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吴新智等:中国直立人变异的初步研究 眉间部和眶上部;南京直立人眉间部和眶上部都相当平直,两者不易分开,自然地联成近 乎水平横行的圆枕;和县头骨眶上圆枕的眶上部的弯度比北京的还大 南京标本的眶上缘比较平直,和县的比较弯曲,北京的介于其间。北京和南京1号的 直立人都有眶上突,和县标本则看不出这个结构。 和县头骨的顶骨比额骨稍长一点,与北京头骨额骨长于顶骨是不同的。按照吕遵谔 1996年为南京1号和2号头骨化石残块所做的头骨复原,似乎它们与和县头骨一致,顶骨 也都长于额骨,但是那样的复原使得它们在许多指标上脱出了直立人的变异范围,却都恰 恰落进了现代人的变异范围,这样的复原与产生这些化石标本的地层(中更新统)相矛盾 而且矛盾很大,无法调和。因此他所做的复原工作很可能与实际误差很大。吴汝康等 和尚虹等最近分别根据保存的化石的有关形态学信息为南京1号和南京2号也各做了 一个复原头骨,它们在许多形态指标上都符合于这两组化石在地层上属于中更新统的位 置。这两个复原头骨的额骨都比顶骨长,与直立人的普遍情况一致,而与和县头骨不同 枕骨上鳞部除南京2号头骨较为狭长外,其余头骨都较低而宽。北京及和县的枕骨 圆枕各段的矢状径比较稳定,但北京5号与南京1号和2号的情况相近,中央部矢状径增 大,外侧段变弱。北京及和县的枕骨圆枕上沟比较显著,南京的两个头骨的此沟都比北京 及和县的弱得多。一般说来,枕骨圆枕中央部加厚,外侧段变弱常表现在人类进化中从枕 骨圆枕向枕外隆凸演变的中间过程中,似乎是时代相对较晚的表现,一般出现于约 0.2MB.P.,但是南京1号头骨据最新的TNs年龄测定可能早达0.58~0.62MB.P.2,却 已开始出现这种迹象,可能表示枕骨圆枕向枕外隆凸的演变在不同人群的演化过程中并 不同步 和县及北京5号头骨、南京2号头骨的颞骨鳞部的上缘有些呈弧形,南京1号和北京 的其它头骨的此处上缘则更加接近直线形 南京1号头骨的尺寸比北京头骨小得多,脑量也较小,只约860C。和县头骨的脑量 1025C℃)与北京直立人成年的平均脑量(1088C相近。南京2号头骨因缺损较多无法 估计脑量,但是肯定不会小于100CC,与北京及和县头骨比较接近。 从上述几项指标可以看出,北京有一些特征与和县不同,却往往与南京的标本接近 在北京和南京不同的特征中却又与和县的相近。各个人群间的这些差异都不能作为将中 国的直立人区分成南北两大人群的有力证据。 中国南部南京1号与北部北京的直立人头骨还有下述差别:北京头骨的额骨颧突在 接近额颧缝处突然收缩,其颧骨的额蝶突在接近此骨缝处也有缩小,使得此处缩狭成瓶颈 状,而南京1号头骨此处的宽度并无显著变化。虽然南京1号的颧骨的绝对值并不比现 代人高,但是与其很小的额骨、上颌骨相比之下南京直立人的颧骨比北京标本显得特别 大。北京头骨就没有这样的强烈反差。南京头骨的颧骨缘突比北京的发达。北京直立人 鼻骨的上部与下部的宽度比较接近,中部微缩,南京鼻骨则上狭下宽,其上宽只有北京的 大约一半,下宽只比北京的稍小。南京鼻骨的外侧缘却比北京的稍长,因此相对于整个头 1)吴汝康,张银运,吴新智.南京汤山1号头骨化石的研究.2002 2)尚虹,吴新智.南京汤山2号头骨化石的研究.2002 201994-200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l眉间部和眶上部 ;南京直立人眉间部和眶上部都相当平直 ,两者不易分开 ,自然地联成近 乎水平横行的圆枕 ;和县头骨眶上圆枕的眶上部的弯度比北京的还大。 南京标本的眶上缘比较平直 ,和县的比较弯曲 ,北京的介于其间。北京和南京 1 号的 直立人都有眶上突 ,和县标本则看不出这个结构。 和县头骨的顶骨比额骨稍长一点 ,与北京头骨额骨长于顶骨是不同的。按照吕遵谔 1996 年为南京 1 号和 2 号头骨化石残块所做的头骨复原 ,似乎它们与和县头骨一致 ,顶骨 也都长于额骨 ,但是那样的复原使得它们在许多指标上脱出了直立人的变异范围 ,却都恰 恰落进了现代人的变异范围 ,这样的复原与产生这些化石标本的地层(中更新统) 相矛盾 而且矛盾很大 ,无法调和。因此他所做的复原工作很可能与实际误差很大。吴汝康等1) 和尚虹等2) 最近分别根据保存的化石的有关形态学信息为南京 1 号和南京 2 号也各做了 一个复原头骨 ,它们在许多形态指标上都符合于这两组化石在地层上属于中更新统的位 置。这两个复原头骨的额骨都比顶骨长 ,与直立人的普遍情况一致 ,而与和县头骨不同。 枕骨上鳞部除南京 2 号头骨较为狭长外 ,其余头骨都较低而宽。北京及和县的枕骨 圆枕各段的矢状径比较稳定 ,但北京 5 号与南京 1 号和 2 号的情况相近 ,中央部矢状径增 大 ,外侧段变弱。北京及和县的枕骨圆枕上沟比较显著 ,南京的两个头骨的此沟都比北京 及和县的弱得多。一般说来 ,枕骨圆枕中央部加厚 ,外侧段变弱常表现在人类进化中从枕 骨圆枕向枕外隆凸演变的中间过程中 ,似乎是时代相对较晚的表现 ,一般出现于约 0. 2MaB. P. ,但是南京 1 号头骨据最新的 TIMS 年龄测定可能早达 0. 58~0. 62MaB. P. [22] ,却 已开始出现这种迹象 ,可能表示枕骨圆枕向枕外隆凸的演变在不同人群的演化过程中并 不同步。 和县及北京 5 号头骨、南京 2 号头骨的颞骨鳞部的上缘有些呈弧形 ,南京 1 号和北京 的其它头骨的此处上缘则更加接近直线形。 南京 1 号头骨的尺寸比北京头骨小得多 ,脑量也较小 ,只约 860CC。和县头骨的脑量 (1 025CC) 与北京直立人成年的平均脑量(1 088CC) 相近。南京 2 号头骨因缺损较多无法 估计脑量 ,但是肯定不会小于1 000CC ,与北京及和县头骨比较接近。 从上述几项指标可以看出 ,北京有一些特征与和县不同 ,却往往与南京的标本接近 , 在北京和南京不同的特征中却又与和县的相近。各个人群间的这些差异都不能作为将中 国的直立人区分成南北两大人群的有力证据。 中国南部南京 1 号与北部北京的直立人头骨还有下述差别 :北京头骨的额骨颧突在 接近额颧缝处突然收缩 ,其颧骨的额蝶突在接近此骨缝处也有缩小 ,使得此处缩狭成瓶颈 状 ,而南京 1 号头骨此处的宽度并无显著变化。虽然南京 1 号的颧骨的绝对值并不比现 代人高 ,但是与其很小的额骨、上颌骨相比之下南京直立人的颧骨比北京标本显得特别 大。北京头骨就没有这样的强烈反差。南京头骨的颧骨缘突比北京的发达。北京直立人 鼻骨的上部与下部的宽度比较接近 ,中部微缩 ,南京鼻骨则上狭下宽 ,其上宽只有北京的 大约一半 ,下宽只比北京的稍小。南京鼻骨的外侧缘却比北京的稍长 ,因此相对于整个头 1 期 吴新智等 :中国直立人变异的初步研究 32 1) 吴汝康 ,张银运 ,吴新智. 南京汤山 1 号头骨化石的研究. 2002 2) 尚 虹 ,吴新智. 南京汤山 2 号头骨化石的研究. 2002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