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九章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工程案例分析课后作业 专题研讨 课堂表现 第一章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基本定义(3学时) 1、切削运动及切削用量。 2、刀具几何角度定义及车刀工作图绘制。 3、切削层参数定义。 要求学生:掌握切削三要素含义及表达符号。在车刀工作图上能正确识别和绘制刀具标注几 何角度。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2,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 第二章切屑形成过程及加工表面质量(3学时) 1、第一、二、三变形区的变形及特征、及已加工表面质量。 2、切屑类型、形状及控制。 要求学生:掌握金属切屑形成过程及各变形区特征,了解工件表面质量的指标。能识别切屑 形状。 半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2,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1。 第三章切削工程中的物理现象及影响因素(学时2) 1、切削力的来源、合成及分解,切削功率。 2、切削力的计算公式。 3、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4、切削热的产生、传出及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 5、刀具磨损形式、磨损原因及耐用度。 要求学生:掌握切削力的经验公式及式中各参量的工程实际含义。掌握影响切削力、切削热 的因素。掌握刀具磨损形式、磨损原因。能根据耐用度公式正确选择切削三要素。能够正确分析 刀具材料、切削液、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等因素对切削过程中切削热、切削力的影响关系。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1,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2。 第四章影响切削加工效率及表面质量的因素(2学时) 1、工件材料可切削性的表征: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加工效率知识及表达: 2、刀具材料的合理选择: 3、刀具角度的合理选择: 4、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5、切削液的种类及作用第九章 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工程案例分析 专题研讨 课后作业 课堂表现 第一章 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基本定义(3 学时) 1、切削运动及切削用量。 2、刀具几何角度定义及车刀工作图绘制。 3、切削层参数定义。 要求学生:掌握切削三要素含义及表达符号。在车刀工作图上能正确识别和绘制刀具标注几 何角度。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 2,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2.1。 第二章 切屑形成过程及加工表面质量(3 学时) 1、 第一、二、三变形区的变形及特征、及已加工表面质量。 2、切屑类型、形状及控制。 要求学生:掌握金属切屑形成过程及各变形区特征,了解工件表面质量的指标。能识别切屑 形状。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 2,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2.1。 第三章 切削工程中的物理现象及影响因素(学时 2) 1、切削力的来源、合成及分解,切削功率。 2、切削力的计算公式。 3、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4、切削热的产生、传出及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 5、刀具磨损形式、磨损原因及耐用度。 要求学生:掌握切削力的经验公式及式中各参量的工程实际含义。掌握影响切削力、切削热 的因素。掌握刀具磨损形式、磨损原因。能根据耐用度公式正确选择切削三要素。能够正确分析 刀具材料、切削液、切削用量、刀具几何参数等因素对切削过程中切削热、切削力的影响关系。 毕业要求对应关系: 本章学习内容对应学习目标 1,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 1.2。 第四章 影响切削加工效率及表面质量的因素(2 学时) 1、工件材料可切削性的表征: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加工效率知识及表达; 2、刀具材料的合理选择; 3、刀具角度的合理选择; 4、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 5、切削液的种类及作用。 4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