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重:《水转大纺车》 四川旱纺车上是湿毡),使得纱管上卷绕的丝条保持潮湿,提高了丝条张力,防止加捻时脱圈,同时也有 利于稳定捻度和涤净丝条,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虽然强捻的经纬丝条可以在手摇纺车或脚踏纺车上 加工,但是生产效率与捻丝质量远远不及大纺车3。在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城镇中,丝大纺车一直在使用。 清代中期江南使用的丝大纺车(大车),一般有纺锭50枚。每部大车需二车1-2部、小车1-2部、洋车4 部配合3。但是与王祯《农书》中的水转大纺车不同的是,这种丝大纺车不是靠水力推动,而是靠人力推 在棉纺织业中,改进更为显著。如前所述,元代的大纺车因无牵伸细纱条的能力,所以只是用来对 丝、麻等准长纤维进行加捻合线。陈维稷指出:到了清代,由于“纺棉纱、织棉布在广大农村中已成家 户恒业”,因此“经过纺纱人们长期精心研究,终于创造了利用张力和捻度控制牵伸的纺纱用大纺车,即 多锭纺车。这种纺车至今在某些农村还在继续使用”。因此一些地方可能出现了使用大纺车纺棉纱的情况。 陈氏并且对“现在浙江农村沿用的多锭纺纱车”的实际构造进行了研究。这种纺车设有罗拉作为牵伸机 构,纺锭多达40-80个,分别竖立在车架两面;车上使用了飞轮、手柄、偏心轮等机件,为王祯《农书》 中的大纺车所无。陈氏还指出:这种大纺车的纺纱原理与方法是从手摇纺纱工艺中继承和改进而来的, 但在结构上与方法上都大有创新3。不过与清代使用的丝大纺车一样,这种棉大纺车也是依靠人力而非水 力推动的。另外,这种棉大纺车出现于何时?陈氏仅说是“约在清代”而未提出证据,亦未作出任何说 明。徐新吾认为可能是清末甚至是清代以后之事38。换言之,在传统棉纺织业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内,并 未见有棉大纺车在使用。 因此,明清时期纺纱机具虽有相当大的改进,但是像王祯《农书》中的水转大纺车那样以水力为动 力的大型纺纱机,却再也不见使用的记载。人力作为机器动力不仅不理想,而且不划算。因此,虽然不 同形式的大纺车在元代以后还在中国的某些地方使用,但是这些大纺车由于不再是水力纺纱机,因此可 以说以王祯《农书》中的水转大纺车为代表的水力纺纱机,在中国己销声匿迹 与此相反,阿克莱水力纺纱机不仅在当时就迅速地普及,而且还与稍后出现的其他发明(如哈格里 夫斯的“珍妮”机、克朗普顿的“骡机”等)相结合,导致了纺纱生产的革命。这些新型纺纱机的使用 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造成了纺与织两大主要工序的新的不平衡,于是引起了织布机器的改进。这样, 传统的手工纺织就逐步机械化,成为机器纺织业。这又促进了其他产业部门的机械化,正如马克思所描 述的那样,“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有了机器纺纱,就 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4。阿克莱水力纺纱 机的发明和使用被视为工业革命的开端,原因也就在于此。既然是这个伟大革命的开端,其历史意义就 不言而喻了。 35前引陈维稷主编:《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第193-196页。 3徐新吾:《关于麻丝棉大纺车及三锭棉纺车的历史过程与议论》,收于徐氏《中国经济史料考证与研究》,上海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徐新吾主编:《近代江南丝织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9-51页。 3前引陈维稷主编:《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第193页 38前引徐新吾:《关于麻丝棉大纺车及三锭棉纺车的历史过程与议论》 39即使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清代中期的江南,情况也如此。例如道光十六年江南造出大型龙尾车,因“全资人力” 故“率归废弃焉”。见郑光祖:《一斑录》杂述六。 4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第286-8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1页。李伯重:《水转大纺车》 第 8 页 共 10页 四川旱纺车上是湿毡),使得纱管上卷绕的丝条保持潮湿,提高了丝条张力,防止加捻时脱圈,同时也有 利于稳定捻度和涤净丝条,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虽然强捻的经纬丝条可以在手摇纺车或脚踏纺车上 加工,但是生产效率与捻丝质量远远不及大纺车35。在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城镇中,丝大纺车一直在使用。 清代中期江南使用的丝大纺车(大车),一般有纺锭 50 枚。每部大车需二车 1-2 部、小车 1-2 部、洋车 4 部配合36。但是与王祯《农书》中的水转大纺车不同的是,这种丝大纺车不是靠水力推动,而是靠人力推 动。 在棉纺织业中,改进更为显著。如前所述,元代的大纺车因无牵伸细纱条的能力,所以只是用来对 丝、麻等准长纤维进行加捻合线。陈维稷指出:到了清代,由于“纺棉纱、织棉布在广大农村中已成家 户恒业”,因此“经过纺纱人们长期精心研究,终于创造了利用张力和捻度控制牵伸的纺纱用大纺车,即 多锭纺车。这种纺车至今在某些农村还在继续使用”。因此一些地方可能出现了使用大纺车纺棉纱的情况。 陈氏并且对“现在浙江农村沿用的多锭纺纱车”的实际构造进行了研究。这种纺车设有罗拉作为牵伸机 构,纺锭多达 40-80 个,分别竖立在车架两面;车上使用了飞轮、手柄、偏心轮等机件,为王祯《农书》 中的大纺车所无。陈氏还指出:这种大纺车的纺纱原理与方法是从手摇纺纱工艺中继承和改进而来的, 但在结构上与方法上都大有创新37。不过与清代使用的丝大纺车一样,这种棉大纺车也是依靠人力而非水 力推动的。另外,这种棉大纺车出现于何时?陈氏仅说是“约在清代”而未提出证据,亦未作出任何说 明。徐新吾认为可能是清末甚至是清代以后之事38。换言之,在传统棉纺织业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内,并 未见有棉大纺车在使用。 因此,明清时期纺纱机具虽有相当大的改进,但是像王祯《农书》中的水转大纺车那样以水力为动 力的大型纺纱机,却再也不见使用的记载。人力作为机器动力不仅不理想,而且不划算39。因此,虽然不 同形式的大纺车在元代以后还在中国的某些地方使用,但是这些大纺车由于不再是水力纺纱机,因此可 以说以王祯《农书》中的水转大纺车为代表的水力纺纱机,在中国已销声匿迹。 与此相反,阿克莱水力纺纱机不仅在当时就迅速地普及,而且还与稍后出现的其他发明(如哈格里 夫斯的“珍妮”机、克朗普顿的“骡机”等)相结合,导致了纺纱生产的革命。这些新型纺纱机的使用 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造成了纺与织两大主要工序的新的不平衡,于是引起了织布机器的改进40。这样, 传统的手工纺织就逐步机械化,成为机器纺织业。这又促进了其他产业部门的机械化,正如马克思所描 述的那样,“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有了机器纺纱,就 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41。阿克莱水力纺纱 机的发明和使用被视为工业革命的开端,原因也就在于此。既然是这个伟大革命的开端,其历史意义就 不言而喻了。 35 前引陈维稷主编:《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第 193-196 页。 36 徐新吾:《关于麻丝棉大纺车及三锭棉纺车的历史过程与议论》,收于徐氏《中国经济史料考证与研究》,上海社会 科学院出版社 1999 年。徐新吾主编:《近代江南丝织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第 49-51 页。 37 前引陈维稷主编:《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第 193 页。 38 前引徐新吾:《关于麻丝棉大纺车及三锭棉纺车的历史过程与议论》。 39 即使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清代中期的江南,情况也如此。例如道光十六年江南造出大型龙尾车,因“全资人力”, 故“率归废弃焉”。见郑光祖:《一斑录》杂述六。 4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第 286-287 页。 4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4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