了出来,罢工罢市,举行示 威游行。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可以看到,中国当时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伴着中国被迫门户开放而产生, 又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生来就具有相当的先进性。 (三)从东部地区到内陆地区 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封建统治,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在广大 自然经济仍占据主导的内陆地区,虽然满人权贵被打倒,但传统的地方士绅和 汉族旧官僚并没有受根本性冲击。革命党提出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 号在人民中起到了有效的政治动员,但仅仅将当时中国的所有弊病归于清政 府,反而遮蔽了背后民主与专制的矛盾,也遮蔽了列强对中国主权的实质性侵 害。革命党在发动起义的过程中借助了基层会党的力量,而这些会党向来提 倡“反清复明”的思想。由此可见,“反清”和“反帝”对当时的他们来说, 几乎就是不相上下的概念。 而这一现象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了改变。我认为其中国民政府西迁起到了重 要的作用。自古以来人口迁徙就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1937年11月,淞 沪会战失利已成定局,为坚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决定西迁重庆。与国民党 党、政、军各中央机关纷纷迁驻重庆的同时,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 团,各民主党派中央机关及其主要领导人也纷纷聚集重庆,先前来往、散居于 全国各地大批俊士豪杰和社会名流,也如百川归海似地荟萃重庆。战时地位的 转换给重庆及整个内陆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在短时间内给人民的精神面 貌造成了较大的改变。 伴随着国民政府西迁的是各大高校的西迁。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机对中 国61座城市实施了轰炸,“大部分空袭都以无防备的城市为对象,特别是有意 识地以大学等文化教育设施为破坏目标”[],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央大学 等当时顶尖的高校都纷纷受到波及。面对日本丧心病狂的行为,各所大学只能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