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种质资源搜集的材料为枝条、种子、苗木,也可以是其它器官或繁殖体。这要根据种类 和品种、搜集时间和地点等因素而定。资源搜集的数量,要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和营养面积的 大小、繁殖的难易和保存的数量来确定。为了对搜集的材料进行选择、整理,搜集的材料原 则上应适当多些。 资源的搜集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并详细记载资源名称、搜集地点和日期,搜集人名称、 苗木繁殖年月等项。在搜集到材料后,应立刻进行检疫和消毒,防止霉烂和干枯。 (1)当地种质资源的搜集当地的优良品种或品系,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很大的适应 性,并有一些突出的优点(如抗性或耐性等),这类资源较好搜集,往往不存在鉴定或生态 适应等问题,只要采用适当的材料就地保存即可。在搜集时要根据种质库的容量等条件选择 有代表性的种质进行搜集。 (2)野生种质资源的搜集为了获取一个属内全部的有利基因,必须搜集这个属内每 个种的野生植物单株,这些植物往往不能直接食用,但具有许多栽培品种缺乏的抗病、抗虫、 抗旱、抗涝、抗寒等抗性遗传基因,多数可作砧木或作为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种质进行搜集。 这类种质资源的搜集时间以花期或果实成熟期为宜,因为此期能对种质资源的花的类型,开 花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等进行鉴定和搜集标本。搜集这类种质时应注意某些特定性状, 特别是经济性状和抗性。搜集区域应注重种类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和经常出现某些特异性 状的地区,并尽量搜集地理分布、生态分布比较广泛的野生群体,特别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 下依然生存的植株。 (3)外地种质资源的搜集外地种质资源的搜集是指从国内外其它地区引入种质资源, 简单引种或驯化引种。这类种质资源的搜集比较复杂,搜集时要进行调查,两地生态对比分 析,然后再确定是引入种子还是无性繁殖体等。一般来讲,驯化引种必须搜集种子,简单引 种可引进接穗或无性繁殖材料。外地种质资源可通过调查搜集,或通信邮寄进行,也可通过 国内、国际间的学术访问、学术交流的机会搜集。搜集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检疫和编号登记制 度,千万不要把病、虫的繁殖体一同带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搜集后的外地种质要进行中 间繁殖,多点试验,再进行大规模推广。对生态适应型以外的种质搜集,宜采用种子多代连 续驯化和逐代迁移圳化法进行逐步搜集。 1.4.3种质资源的整理 搜集到的种质资源,应及时整理。首先将样本对照现场记录,进行初步整理、归类,将 同物异名者合并,将同名异物者予以订正。并给以科学的登记和编号,编号可分为四步:① 将作物划分成若干大类:②各大类作物分成若干类;③具体作物编号:④品种编号。此外, 对搜集来的种质资源还要进行简单的分类,确定每份材料所属的植物分类学地位和生态类 型,以便对搜集材料的亲缘关系、适应性和基本生育特性有个概括的认识和了解。将种质的 有关资料输入计算机数据库。进入数据库的每份种质存入的资料,包括统一编号、品种名称、 原产地、来源地、保存单位,或用以查找重复和定位号等项目以便为保存和进一步研究提供 依据。 1.4.4种质资源的保存 种质保存是指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主要作用是防止资源流 >7 种质资源搜集的材料为枝条、种子、苗木,也可以是其它器官或繁殖体。这要根据种类 和品种、搜集时间和地点等因素而定。资源搜集的数量,要根据植物生长习性和营养面积的 大小、繁殖的难易和保存的数量来确定。为了对搜集的材料进行选择、整理,搜集的材料原 则上应适当多些。 资源的搜集工作必须有专人负责,并详细记载资源名称、搜集地点和日期,搜集人名称、 苗木繁殖年月等项。在搜集到材料后,应立刻进行检疫和消毒,防止霉烂和干枯。 (1)当地种质资源的搜集 当地的优良品种或品系,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很大的适应 性,并有一些突出的优点(如抗性或耐性等),这类资源较好搜集,往往不存在鉴定或生态 适应等问题,只要采用适当的材料就地保存即可。在搜集时要根据种质库的容量等条件选择 有代表性的种质进行搜集。 (2)野生种质资源的搜集 为了获取一个属内全部的有利基因,必须搜集这个属内每 个种的野生植物单株,这些植物往往不能直接食用,但具有许多栽培品种缺乏的抗病、抗虫、 抗旱、抗涝、抗寒等抗性遗传基因,多数可作砧木或作为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种质进行搜集。 这类种质资源的搜集时间以花期或果实成熟期为宜,因为此期能对种质资源的花的类型,开 花结果习性,果实经济性状等进行鉴定和搜集标本。搜集这类种质时应注意某些特定性状, 特别是经济性状和抗性。搜集区域应注重种类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和经常出现某些特异性 状的地区,并尽量搜集地理分布、生态分布比较广泛的野生群体,特别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 下依然生存的植株。 (3)外地种质资源的搜集 外地种质资源的搜集是指从国内外其它地区引入种质资源, 简单引种或驯化引种。这类种质资源的搜集比较复杂,搜集时要进行调查,两地生态对比分 析,然后再确定是引入种子还是无性繁殖体等。一般来讲,驯化引种必须搜集种子,简单引 种可引进接穗或无性繁殖材料。外地种质资源可通过调查搜集,或通信邮寄进行,也可通过 国内、国际间的学术访问、学术交流的机会搜集。搜集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检疫和编号登记制 度,千万不要把病、虫的繁殖体一同带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搜集后的外地种质要进行中 间繁殖,多点试验,再进行大规模推广。对生态适应型以外的种质搜集,宜采用种子多代连 续驯化和逐代迁移驯化法进行逐步搜集。 1.4.3 种质资源的整理 搜集到的种质资源,应及时整理。首先将样本对照现场记录,进行初步整理、归类,将 同物异名者合并,将同名异物者予以订正。并给以科学的登记和编号,编号可分为四步:① 将作物划分成若干大类:②各大类作物分成若干类;③具体作物编号;④品种编号。此外, 对搜集来的种质资源还要进行简单的分类,确定每份材料所属的植物分类学地位和生态类 型,以便对搜集材料的亲缘关系、适应性和基本生育特性有个概括的认识和了解。将种质的 有关资料输入计算机数据库。进入数据库的每份种质存入的资料,包括统一编号、品种名称、 原产地、来源地、保存单位,或用以查找重复和定位号等项目以便为保存和进一步研究提供 依据。 1.4.4 种质资源的保存 种质保存是指利用天然或人工创造的适宜环境保存种质资源。主要作用是防止资源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