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公安研究2012年第1期(总第207期) 科学论证,从而确定风险等级和可控程度,采取相应的预测预警措施,将一些重大事项出台实施 所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其三要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落实。由于社会稳 定风险评估机制涉及到多个部门和相关具体单位,如果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和约束机制,就很容 易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各地在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过程中,要按照“属 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将其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业 绩考核,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评范畴,切实加大责任查究力度,对应当纳入评估范围而不 实施评估,或对评估工作不负责任、敷衍应付,而引发严重涉稳问题的,要实行责任倒查,追究 责任。 二是立足于疏导化解,建立健全诉求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首先,建立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有利益的表达才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才有长久的社会稳定”。建立健全有效 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就是要使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渠道正常表 达,使人民内部矛盾得以疏导和有效化解,这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协调 利益关系、理顺社会心态的起点。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纠纷的诉求途径主要有诉讼和信访两大渠 道。但是由于诉讼成本高、周期长、程序复杂、对抗性强等特点,使得诉讼并不成为矛盾诉求的 首选渠道。而信访作为一种非正常的救济途径,其弊端也逐步显现,亟待改革(前文已述)。从 西方和其他国家的民意表达渠道来看,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申诉(监察)专员 等机构,承担着接受社会诉求、排査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特别是很 多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比较完善、法制较为健全的情况下,仍然十分重视申诉专员制度,重视运 用非司法程序受理公众来信来访表达诉求的制度建设。这为我们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 拓展了视野,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我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机构,将本选 区内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人大常委会反映,维护好本选区群众的根本利益,本身就 是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人大代表可以承担类似西方申诉专员的职责,并通过人大信访 部门由代表和常委就受理的信访事项提起相应的督办程序,加大对社会矛盾和民众诉求的跟踪督 办力度,推动问题得到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同时,人民代表本身就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分布在 各行各业,通过人大代表做群众思想工作,有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建立健全有效 的矛盾调处化解机制。即由各级党委、政府负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 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对群众之间的矛 盾纠纷,要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深入细致地做好疏导化解工作;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法律政策 有明确规定的,要按照职责范围由有关部门为主依法按政策解决;法律政策没有明确规定但群众 要求合理的,要及时反映,抓紧研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说明情 况、讲淸道理,增信释疑、正确理解。总之,对人民内部矛盾要更多地用教育疏导、解决实际问 题的方法来化解。 三是立足于公平正义,建立健全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机制。社会分配不公是导致社会心理失 衡,部分社会成员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心态恶化,产生“仇富”、“仇官”心理的重要原因。建立 和完善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合理的利益约束机制、有 效的利益补偿机制,使各种利益关系和谐有序,使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得到正确实现和协调发展, 从而赢得社会公众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在利益格局的变革中实现和保持社会稳定。具体说,就 是要改革和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兼顾“效率优先”与“公平优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 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加强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对各利益主 体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和管理,引导人们合理选择利益目标,自觉调整利益需求,正确选择利 益行为,妥善处理利益关系;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落实社会保障 政策,建立和发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居住、生活和医 疗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对由于经济转型、结构调整而导致利益受损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一定 o1994-2012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科学论证,从而确定风险等级和可控程度,采取相应的预测预警措施,将一些重大事项出台实施 所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减少到最低限度。其三要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落实。由于社会稳 定风险评估机制涉及到多个部门和相关具体单位,如果没有相应的责任追究和约束机制,就很容 易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因此,各地在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过程中,要按照 “属 地管理”和 “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将其纳入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业 绩考核,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考评范畴,切实加大责任查究力度,对应当纳入评估范围而不 实施评估,或对评估工作不负责任、敷衍应付,而引发严重涉稳问题的,要实行责任倒查,追究 责任。 二是立足于疏导化解,建立健全诉求表达和矛盾调处机制。首先,建立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有利益的表达才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有相对的利益均衡才有长久的社会稳定”。建立健全有效 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就是要使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能够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渠道正常表 达,使人民内部矛盾得以疏导和有效化解,这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协调 利益关系、理顺社会心态的起点。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纠纷的诉求途径主要有诉讼和信访两大渠 道。但是由于诉讼成本高、周期长、程序复杂、对抗性强等特点,使得诉讼并不成为矛盾诉求的 首选渠道。而信访作为一种非正常的救济途径,其弊端也逐步显现,亟待改革 ( 前文已述) 。从 西方和其他国家的民意表达渠道来看,目前世界上已有 100 多个国家建立了申诉 ( 监察) 专员 等机构,承担着接受社会诉求、排查社会纠纷、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特别是很 多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比较完善、法制较为健全的情况下,仍然十分重视申诉专员制度,重视运 用非司法程序受理公众来信来访表达诉求的制度建设。这为我们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 拓展了视野,提供了借鉴和启示。我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机构,将本选 区内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人大常委会反映,维护好本选区群众的根本利益,本身就 是人大代表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人大代表可以承担类似西方申诉专员的职责,并通过人大信访 部门由代表和常委就受理的信访事项提起相应的督办程序,加大对社会矛盾和民众诉求的跟踪督 办力度,推动问题得到及时化解和妥善处理。同时,人民代表本身就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分布在 各行各业,通过人大代表做群众思想工作,有时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建立健全有效 的矛盾调处化解机制。即由各级党委、政府负责,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 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对群众之间的矛 盾纠纷,要充分考虑双方的利益,深入细致地做好疏导化解工作;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法律政策 有明确规定的,要按照职责范围由有关部门为主依法按政策解决; 法律政策没有明确规定但群众 要求合理的,要及时反映,抓紧研究解决; 一时难以解决的,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说明情 况、讲清道理,增信释疑、正确理解。总之,对人民内部矛盾要更多地用教育疏导、解决实际问 题的方法来化解。 三是立足于公平正义,建立健全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机制。社会分配不公是导致社会心理失 衡,部分社会成员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心态恶化,产生 “仇富”、 “仇官”心理的重要原因。建立 和完善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合理的利益约束机制、有 效的利益补偿机制,使各种利益关系和谐有序,使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得到正确实现和协调发展, 从而赢得社会公众对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在利益格局的变革中实现和保持社会稳定。具体说,就 是要改革和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兼顾 “效率优先”与 “公平优先”,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 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要加强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对各利益主 体的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和管理,引导人们合理选择利益目标,自觉调整利益需求,正确选择利 益行为,妥善处理利益关系; 要进一步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落实社会保障 政策,建立和发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居住、生活和医 疗条件,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对由于经济转型、结构调整而导致利益受损的个人或群体提供一定 ·28· 公安研究 2012 年第 1 期 ( 总第 207 期)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