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四纪研究 2002年 但是当我们考虑到以下几项特征时,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当用嵴间宽作颅宽计算颅长宽指数时,北京直立人为75.2~76.6,和县直立人为84 2,似乎南北差异显著。但是南京直立人1号和2号的颅长宽指数分别为79.2和73.0,南 京1号介于北京与和县之间,南京2号与北京的头骨比较接近。 北京直立人的眶后缩狭指数为80.7~82.9,而和县的为91,也就是说其缩狭的程度 远不如包括北京在内的一般直立人,却与一般智人接近。南京1号为84.6,虽比北京标本 稍欠缩狭,但是与和县相距更远 和县头骨后面观轮廓线的下段几乎垂直向上行,只是稍微有点倾回内恻,轮廓线的上 段几乎水平,只是稍许倾向上内侧,两段在顶结节处以短的弧形相接,整个轮廓有些接近 长方形。北京头骨则是由颅底部呈弧线形级缓地向內侧上方延伸,整个轮廓成馒头状,与 和县头骨显然不同。南京2号头骨的左半与北京的脑颅轮廓线很接近,也是上下段之间 缓缓过渡缺乏转折,右半因变形和缺损严重,不能确定顶结节处的弯转情况,但是从保存 的轮廓线的两侧上段的走向看,似乎脑颅左半比右半扁塌。南京1号缺乏转折的状态更 加明显,其右侧尤甚。周口店北京直立人3号、10号和11号的后面观轮廓线比较对称,10 号和11号都是右侧稍扁塌;周口店5号和12号左侧较扁塌,两侧不对称很明显。周口店 的几个头骨中以12号最不对称,南京1号比它更甚,却是右侧比较扁塌。和县头骨两侧 基本对称,只是左侧上下段之间的转折较右侧稍微缓和些,但是算不上扁塌。 北京直立人的额骨曲度86.9~91.8,平均89.9,和县可能接近82.5,南京1号头骨为 91.1,与北京标本的上限极为接近。顶骨曲度在各个地点出土的头骨中无大差别,北京头 骨为93.1~95.7,平均值94.1,和县头骨为93.6,南京1号和2号分别为95.1和93.8,都 未超出北京头骨的变异范围 北京直立人的额骨和顶骨有正中矢状嵴和旁矢状凹陷,还有十字隆起。和县的正中 矢状嵴只限于额骨,没有旁矢状凹陷和十字隆起。南京1号头骨因病变和破损,情况不 明。南京2号的额骨鳞部上部有正中矢状隆起而无矢状嵴,顶骨前小部有矢状嵴,有前囟 区隆起,后部因破损,情况不明 北京直立人的额结节比较明显,和县的略可辨认,南京直立人1号头骨因该区有病 变,不能肯定额结节的情况。额骨的圆枕上沟以北京直立人最深,和县最浅,南京直立人 1号居其间。北京直立人的圆枕上沟在眶上区较眉间区更加深陷,和县标本的圆枕上沟 眶上段与眉间段的深度和宽度比较接近;南京的则介于两者之间。 北京及和县的直立人的圆枕上沟在眉间上方向下延伸,南京的标本延伸较少,导致其 眉间段稍向前突,而在北京的头骨此处较平,和县的甚至有些向后凹陷。 和县的眶上圆枕最厚,北京的次之,南京1号的最薄,南京与北京更相近。北京及和 县直立人PA830号标本的眶上圆枕都是内侧段最厚,中段次之,外侧段最薄,惟北京10号 例外,以中段最厚,内侧段次之,外侧段最薄,和县PA840号标本与此相同;南京直立人1 号则是外侧段比内侧段稍厚,中段最薄;沂源的标本也是外侧段最厚,内侧段次之,中段最 薄。似乎南京与沂源同类,但是南京的内、外侧段厚度相差很小,沂源则相差较大。因此 在这方面北京与和县相近,而南京与沂源相近。 北京直立人眶上圆枕的眶上部呈拱形上突,眉间部弯向下内侧所以可以明显地分为 201994-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但是当我们考虑到以下几项特征时 ,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当用嵴间宽作颅宽计算颅长宽指数时 ,北京直立人为 75. 2~76. 6 ,和县直立人为 84. 2 ,似乎南北差异显著。但是南京直立人 1 号和 2 号的颅长宽指数分别为 79. 2 和73. 0 ,南 京 1 号介于北京与和县之间 ,南京 2 号与北京的头骨比较接近。 北京直立人的眶后缩狭指数为 80. 7~82. 9 ,而和县的为 91 ,也就是说其缩狭的程度 远不如包括北京在内的一般直立人 ,却与一般智人接近。南京 1 号为 84. 6 ,虽比北京标本 稍欠缩狭 ,但是与和县相距更远。 和县头骨后面观轮廓线的下段几乎垂直向上行 ,只是稍微有点倾向内侧 ,轮廓线的上 段几乎水平 ,只是稍许倾向上内侧 ,两段在顶结节处以短的弧形相接 ,整个轮廓有些接近 长方形。北京头骨则是由颅底部呈弧线形缓缓地向内侧上方延伸 ,整个轮廓成馒头状 ,与 和县头骨显然不同。南京 2 号头骨的左半与北京的脑颅轮廓线很接近 ,也是上下段之间 缓缓过渡 ,缺乏转折 ,右半因变形和缺损严重 ,不能确定顶结节处的弯转情况 ,但是从保存 的轮廓线的两侧上段的走向看 ,似乎脑颅左半比右半扁塌。南京 1 号缺乏转折的状态更 加明显 ,其右侧尤甚。周口店北京直立人 3 号、10 号和 11 号的后面观轮廓线比较对称 ,10 号和 11 号都是右侧稍扁塌 ;周口店 5 号和 12 号左侧较扁塌 ,两侧不对称很明显。周口店 的几个头骨中以 12 号最不对称 ,南京 1 号比它更甚 ,却是右侧比较扁塌。和县头骨两侧 基本对称 ,只是左侧上下段之间的转折较右侧稍微缓和些 ,但是算不上扁塌。 北京直立人的额骨曲度 86. 9~91. 8 ,平均 89. 9 ,和县可能接近 82. 5 , 南京 1 号头骨为 91. 1 ,与北京标本的上限极为接近。顶骨曲度在各个地点出土的头骨中无大差别 ,北京头 骨为 93. 1~95. 7 ,平均值 94. 1 ,和县头骨为 93. 6 ,南京 1 号和 2 号分别为 95. 1 和93. 8 ,都 未超出北京头骨的变异范围。 北京直立人的额骨和顶骨有正中矢状嵴和旁矢状凹陷 ,还有十字隆起。和县的正中 矢状嵴只限于额骨 ,没有旁矢状凹陷和十字隆起。南京 1 号头骨因病变和破损 ,情况不 明。南京 2 号的额骨鳞部上部有正中矢状隆起而无矢状嵴 ,顶骨前小部有矢状嵴 ,有前囟 区隆起 ,后部因破损 ,情况不明。 北京直立人的额结节比较明显 ,和县的略可辨认 ,南京直立人 1 号头骨因该区有病 变 ,不能肯定额结节的情况。额骨的圆枕上沟以北京直立人最深 ,和县最浅 ,南京直立人 1 号居其间。北京直立人的圆枕上沟在眶上区较眉间区更加深陷 ,和县标本的圆枕上沟 眶上段与眉间段的深度和宽度比较接近 ;南京的则介于两者之间。 北京及和县的直立人的圆枕上沟在眉间上方向下延伸 ,南京的标本延伸较少 ,导致其 眉间段稍向前突 ,而在北京的头骨此处较平 ,和县的甚至有些向后凹陷。 和县的眶上圆枕最厚 ,北京的次之 ,南京 1 号的最薄 ,南京与北京更相近。北京及和 县直立人 PA830 号标本的眶上圆枕都是内侧段最厚 ,中段次之 ,外侧段最薄 ,惟北京 10 号 例外 ,以中段最厚 ,内侧段次之 ,外侧段最薄 ,和县 PA840 号标本与此相同 ;南京直立人 1 号则是外侧段比内侧段稍厚 ,中段最薄 ;沂源的标本也是外侧段最厚 ,内侧段次之 ,中段最 薄。似乎南京与沂源同类 ,但是南京的内、外侧段厚度相差很小 ,沂源则相差较大。因此 在这方面北京与和县相近 ,而南京与沂源相近。 北京直立人眶上圆枕的眶上部呈拱形上突 ,眉间部弯向下内侧 ,所以可以明显地分为 22 第 四 纪 研 究 2 0 0 2 年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