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重:《水转大纺车》 这里要强调的是,从西欧历史来看,在工业革命所赖以发生的诸多条件中,水力推动的机器的发明 与运用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条件。机器的使用并不是工业革命时代的特有现象,因为即使在工业革命 以前,机器使用在生产中已有重要作用,以致金培尔(J.Gmpe)把机器的使用称为“[欧洲]中世纪 经济发展中头等重要的因素”42,而马克思也说“机器在十六世纪的间或应用是极其重要的”43。然而, 欧洲中世纪后期的机器使用并不会引起工业革命。原因之一,是这些机器主要仍然以人力推动,因而严 重制约了机器自身的发展。 马克思在分析近代早期欧洲机器的变革时说:“工具机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在今天,每当手 工业或工场手工业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时,工具机也还是起点”4。但是工具机必须有合适的动力才能工 作。马克思曾对蒸汽动力出现以前的各种生产动力的优劣作了比较。他指出:人力太微,“更不用说人是 产生划一运动和连续运动的很不完善的工具了”风力“太不稳定,而且无法控制”,难以有效使用。而 在余下的两种主要动力一一畜力和水力一一中,水力又具有比畜力更大的优越性,因而对机械与机器使 用的意义尤为重要4。因此只有具备了必要的水力条件,“原先只是用人当简单动力的那些工具,如推磨、 抽水、拉风箱、捣臼等,才能发展成为机器”48。因此,是否使用水力,对于机器自身的发展至为关键。 从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来看,在传统的人力机械到蒸汽动力推动的机器之间,往往需要一个过渡的阶段, 即水力推动的机器的阶段。一般而言,只有当着水力推动的机器发展得相当完备时,使用蒸汽动力才有 可能。其原因不难理解:如前所述,动力机只是“发达的机器”必备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只有动力机而 无相应的传动机构和工具机,它也无用武之地。相反,如果水力推动的机器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己经比较 完善,则用蒸汽动力取代水力,就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事了。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水力纺纱机之所以能够 迅速转变为蒸汽纺纱机,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可以说,水力推动的机器为蒸汽推动的机器奠定了基础。 菲律斯.迪安( P Deane)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变革的两大特征之一是“非畜力驱动的机器的使用” 49。而在蒸汽机使用之前,唯一的“非畜力驱动的机器”就只有水力驱动的机器。在此意义上来说,使用 水力推动的机器,可以说是工业革命的前奏。虽然由于自然条件所限,水力推动的机器的使用不可能非 常普遍,但是这种使用对近代大工业的产生所具有的影响却非常巨大。马克·布劳格( Mark blaug)指出 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面世时,“一座典型的以水力为动力的工厂已拥有300-400个工人”,而“在 整个不列颠群岛,这类工厂仅有二三十座”5。但是正是在这些工厂中所发展起来的机器生产体制,却成 为了日后近代大工业生产以及以及近代工厂制度之滥觞。 429.+~儿(J. Campell):《中世o產業革命》,日译本,岩波書店1978年,第2页 4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23,页386-387 4雷纳托·赞格里和卡洛·波尼早已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15世纪的意大利的米兰和伦巴第等城邦国家已使用相 当先进的纺织机器进行生产,却未能发生工业革命?(见前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第63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10页。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12页。 47J. Gimpell 1说:“水能在中世纪的重要性,不下于石油在今天的重要性”,因为“水力机械的运用是中世纪经济发展 中头等重要的因素”。见前引冫八儿:《中世叨產業革命》,,第2页。 48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12页 49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欧洲经济史》第4卷上册《工业社会的兴起》,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9,第3章(迪 执笔),第131页。 s0 Mark blaug:《 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第37页。 s1马克思指出:“在纺织工场手工业初期,工厂的厂址取决于水流的位置,而且这种水流必须具有足以推动水车的落李伯重:《水转大纺车》 第 9 页 共 10页 这里要强调的是,从西欧历史来看,在工业革命所赖以发生的诸多条件中,水力推动的机器的发明 与运用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条件。机器的使用并不是工业革命时代的特有现象,因为即使在工业革命 以前,机器使用在生产中已有重要作用,以致金培尔(J. Gimpell)把机器的使用称为“[欧洲]中世纪 经济发展中头等重要的因素”42,而马克思也说“机器在十六世纪的间或应用是极其重要的”43。然而, 欧洲中世纪后期的机器使用并不会引起工业革命44。原因之一,是这些机器主要仍然以人力推动,因而严 重制约了机器自身的发展。 马克思在分析近代早期欧洲机器的变革时说:“工具机是十八世纪工业革命的起点。在今天,每当手 工业或工场手工业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时,工具机也还是起点”45。但是工具机必须有合适的动力才能工 作。马克思曾对蒸汽动力出现以前的各种生产动力的优劣作了比较。他指出:人力太微,“更不用说人是 产生划一运动和连续运动的很不完善的工具了”;风力“太不稳定,而且无法控制”,难以有效使用46。而 在余下的两种主要动力――畜力和水力――中,水力又具有比畜力更大的优越性,因而对机械与机器使 用的意义尤为重要47。因此只有具备了必要的水力条件,“原先只是用人当简单动力的那些工具,如推磨、 抽水、拉风箱、捣臼等,才能发展成为机器”48。因此,是否使用水力,对于机器自身的发展至为关键。 从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来看,在传统的人力机械到蒸汽动力推动的机器之间,往往需要一个过渡的阶段, 即水力推动的机器的阶段。一般而言,只有当着水力推动的机器发展得相当完备时,使用蒸汽动力才有 可能。其原因不难理解:如前所述,动力机只是“发达的机器”必备三大组成部分之一。只有动力机而 无相应的传动机构和工具机,它也无用武之地。相反,如果水力推动的机器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已经比较 完善,则用蒸汽动力取代水力,就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事了。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水力纺纱机之所以能够 迅速转变为蒸汽纺纱机,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可以说,水力推动的机器为蒸汽推动的机器奠定了基础。 菲律斯.迪安(P. Deane)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技术变革的两大特征之一是“非畜力驱动的机器的使用” 49。而在蒸汽机使用之前,唯一的“非畜力驱动的机器”就只有水力驱动的机器。在此意义上来说,使用 水力推动的机器,可以说是工业革命的前奏。虽然由于自然条件所限,水力推动的机器的使用不可能非 常普遍,但是这种使用对近代大工业的产生所具有的影响却非常巨大。马克·布劳格(Mark Blaug)指出: 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面世时,“一座典型的以水力为动力的工厂已拥有 300-400 个工人”,而“在 整个不列颠群岛,这类工厂仅有二三十座”50。但是正是在这些工厂中所发展起来的机器生产体制,却成 为了日后近代大工业生产以及以及近代工厂制度之滥觞51。 42 ジ. ギャンペル(J. Gimpell):《中世の産業革命》,日译本,岩波書店 1978 年,第 2 页。 4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卷 23,页 386 一 387。 44 雷纳托• 赞格里和卡洛• 波尼早已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 15 世纪的意大利的米兰和伦巴第等城邦国家已使用相 当先进的纺织机器进行生产,却未能发生工业革命?(见前引布罗代尔:《15 至 18 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第 637 页)。 4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410 页。 46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412 页。 47 J. Gimpell 说:“水能在中世纪的重要性,不下于石油在今天的重要性”,因为“水力机械的运用是中世纪经济发展 中头等重要的因素”。见前引ギャンペル:《中世の産業革命》,,第 2 页。 48 参阅《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第 412 页。 49 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欧洲经济史》第4卷上册《工业社会的兴起》,中译本,商务印书馆 1989,第 3 章(迪 安执笔),第 131 页。 50 Mark Blaug:《Economic Theory in Retrospec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第 37 页。 51 马克思指出:“在纺织工场手工业初期,工厂的厂址取决于水流的位置,而且这种水流必须具有足以推动水车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