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果程简介 《教育学》 课程简介 1、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师范院校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 是师范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本课程是硏究探索学校教育的各种现象与问题,揭示教育普 遍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它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学生基本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初步教育技能的 掌握起着奠基作用。 本课程着重教给学生理论、原则和培养思维能力,强调理论性和基础性;也教给学生一 定的规范、技巧和具体操作方法,但其实用性和操作性有一定的局限。它主要通过对教育实 践的现实反思获得对教育规律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初步形成 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其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并使学生初步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2、课程结构: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师和学生 如何进行教育(课程与教学、德育);怎样保障教育顺利进行(教育管理、制度和评价、研 究)等 3、考核方式: 实行百分制,其中:课堂笔记、课堂表现、平时作业(2-3次)、学科结业论文(1次) 和出勤作为平时成绩占30%;闭卷考试成绩占70%。 作业要求认真、及时、独立完成。不交作业者以不及格论处。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采 用多种不同的题型,考核学生对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着重评价学生 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方法: 自学、讲授、研讨相结合。以讲授为主,自学安排在课外,研讨除安排1次专题外 其他在讲授中穿插进行。 5、教学内容、要点及学时安排: 总学时数:36学时其分配是:讲授32学时,(习题)研讨2学时,复习2学时 本课程所用教材:靳玉乐、李森主编:《现代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共 12章。 绪论教育学的发展 2学时 第一章现代教育本质 4学时 第一节社会与教育(2学时) 第二节人的发展与教育(2学时) 第二章教育现代化 2学时 第一节教育现代化的涵义和特征 第二节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战略 第三节教育现代化模式 第三章现代教育目的 学时 第一节教育目的及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二节“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 第四章现代教育主体-教师与学生2学时 第一节教师 第二节学生 第三节师生关系课程简介 1 《教育学》 课程简介 1、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师范院校师范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也 是师范类专业的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是研究探索学校教育的各种现象与问题,揭示教育普 遍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它对小学教育专业师范学生基本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初步教育技能的 掌握起着奠基作用。 本课程着重教给学生理论、原则和培养思维能力,强调理论性和基础性;也教给学生一 定的规范、技巧和具体操作方法,但其实用性和操作性有一定的局限。它主要通过对教育实 践的现实反思获得对教育规律的理解与认识。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帮助学生初步形成 素质教育的思想,培养其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并使学生初步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 2、 课程结构: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教育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师和学生); 如何进行教育(课程与教学、德育);怎样保障教育顺利进行(教育管理、制度和评价、研 究)等。 3、 考核方式: 实行百分制,其中:课堂笔记、课堂表现、平时作业(2-3 次)、学科结业论文(1 次) 和出勤作为平时成绩占 30%;闭卷考试成绩占 70%。 作业要求认真、及时、独立完成。不交作业者以不及格论处。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采 用多种不同的题型,考核学生对小学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掌握情况,着重评价学生 分析和解决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方法: 自学、讲授、研讨相结合。以讲授为主,自学安排在课外,研讨除安排 1 次专题外, 其他在讲授中穿插进行。 5、教学内容、要点及学时安排: 总学时数:36 学时 其分配是:讲授 32 学时,(习题)研讨 2 学时,复习 2 学时 本课程所用教材:靳玉乐、李森主编:《现代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版,共 12 章。 绪论 教育学的发展 2 学时 第一章 现代教育本质 4 学时 第一节 社会与教育(2 学时) 第二节 人的发展与教育(2 学时) 第二章 教育现代化 2 学时 第一节 教育现代化的涵义和特征 第二节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战略 第三节 教育现代化模式 第三章 现代教育目的 2 学时 第一节 教育目的及我国的教育目的 第二节 “个人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教育 第四章 现代教育主体-教师与学生 2 学时 第一节 教 师 第二节 学 生 第三节 师生关系
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